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贝聿铭建筑作品欣赏之香港中银大厦香港中银大厦(1982-1991)是贝聿铭先生所有建筑作品中最高的一幢,1990年5月落成后他就宣布退休,这幢建筑象征着贝氏事业的巅峰。曾主编 < 建筑 论坛 > 的著名建筑评论家Peter Blake赞赏它为继西格兰姆大楼后最优秀的玻璃 幕墙大楼香港与贝聿铭本人一样,把东西方文化交融得如此出色。贝聿铭家族与中国 银行渊源甚深,早在1920年,贝聿铭的父亲就已经是香港中国银行的主管,后 来更曾任中国银行的总经理。1982年,当中国银行的代表前往美国时,贝聿铭 欣然接受了这一设计邀请,并把这项邀请视为对中国和中国银行所尽的义务。当时,汇丰银行由著名建筑
2、师福斯特设计的那座里程碑似的大厦建在港湾边沿,位置显要,而且有庞大的10亿美元预算作后盾。贝聿铭可享受不到这些优势。他 只得到1.3亿美元的资金,而且地皮面积小,环境荒凉,高架公路从三面把那里 框死。香港的港口和小山之间已经挤满了密密麻麻的四五十层高的摩天大楼 聿铭要想在如此不利的地皮上建造出引人注目的建筑物就必须把大楼造得出奇地高。他自己也承认,纯粹依靠垂直高度的表现手法与香山饭店深思熟虑的朴素 风格相比,是“180度的大转弯”。问题是,香港每一街段所拥有的摩天大楼数目已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城市。贝聿铭承诺说:“银行大厦的西洋派头将不比任 何其他建筑物逊色。香港是世界的十字路口,它有技术也有办
3、法建筑一幢现代大 楼。”在传统的高层建筑中,大楼重量随楼层的增加而增加;楼越高,柱越粗。建 筑师们给支撑建筑物重量的长方形框架绑上横向拉结条起稳定作用,防止大楼侧面发生摇摆。由于香港经常受台风袭击,其横向拉结条的标准是纽约的两倍。 如 果换一位不像贝聿铭那样敢于大胆创新的建筑师,在面临这种额外的负担和预算资金不充足的情况时,也许就满足于建造一幢标准的 50层盒式楼。然而,诺尔 曼福斯特那幢大受赞扬的银行大厦就坐落在两个街段之外的地方,不可避免的 竞争促使贝聿铭尝试一切建筑可能。从香山饭店回美国后不久,贝聿铭请儿子山地把一根方形木杆沿纵向切开, 做成四个三角扇面柱,再将顶端切成斜面,用橡皮带把柱
4、绑在一起。当贝聿铭滑 动这些柱子,让它们互相分离时,在向上达到柱子四分之一高度的地方, 一座体 积逐渐缩小、带有壁阶的塔状物出现了;在达到一半高度和四分之三高度时又分 别出现了第二和第三座塔状物。剩下的那根柱子继续向上升,形成金字塔般的顶 点。山地说:“父亲喜欢在召集助手之前闭门思考问题。我觉得,上述构思在父 亲头脑中已完全成形。”贝聿铭把图纸和由那捆柱子发展成的模型放在一起给莱斯,这是一位建筑工程师,他从贝聿铭的建筑灵感中发现了一种 新概念的萌芽。这种概念将用经济实I ”型柱组合。直觉。他经常无法用语言表达这些感觉,但你绝对可以信赖他对建筑的直觉惠的纵向空间框架取代使传统高层建筑不堪重负的造
5、价昂贵的罗伯琛说:聿铭非常有灵感。他对建筑物、对人、对所有的事物都有最根本的高层建筑物的一个办法是把重量向边缘转移, 这样大楼就可以像两腿叉开站 立的水手那样经受风暴的袭击。罗伯琛做到这一点,方法是每隔13层楼用预制件像晶体管天线一样把贝聿铭设计的塔楼横向加固。 而那些斜构件使大楼纵向和 横向的负荷全部转移到四根角柱上。本来要用来重复横向加固的钢材现在可以纵 向运用了。罗伯琛说:“它代表了一种新型建筑。它使人们看到结构在建筑中的 重要性。它提高了条柱的高度。”为了强调在结构上可行在美学上同样可行,贝聿铭把每隔13层楼对塔楼进行加固的斜构件和横向桁架用红笔圈出。贝聿铭说:在尊重历史方面,贝聿铭表
6、现了恰如其分的儒家态度,但他并不总是对侵犯 他职业生活的行为持欢迎态度。 过去他经常开玩笑说, 他没有通过纽约州建筑师 执照考试中的现场规划部分, 原因是他应用了“风水”原则。 贝聿铭曾说: “我 怎么能相信那些东西?尽管如此,风水是我所受教育的一部分,是建筑的一部 分。”在设计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时, 贝聿铭曾把一本关于风水的书交给他的 一位助手, 让后者根据风水规则评估设计图样。 经过仔细研究后, 这位助手向他 报告了设计中存在的几处侵犯风水的地方。 经过大量的研究, 贝聿铭把分隔 每13层都要应用的预制件的横向桁架隐藏起来,并十分精明地把遗露在外面的 部分描述成一系列互相交叉的宝石这种吉
7、利的形象使银行家们大为高兴。 同时,他把塔楼比作雨后春笋中国传统中再生和希望的象征。贝聿铭说: “中国有一句古老的格言, 谈到荷花出污泥而不染。 我们希望大楼具有与荷花一 样的资质。”贝聿铭所运用的是香港能够理解的象征手法。 他让他那幢闪闪发光的方形尖 塔坐落在 3层楼高的花岗岩地基上,那笨重的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基座与上面轻巧 的塔楼十分笨拙地联结在一起, 但它达到了表现尊贵与实力的目的。 贝聿铭的父 亲曾经告诉他: “银行必须显得很安全。 ”贝聿铭原来想利用陡峭的地势, 从大 楼的一端引入喷泉水, 再让水从另一端喷出。 但根据风水的原则, 这样做意味着 失败。于是, 贝聿铭决定在庞大的地基两侧
8、设置两座倾斜式喷泉, 以减轻周围车 辆的噪音。由于他的框架系统非常有效, 贝聿铭得以按照比较拮据的预算在纽约和芝加 哥之外的地方建造了世界最高建筑之一。 即使算上附加的台风加固设备, 银行大 厦也比传统的高层建筑少用 40 的钢材和 25 的电焊接缝。中国银行大楼在1985 年年中破土动工, 以每 4天盖一层楼的速度拔地而起。 整座超级建筑结构在 16个月内完成。 1988 年8月8日,标志着大楼空中进程完工的封顶典礼正式举行。200 名来宾戴着塑料头盔,乘着缠满铁丝的施工用电梯,来到 70 层高楼的顶部。 那里,粗糙的水泥地板上已放好一根刻有 100 名工人名字的柱子,富有喜庆色彩 的金黄色
9、螺栓把柱子牢牢固定。 当人们用缠有红带的铲子掀起一铲铲具有象征意 义的水泥时, 无数只彩色气球放了出去。 他们喝了一桶清酒, 点了香,吃烤乳猪 大家大开诺尔曼福斯特设计的汇丰银行大厦的玩笑:在这么高的位置看下去, 汇丰银行大厦就像底下一座玩具城里的装饰品一样毫无气势。 ”两层楼高的营业空间恢宏, 以石材为室内主要建材更增加其气派, 位在该层 中央直达第 17楼的内庭,其在询问服务台上方的天花处形成一个金字塔,令人 联想到巴黎罗浮宫整建案的设计, 同样是金字塔造型, 两者有着不同的空间意义, 罗浮宫一案是由玻璃形成一个罩覆的实体空间, 中银大厦是在一个实体空间中塑 出虚负的空间。 贝氏极为知名的
10、华盛顿艺廊东厢, 在东西两廊间的广场, 有数个 小金字塔错落地分布在喷泉, 这些小金字塔是以其雕塑性来丰富景观代间, 同时 为两廊之间的地下通道采光, 若追根究底贝氏采用的最早之金字塔造型, 是拟建 于剑桥的肯尼迪纪念图书馆, 该案因为基地未获解决而夭折, 这四个案子的金字 塔尺度大为殊异,唯一共同点是皆具有采光的功能。17楼是第一个有斜面屋顶的楼屋,斜面达 7层楼高,在北侧的休闲厅,透过 玻璃天窗可以仰视到大厦的上部楼层, 自中庭可以俯看到营业大厅, 空间的流畅 性在此再现得淋漓尽致。大厦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庭园,园中有流水、瀑布、奇石 与树木、流水顺着地势潺潺而下。水在此具有双重意义,实质方面,水声可以消 灭周围高架道路的交通噪音,另一方面水流生生不息,隐喻财源广进,象征为银 行带来佳运,西南解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语文下册《慢性子裁缝与急性子顾客》有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设计
- 毕业论文中期研究报告
- 2025家具购买合同格式范本版
- 2025深圳市委托拍卖合同范本
- 2025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合同价备案表
- 2025地质机械仪器购销合同
- 第11讲 反比例函数(5考点+14题型)2025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
- 语言学概论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湖州师范学院
- 2025域名永久转让合同
- 高一英语学案:预习导航5SectionⅣ
- 2025年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招聘50人(第一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和体积课件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1
- 跨学科实践“桥梁调查与模型制作”(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项目化课程案例
- 2025年大脑神经期末试题及答案
- 应急物资储备检查改进应急预案
- 第15课《青春之光》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2025年河南轻工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社保工伤申请流程
- 《高速铁路系统》课件
- 新型可瓷化膨胀防火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