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程建设标准_第1页
浙江工程建设标准_第2页
浙江工程建设标准_第3页
浙江工程建设标准_第4页
浙江工程建设标准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净水厂生产自动控制系统质量验收规范Acceptance specification for quality of waterworks production automatism control system(报批稿)主编单位:浙江浙大中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天健流体控制设备有限公司杭州恒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批准部门:浙 江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施行日期:年月日、八前言为贯彻落实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 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暂行规定 ,规范净水厂生产自动控制系统质 量验收。根据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印发 二0Q九年度浙江 省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

2、划 的通知(建设发 2009306 号)文件,特 制定净水厂生产自动控制系统质量验收规范 。本规程共 9 章,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 取源部件和仪表、现场控制系统、通讯系统、中心控制室和中央计算 机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防爆和接地等。在执行过程中,请各有关单位结合净水厂生产自动控制系统质量 验收工作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并将发现的问题、意见和建议函告浙 江浙大中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净水厂生产自动控制系统质量验收规 范编写组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六和路 309 号中控科技园, 邮编: 310053,以供修订时参考。主编单位: 浙江浙大中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天健流体控制设

3、备有限公司 杭州恒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参编单位:哈希公司(Hach Company) 安恒环境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查人:1 总则 42 术语和符号 . 52.1 术语 52.2 符号 83 基本规定 93.1 一般规定 . 93.2 产品质量检查 . 103.3 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 . 103.4 过程验收 . 113.5 工程竣工验收 . 124 取源部件和仪表 . 144.1 一般规定 . 144.2 液位取源部件和仪表. 154.3 流量取源部件和仪表. 174.4 压力取源部件和仪表. 194.5 分析取源部件和仪表. 195 现场控制系统 . 225.1 执行器

4、225.2 现场检测执行层 235.3 现场控制站基本功能要求 236 通讯系统 276.1 一般规定 . 276.2 电线电缆 . 276.3 光纤 306.4 网络系统测试 . 317 中心控制室和中央计算机系统 . 347.1 中心控制室 . 347.2 监控层 367.3 控制原则 387.4 综合性能指标要求 397.5 机房 408 安全防范系统 . 428.1 一般规定 . 428.2 危化品安全防范系统 . 438.3 摄像和周界系统. 439 防爆和接地 . 469.1 防爆 469.2 接地 47附录 A 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一览表 49本规程用词说明 . 50引用

5、标准名录 . 51附:条文说明 . 53CONTENTS1 General Principles 42 Terminology and Symbol 52.1 Terminology 52.2 Symbol 83 The Basic Provision 93.1 General Provisions 93.2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103.3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103.4 Process Acceptance 113.5 Engineering Final Acceptance 124 Tap

6、and Instrument 144.1 General Provisions 144.2 Tap and Level Gauge 154.3 Tap and Flowmeter 174.4 Tap and Pressure Gauge 194.5 Tap and Analytical Instruments 195 Field Control System 225.1 Controller 225.2 Field layer of testing and implementation 235.3 Basic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f the field contr

7、ol station 236 Communication system 276.1 General Provisions 276.2 Wire and Cable 276.3 Fiber 306.4 Network System Test 317 Central control room and central computer system 347.1 Central control room 347.2 Layer of monitoring and control 367.3 Control principle 387.4 Integrated performance index 397

8、.5 computer room 408 safety precaution system 428.1 General Provisions 428.2 safety precaution system of dangerous chemical 438.3 Photography and circumjacent alarm system 439 Explosion-proof and grounding system 469.1 Explosion-proof 469.2 grounding system 47Appendix A A catalogue of unit project 、

9、part project and item project 49The Word Description in This Regulations 50Normative Standards 51Appendix : Provisions explained. 531 总则1.0.1 为加强净水厂生产自动控制系统质量管理,规范净水厂生产自 动控制系统的质量验收内容和流程, 促进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 调试 和运行的标准化,制订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净水厂生产自动控制系统质 量验收。1.0.3 净水厂生产自动控制系统的质量验收, 除应符合本规程外, 尚 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

10、标准的规定。2 术语和符号2.1 术 语2.1.1 可编程序控制器 programmable logical controller(PLC)将逻辑运算、 顺序控制时序、 计数以及算数运算等控制程序用一 串指令形式存放到存储器中,然后根据存储的控制内容,经过模拟、 数字等输入输出部件,对生产设备和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的装置。2.1.2 主控项目 dominant item 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以及工程质量起决定性作用 的检验项目。2.1.3 一般项目 general item 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2.1.4 检验批 inspection lot 按同一生产条件或按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

11、供检验用的, 由一定数 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2.1.5 取源部件 tap 在被测对象上为安装连接检测元件所设置的专用管件、 引出口和 连接阀门等元件。2.1.6 现场总线 field bus 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数字、 双向传输、 多分支结构 的通信网络。2.1.7 现场检测执行层 executive level field testing 泛指从控制计算机到现场设备进行电动执行操作控制的中间所 有电器装置。2.1.8 监控层 control layer泛指由独立CPU处理器、I/O接口(含远程I/O )、通讯接口、应 用程序等部件构成的控制单元, 通过控制总线、 现场总线和计算机操

12、 作员站、服务器,以及系统软件、工具软件、应用软件等设备组成的 自动化监控系统。设备可正常运转的可能性,一般以百分率或故障间隔时间表示。2.1.10 可扩展性 scalability 系统可被扩展或修改的能力, 用扩展或修改的难度以及为修改或 扩展而需要的停机时间来衡量。2.1.11 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 MTBF ) 生产系统总的可运行时间除以该时间段内发生的故障次数, 是表 示生产系统可靠性的重要参数之一。2.1.12 平均故障维修时间 mean time to repair ( MTTR ) 生产系统在某段时间内总的纠正性维修时间除以

13、该时间段内总 的纠正性维修次数,以时间单位表示,如日、小时等。2.1.13 可用性 availability 设备或生产系统在正常使用和维护支持条件下, 于某个特定时刻 处于满意状态的可能性,是一个概率值。2.1.14 数据正确率 data correctnessData accuracy 在给定时间内, 数据信息在目标位置与源位置相一致的数据个数 和源位置数据个数之比的百分数。2.1.15 控制指令响应时间 control instruction to respond to time 自操作人员敲击键盘确定执行某项控制指令, 到现场执行机构开 始动作的时间。2.1.16 事件传输时间 eve

14、nt transmission time 在发送端接收到的某个事件,直到它出现在操作员站的间隔时 间。事件是特指控制指令下发执行后, 现场被控设备运行工况发生的 变化。2.1.17 报警响应时间 alarm system response time 从被监测设备发生事件报警, 到报警信息在中心控制室操作员站 显现的时间。 包括报警电路动作时间、 通信的传输时间和中心控制室 操作员站计算机的画面响应时间。2.1.18 查询响应时间 query response time 中心控制室操作员站发出查询的检测命令, 直到检测信息在操作 员站得到显示的时间。2.1.19 实时数据更新时间 real-ti

15、me data update time最新的系统实时检测数据替代上一次系统实时检测数据的间隔 时间。2.1.20 热备(冗余)系统切换时间 hot standby (redundant) system switching time 当主设备发生故障,备用设备自动切换取代主设备的间隔时间。2.1.21 监视画面切换时间 monitor screen switching time 自操作员控制操作站切换屏幕的监视画面, 从一幅开始消失到另 一幅完全显示所需要的时间。2.1.22 可维护性 maintainability 在给定的使用条件下, 当系统发生故障后, 恢复其全部功能及正 常工作状态的能力

16、。2.1.23 安全性 safety 控制系统自身处于不稳定状态下可能引发被控设备误动作的能力。2.2 符 号A/D - 模/ 数转换,“Analogy/Digital”的简称;I/O 输入/输出, Input /Output 的简称;COD -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 nd” 的简称; DCS-集散控制系统,“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的简称;TCP/IP 传输控制协议, “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的简称。3 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1.1 净水厂生产自

17、动控制系统质量验收应包括产品质量检查、工程 实施及质量控制,分项分部验收和竣工验收。3.1.2 净水厂生产自动控制系统质量验收应按 “先产品, 后系统;先各 系统,后系统集成 ”的顺序进行。3.1.3 净水厂生产自动控制系统采用的各种计量和检测器具、仪器仪 表应符合国家现行计量法规规定, 其精度等级不应低于被检对象的精 度等级, 工程技术文件、 承包合同文件对工程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 于本规范的规定。3.1.4 净水厂生产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安装。 当修改设计时,应经原设计单位同意,方可进行。3.1.5 净水厂生产自动控制系统采用的设备、器材及其运输和保管应 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18、的有关规定; 当设备和器材有特殊要求时, 尚应符 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3.1.6 设备及器材到达施工现场后,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1 技术文件应齐全;2 型号、规格及外观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的规定。3.1.7 安装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措施,除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相应 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3.1.8 净水厂生产自动控制系统安装结束后,对安装过程中造成的建 筑物、构筑物局部破损部分,应修补完整。3.1.9回路试验和系统试验合格的仪表系统,经 48h 连续正常运行后, 应进行交接验收。3.2 产品质量检查3.2.1 本规程所涉及的产品应包括净水厂生产自动控制系统中使用的 材料,硬件设备、软件产

19、品和工程中应用的各种系统接口。3.2.2 产品的开箱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1类型、规格、型号、数量和性能与装箱单及设计文件的要求一 致;2技术文件和质量证明书齐全,各标志、附件和备件齐全。323产品的外观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1包装外观和密封良好; 2产品内外表面漆层完好,无缺损现象。3.3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3.3.1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应包括与前期工程的交接和工程实施条件 准备,进场设备和材料的验收、过程检查、工程安装质量检查、系统 自检和试运行等。3.3.2自动控制系统的施工应与建筑、电气、设备、工艺和管道等专 业工程进行工序交接。3.3.3隐蔽工程隐蔽前48小时应通知监理单位验收。验收内容应包

20、括 材质、工程量是否与图纸和工程量清单一致。3.3.4对复杂、关键的安装和试验工作应有施工技术方案。3.4过程验收3.4.1净水厂生产自动控制系统工程质量验收应划分为分项工程(检验批)、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详见附录 A )。3.4.2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控项目的质量应经抽样检验合格;2一般项目的质量应经抽样检验合格,当采用计数检验时,除有 专门要求外,一般项目的合格点率应达到80%及以上,且不合格点的 最大偏差值不得大于规定允许偏差值的 1.5倍;3、分项工程(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3.4.3分项工程(检验批)不合格应限期整改,然后重新验收,直至 验收合格

21、,重新验收时抽检数量应覆盖到原来整改的数量;并应在竣工验收时提交整改结果报告。3.4.4分项工程(检验批)的检验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涉及有毒物料投加系统的自动控制,安装在易燃易爆区域的仪表及线路,计量、安全防范系统安装,接地系统,仪表电源设备和综 合控制系统的试验,仪表回路试验和系统试验必须全部检验;3 其他检验批抽检应不少于 30%,且不得少于 1 件(台)。3.4.5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 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检验批)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2 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3 观感(外观)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3.4.6 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安装工程质量和设备数

22、量应符合工程设计文件和合同的要求;2 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3 质量控制及验收文件资料应完整; 4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应完整;5 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应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规 定;6 设备清单、试验仪表及专用工具齐全;7 观感(外观)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3.5 工程竣工验收3.5.1 净水厂生产自动化系统工程竣工验收的依据应为:项目合同书 , 设计文件 , 施工图纸和说明书 , 图纸会审记录 , 设备技术说明书 , 系 统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设计变更, 验收大纲,工程洽商单 , 性能测试 报告 , 现行的技术标准和法规等。3.5.2 竣工验收时应验

23、收并移交下列文件:1 工程竣工图(含电子版) ;2 安装设备清单;3 所有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明细表及备份 ( 光盘 ) ;4 系统资料,包括设备随机资料 (含说明书、 操作手册、保修卡、 合格证等 )、检测报告汇总技术资料等;5 隐蔽工程记录和中间验收记录;6 仪表设备的检验调校记录;7 系统各项技术性能的测试记录,测试过程中的故障和修复记录;8 工程变更通知单,设备,材料代用单和合理化建议;9 未完工程项目明细表;10 工程监理单位的竣工验收报告及结论;11 工程试验、检测和试运行记录。3.5.3 竣工验收结论与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 竣工验收结论分合格和不合格;2 本章第 3.4.6 条和

24、第 3.5.2 条规定的各款全部符合要求,为工程 竣工验收合格,否则为不合格;3 竣工验收发现不合格时,建设单位应责成责任单位限期整改, 直到重新验收合格; 整改后仍无法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系统不得通过 竣工验收。4 取源部件和仪表的验收4.1 一般规定主控项目4.1.1 仪表功能的验收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检验方法:核对设计文件,观察检查。4.1.2取源部件的开孔与焊接应进行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 检验方法:检查记录,观察检查。4.1.3 取源部件和仪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安装位置应选在便于检查、维修、拆卸,通风良好;不宜安装 在振动、潮湿、易受机械损伤、有强磁场干扰和有腐蚀性气体

25、的地方;2 安装在室外的仪表应采取相应的防曝晒、防水、防潮、防冻措 施;3 仪表的安装应牢固、平整;4 就地安装的显示仪表应安装在便于观察仪表显示值的位置;5 型号、规格及材质符合设计规定;6 标志牌上的文字及端子编号应标示正确、齐全和清楚。 检验方法:核对设计文件, 检查合格证、质量证明书,观察检查。4.1.4 取源阀门与设备或管道的连接不宜采用卡套式接头;取源部件 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及焊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1.5 净水厂自控仪表的选型和精度要求应符合设计和产品要求。仪 表的安装与验收同时应按照设计和仪表安装使用说明书规定进行。检验方法:核对设计文件,检查合格证、质量证明书。4

26、.2 液位取源部件和仪表的验收主控项目4.2.1 仪表的量程应根据工艺对象的实际需要显示的范围或实际变化 的范围确定,应使正常的液位处于仪表量程的 40%-60%之间。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2.2 液位仪表的传感器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选择水位变化灵 敏,且检测元件不应受到水源的冲击。检验方法:观察检查。一般项目4.2.3 浮子液位仪表采用导向管时,导向管偏离垂直方向所形成的夹 角不应大于 5。检验方法:工具测量。4.2.4 浮子式液位仪表的选用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4.2.5 声波液位仪表超声波的发射方向与被测物位面应保持垂直,在 超声波发生器发射角

27、方向范围内不得有其它障碍物。超声波散射角 度、传感器距壁距离、环境温度应符合说明书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用尺测量检查。4.2.6 声波式液位仪表的选用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检验方法:核对设计文件。4.2.7 投入式液位仪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测量探头应距池(罐)体底不少于 30cm;2 在介质波动较大时,应将测量探头固定;3 变送器接地端子应可靠接地;4 在有较大振动的环境中时,应采取一定的减震措施。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用尺测量检查。4.3 流量取源部件和仪表的验收主控项目4.3.1 取源部件的安装,应选在介质流速稳定且保证满管流的位置, 上下游直管段长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并按产品说

28、明书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组施工记录。4.3.2 取源部件安装位置的上下游有弯头、三通或阀门等部件时,安 装距离应符合产品的说明书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组施工记录。4.3.3 在规定的直管段最小长度范围内,不得设置其他取源部件或检 测元件,直管段管子内表面应清洁,无凹坑和凸出物。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用尺测量检查。4.3.4 转子流量计应安装在无振动的管道上,其中心线与铅垂线间的 夹角不应超过 2,被测流体流向必须自下而上,上游直管段长度不 宜小于 2 倍管道直径。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用尺测量检查。4.3.5 涡轮流量计信号线应使用屏蔽线,上下游直管段的长度应符合 设计文件要

29、求,前置放大器与变送器的距离应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用尺测量检查。4.3.6 流量仪表刻度范围符合下列要求:1 线性刻度范围:最大流量应不超过满刻度的 90%,正常流量应 为满刻度的 50%70%,最小流量应不小于满刻度的 10%;2 方根刻度范围:最大流量应不超过满刻度的 95%,正常流量应 为满刻度的 70%85%,最小流量应不小于满刻度的 30%。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3.7 电磁流量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流量计、被测介质及管道三者之间应连成等电位,并应接地。 周围有强磁场时,应采取防干扰措施。2 在垂直的管道上安装时, 被测介质的流向应自下而上, 在水平 和

30、倾斜的管道上安装时, 两个测量电极不应在管道的正上方和正下方 位置。3 口径大于 300mm 时,应有专门的支架支撑,宜加装伸缩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3.8 超声波流量计传感器应安装在从下向上的垂直管段或水平管段 上;水平管段上应安装在管道的侧面,不应安装在管顶部和管底部。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3.9 质量流量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传感器安装位置应避免电磁干扰和振动;2 传感器安装位置管道液体应满管, 不得将传感器安装在管道的 最高端。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3.10 流量范围大、压降小的情况下,可使用漩涡流量计、皮托管、 热敏电阻传感器和插入式涡轮流量计。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1、核对设计文件。4.4 压力取源部件和仪表的验收一般项目4.4.1 压力变送器的传感器应安装在水流流速稳定的地方,且传感器 的端部不应超出工艺设备或管道的内壁, 压力变送器不应安装在振动 较大的管道上,其安装高度应与取压点的高度一致。检验方法:在安装时观察检查。4.4.2 压力仪表量程应符合下列规定:1 测量稳定压力时,正常操作压力应为量程的1/32/3;2 测量脉冲压力时,正常操作压力应为量程的1/31/2。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5 分析取源部件和仪表的验收主控项目4.5.1 过程分析仪表的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在压力稳定、灵敏反 映真实成分、 具有代表性的被分析介质的地方, 且附近应无强烈

32、振动 和冲击,无强烈电磁场以及热设备的影响, 并应避免爆炸危险气体和 易挥发腐蚀性气体的侵袭。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观察检查。4.5.3 在线取样分析仪表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1 仪表安装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2 安装地点宜尽可能靠近取样点,宜安装在室内。室外安装应加 装仪表箱,在寒冷季节应采取保温措施;3 安装地点应具备必要的试剂存放空间、 清洗水源和水样自然排 放口;4仪表变送器安装的中心高度宜为1.21.5m;5 人工清洗的控制仪、传感器应方便拆卸,便于人工清洗。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用尺测量检查,核对产品说明书。4.5.4 在线非取样分析仪表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1 仪表安装应符合

33、产品说明书的要求;2 插入式传感器应确保在最低液位时伸入水面下200mm;3仪表变送器安装的中心高度宜为1.21.5m;4 人工清洗的控制仪、传感器应方便拆卸,便于人工清洗。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用尺测量检查,核对产品说明书。 4.5.5有毒气体测定必须采用气体报警仪。检验方法:挥发试剂检查。一般项目 4.5.6浊度仪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1 浊度仪传感器应安装在采样点附近。 浊度仪取源部件安装部位 应避开气泡多的地方;2 安装前应清洗浊度仪主体和脱泡器;3 在较大的输水管上宜安装进水龙头,龙头宜安装在管路的中心 点。4 浊度仪至少 3 个月应校正一次,校正的浊度的准确度宜用标准 样品验证。检

34、验方法:标准样品检验,检查施工记录。4.5.7 pH/ORP 控制仪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1 插入式传感器安装高度应在最低液位以下, 管道式传感器应为 满管;2 带自动清洗的控制仪应在传感器旁设置水源或气源, 并使其压 力、流量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3 人工清洗的控制仪,传感器安装牢固,同时要拆卸方便,便于 人工清洗。4. 在线 pH/ORP 应经常校正,每周宜安排一次。 检验方法:标准样品检验,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核对产品 说明书。4.5.8 溶解氧检测仪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1 传感器安装高度应在最低液位以下 25mm;2 带自动清洗的控制仪应在传感器旁设置水源或气源, 并使其压 力、流

35、量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3. 膜法在线溶解氧分析仪的安装应有恒流装置;可采用荧光法 溶解氧分析仪。检验方法:用尺测量检查,核对产品说明书。4.5.9 余氯分析仪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1 分析仪应尽量接近于取样点, 分析仪的外壳应能保护其免受水 处理工艺产生的有害气体或液体的损害;2 余氯取样点宜选择在投加点后 10-20 倍管道直径处。 加氯间的 余氯检测仪可使用电极法。 出厂水和管网水余氯可采用 DPD 比色法。检验方法:实验室比对,观察检查。4.5.10 污泥浓度计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1传感器安装咼度应在最低液位以下 25mm,并宜与垂直方向成 15o夹角;2 传感器测量头部分应避免安装在水

36、流湍急, 产生大量气泡的地 方。检验方法:用尺测量检查,观察检查。4.5.11 氨氮分析仪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1. 安装在原水的在线氨氮分析仪宜安装样品膜过滤器;2. 原水氨氮分析的最低检出限低于 0.02mg/L 时,检测方法宜采 用水杨酸法或电极法。3. 水里有氯胺的情况下检测氨氮,可采用次氯酸 -酚盐法。 检验方法:标准样检验,实验室比对。4.5.12 CODMn 分析仪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1 CODMn 分析宜使用咼锰酸钾法;2 样品在进样前应通过过滤网过滤。 检验方法:标准样品检验,实验室数据比对。5 现场控制系统5.1 执行器主控项目5.1.1 阀体上箭头的指向应与介质流动方向一致

37、。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1.2 安装用螺纹连接的小口径调节阀时必须装有可拆卸的活动连接 件。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1.3 液动执行机构的安装位置应低于调节器。当必须高于调节器时, 两者间最大的高度差不应超过 8m,且管路的集气处应有排气阀,靠 近调节器处应有逆止阀或自动切断阀。检验方法:用尺测量检查,观察检查。5.1.4 电磁阀在安装前应按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检查线圈与阀体间 的绝缘电阻。检验方法:摇表测量,检查施工记录。5.1.5 变频调速器宜安装在温度较低的地方。当安装在控制盘内时应 在控制盘外设散热部件。检验方法:观察检查。一般项目5.1.6 执行机构应固定牢固,操作手轮应处在便于

38、操作的位置。执行 机构的机械传动应灵活,无松动和卡涩现象。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1.7 执行机构连杆的长度应能调节,并应保证调节机构在全开到全 关的范围内动作灵活、平稳。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1.8 气动及液动执行机构的信号管应有足够的伸缩余度,不应妨碍 执行机构的动作。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2 现场检测执行层主控项目5.2.1 现场检测执行层应符合下列验收要求:1 现场检测执行层应设置“现场 / 远方”转换开关。2 现场检测执行层的“现场 / 远方”转换开关处于“现场”位置 时,应禁止监控层对现场设备的控制; 转换开关处于 “远方”位置时, 应禁止现场检测执行层的操作控制。3 所有现场

39、检测执行层的电气保护应由现场电器自行完成。4 现场检测执行层与监控层的接口为总线型时, 应采用统一物理 接口和标准通讯协议。检验方法:观察检查。一般项目5 需要“急停”控制互锁的设备之间,应由电气联接实现。6 可独立操作的现场检测执行层, 应单独设置与监控层连接的接 线端子或通讯接口。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3 现场控制站基本功能要求主控项目5.3.1 取水泵房控制站自动控制系统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并应验收 以下基本功能:1 应能实时动态显示取水泵房的设备运行状况;2 现场控制设备应能自动控制格栅、取水泵、排水泵的启停,并 能对余水水位、水冷电机冷却水压力进行超限报警;3 能实时检测吸水井水位

40、、 水冷电机冷却水压力、 单泵出水压力、 电机温度、取水泵房余水水位、泵机组阀门、排水泵、高压配电屏、 直流屏的工艺参数,并将数据传至中心控制室;4 能接受中心控制室下达的指令和工艺参数整定值, 并判断正确 后执行。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5.3.2 反应沉淀池控制站自动控制系统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并应验 收以下基本功能:1 应能实时动态显示反应沉淀池的设备运行状况;2 现场控制设备应能自动控制沉淀池排泥;3 能实时检测行车运行电机、有关的电动阀、排泥阀的状态、并 将数据传至中心控制室;4 能接受中心控制室下达的指令和工艺参数整定值, 并判断正确 后执行。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

41、记录。5.3.3 加药控制站自动控制系统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并应验收以下 基本功能:1 应能实时动态显示加药间的设备运行状况;2 现场控制设备能自动实现配矾、 投矾池的切换、 矾液的自动投 加、实现氯瓶的自动切换、 完成滤后水的自动加氯和出厂水前自动补 加氯;3 加氯、加氨设备发生故障,应自动起动备用设备,并发出报警 信号。应能实时检测氯气、氨气的泄漏情况。4 能实时检测原水浊度、 原水流量、沉淀池出水浊度、 矾池液位、 计量泵、加氯机的数据,并将数据传至中心控制室;5 能接受中心控制室下达的指令、 工艺参数整定值、 判断正确后 执行;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5.3.4 滤池控制站自

42、动控制系统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并应验收以下 基本功能:1 实时动态显示滤池的设备运行状况;2 现场控制设备能自动实现滤池的反冲洗, 实时显示滤池的工作 状态;3 实时检测反冲洗水泵, 阀门的状态,鼓风机的状态及出口压力, 滤池的液位,滤后水余氯,滤前水浊度,滤后水浊度,并将数据传至 中心控制室;4 能接受中心控制室下达的指令, 工艺参数整定值, 判断正确后 执行。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5.3.5 送水泵房控制站自动控制系统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并应验收 以下基本功能:1 实时动态显示送水泵房的设备运行状况;2 现场控制设备能自动控制送水泵、 阀的动作并能对水冷电机冷 却水压力进行超限

43、报警;3 实时监测清水池水位、单泵出口压力、出水总管压力、出水总 管流量、电机温度、余水水位、出厂水浊度、出厂水余氯、等工艺参 数、并将数据传至中心控制室;4 接受中心控制室下达的指令、 工艺参数及整定值、 判断正确后 执行。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5.3.6 深度处理控制站自动控制系统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并应验收 以下基本功能:1 实时动态显示臭氧发生器、水泵等设备运行状况;2 现场控制设备能自动控制臭氧发生器、 水泵、阀等设备的动作 并能对设备故障报警;3 实时监测液位、尾气浓度、臭氧浓度等参数,并将数据传至中 心控制室;4 接受中心控制室下达的指令、 工艺参数及整定值、 判断正

44、确后 执行。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5.3.7 污泥脱水控制站自动控制系统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并应验收 以下基本功能:1 实时动态显示污泥脱水设备运行状况;2 现场控制设备能自动控制脱水机、 阀的动作并能对设备故障报 警;警;3 实时监测浓缩池和污泥浓度平衡池泥位、 污泥浓度、 絮凝剂浓 度及脱水机运行参数,并将数据传至中心控制室;4 接受中心控制室下达的指令、 工艺参数及整定值、 判断正确后 执行。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6 通讯系统6.1 一般规定主控项目6.1.1 通信系统各硬件设备和电线电缆数量、规格和安装应符合设计 的要求。检验方法:核对设计文件。6.1.2 通信系

45、统应能迅速、可靠、准确地传输数据。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6.1.3 通信网络可采用现场控制总线以及以太网等方式, 也可采用混 合方式。检验方法:通讯设备检查,检查施工记录。6.1.4 信息共享应遵循相应的通讯协议,可采用 TCP/IP 协议以及现 场总线协议等。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一般项目6.1.5 必要时,在中心控制室可采用备用通信电路。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6.2 电线电缆主控项目6.2.1 电线电缆的验收应符合设计文件和产品说明书的性能要求。 检验方法:核对设计文件和产品说明书,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 录。6.2.2 电线电缆的线芯截面积选择应符合

46、设计文件要求,并应满足下 列基本要求:1现场至控制室的控制电缆线芯截面积不应小于1.0mm2,仪表盘、仪表箱内信号传输线线芯截面积不应小于0.75 mm2;2 热电阻、测温元件的仪表,其信号线线芯截面积不应小于 1.5 mm2;检验方法:核对设计文件,工具测量。6.2.3 电缆的备用芯数不应少于工作芯数的10%。检验方法:观察检查。6.2.4电线电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 电线电缆的敷设应避开易受机械损伤、 振动、腐蚀和电磁干扰 的场所;2 电线应穿保护管敷设;3 金属电缆管严禁有穿孔、裂缝、显著的凹凸不平及严重的锈蚀 等情况。弯制后不应有裂缝或显著的凹瘪现象, 管口应做成喇叭形或 磨光。4

47、硬质塑料管严禁用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场所。 在易受机械损伤 的地方,露出地面的一段,应采取保护措施。5 电缆管的弯曲半径应符合所穿入电缆弯曲半径的规定。 每根电 缆管不应超过 3个弯头,直角弯不应超 2 个。6 电缆管明敷时应安装牢固, 不宜将电缆管直接焊在支架上; 当 塑料管的直线长度超过 30m 时,宜加装补偿装置。7 金属电缆管应采用大一级的短管套接, 连接处应密封良好。硬质塑料管在套接或插接时,其插入深度不应小于管子内径的 1.11.8 倍。并保证牢固密封。8 电缆终端头与电缆接头附近可留有备用长度。直埋电缆应在全 长上留少量余度,并作波浪形敷设。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工具测量。6.2.5

48、 仪表信号线与供电线不得共用一根电缆或穿在一根保护管内; 仪表信号线与动力电缆平行敷设应保持一定距离或采取相应隔离措 施。检验方法:观察检查。一般项目6.2.6电缆最小弯曲半径与电缆外径的比值不应小于 10倍。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用尺测量检查。6.2.7 标志牌应装在电缆终端头、电缆接头处;规格统一并注明线路 编号。检验方法:观察检查。6.2.8 在垂直敷设或超过 45倾斜敷设的电缆和水平敷设电缆首末两 端、转弯及接头两端处,应对电缆加以固定。检验方法:观察检查。6.2.9 电缆穿管时,裸铠装控制电缆不得与其他外护层的电缆穿入同 一根管内。检验方法:观察检查。6.3 光纤主控项目6.3.1

49、光纤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 敷设光纤前,应对光纤进行检查,光纤应无断点,其衰耗值应 符合设计要求;2光缆接头的预留长度不应小于 8m。光缆端头应用塑料胶带包 扎好,并盘成圈放置在托架高处。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用尺测量检查,核对设计文件。6.3.2 光缆敷设后,宜测量通道的总损耗,并用光时域反射计观察光 纤通道全程波导衰减特性曲线。检验方法:检查试验记录,用尺测量检查。一般项目6.3.3 测试光纤衰减和光纤长度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 衰减测试:宜采用光功率计测试;2 长度测试:要求对每根光纤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应一致;3 光纤接插软线,两段的活动连接器断面应装配有合适的保护盖 帽,每根光纤接插软线

50、中光纤的类型应有明显的标记, 选用应符合设 计要求;4 接插件的检验要求配线模块和信息插座及其它接插件的部件应 完整,塑料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保安单元过压、过流保护各项指标 应符合有关规定。 光纤插座的连接器使用型式和数量、 位置应与设计 相符。检验方法:光功率计测试、检查试验记录。6.3.4光纤接续及终端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 光缆敷设完毕,应检查有无损伤, 并对光缆敷设损耗进行抽测。2 光缆的接头应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采用专用设备操作, 接续 时应采用光功率计或其他仪器进行监视, 使接续损耗达到最小; 接续 后应做好接续保护,并安装好光缆接头护套。3 在光缆的接续点和终端应作永久性标志。

51、检验方法:检查试验记录。6.4 网络系统测试主控项目6.4.1 路由器基本功能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1 对路由器的测试, 可使用终端从路由器的控制端口接入, 也可 使用工作站远程登录;2 检查路由器配置文件的保存;3 测试路由器的口令是否加密;4 测试路由器操作系统口令验证机制屏蔽非法用户登陆的功能。 检验方法:通讯测试、检查试验记录。一般项目6.4.2 节点路由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1 测试节点各网段中的服务器与路由器的连通性;2 测试节点各网段间的服务器之间的连通性。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记录。6.4.3 服务器基本功能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1 根据服务器所用的操作系统,测试其基本功能。2 检查服

52、务器的网络配置。检验方法:检查试验记录。6.4.4 节点管理功能测试应包括用户管理测试、拨号用户接入身份验 证测试和安全管理测试。检验方法:检查试验记录。6.4.5 节点性能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1 节点局域网的性能测试: 局域网各网段的功能, 模拟一定量的业务,检测相应网段的性能;2 节点拨号接入服务器的性能测试:检测拨号接入服务器;3 要服务器的性能测试:检测节点中的重要服务器。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记录。7 中心控制室和中央计算机系统7.1 中心控制室主控项目7.1.1 中心控制室应能监视各子系统的安全生产状况和工艺设备的运 行状态。检验方法:观察检查。7.1.2 中心控制室自动控制系统应符

53、合设计文件要求,并应具备以下 基本功能:1 计算机显示屏上应能动态显示全厂工艺流程、各工艺设备和高 压配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能用数据趋势图显示重要参数的变化情况;2 中心控制室宜配置故障处理专家辅助决策系统软件, 通过专家 辅助决策系统得到故障原因的详细资料及排除故障的对策, 报警信息 应记录在报警数据库中;3 中心控制室应具有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 实时数据必须按 类型、名称属性分类。按时序依次存档,对历史数据能进行显示、查 询、打印、数据处理并生成月、日、年报表;4 中心控制室应能对现场的工艺设备进行控制以及工艺参数整 理;5 中心控制室应能与各现场控制站进行通讯。 检验方法:核对设计文件

54、,观察检查。7.1.3 中心控制室服务器应能对域内系统数据集中管理和监视,并为 域内其他各站的数据请求提供服务和为其他域的数据请求提供服务。检验方法:观察检查。7.1.4主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应是开放式、模块化结构。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1.5主计算机系统应操作方便、人机界面友好。检验方法:观察检查。一般项目7.1.6 中心控制室工程师站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能完成系统的组态修改与下装检验方法:观察检查。7.1.7 中心控制室操作员站应能对各工艺过程进行集中管理、分散控 制,能完成生产现场工艺流程的监控和管理功能。检验方法:观察检查。7.1.8 中心控制室大屏幕显示系统、工业数字视频图像监视系

55、统检测 范围包括显示屏的硬件使用环境、软件使用环境、结构与外观、安全 要求、性能特性、均匀性、失控点、供电电源、环境、可靠性几个方 面。系统质量应符合系统设计的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核对设计文件。7.1.9 中心控制室网络结构应符合 IEEE 802.3 系列标准。 检验方法:核对技术标准。7.1.10中心控制室宜设报警和灭火系统。检验方法:观察检查。7.2 监控层主控项目7.2.1 监控系统的应用软件检测应从其涵盖的基本功能、 界面操作的 标准性、系统可扩展性和管理功能等方面进行检测, 并根据设计要求 检测其行业应用功能。检验方法:检查试验记录,核对设计文件。7.2.2 应用软件检测前应先对软硬件配置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 进行系统检测。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核对设计文件。7.2.3 应用软件检测时,被测软件的功能、性能确认应功能测试、性 能测试、可靠性测试和回归测试。检验方法:检查试验记录,核对设计文件。7.2.4 应用软件的操作命令界面应为标准图形交互界面, 风格应统一, 层次应简洁。检验方法:观察检查。7.2.5 应用软件应具有可扩展性,系统应预留可升级空间以供纳入新功能,宜采用能适应最新版本的信息平台, 并能适应信息系统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