加强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轻工产业集群发展水平_百_第1页
加强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轻工产业集群发展水平_百_第2页
加强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轻工产业集群发展水平_百_第3页
加强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轻工产业集群发展水平_百_第4页
加强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轻工产业集群发展水平_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轻工标准与质量 2010年第 5期加强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全面提升轻工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今年五月 ,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 境政策研究所 、 南方现代市场经济研究院联合发 布了国内首个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体系 , 受到社 会 的 广 泛 关 注 。 该 评 价 体 系 为 指 导 国 内 产 业 升 级 、 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及制造企业竞争力塑造提 供了理论指导和标准参考 。 由此联系轻工业实际 引出一个话题 , 轻工行业产业集群建设已经进入 到全面提升发展水平的阶段 , 加强产业集群评价 指标体系建设 , 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一 、 现实意义虽然在多年推进产业集群

2、建设过程中 , 我们 已经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 形成了一些有效的 评价制度和方法 , 但是从总体上看 , 评价指标体 系还不够健全 , 还需要站在全行业的角度 , 结合 轻工行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的要求 , 重新审视我们的工作 , 总结成功经验 , 吸收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的最新成果 , 完善和提 升 轻 工 产 业 集 群 发 展 水 平 的 评 价 指 标 和 评 价 制 度 , 使之更好地发挥指导和引领作用 。全面提升轻工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关键词是 提升 。“ 提升 ” 的核心不是规模的扩张 , 而是质量的跨越 , 体现的是综合实力的加强 。 就目前轻 工行业产业集群

3、建设现状而言 , 全行业产业集群 建设的工作重点已经从培育转向提升 , 而我们的 管理思想和管理措施还基本停留在培育的阶段 , 在评价指标中体现提升内在要求的内容还不多 , 也不够具体 。 根据轻工行业产业集群建设的工作规则 , 目前已被命名的轻工产业集群将陆续进入 复审期 , 处在前后两个发展周期中的总结和规划 的阶段 , 如何把验收复审作为新的发展契机 , 在 全面总结工作的基础上 , 组织制定好新的产业集 群发展规划 , 确定好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 , 对提 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 此时 , 加强 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就显得更加重要 , 更 具有现实意义 。二 、 管理思想

4、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是一项科学严谨 的工作 , 需要根据轻工业联合会与各行业协会的 工作分工 , 综合考虑不同轻工行业之间 、 不同产 业集群之间的发展差异 , 明确管理思想 , 首先要 确定产业集群评价体系的总体框架 , 从提升发展 水平的一般普遍要求 、 各轻工行业的共性要求和 产 业 集 群 发 展 的 个 性 要 求 三 个 层 面 设 计 评 价 指 标 。 既要保证评价指标总体要求的一致性 , 也要 充分考虑不同行业的特点和不同产业集群的发展 水平 , 做到一般普遍要求 、 行业共性要求与产业 集 群 个 性 特 点 相 结 合 、 相 互 促 进 。 基 于 上 述 考 虑

5、, 轻工业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应贯彻以 下基本管理思想 :1、 注重产业集群的成长性提 升 轻 工 产 业 集 群 发 展 水 平 的 落 脚 点 是 发 展 。 发展既是我们追求的工作目标 , 也是产业集 群成长的过程 , 可以理解为点和线的关系 。 虽然 轻工行业多 、 关联度差 、 发展水平差异大 , 但成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刘向军产业集群27 2010年第 5期·轻工标准与质量 长性是其共同的特征 。 抓住了这个共同特征 , 也 就 找 到 了 科 学 合 理 制 定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的 基 本 思 路 。要注意从以下三个层面对轻工产业集群成长 性进行评价 :一是从

6、产业集群自身发展变化中看 成长性 , 也就是在自身发展变化的对比中看自身 的成长 ; 二是从行业的地位看成长性 , 也就是与 本行业其他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对比中看自身的 成长 ; 三是从与国际水平的对比中看与世界先进 水平的差距 。 三者的关系是 , 看自身的成长性是 基础 , 看行业中的地位是关键 , 减小与国际水平 差距是目标 。对于某个产业集群成长性的评价 , 要充分考 虑产业集群自身所处的不同的发展阶段 , 明确重 点 。 处 在 发 展 初 期 的 产 业 集 群 , 无 论 是 产 业 规 模 、 市场占有率 , 还是行业影响力 , 都还比较弱 小 , 评价时特别要注重自身的成长性

7、 , 看发展的 活力和潜能 ; 对于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和发展水平 的产业集群 , 要注重从行业的地位中看成长性 , 看对行业的引领作用 。 这样的评价方法能够真实 地反映产业集群的现状 , 容易收到更好的效果 。2、 注重发展过程中的提升在开展产业集群创建工作中 , 轻工行业形成 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 非常值得总结 。 一个基本思 想是 , 将产业集群建设看作是一个螺旋式发展提 升的过程 , 每一次验收复审就是前一个周期的终 点和后一个周期的始点 , 一个完整的周期就是一 个发展提升的阶段 。 以此为管理单元 , 制定发展 目标 , 落实工作责任 , 检查提升成果 , 把管理贯 穿于整个发展过程

8、之中 。3、 发挥三个方面的积极性在开展产业集群创建工作中 , 充分发挥行业 协会 、 产业集群所在地方政府和产业集群内企业 三个方面的积极性 , 是轻工行业产业集群建设的 重要的管理创新 。 产业集群指标体系建设也要发 挥三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一方面要集中各方的意见 , 突出自身的特点 ; 另一方面评价指标要 注意体现三方面在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工作中 的责任 , 使指标体系更加贴近实际 , 更具有操作 性 。三 、 评价体系建设 (一 评价体系建设现状在轻工产业集群建设中 , 各地结合本地区情 况制定了考核管理办法和考核评价指标 。 中国轻 工业联合会和各轻工行业协会在开展产业集群培

9、 育和命名工作中 , 也形成了各自评价办法 。 但综 合各方面的情况 , 从整体上看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 是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建 设 明 显 滞 后 于 产 业 集 群 发 展 , 对产业集群建设的引领作用不够突出 , 特别 是对已取得命名的产业集群的提升缺乏指导 ; 二 是考核指标缺乏完整性 , 特别是反映提升水平的 内容偏少 , 且多采用描述性方法 , 一些可以量化 的指标需要量化 ; 三是评价指标还缺乏统一的设 计 , 缺少比较规范的文本 , 需要分出层次 , 从提 升发展水平的一般普遍要求 、 各轻工行业的共性 要求和产业集群发展的个性要求三个层面进行设 计 , 兼顾全行业和各

10、轻工行业的要求 , 形成较为 完整的指标体系 。(二 评价体系建设建议加强产业集群指标体系建设 , 是全面提升轻 工行业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基础 工作 , 需要与提升轻工行业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 指导性文件同步进行 。 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一个 核心内容是评价指标的制定 , 也是工作的难点 。 结合国内有关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方面的研究成 果 , 提出以下思路 。1、 产业集群评价要素评价指标要实用 、 便于操作 , 借鉴国务院发 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 、 南方现代市 场经济研究院的研究成果 , 轻工产业集群评价指 标 的 设 计 可 以 在 产 业 规 模 、 产 业 环 境

11、 、 市 场 表 现 、 产业配套功能 、 创新能力 、 产业文化等六个产业集群28 ·轻工标准与质量 2010年第 5期 基本要素下 , 设定若干个评价内容 。 考虑到指标 的不同用途 , 可以分为必备标准和对比标准两个 层面 。 必备标准集中体现的是对轻工产业集群的 一般普遍要求 , 是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后的准 入门槛 ; 对比标准主要是考察产业集群的发展能力与水平 。2、 产业集群评价指标构成综合上述观点 , 轻工产业集群评价指标应包 括以下内容 (见表 。 主要评价指标构成中有一 些是描述性指标 , 内容还需要进一步规范 。评价要素主要评价内容主要评价指标构成产业规模 经济

12、规模经济总量 工业总产值 (量 市场影响力 主导产品国内外市场占有率 企业构成企业构成情况 规模以上企业占比 、 企业平均规模企业竞争力 技术装备水平 、 劳动生产率 、 产值利润率 、 销售收入研发投入比 贡献水平区域经济贡献率 利税总额 、 财政贡献率 解决就业情况 就业人数 、 就业人数占比产业环境 园区建设园区配套水平 环境综合治理 、 配套服务保障能力资源利用效果 企业入园区率 、 单位面积产值 、 资源综合利用率 管理水平政府指导作用 政府参与程度 、 政策扶持力度 、 服务能力 集群日常管理 行业组织地位和作用 、 履行社会责任 服务体系服务平台建设 平台实现的功能 、 运行状况

13、 服务有效性 企业满意度市场表现品牌建设品牌影响力 品牌企业 、 著名商标个数 品牌运营情况 商标注册数 、 自主品牌市场发展能力经济效益情况 产值利润年增长额 、 区域经济贡献率 可持续能力 资源禀赋 、 国内外市场地位 、 技术优势产业配套功能专业化水平社会化协作能力 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 、 骨干企业社会化协作水平 产业链配套能力 配套服务半径 、 产业链关联度 专业市场市场影响力 市场辐射范围 、 价格影响力规模和服务水平市场交易额 (量 、 商业面积 、 配套服务和管理水平 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创新资源创新机构 、 科技人员数 、 科技投入量 创新水平 专利数 、 科技成果数 、 新产品数 创新体制“ 产学研 ”、 新产品孵化能力产业文化文化建设产业植根性 产业与区域文化融合程度 、 产业特色 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理念 、 制度建设和管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成要素表所涉及的内容 , 只 是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