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复习资料_第1页
机械原理复习资料_第2页
机械原理复习资料_第3页
机械原理复习资料_第4页
机械原理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构件 机器中每一个独立的运动单元。构件的自由度:构件的独立运动参数的数目。一个作平面运动的自由构件有三 个自由度。运动副:两构件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连接*1.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用简单的线条和符号来表示构件和运动副,并按比例定出各运动副的位置。这种说明机构各构件间相对运动关系的简单图形称为机构运动简图。和运动有关的:运动副的类型、数目、相对位置、构件数目和运动无关的:构件外形、截面尺寸、组成构件的零件数目、运动副的具体构造2. 运动简图的绘制步骤(1) 分析机构运动,弄清构件数目;(2) 判定运动副的类型和数目;一一按接触情况和相对运动(3) 测尺寸(转动副中心距和移动副导路位

2、置方向(4) 从原动件幵始按比例画出运动副相对位置和构件(三选一一选视图、选比比例 I图示构件长度( mm )例、选位置)(5) 标注构件编号、运动副字母、原动件箭头。3.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绘制时注意问题(1) 忽略构件外形,关注运动副关系(转动副回转中心位置;移动副导路位 置方向;高副接触点及法线方向)(2) 视图平面一般选择为构件的运动平面;(3) 选择各构件处于一般位置(不选特殊位置画) ;(4) 同一构件用同一数码标注(特别注意机架) 。二、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F<0 或 F=0 无法运动F>0 时 若 F>W ;运动不确定若卩=可;确定运动若F<W薄弱构件破

3、坏 通常,每个原动件只具有一个独立运动,因此,机构自由度数 F 与原动件 数W相等时,机构才能有确定的运动。结论: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 :F>0且F等于原动件数 W三、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的注意问题(1) .复合铰链两个以上的构件同在一处以转动副相连接。K个构件,构成(K- 1)个转动副。(2) . 局部自由度 F' 不影响其他构件运动的局部运动。(3) . 虚约束重复限制机构运动的约束。a. 轨迹重合被连接件上的轨迹和机构上连接点的轨迹完全重合。(火车轮平行四边形机构 ) b. 移动副导路平行两构件在多处构成移动副且移动方向彼 此平行时,只有一个移动副起约束作用,其余都是虚

4、约束c. 转动副轴线重合两构件有多处接触而构成转动副且转动轴线相互重合 时,只有一个转动副起约束作用(c)(a)(d) .咼副接触点公法线重合两构件在多处接触而构成平面咼副且各接触点处的公法线彼此重合时,只有一个高副起约束作用,(e) .对称部分机构中存在对传递运动不起独立作用的对称部分。(d)(e)(b)四.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正确计算机构自由度。 从远离原动件的构件幵始拆杆组 ,先试拆U级组,不成,再拆川级组。 每拆出一杆组后, 剩下部分仍是一个与原机构有 相同自由度的机构,直 至只剩下基本机构。 对含高副的机构,进行第步前,先高副低代。3) .平面高副机构的分析方法高副低代(1) 高副

5、低代:将机构中的高副根据一定的条件,虚拟地用低副代替。(2) 高副低代必须满足的条件方法:高副用一个构件、两个低副代替。过接触点找曲率中心。第三章速度瞬心一一互作平面相对运动的两构件上瞬时速度相等的重合点。三心定理:作平面运动的三个构件,共有三个瞬心,它们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结论:两构件的角速度之比一传动比等于它们的绝对瞬心被相对瞬心所分线段的反比内分时反向;外分时同向(或者说相对瞬心在两绝对瞬心之间时 ,两构件转向相反,否则转向相同。)速度瞬心法总结:找出已知运动构件和待求运动构件的相对瞬心和它们的绝对瞬心。其中:绝对瞬心一求一个构件上各点速度;相对瞬心一找两构件上各点速度关系;已知?P相对P

6、色对(已知)待求? P相对P色对(待求)速度分析小结:1)每个矢量方程可以求解两个未知要素2)在速度图中,p点称为极点,代表所有构件上绝对速度为零的影像点。3)由p点指向速度图上任意点的矢量均代表机构中对应点的绝对速度。4)除p点之外,速度图上任意两点间的连线均代表机构中对应两点间相对速度,其指向与速度的角标相反(vcb bc)。5)角速度可用构件上任意两点之间的相对速度除以该两点之间的距离来求 得,方向的判定采用矢量平移法(将代表该相对速度的矢量平移到对应 点上)。6)速度影像原理:同一构件上各点的绝对速度矢量终点构成的多边形与其在机构图中对应点构成的多边形相似且角标字母绕行顺序相同。7)当

7、同二构件已知两点速度求第三点速度时才能使用速度影像原理 加速度分析小结:1)在加速度图中,p点称为极点,代表所有构件上绝对加速度为零的影像 点。2)由p点指向加速度图上任意点的矢量均代表机构图中对应点的绝对加速 度。34)除p点之外,加速度图中任意两个带“”点间的连线均代表机构图中对应两点间的相对加速度,其角标与相对加速度的指向相反。4)角加速度可用构件上任意两点之间的相对切向加速度除于该两点之间的 距离来求得,方向的判定采用矢量平移法(将代表该相对切向加速度的5)加速度影像原理:在加速度图上,同一构件上各点的绝对加速度矢量终点构成的多边形与机构图中对应点构成的多边形相似且角标字母绕行 顺序相

8、同。6)当同一构件已知两点加速度求第三点加速度时才能使用加速度影像原理 柯氏加速度2(= 3 ) 杆块共同转动的角速度方向判定:按右手规则将四指沿牵连角速度2的矢量方向向相对速度 vB3B2 方向握,大拇指方向即为哥氏加速度方向。第四章(课本例题 )P52-59第五章§5 1 机械的效率Wd (输入功(驱动力)=W (输出功(生产阻力)+W (损失功(摩擦等)机械效率: =Wr / Wd = 1 -Wf / Wd机械损失率: =Wf / Wd+ = 1损失不可避免 W T > 0 ; < 1机械效率可表示为:( 1 ) 在克服同样生产阻力(力矩)的情况下,理想驱动力(力矩

9、)与实际驱动力(力矩)之比值( 2) 在同样驱动力(力矩)的情况下,机械所能克服的实际生产阻力(力矩)与理想生产阻力(力矩)之比值第六章一、刚性转子的静平衡平衡原理:在重心的另一侧加上一定的质量,或在重心同侧去掉一些质量,使质心位置落在回转轴线上,而使离心惯性力达到平衡。特点:若重心不在回转轴线上,则在静止状态下,无论其重心初始在何位置,最终都会落在轴线的铅垂线的下方。这种不平衡现象在静止状态下就能表现出来,故称为静平衡。计算方法 p78 80二、刚性转子的动平衡 (同上)第七章( 1) 对于一个复杂的单自由度机械系统,可以等效成为一个简单的定轴转动或移动的模型进行研究。(瞬时)( 2)不知道

10、机构真实运动的情况下,可以求出等效量(Fe、Me、me、Je)( 3)等效量( Fe、Me、 me、 Je )均为为机构位置(速度、时间)的函数。(4)等效量(Fe、M、m、Je )均为假想的量,不是机构真实的合力、合力矩、总质量和总转动惯量。急回运动特性机构极位曲柄与连杆两次共线时的位置。摆角一一从动件摇杆两极限位置的夹角。80 K 1极位夹角一一原动件曲柄在机构极位时所夹的锐角。K 1四杆机构从动件空回行程平均速度与工作行程平均速度的比值称为行程速比系数,用K表示:(1) 当=0 °,K = 1,机构无急回作用。(2) 当> 0 ° ,K > 1,机构有急回

11、作用。死点位置一一从动件的传动角 等于零时机构所处的位置 连杆与曲柄共线。克服死点的措施: 利用惯性,如飞轮。 采用几套相同的机构错位。 利用虚约束,如蒸汽机车中的平行四边形机构。死点极位自锁死点和极位为同一位置,只是原动件不同。死点和自锁关系死点可认为是不考虑摩擦时的自锁,此时摩擦圆半径P为0,驱动力作用线过转动副中心则机构自锁,不能动。设计如题图所示铰链四杆机构,已知其摇杆CD的长度ICCT75mm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 = 1.5,机架AD的长度丨ACT 100 mm摇杆的一个极限位置与机架 的夹角45°,用作图法求曲柄的长度IAB和连杆的长度丨BC。按题意作图,9 =180* (

12、k-1 ) /(k+1)=36 °AC二b-a AC 2=b+a由此得曲柄a和连杆b的长度。设计一个偏心曲柄滑块机构。已知滑块两极限位置之间的距离C1C2 =50伽,导路的偏距e=20伽,机构的行程速比系数 K=1.5。试确定曲柄和连杆的长度Iab, Ibc:行程速比系数K=1.5,则机构的极位夹角为选定作图比例,先画出滑块的两个极限位置C和Q,再分别过点 GC2作与直线成9054的射线,两射线将于点O。以点O为圆心,OC为半径作圆,最后再作一条与直线 Ci C2相距为e 20mm的直线,该直线与先前所作的圆的交点就是固定铰链点A。作图过程如题 24图所示c 1 C 2直接由图中量取 AC1 25mm,AC2 68mm,所以曲柄AB的长度为IabAC2 AC 126825221.5mm连杆BC的长度为Ibc也工46.5mm2 2第九章(凸轮设计)第十章.渐开线齿轮的啮合特点特性1.渐开线齿廓满足定传动比要求 i 12= 3 1/ 3 2=QP/ 01P = consti 12为常数可减少因速度变化所产生的附加动载荷、振动和噪音,延长齿轮的使用寿命,提高机器的工作精度。特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