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长效机制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_第1页
建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长效机制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_第2页
建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长效机制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_第3页
建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长效机制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_第4页
建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长效机制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长效机制促进农业增产 农民增收新和县水利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一号文件的颁布,对水利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首次就水利专门颁布的综合性文件,聚焦了水利建设主题,不仅体现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而且更加广泛地提出了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全面而深刻概括了水与水利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内涵,并将其上升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高度加以确定,水利地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催生了水利发展的春天,必将促进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县级水利工作部门,我们更加感觉到了机会的难得和神圣的使命,更要紧抓契机,知难而进,将一号文件的春风

2、细雨沐浴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一、新和县水利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一)新和县水利基本情况新和县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全县总面积8223平方公里,辖六乡两镇一场,总人口16万人,属于渭干河流域灌区,全县灌溉面积86.6万亩,以粮食、棉花、林果业种植为主。由于气候条件决定,农业生态全部依赖于工程灌溉,是一个具有“荒漠绿洲,灌溉农业”典型特点的农业县,全县拥有水资源总量为7.7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6.04亿立方米,地下水补给资源量为3.47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1.68亿立方米。地表水源唯一来自渭干河,渭干河多年平均径流量21.97亿立方米,新和县年平均引水量6.04亿立方米,近几年

3、来从渭干河引水量约在6.24亿立方米。地下水主要来自渭干河河水,各水库、干支渠及田间渗漏补给,地下水年补给量约为3.47亿立方米,可开采量为1.68亿立方米。县内有“五一水库”一座,库容为3900万立方米,为年调节水库。(二)新和县水利发展现状1、灌溉引水渠工程新和县各级灌溉引水渠长度为3590公里,渠道防渗总长达514.10公里,其中干渠长度77.926公里,已防渗77.926公里,防渗率达100%;支渠长度645.074公里,防渗长度404.574公里,防渗率达62%;斗渠长度1196公里,防渗长度31.6公里,防渗率达3%;农渠长度1671公里。2、排水渠工程建成各级排水渠长度2140公

4、里。其中建设干排一条,长度31.4公里,支排552.732公里,分支排584.98公里,斗排及农排970.888公里。3、高效节水工程2010年新和县累计完成高效节水面积26.11万亩,其中滴灌首部系统达到542个,以地下水作为水源的滴灌系统429个,面积17.31万亩;以地表水作为水源的滴灌系统113个,面积8.80万亩。农户滴灌系统268个,面积12.62万亩,其中,以地下水作为水源的滴灌系统211个,面积8.43万亩,以地表水作为水源的滴灌系统57个,面积4.19万亩;大户滴灌系统274个,面积13.49万亩,其中以地下水作为水源的滴灌系统218个,面积8.89万亩;以地表水作为水源的滴

5、灌系统56个,面积4.61万亩。4、地下水开发建设工程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是有效缓解农业灌溉用水矛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重要途径。2006年以来,我县出台优惠政策,积极争取日协贷款项目及充分利用自治区大力支持南疆加快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发展机遇,建成水源地2片,建设机电井838眼,其中2片水源地机井108眼,分散抗旱机电井301眼,高效节水机电井429眼。形成了年提取地下水1.5亿立方米的能力。5、水库工程新和县有“五一水库”一座,库容为3900万立方米,为年调节水库。(三)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1、渠道渗漏损失严重新和县现有干支斗渠道总长3590公里,其中防渗渠514.10公里,防渗率

6、达14.3%。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48(含农渠)。各级渠道输水损失水量约为1.23亿立方米。2、灌溉工程不配套,设施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多数已建工程建设标准偏低,配套不完善,工程设施老化,效益低下。如建成的五一水库为平原水库,水库库盘渗漏严重,水利用率仅为55%。世行一期项目部分工程及农民投工投劳建设的防渗渠损坏较为严重,影响工程效益发挥。由于配套不完善,加之缺电及管理水平低等原因,地下水供水能力及利用率不够高。3、田间灌溉方式落后田间灌溉水平较低,“日浇夜退”,条田划分不规范,田间土地高低不整,灌溉过程中跑水漏水等大水漫灌面积占总灌溉面积的35%,比较标准的农田沟畦面积约占43%,田间水利用系

7、数为0.8。灌溉水利用系数只有0.41,平均亩灌溉定额为796立方米。4、管理体系不健全(1)日前执行以分水比例为主体的流域水资源管理体系,基本上没有考虑生态用水的比例或份额,水权不明晰,水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生态环境恶化。(2)农牧民群众法制观念、用水户的水商品意识和节水意识淡薄。二、围绕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心工作,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各项机制已初步形成近年来,我县围绕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这一中心工作,加强领导,出台政策,加大投入,创新机制,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为全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8、,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组织保障机制已初步形成成立了以县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县领导为副组长,各乡镇主要领导及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新和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齐抓共管的政府高位推动机制,并根据地区目标考核要求,我县对地区下达的目标任务进行了层层分解,由县水利局提出分解方案,报县目标考核领导小组审查后以新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下发,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切实提高乡(镇)场及水利局的认识,形成政府统揽、水利主管、部门协调配合、乡镇靠前指挥、农民积极参加农田水利建设的工作局面。(二)广泛发动农牧民群众,全县“

9、一事一议”农牧民投工投资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机制已初步形成2006年以来,新和县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农村税费改革精神,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广泛发动群众,积极推行“一事一议”制度,并建立台帐,有效的推动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深入开展。对县财政资金补助的斗渠、相邻村共用的村级小型水利工程,以村为基础进行“一事一议”,按照乡(镇)场协调,分村议事、联系申报,统一施工,分村管理资金和劳务,分村落实建设任务的程序和办法实施。“一事一议”筹资投劳的限额标准由县农业局、纠风办提出,报县减负领导小组批准。对筹资投劳进行“一事一议”的工程,县水利局复核水泥、钢材及预制板的数量并提出合理价格,乡财务核算中心和农经站加强资金

10、和劳务的监管。对政府“民办公助”资金、“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和劳务,都要全过程公开,实行民主管理,接受农民群众监督。2006年以来,新和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一事一议”的制度已在各乡镇(场)全面推行,农村“群众自愿、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以农民投工投劳为主体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机制正在逐步形成。据统计,2006年至今,全县农牧民投工投劳累计达到248.67万工天。(三)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政策为支撑、资金作保障的机制已初步形成2006年以来,新和县先后制定出台了新和县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新和县棉花膜下滴灌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实施方案、新和县两水同价、两水统

11、管实施方案、新和县棉花高标准节水灌溉技术加压滴灌工程资金补助方案及优惠政策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优惠、鼓励政策和措施达12项之多,为保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顺利开展,我县在财政相对好转的前提下,每年都拿出相应的资金投入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中。2006年至今,全县财政累计投入补助奖励资金累计达1.0752亿元。随着财政投入力度的加大,“民办公助”推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为全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提供了厚实的政策和资金保障。(四)做好项目前期的准备工作,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设方案,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案已初步形成2006年以来,我县结合县域实际,积极开展农田

12、水利基础建设各项规划及项目前期工作,先后完成了新和县盐碱地改良利用规划报告、新和县高效节水建设总体规划、新和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综合规划报告、新和县水土保持规划报告、新和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总体规划、新和县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报告等规划达十多项,为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创造了先提条件。(五)加强已建工程的管理养护,保障工程长效运行,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管理养护机制已初步形成近年来,为确保全县水利工程发挥效益,我县在加强项目建设的同时,将落实项目的长效管理机制作为一项重中之重来抓。1、对项目建后实行分级养护管理及承包维修管理权的管理模式,在渠道维修养护上,干、支渠

13、的维修养护由水利局负责组织施工养护队进行维修养护,斗、农渠的维修养护由受益农户所在乡镇组织受益农户进行维修养护,在水源地工程维修养护上采取承包维修权的方式,由水利局按照国家水利部颁布的工程维修养护相关要求及标准,择优选择专业的维修养护队伍签订维修养护合同,切实解决了水利工程管理缺位的问题。2、对高效节水工程建后运行推行一是采取村组+专管人员管理模式,由村委会召开村民大会,民主决策,统一种植结构,统一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工程建成后归村民所有,村委会组织,民主推荐专人负责工程的运行管理。一般按照一个灌溉系统控制面积5002000亩不等,推选25人进行管理,管理费用按612元/亩标准田受益农户均摊,由

14、村委会向村民统一收取发给专管人员。专管人员要服从村上统一管理,接受水利部门及农技部门业务指导和监督,负责首部设备运行,设施维修养护和作物全生育期的滴水、施肥工作。种植、中耕、除草及收摘等田间管理工作由受益农户自行承担,村委会和村民之间不涉及土地经营权和经济利益关系;二是采取大户或私人农场自行管理模式,由大户或私人农场主自筹资金建成的高效节水工程,产权归大户或农场主所有,按“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由投资方出资自行聘用专人对节水工程进行管理,通过以上各项管理模式,在全县逐步探索推广,已初步形成了一套新和县水利工程管护机制,有力的发挥了水利工程的长远效益。三、突出三大重点任务,进一步完善农田

15、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机制、项目和资金的管理机制、工程完工后的管护机制“十二五”期间,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结合新和实际,突出完成三大重点任务。一是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按照实现农业现代化要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进一步加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和灌区节水改造,大幅度提升现代农业的基础保障能力;二是突出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在已解决全县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的基础上,继续实施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工程改扩建及全面入户任务,全部解决全县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使全县大部分乡镇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三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实施农村水网综合整治,提高农田引、排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同时切

16、实解决好全县所有剩余的田间设施、低产田整治等农村水利的难点问题。到2015年,全县初步建成水利现代化综合保障体系。即标准高、协调配套的水利防灾减灾的工程体系,功能齐全、长效管护的农村水利管理体系,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水资源保障体系,有效控制、库渠健康的水生态保护体系,依法治水、管理规范的水利服务体系。(一)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机制,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按照水利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强化惠农政策,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机制。1、继续做好资金整合工作,优化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扶贫开发等项目建设资金,在项目资金管理许可范围

17、内,坚持“捆绑使用,渠道不乱,各记其功”的原则,使更多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2、继续做好扶持引导工作,坚持“民办公助”和村民“一事一议”的原则,实行政府补助与乡镇及农民投劳折资相挂钩,“多筹多补”、“先干后补”的政策,鼓励农民自愿出资出劳参加防渗建设、高效节水、高标准平整土地及维修加固斗农毛渠建设。3、继续强化优农惠农政策,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补助力度。(1)修建防渗渠补助防渗渠道所用的全部预制砼六棱板、勾缝水泥和防渗膜。(2)小型农田配套建筑物。按照水利部门的设计要求,修建的小型配套涵、闸、桥及其它建筑物,补助建筑物所需水泥及钢闸门。(3)高标准节水灌溉工程30年承包土地的农户及认可的基本

18、农户,推广应用高效节水技术的每亩补助300.00元;对推广应用高效节水技术的种植大户和农场种植户,每亩补助100.00元;推广应用高效节水技术的30年承包土地的农户及认可的基本农户,由县财政出资架设10千伏高压输变电线路;国绩资金项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根据项目工程国家及自治区投资情况,确定补助标准;水利部门积极为推广高效节水工程的种植大户,免费提供设计、施工等技术指导;为农民提供全程服务。(4)平整土地新和县部分条田规划不规范、地块小,田间土地高低不平,水资源浪费较为严重。土地平整的实施,不仅是防治土壤盐碱化的重要举措,而且是建设高产稳产田的关键环节。因此,实施高标准平整土地,是当前迫切

19、需要实施的重要工作。为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结合我县实际,政府出台了新和县土地平整实施方案及优惠政策,确保平整土地工作积极开展。35个重点贫困村,高标准平整土地每亩补助300元;非重点贫困村,高标准平整土地每亩补助240元;优先安排高效节水及防渗渠建设任务;在水资源紧张条件下,优先考虑给予农业灌溉供水。4、继续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的组织保障机制。在总结我县以往农田水利设施保障制度的经验之上,认真贯彻执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办法、新的保障机制。水利局切实发挥好行业管理职能作用,搞好统筹规划和业务指导,发展改革、财政、土地管理等部门要加强

20、计划、资金及开发、整治项目的管理,确保资金投入的作用和效益,做好项目的审批,资金监管以及问责等方面的配套工作,各乡镇要明确任务、承担责任、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把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一项强基础、惠民众、管长远的民生工程来抓,逐步形成“依托规划,政府统缆、水利主管、部门配合、农民主体、乡镇指挥、社会共建”的良性发展机制。(二)建立健全项目和资金的管理机制。为确保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和规范运行,依据国家水利部、财政部及自治区水利厅、财政厅关于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管理要求。一是制定管理办法,确保规范建设,制定新和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办法、新和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等;二是加强对项目建设管理的有效监督,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根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要求积极推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资金报账制,实现项目建设、资金运行的全过程规范管理。建立总项目法人、负责项目规划、设计、招投标、资金拨付结算、质量监督等工作,项目施工、监理以及主要材料设备严格按照招投标有关规定进行,由招投标中心统一组织,实行政府监管、社会监理、群众监督为一体的质量监控体系;三是开设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资金专户,实行“专户管理、专帐核算”,分项目进行财务处理及档案管理,成立由县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为成员的小型农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