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环境综合可持续发展衡量指标——真实进步指数-生态经济学报_第1页
经济-社会-环境综合可持续发展衡量指标——真实进步指数-生态经济学报_第2页
经济-社会-环境综合可持续发展衡量指标——真实进步指数-生态经济学报_第3页
经济-社会-环境综合可持续发展衡量指标——真实进步指数-生态经济学报_第4页
经济-社会-环境综合可持续发展衡量指标——真实进步指数-生态经济学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经济-社会-环境综合可持续发展衡量指标一一真实进步指数王文瑞1,2(1.中国科学院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2.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摘 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 外对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颇多,但很多只是偏重于经济、环境或社会等的某 一个方面,而系统地考虑环境、经济、社会,并且把它作为表达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指数却不 多。真实进步指数(GPI )作为一种衡量人类经济-社会-环境综合发展的可持续水平的指 标。它是在GDP的基础上,对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的指标进行了调整和

2、优化,以此来真正表达人类社会是否进步及其程度 .GPI指数主要考虑10相指标:犯罪与离婚造成的社会成本、 家庭和义务劳动的价值、收入和分配不均的社会代价、不可再生资源消耗、污染的环境成本、 长周期环境问题、家庭资本和公共资本服务价值、时间的价值、防御性消费、净外资借贷。 本文同时对不可再生资源、长周期环境问题、防御性消费的界定、收入分配不均对消费的调 整等争议较大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影响较大的“门槛假说”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关键词:真实进步指数(GPI);可持续发展;门槛假说0引言有关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评价和监测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程度,是建

3、立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和协调管理机制的基础,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管理的依据.而构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项重要的和基础的工作.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的21世纪议程号召各国、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建立和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以来,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不断提出,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 )的“驱动力一状态一响应”(DSR)指标体系、联合国统计局(UNSTAT )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 FISD )、国际科学联合会环境 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2;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1990) 的人文发展指标(HDI )等3.同时

4、,国家、区域层次上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也不断涌现, 如加拿大、美国、荷兰等以及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美国俄勒冈等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也正在不断深入.同时国际上提出了一些直观的、易于操作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其中,真实进步指数(Genuine Progress Indictor,简称GPI)就是一种通过对GDP进行一定的修正而用来表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可持续发展水平动态变 化过程.鉴于此,很多经济学家,特别是生态经济学家试图建立能真实反映人类福利水平的指标, 如 Weckernagel等(1996)提出的“生态足迹” (ecological footprint )

5、的概念及其模型 ,Daly 和Cobb (1989)提出的“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ISEW),Cobb等(1995)提出的真实进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09-04 )资助.作者简介:王文瑞(1974-),男,甘肃环县人,讲师,2000年7月在兰州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 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博士生 .主要从事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E-mail: wwrhx 步指数(GPI)等.特别是GPI ,它揭示出了在繁荣的经济后面所隐藏的未被政府和决策者 注意到的非健康的、将被下一代继承的废弃物和污染所引发的代价和损失 6.1 GPI 的构成及计算1.1 GP

6、I 起源一直以来, 很多经济学家在为建立能表征人类社会经济福利水平指标体系而努力,1972年由Nordhaus和Tobin最早尝试建立此类指标.1990年Daly和Cobb建立了可持续经济福利指 数(ISEW),并且很多国家和地区计算各自的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如图1),如德国(Diefenbacher, 1994), 英国苏格兰 (Moffatt and Wilson, 1994) ,荷兰 (Rosenberg, Rosenberg et al., 1995),瑞典( Jackson and Stymne, 1996)、澳大利亚 7 (Stockhammer et al., 1997),英国

7、(Jackson et al., 1997)、意大利 (Guenno and Tiezzi, 1998), 智利 8(Castaneda, 1999). 同时,学 者们又对ISEW进行了改进,主要是把生态系统、自然资本和时间等价值纳入了该指标体系 中.1995年,Cobb等人对美国的ISEW进行了计算、改进并改名为真实进步指数GPI 是在 GDP 的基本框架上计算的 . 众所周知, GDP 是用来表示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 或衰落的重要指标,它对政府的政策和决策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但是,现代社会的失业、犯 罪、不可再生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大量的花费和支出同样也为GDP 的增加做出了贡

8、献 但是这部分经济增量能说明此类消费支出促进了社会进步,或者说增加了人类社会的福利吗?相反, 义务劳动、 家务劳动、 生态系统服务等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服务 所产生的价值,却没有计入 GDP中来.因此,GDP值的增加在表面上表示人类经济的增长 和人类生活水平的好转,但却不能真正表达社会经济福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真实进步指数计算是在基于 GDP计算的基本框架上,首先对个人消费进行收入分配不均 的调整,然后加上闲暇时间、义务劳动、公共设施、家庭资本等的服务价值,同时减去因犯 罪、环境污染、 资源消耗、 长周期环境破坏、 防御性消费等产生的消费, 得出表达人类社会、 经济、环境等方面是否可持续发展的指数

9、 1.1 GPI计算的指标构成如前所述, GPI 是对 GDP 进行一定的调整而计算的,主要需要调整的内容包括下列10个方面 9,10 .1.1.1 犯罪和离婚犯罪和离婚会产生很多额外消费 . 如由于犯罪而使得社会治安费用、律师费、医疗费等 增加,离婚引起的律师费、咨询费等支出,以及都作为个人或社会消费而计入了GDP中,为社会经济增长做了贡献,但是这部分额外花费引起的 GDP地增加并不能表示社会或者个人的 福利也同时在增加,相反,这部分增加值表明了个人和社会福利下降因此,在GPI的计算中,这部分的消费要从 GDP中减去另外,还要考虑因犯罪和离婚造成的财产损失、工作效 率下降造成的薪水减少甚至失

10、业等付出的代价 1.1.2家庭和义务劳动的价值劳动者工作的时间价值总是得到相应的回报(如获得薪水),并且计入了国民生产总值(GDP)中.但是人们在日常中有很多劳动的价值并未计入GDP中,不能在GDP中得以体现.如家务劳动、孩子看护、家具维修、社会义务劳动等.而GPI考虑了这部分时间的价值并且通过一定的方法计算后计入其中 .1.1.3 收入分配不均经济学家认为, 低收入阶层的人的收入增加对经济的贡献比高收入阶层人收入增加对经 济的贡献大 . 同时,收入分配差距增大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低收入阶层生活水平过低等现 象. 因此,区分出收入差距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使其更能准确地表示社会的真正福利,就需 要

11、对GDP进行收入差距上调整.1.1.4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求当代人类的发展以不危害后代的发展为前提当代人类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种危害后代发展的不可持续发展行为如森林砍伐、湿地减少、农田退化等因为不可再生资源的总量是不会增加的,并且在逐渐减少因此此类消耗应该视为一种生产成本,而不应作为收入计入GDP中.1.1.5污染成本经济活动中的产出部分理所当然地计入GDP中,而伴随着经济活动而产生的污染及后果或损失并未予以考虑.而且用于治理污染的费用支出也为GDP的增量做着贡献.这显然不符合人类提高福利水平的要求 .GPI考虑此,把污染(水、大气、噪音)等造成的损失(如农 业

12、减产、酸雨造成的建筑破坏、文物腐蚀、人类健康受损失)从GDP中扣除.1.1.6长周期环境破坏长周期环境破坏包括气候变化、CO?排放、核电站建设等活动都会对未来较长时间内的环境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如温室效应、核废料的污染、臭氧层破坏对自然资本、人类身 体健康的影响等,这些破坏所付出的代价也须从GDP中扣除.1.1.7家庭资本和公共资本服务价值家庭资本和公共资本当其被购买或建成时的花费支出计入了GDP,但是这些耐用消费品在其寿命周期内,在为人们提供着服务,这部分服务没有作为收入计入GDP中.1.1.8时间价值人们除了每天正常的工作时间外,其余时间均为闲暇时间.但是加班、交通占用了人们很多时间,这

13、些时间占用的价值或许部分地得到了货币补偿,但这种行为本身占用人们正常的闲暇时间,降低了人们的福利水平,因此,加班所作的贡献应该从 GDP中减去,而交通占用时间的价值应加进 GDP里;同样,还有部分人因失业或未充分就业造成心理上的不满和社 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GPI计算应考虑这部分代价.1.1.9防御性消费个人为抵御疾病、安装警报设施等等行为的消费是一种“消极消费”,是没有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的消费,因此在 GPI计算时应减去这部分消费.1.1.10净外资借贷国家使用外资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国家借贷和外国直接投资.国家借贷是主动向外国的借款行为,具有一定的风险,应从GDP中减去.而外国直接投资是外国

14、主动行为,对国内来说,基本没有风险,可以认为是积极的投资,不需要从GDP中减去.净外国资本就是在 GDP计算中在全部外资中减去外国直接投资部分而剩余的那部分1.2真实进步指数计算对GD经过上述的调整和计算,即可得出GPI的值,各指标的计算法则见表 1和公式(1).GPI = A/B+D+E-F-G-H+I+J-K-L(1)表1 GPI指标计算Table 1 Calculation of GPI序号指标项计算A个人消费B收入分配不均(基尼系数)C收入分配调节(A/B ) +D犯罪和离婚E家庭和义务劳动价值+F不可再生资源消耗G污染成本H长周期环境破坏I家庭资本、公共资本服务价值+J时间价值+K防

15、御性消费L净外资借贷美国150 _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70 -504060 -30 1945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图1欧美部分国家的真实进步指数Fig.1 GPI of Some Devoloped Cou ntries2 GPI主要指标的计算GPI指数提出了衡量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思路,虽然很多学者对部分国家的GPI进行了计算,但是对GPI的计算方法仍然在探索之中,很多指标的计算还存有争议,并没有得到满意 地解决.主要是对下列主要指标的计算存在很大分歧 2.1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在G

16、PI中,不可再生资源消耗所占比例较高 .如1994年各国学者在GPI计算结果中,不可 再生资源消耗成本所占比例分别为 :美国占27%,瑞典占33%,英国占28%.因此,能否合 理准确地计算此指标,对整个 GPI的准确性起到关键作用.不可再生资源的计算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资源租赁法( Resource rent method)和成本 替代法(Replacement cost method).替代成本法就是用可再生资源来代替不可再生资源(non-renewable resources)时所需要支出的费用.其思路是不可再生资源总有一天要被消耗殆尽,为了避免过早地消耗完不可再生资源,可以用可再生资源来

17、代替不可再生资源.很多国家采用这种办法计算GPI.例如1994年Cobb等在计算美国的 GPI时使用替代成本法,即用制造酒精-汽油混合燃料(gasohol)所需生物量的成本来计算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成本,并且替代品的花费会因不可再生资源的逐年减少而每年以 3%的比例增长11.瑞典和英国的学者也效仿此法.但Clive Hamilton在1999年计算澳大利亚的 GPI时却持乐观态度,认为未来随着技术的提高,人类的资源利用 率将会大大提高,并且代替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能源种类将会增加(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成本将会降低.因此不可再生资源消耗成本不一定是每年以一定比例增加,相反应 该是减少的.据此

18、,Clive Hamilton计算澳大利亚的 GPI中,不可再生资源消耗成本只占到 16%.从中可以看出,替代成本法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当前的不可再生资源完全被可再生资源代替的假设是否合理.如果资源的存量很大,为什么必须现在要用可再生资源去代替 不可再生资源呢,当未来人类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替代品的成本低于现有不可再生资源的成本时,人类会自觉地使用替代品,而不可再生资源仍然会有存量;二是替代品以每年3%的量增加的假设是否合理.当资源的消耗量并未按照3%的增量增加,那么就会造成GPI计算中不可再生资源的增加量远远超过GDP的增长量,其结果就会造成GPI曲线呈倒U字型,这恐怕就是“门槛假说12

19、”提出的原因10.资源租赁法是基于可持续收入(sustai nable in come)思想,以从非可持续收入部分中分 离出可持续收入为目的因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是永久的,不可挽回的,其消耗相当于是从 现有资源资本存量的部分清算那么为获取资源而付出的租赁收入对于后代来说是不可持续的,应该从 GDP中部分地或全部减去.资源租赁法中的使用成本,即在GPI计算中要从GDP中减去的部分,一般用El Serafy法,使用公式(2)计算.-1 1C = (P-AC) R 耐(2)卫+r)匸其中,C为不可再生资源租赁成本,P为现有资源价格,AC为平均获取成本,R为资源获取量,r为资源消耗增长速度,n为资源可使

20、用的年限.2.2 长周期环境损害主要是指全球气候变化和臭氧层破坏等对生态系统和人类身体健康造成的损害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计算归结于排放单位重量CO2,但CO2的量控制到什么程度就算是不存在危害的问题目前还难以回答澳大利亚利用隐含价格的方法来计算长期环境的损害代价7:即假设到未来某年人类使CO2的量减少并恢复到过去某年的含量时所需花费的成本,用此来表示单位CO2对环境破坏的代价而美国和瑞典则使用碳税来计算这部分成本10.另外,对臭氧层破坏的代价与温室气体的计算相似,美国、英国和瑞典等用每年生产氟氯化碳(chlorofluorocarbon : CFC)的量乘以单位 CFC的价格来表示.而澳大利亚则用

21、隐含成本的 方法进行计算2.3 收入分配不均对消费的调整收入分配不均的程度用相关的指标表示,一般用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 ) . Cobb等在计算美国GPI时就是用此系数来表示收入分配不均的.但是有些国家在计算此项内容时,去卩不使用这一系数,而是使用其它表示方法如英国(Jackson, 1997)使用阿特金森系数(Atki nson in dex )表示收入不均造成的不公平程度 Atk in son系数与基尼系数的区别意义在于它选用了 &,把社会的偏好信息融入了其中10如公式(3)所示:A = 1- exp 二(Yi /Y)1心一)fi 严一)(3)其中,A为阿特金

22、森系数值,£代表第I组所有人的收入,fi代表第I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Y代表平均收入,&代表社会对收入分配不均的反感程度,如果£ =0,表明社会对收入不均没有任何反感情绪,如果£ =汽则表明社会对收入分配不均产生极大的不满,此时,Atkinson系数仅仅考虑收入最底一组 24防御性消费的界定GPI把为了自身安全而消费的物品或服务称之为“防御性消费”,如为了防止犯罪而购买防御工具的消费,为了身体健康而支付的医疗费等.但是有的学者认为这种对防御性消费 的界定有些武断,并且认为从 GPI中减去用以表示人类的福利是不恰当的12,13虽然Daly和Cobb (198

23、9)对“防御性”定义为对其它生产所产生的非期望影响(unwanted effect)的防御,而并非对正常环境条件(如寒冷、风雨等)的防御 13.但是,人们的饮食、娱乐、假期 等消费部分地是为了摆脱现代生产产生的压力、疲劳和烦恼而消费,为什么不从GPI中减去呢?如果照此逻辑推理下去,就没有什么消费是提高人类福利的 25收入分配不均的讨论收入分配不均在GPI中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大,如美国1996年人均GPI与1973年的人均GPI相比下降了 13.4%,但是如果不用收入分配不均进行调节,则增长应为7.8%14 . 因此,用收入分配不均对GPI的调节需要谨慎考虑观点有二:一是认为收入分配不均不能保证未

24、来人类 的福利不下降 Torras和Boyce等的研究甚至得出出乎意料的结果,即收入分配差距很大时反 而会促进环境质量的提高 15. 另外,当前不断增长的储蓄会增加未来人类的福利 . 因此收入 高的人群有着比收入低的人群有较高的储蓄边际倾向 因此仅仅从收入分配差距所造成的 社会影响角度分析其对人类社会福利的贡献还是不全面的 3 门槛假说20世纪80年代Max-Neef等人在评估人们对自己的福利是否满意的内在条件时得出一个 结论:对每一个社会都有一段时期,经济的增长(按传统的测算方法)使得生活质量提高, 但是当到达一个点(门槛)时,随着经济的继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则开始下降16.但是此假说的证

25、据仍不充分当1990年Dally和Cobb计算了美国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后17,Max-Neef欣喜地发现ISEW所呈现的倒U型曲线都是在达到某一个点时,便开始明显地下降,不谋而合地证明了他的门槛假说 这个门槛点美国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 而英国出现在20世纪 70年代中期,而德国、澳大利亚和荷兰等国家都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见图 1) 但是,有人对GPI的倒U字型曲线本身产生怀疑.Neumayer认为:GPI倒U型曲线的出现是因为 不可再生资源消耗成本计算方法造成的10.因为美国等很多国家在计算GPI时,作了一个假设,即:代替不可再生资源的可再生资源消耗量是以每年3%的增长率增加的.N

26、eumayer研究发现,如果不作这样的假设,认为可再生资源替代品的消耗量是稳定的,那么GPI就不会出现这个门槛点 4 结果与讨论4.1虽然GPI的指标计算存在很多争论,但是此指数还是能较好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 会、环境对人类福利水平的影响程度与其它可持续指标体系相比较,不但突出地反映了环境因素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影响,而且也突出反映社会因素对人类福利水平的影响4.2 GPI是一种流量的测算,其绝对值的大小并不能描述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低,而只是表 达了人类福利水平的发展趋势和增长速率.在与GDP的对比中可以看出:随着GDP的增长,GPI有着与GDP不同的增长速率,甚至在某一时段是降低的,这正是表

27、明了GDP增长过程中人类福利发展水平与GDP的非同步性.4.3不同学者在计算不同国家的GPI时都是根据各自的情况对 GPI所选取指标有所不同.为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对比研究, 真实进步指数的指标选取需要进一步规范和统一 . 对真实 进步指数的指标体系的合理化和规范化作深入的研究是未来进一步研究的主要任务。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Zhang Zhiqiang, Sun Chengquan, Cheng Guodong et al. Progresses and Trend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earchJ. Advance in Ear

28、th Science. 1999,14(6):60-64 张志强,孙成权,程国栋等 .可持续发展研究: 进展与趋向J.地球科学进展,1999,14(6):60-642 David Pearce. Blueprint of Green Economic Measuremen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 Translated byLi Wei, Cao Lijun, Wang Shuhua et al. Beijing: Publication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1996,15-19. 大卫皮尔斯著.绿色经济的蓝图一一衡量可

29、持续发展M.李巍,曹利军,王淑华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15-193 Hardi P, Barg S. Measur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view of current practice, occasional paper number17. November 1997.In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4 Xu Zhongmin, Zhang Zhiqiang, Cheng Guodong. Review Indicators of Measuring Sustai

30、nableDevelopment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0, V ol. 10(2):60-64. 徐中民,张志强 . 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的几种新方法评介J.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2000, 10(2):60-645 Chen Dongjing, Xu Zhongmin, Cheng Guodong, Zhang Zhiqiang. Ecological footprint in northwest ChinaJ.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 2001, 23(2) :

31、164-169 陈东景,徐中民,程国栋,张志强 . 中国西 北地区生态足迹 J. 冰川冻土, 2001, 23(2):164-1696 Sandra P. Genuine Progress Index: A New Tool to report progress accuratelyEB/OL. 7 Clive H. The genuine progress indicator methodological developments and results from AustraliaJ.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 30: 13-288 Beatriz E C.

32、An index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welfare (ISEW) for ChileJ.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 28:231-2449 Mark A, Jonathan R. The genuine progress indicator 1998 updateM. San Francisco: Redefining Progress.1999. 1-6710 Eric N. On the methodology of ISEW, GPI and related measures: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

33、ions and some doubt on the ?threshold hypothJes.isEcological Economics. 2000, 34:347-36111 Cobb, C W, Cobb, J B. The Green National Product: a Proposed Index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WelfareM. Lanham: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9412 Maler K G. National accounts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sJ. Envir

34、onmental and Resources Economics. 1991,1:1-1513 Hamilton K. Green adjustments to GDPJ. Resources Policy, 1994, 20:155-168;Hamilton K. Pollution and pollution abatement in the national accountsJ.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1996,42:13 -33.14 Cobb C W, Cobb J B. The Green National Product: A Proposed

35、 Index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WelfareM. Lanham: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n,199415 Torras M, James K B. Income, inequality, and pollution: a reassess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mimeo). Forthcoming in ecological economics M. Amherst: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t Amherst.199716 Max-Ne

36、ef M. Human Scale Development: conception, application and further reflectionsM. New York:The Apex Press , 1991 ;Max-Neef M. Economic growth and quality of life: a threshold hypothesisJ.Ecological Economics, 1995, 15:115-11817 Daly H, Cobb J. For the Common GoodD. Boston: Beacon Press, 1990,Integrat

37、ed measuremen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enuineProgress IndexWANG Wen-rui1,2(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rozen Soil and Engineering, CAREERI, CAS, Lanzhou Gansu, 730000,China; 2.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Lanzhou University, Lanshou Gansu, 730000,China;)Abstract : The Genuine Progress Index (GPI) , as the continuing developmentmethods and results for 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