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发动机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_第1页
摩托车发动机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_第2页
摩托车发动机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_第3页
摩托车发动机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_第4页
摩托车发动机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编号:CNCA02C025: 2001机动车辆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托车发动机产品2001-12-07 发布2002-05-01实施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1. 适用范围32. 术语33. 认证模式34. 认证程序34认证申请34.2型式试验44.3初始工厂审査54.4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54.5获证后监督75. 认证证书的保持、扩展、暂停、注销和撤销85认证证书的有效性85.2认证证书覆盖产品的扩展85.3认证证书的暂停、注销和撤销96. 认证标志使用的规定96准许使用的标志样式96.2加施方式96.3加施位置97. 认证收费10附件1縻托车发动机产品强制性认证产品技术资料

2、11附件2强制性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131. 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产品。2. 术语所涉及的名词术语见GB / T5359. 1-199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 术语车辆类型。3. 认证模式型式试验+初始工厂审查+获证后监督。4. 认证程序4. 1认证申请4. 1. 1申请单元划分指具有同一生产厂、同一型号(同一排气量、同一工作循环,同 一气缸数及排列,同一冷却方式),同一点燃方式的发动机。4. 1.2申请文件认证应提交正式申请,并提供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中所 要求的以及认证机构所要求的文件,提供摩托车发动机产品强制性认 证产品技术资料(见附件1)。4. 2型式试验

3、4. 2.1型式试验的送样样品由申请人根据认证机构的要求按中请单元送达检验机构,样 品数量1台。型式试验后,应以适当方式处置己经确认合格的样品和 /或相关资料。4. 2. 2型式试验的检验依据和项目4. 2. 2. 1检验依据GB 7258-199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14621-93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T 5466-93摩托车排气污染物的测量怠速法GB/T5363-1995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台架试验方法4. 2. 2. 2检测项目及要求4. 2. 2. 2. 1 标记应符合 GB 7258-1997 中 3. 1. 2、3. 1. 3 的规定。4. 2. 2. 2.

4、2起动性能发动机起动性能按GB/T5363-1995中4. 1进行测量,起动时间不 大于15. Oso4. 2. 2. 2. 3怠速性能发动机怠速性能试验方法按GB/T5363-1995中4. 2进行测量,并 应符合下列规定:发动机在规定怠速转速下能稳定运转lOmin,其怠速 波动率不大于±15%,突开节气门后,发动机不熄火。4. 2. 2. 2. 4怠速污染物发动机怠速污染物应按GB/T5466-93进行测量,应符合 GB14621-93 的规定。4. 3初始工厂审查4. 3. 1审查内容4. 3.1. 1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审查按强制性产品认证工T质量保证能要求(见附件2)进行审查。

5、4. 3.1.2产品一致性检查工厂审查时,应在生产现场对申请认证的产品进行一致性检查, 重点核实认证产品的结构、部件和特性项目是否与认证时生产企业提 供的资料或型式试验报告一致;必要时,可现场抽取样品进行检测。 4. 3.1.3审查覆盖范围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审查和产品一致性检查应覆盖中请认证产品 的加工场所。4. 3. 2审查要求一般情况下,型式试验合格后,再进行初始工厂审查。根据需要, 型式试验和工厂审查可以同时进行。工厂审查时间根据所申请认证产品的单元数量确定,并适当考虑 工厂的生产规模,一般为4至6个人日。4. 4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4.4. 1型式试验结果的评价当所有检测项目的检测结果符合

6、标准要求时,方可认为型式试验 结果合格。若有个别检测项目不合格,但易于改进的,可允许重新送 样进行检测,重新检测时再岀现任何一项不合格,即认为型式试验结 果不合格。型式试验结果被判定为不合格的,则认证终止。申请人经整改后 可重新中请认证。4. 4. 2初始工厂审查的评价4. 4. 2.1如果整个审查过程中未发现不符合项,则判定合格;4. 4. 2. 2如果发现轻微的不符合项,不危及到认证产品符合安全标准 时,工厂应在规定的时间内采取纠正措施,报审查组确认其措施有效 后,则判定合格;4. 4. 2. 3如果发现严重不符合项,或工厂的质量保证能力不具备生产 满足认证要求的产品时,则可终止审查,工厂

7、3个月后重新申请认证。4. 4. 3认证批准认证机构对型式试验、工厂审查进行综合评价,型式试验和工厂 审查均符合要求,经认证机构评定后,颁发认证证书(每一个中请单 元颁发一个认证证书)。认证证书的使用应符合强制性产品认证管 理规定的要求。4. 4. 4认证时限认证时限是指自受理认证之日起至颁发认证证书时止所实际发 生的工作日,包括型式试验时间、提交工厂审查报告时间、认证结论 评定和批准时间、证书制作时间。型式试验时间为15个工作日。提交工厂审查报告时间一般为5个工作日。认证结论评定、批准时间以及证书制作时间一般不超过5个工作 日。4. 5获证后监督4. 5.1认证监督检查的频次4. 5.1.1

8、 一般情况下从获证后的第13个月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监督 检查。4. 5.1. 2若发生下述情况之一可增加监督频次;1)获证产品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或用户提出严重投诉并经查实为 生产厂责任的;2)认证机构有足够理由对获证产品与标准要求的符合性提出质 疑时;3)有足够信息表明生产者、生产厂因变更组织机构、生产条件、 质量管理体系等,从而可能影响产品符合性或一致性时。4. 5. 2监督的内容4. 5. 2. 1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复查从获证起的四年内,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复查范围应覆盖附件2的 全部内容。每个工厂的复查时间通常为1一2个人日。获证后的第五年起,应按附件2的规定对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进行全而 审查,

9、审查内容和审查时间与初始工厂审查相同。4. 5. 2. 2产品一致性检查从获证起,按木规则4. 3.1.2及4. 5. 1. 1条的规定进行现场核 查。需要时,抽查产品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4. 5. 3认证后监督结果的评价监督审查合格后,可以继续保持认证资格,使用认证标志。如不 合格,则应在3个月内进行整改。逾期仍不合格将撤消认证资格,停 止使用认证标志,并对外公告。5. 认证证书的保持、扩展、暂停、注销和撤销5.1认证证书的有效性本规则覆盖产品的认证证书,不规定截止日期,证书的有效性依 赖认证机构定期的监督获得保持。5. 2认证证书覆盖产品的扩展5. 2. 1扩展程序认证证书持有者需要增加与

10、己获得认证产品为同一申请单元的认 证范围时,则应从认证中请开始办理,认证机构应核查扩展产品与原 认证产品的一致性,确认原认证结果对扩展产品的有效性,针对差异 做补充检测或检查,检测合格后,根据认证证书持有者的要求单独颁 发或换发认证证书。5. 2. 2扩展产品样品的要求证书持有者应按本规则4. 2条的要求选送1台样品提交认证机构 核查。核查中,认为需对样品进行检测的,则由认证机构确定检测项 目并送检验机构进行检测。5. 3认证证书的暂停、注销和撤销当证书持有者发生违反本规则以及其他强制性认证管理要求时, 应按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的要求暂停、注销和撤销认证证书, 停止使用认证标志。6. 认证标

11、志使用的规定证书持有者必须遵守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的规定。本规则覆盖产品不允许加施任何形式的变形认证标志。6.1准许使用的标志样式6. 2加施方式可以采用标准规格标志、模压式或铭牌印刷三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6. 3加施位置应在发动机产品外表易见部位加施认证标志。7. 认证收费认证收费由认证机构按国家有关规定统一收取。附件1摩托车发动机产品强制性认证产品技术资料1产品结构及技术参数说明1.1型号1. 2型式(强制点火式、压燃式等)和工作循环1.3气缸数、缸径、行程及排量1. 4最大功率及相应转速1. 5最大扭矩及相应转速1. 6燃油牌号1.7压缩比1. 8供油方式1. 9点火方式1. 10

12、冷却方式1.11润滑方式1.12化油器型式1. 13磁电机型式1.14火花塞型号1.15排气污染物控制装置1.16曲轴箱污染物控制装置1.17离合器型式1.18变速器型式、各档速比1. 19传动型式2工厂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特殊说明3产品认证检测项目涉及的技术标准目录4安全检测报告5生产企业概况:5. 1生产情况(所申请的产品年生产能力及生产历史)5.2关键外购件登记表(包括:名称、型号、规格、供货单位、进 厂检验项目)5.3生产企业的主要检测仪器设备登记表(包括;名称、型号、规 格、数量、精度、检定周期)5. 4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目录及机构框图(或表)6产品使用说明书及用户使用维修手册(包括磨合

13、、保养规范)7通过产品部件认证的有关资料8其它资料附件2强制性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为保证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与己获型式试验合格的样品的一致 性,工厂应满足本文件规定的产品质量保证能力要求。1.职责和资源1.1职责工厂应规定与质量活动有关的各类人员职责及相互关系,且工厂 应在组织内指定一名质量负责人,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 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a)负责建立满足本文件要求的质量体系,并确保其实施和保持;b)确保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c)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认证标志的妥善保管和使用;d)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不合格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 机构确认,

14、不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质量负责人应具有充分的能力胜任本职工作。1.2资源工厂应配备必须的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以满足稳定生产符合强 制性认证标准的产品要求;应配备相应的人力资源,确保从事对产品 质量有影响工作的人员具备必要的能力;建立并保持适宜产品生产、 检验、试验、储存等必备的环境。2. 文件和记录2.1工厂应建立、保持文件化的认证产品的质量计划或类似文件,以 及为确保产品质量的相关过程有效运作和控制需要的文件。质量计划 应包括产品设计目标、实现过程、检测及有关资源的规定,以及产品 获证后对获证产品的变更(标准、工艺、关键件等)、标志的使用管 理等的规定。产品设计标准或规范应是质量计划的一个内容

15、,其要求应不低于 有关该产品的国家标准要求。2. 2工厂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程序以对本文件要求的文件和资料进 行有效的控制。这些控制应确保:R文件发布前和更改应由授权人批准,以确保其适宜性;b)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 用;c)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2.3工厂应建立并保持质量记录的标识、储存、保管和处理的文件化 程序,质量记录应清晰、完整以作为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证据。质量记录应有适当的保存期限。3. 采购和进货检验3. 1供应商的控制工厂应制定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供应商的选择、评定和日常管 理的程序,以确保供应商具有保证生产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满足要求的

16、 能力。工厂应保存对供应商的选择评价和H常管理记录。3. 2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工厂应建立并保持对供应商提供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 验证的程序及定期确认检验的程序,以确保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满足认 证所规定的要求。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可由工厂进行,也可以由供应商完成。 当由供应商检验时,工厂应对供应商提岀明确的检验要求。工厂应保存关键件检验或验证记录、确认检验记录及供应商提供 的合格证明及有关检验数据等。4. 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4.1工厂应对关键生产工序进行识别,关键工序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 的能力,如果该工序没有文件规定就不能保证产品质量时,则应制定 相应的工艺作业指导书,使生产

17、过程受控。4. 2产品生产过程中如对环境条件有要求,工厂应保证工作环境满足 规定的要求。4. 3可行时,工厂应对适宜的过程参数和产品特性进行监控。4. 4工厂应建立并保持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的制度。4. 5工厂应在生产的适当阶段对产品进行检验,以确保产品及零部件 与认证样品一致。5. 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工厂应制定并保持文件化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以验证产 品满足规定的要求。检验程序中应包括检验项目、内容、方法、判定 等,并应保存检验记录。具体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要求应满足相应 产品的认证实施规则的要求。例行检验是在生产的最终阶段对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的100%检 验,通常检验后,除包装和加

18、贴标签外,不再进一步加工。确认检验是为验证产品持续符合标准要求进行的抽样检验。6. 检验试验仪器设备用于检验和试验的设备应定期校准和检查,并满足检验试验能 力。检验和试验的仪器设备应有操作规程,检验人员应能按操作规程 要求,准确地使用仪器设备。6. 1校准和检定用于确定所生产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试验设备应按规定 的周期进行校准或检定。校准或检定应溯源至国家或国际基准。对自 行校准的,则应规定校准方法、验收准则和校准周期等。设备的校准 状态应能被使用及管理人员方便识别。应保存设备的校准记录。6. 2运行检查对用于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的设备除应进行日常操作检查外,还 应进行运行检查。当发现运行检查结果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时,应能追 溯至己检测过的产品。必要时,应对这些产品重新进行检测。应规定 操作人员在发现设备功能失效时需采取的措施。运行检查结果及采取的调整等措施应记录。7. 不合格品的控制工厂应建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内容应包括不合格品的标识方 法、隔离和处置及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经返修、返工后的产品应 重新检测。对重要部件或组件的返修应作相应的记录,应保存对不合 格品的处置记录。8. 内部质量审核工厂应建立文件化的内部质量审核程序,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性 和认证产品的一致性,并记录内部审核结果。对工厂的投诉尤其是对产品不符合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