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居延汉简所记汉塞防御系统 汉代边郡同内地郡的区别之一在于边郡设有长史管兵马,以利边防;设数个都尉以备防守,非常之时,要地设将屯将军备屯戍。这些都是正史中反映出来的与边防有关的记载。至于沿边屯戍的具体防御情况,若非简牍资料是说不清楚的。而甘肃简牍的大部分则属于汉代边塞的屯戍档案,无论它们是成册的,或者散乱的;是有意,或是无意丢弃的,它们的真实性是毋庸置疑的。由于简牍出土地点的限制,我们对汉塞防御的认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居延汉简,出土地点属于汉代张掖郡肩水和居延都尉的辖区,在当时或属于都尉府,或属于候官,或关卡,或部、隧。以其出土地点之广泛,涉
2、及到汉塞防御系统的各级组织机构。正因它涉及到这一地区汉塞候望系统的各级机构,我们对这一地区的认识也就比较全面和清楚。相对而言,我们对敦煌郡,酒泉郡的汉塞认识限于简牍数量甚少则显得比较模糊。所以,我们对汉塞的认识就以这一地区为代表,以点代线,以点代面,窥其一斑。文中不当之处,敬请方家赐教。一、候望系统的组织机构汉塞防御系统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为候望系统,以其明烽火,谨候望,备盗贼确保了汉塞沿边的安全,确保了军情的传递。候望系统最基层的组织机构,也是汉塞最小的单位是隧。隧 汉简中的写法较多,或作“隊”,或作“隧”等。每个隧的人员,设隧长一人,戍卒“甲渠第廿六隧北到第廿七隧二里百八十一步,候史一
3、人,隧长一人,卒三人,凡吏卒五人”。第十一隧“去北界一里百五十五步,去南界一里百一十五步。”“去第十二隧三里十(残),去第十隧二里二百(残)”(同上),则是第十一隧距第十、十二隧的距离。1汉里约合今415米。而实地调查的距离,甲渠塞烽隧多在10001300米之间。隧长率领戍卒,负责日常候望、日迹、传送烽火、缮修器物和设施、运粮、伐茭与运茭,杂事甚多。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隧作为汉候望系统的最基层组织,是汉塞候望系统的中坚。戍卒的日常劳动,多有记录备考核。常见的如日迹簿,劳作簿治墼簿。戍卒有时还要被专门抽调作为“省卒”,集中在一起突击进行某一工作。隧长多由本地人担任,可携带家属,月俸钱600。
4、戍卒无俸钱,边地和内郡之人均有,月食口粮与隧长相同,以大石计为二石,以小石计为三石三斗三升。随军家属也配发口粮,男女有别。男家属分为大男、使男和未使男;女则分有大女,使女和未使女。惟大女的口粮仅相当于使男的标准。以类相推,即男者较高,女者略少一个等差。大男三石三斗三升,使男二石一斗六升,大女二石一斗六升。“部”,一般有69个隧组成。这一单位原多误作“候”,不仅容易与候官之“候”相混,且亦不是汉代实际称呼。因为在简牍之中,是直接称为“部”,所以“部”的称法已日渐为多数学者所接受。甲渠候官的第十部有第十至十六隧,堠南部有隧八,负责辖区廿余汉里。简文记“右堠南隧南到常固隧廿里百六十四步堠南隧、故北隧
5、、故南隧、千秋隧、益地隧、河上隧、胜胡隧”。候官 候望系统之中,部的高一级管理机构为候官,具体负责某一区域的防御,以甲渠候官为例,它具体负责居延都尉的西部防卫。北接殄北候官,南连三十井候官。南北全长约40公里。候官之长称“候”,吏俸六百石。其属官有丞、塞尉、士吏、令史、文书官有掾和书佐。甲渠候官辖区内有10部,约80个隧。全额吏员有百八人。其俸钱的差别,亦是其身份地位的象征。现以五凤四年(汉宣帝、公元前54年)为例,由之见其差额。简文为:“五凤四年八月奉禄簿 :候一人,六千。尉一人,二千。士吏三人,三千六百 。 令史三人,二千七百 。尉史四人,二千四百。候史九人,其一人,候史拓有劾,五千四百”
6、4.5 米。门在东南角。坞在障之南 ,近方形,边长47.5米,墙宽2米,残高0.9米。坞内有大小房间37间。通过对甲渠候官遗址的发掘,不但摸清了汉塞候望系统候官的大小规模,而且通过对其出土的一万多枚简牍的研究,我们队以之为中心的汉塞防御制度也有了足够的认识。都尉 候官之上的防御机构是都尉府。在额济纳河流域(时称弱水),主要防御的都尉府汉代设有两个,即南部的肩水都尉和北部的居延都尉。居延都尉共有殄北、甲渠和卅井三个候官。汉之都尉甚多,百官表记:“郡尉,秦官,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秩比二千石。有丞,秩皆六百石。景帝中二年改名都尉。”又记“关都尉,秦官;农都尉、属国都尉皆武帝初置。”本文所谈候望系统之都
7、尉,非郡都尉、关都尉、农都尉,亦非属国都尉,应是部都尉。其地位明显要低于郡都尉。属官有丞、千人、司马和卒史、掾、城尉等。一般言肩水都尉治所在大湾城,但是考虑到大湾出土简牍“邮书课”之中,仍有南书到都尉府的记录,我们怀疑肩水都尉府还应在其南。所以,大湾城虽经过数次调查勘探,在此并不以之为都尉府规模的例子。二、汉塞形制 长城源于战国诸侯间的边防和城墙。秦统一六国,连秦、赵、燕三国北部长城以拒胡,即为后人常称的秦始皇修建的万里长城。汉时称之为“塞”。明朝称为“边墙”。而今天,我们则通称为“长城”。长城,作为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象征,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长城的形象和印象可能都是象八达岭、居庸关和慕田峪等
8、明长城那样有高高的墙体。而汉塞则完全不是这样,特别是在甘肃境内,多样化的形制,并无一处是用砖砌成的。从兰州到酒泉,汉塞的主体形制是壕沟,其中个别地段仍清晰可见,宽8-10米,深约2米。由酒泉至玉门关才建有塞墙,玉门关以西到罗布泊则仅列亭鄣,并无塞墙和壕沟。除此之外,在有些地段,还充分利用地理条件,如龙首山主峰东大山一带就以山体未加任何人工雕凿,在哈拉湖沼泽区,则利用沼泽为自然屏障。上述信息则仅反映了汉塞的一个方面,它代表了两千年以后,汉塞的保存状况。简牍文书又给我们提供了另一方面的信息,它告诉我们两千年前汉塞的一种实际情况,而这些正是实地调查发现不了的东西。即“天田”和“悬索”。“天田”是汉塞
9、地区为了调查人员出入情况的一种设施。具体方法是将一定宽度的地表锄画松软,或在一定的地带上铺以细沙。人马过之,必然在其上留下足痕。戍卒则以之痕迹判断是否有人偷越边塞,即汉简文书中的“日迹”。若发现有痕迹,则要判断是人、是马,或是野骆驼;若为偷越情况,不仅要查清出入情况(人员的多少,何地入、何地出),还要及时上报,备协查。为之,汉塞有一套完整的日迹制度。由之,则可以对汉塞边境地区的巡逻制度进行考察了。“天田”,同后来的“土河”有一定的联系,甚至有人认为就是唐代的“土河”。通典·守拒法记“土河,于山口、贼路横斩道,凿阔二丈,深二尺,以细沙、散土填平,每日检行,扫令净平,人马入境,即知足迹多
10、少”(参见汉简研究文集第195页)。由通典所记可知,“天田”“土河二者是有一定区别的。表现在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土河”仅限于交通要道,地理位置要求十分严格;“天田”则为汉塞的一种形制或辅助设施,对地理位置要求不甚严格,分布区域甚广。在其制作方面,“土河”要在挖沟和坑,内填细沙或散土;“天田”,要在地表保持松软,虽可能铺沙,但勿需挖沟或掘坑。溯“天田”和“日迹”之源,大致可推至战国。墨子中的记载虽与“日迹”有一定的区别,但其中的渊源应是存在的。号令记:“空隊要塞,人之所往来者,令何以迹。迹者,无下里三人,平明而迹。各立其表,城上应之。”杂守云:“距阜山林,皆令何以迹。平明而迹。迹者无下里三
11、人。各立其表,城上应之。”又云“诸距阜、山林、沟渎、丘陵、阡陌、部门若阎术可要塞,及为微职,可以迹知往来者少多,及所伏藏之处。”从上引三段文字可知,墨子书中所言“可以迹”,同汉简文书中的“日迹”极似。只不过,前者因时代限制,“可以迹”的地带都有明确的限定,不如汉简中汉塞之广泛。如其说墨子所记言是汉代简牍文书中“日迹”“天田 ”的源头,不如说是 唐代“土河”渊源更为妥贴。其区别之所在,即受时间、地域的限定,而其作用和功效是相同的,即“可以迹知往来者少多及所藏之处”。“悬索”,简单地说就是绳索。汉塞或处在流沙地段,挖壕不能,修塞不易之处,拉一道绳索作为汉塞的标志,以备戍卒巡塞之用。“柃柱”“其百一
12、十五步,沙,不可作垣,松墼;十三里百七十步可作墼,用积徒千五百七十人,去薪塞外三里”。沙化严重之处,以悬索既可以作为标志,又可以为大风天,巡边之人提供凭籍物,不致迷失方向而走失。既然“悬索”是汉代塞墙的一种形式,所以,它有一定的长度;为保证其功效的正常发挥,要对之进行修缮,确保完好无损。用简牍文书中对之合格的鉴定语即“完”。否则,就要受到处罚。如简文: 次吞隧长长舒县索三行,一里卌六步,幣绝,不易,负十算 上引三简,第1简中的“算”,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汉代算赋百二十钱之“算”,但二者不是一回事,有很大区别。这里的“算”只是一个记算单位,非百二十钱。简2是考核记录,第三隧的人员均齐,防御设施完备。
13、简3摘引自居延新简释粹,内容同简1,是对器备不整者的考核记录。从中可见,器具不完备(悬索缓、断,柃柱不完)是要受处罚的。“候史广德坐不循行部檄”记录了甲渠第十三至第十八隧守御器具完备情况,其中之一就是都有悬索。第十三至第十六隧 属于甲渠候官第十部,第十七和第十八属于第十七部。实地调查过程中,业已确定的烽隧有第十三是T11,第十四隧是T10,第十五隧是A5,第十六隧T9,第十八隧是T8(初世宾甲渠塞部隧建置考略提要)。在T11、T10、T9和T8,均发现有塞墙遗迹(参见汉简研究文集调查报告部分)。这种情况可能是由时间先后有别造成的。悬索关 悬索不仅作为汉塞的一种形制而存在,同时在居延地区还有一关
14、是以悬索命名的,即悬索关。以悬索命名,足见该关地理环境之恶劣。以简牍资料,它多以三十井悬索关的名字出现,应属三十井候官辖区。地理位置以众多相关简文判断,应在甲渠候官的南端,三十井候官的西南端和橐他候官北端的交汇处。是由肩水都尉府北上进入居延都尉府的门户,也可以说是居延都尉府的门户。位置在A22布肯托尼附近。由于此处多流沙,地貌变迁巨大,历次对之调查均无果而终。至今,悬索关的确切地理位置仍同阳关一样是个谜。三、汉塞日迹制度 在谈前面的天田时已经涉及到“日迹”,简单地言“日迹”就是每天查看天田上的痕迹,并对出现的痕迹作出相应的对策。作为汉塞防御的重要措施之一,日迹弥补了白天候望未能解决的问题。因为
15、人马过之必留痕迹,所以它可以说是一个全天候设施。内地亡人出逃、兰越,塞外匈奴人马偷入,于此均得到具体反映。为之,日迹作为一制度,附之以相应措施,在汉塞得以圆满执行,即可称为“日迹制度”。当然也可以将之概括为汉塞的巡逻制度。它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天田的锄画 由于天田固有的特性,为保证其功能的正常而有效地发挥,要确保天田的疏松,就要对之进行保护和管理,即要对之进行锄画。汉简之中常用语是“画天田”。画天田作为边境戍卒日常工作之一,对其量的考核是依一定格式的记录。这一记录在敦煌汉简之中有详细记载。首先,为使画天田的记录格式统一,方便考核,特别制定了格式,即简文“若干人画天田,率人画若干里若干步”(敦
16、·1584)。其次,依此格式,又有许多实际记录的文书,其格式与上述文书格式,极似。足见上引文书格式在实际中是客观存在和被广为使用的。如简文“六人画沙中天田六里,率人画三百步”(敦·1714)。画天田,即有此种必要,则天田的是否锄画也就成为对部、隧吏卒进行考核的项目之一。已有简文虽没有明确的处罚简文,但从考核记录中的“天田不画”,明显应属于工作不认真的具体表现之一。日迹人员 官吏之中与日迹有关的最高官员是士吏。这从“士吏”以“迹候、通蓬火”为职的记录中体现出来,但是现实生活中由于士吏不直接参与部、隧的日常事务,目前尚未发现士吏的日迹简。也许士吏之“以迹候、通蓬火”为职之语,仅
17、是指士吏对部、隧有督察作用,本身并不直接参与日迹活动。候长,官吏之中有甚多日迹活动反映的最高者是候长。因为简牍文书中对其职责的记录,多为候长“以主领亭隧吏卒迹候为职”“以日迹为职”日迹方式 平旦而迹,即日迹的时间是在白天。以隧卒而言,参加日迹的隧卒多轮流工作,或每天一轮换,或十日,或半月,若一时其他戍卒都抽走为省卒,则一人也可日迹一月。隧卒在进行日迹时,还佩带有用于证明其身份的符,简牍文书自名“日迹符”。隧与隧之间的戍卒为了证明彼此均已尽界完成日迹,双方要剖符刻券。即敦煌汉简1392所记:“十二月戊戌朔,博望隧卒旦徼迹,西与青堆隧卒会界上,刻券十二月戊戌,青堆隧卒旦徼迹,东与博望隧卒会界上刻券
18、”。东汉之初,有一条简文明确记录吏组卒日记的不同时间,也许这种情况也适合于西汉之时。简文为:“(建武七年)恭等令隧长日蚤迹,士吏、候长常以日中迹”日迹记录 简牍文书之中称日迹的记录为日迹簿。其种类有隧(年、月)日迹簿,部(年、月)日迹簿,候长、候史(年、月)日迹簿和候官年、月日迹簿。日迹簿,逐级上报,先有隧,然后有部,部之日迹簿送之候官处汇总,成为候官的日迹簿,最后要送到都尉府。常见日迹簿有: 七月癸酉卒张垣迹,尽丁亥积十五日。 第十七隧 七月戊子卒吴信迹,尽壬寅积十五日。 七月癸酉,卒郭昌省茭。 · · · 甲渠候史公乘徐惠倩日迹簿: 神爵四年二月丙申视事初迹,
19、 尽晦廿九日 。 三月廿九日 。 四月甲午迹尽丁未十四日 , 四月戊申 疾,尽五月丙子廿九日,不迹。 · 肩水都尉府 。 迹候簿。 280:25 以上所引的八条简文,仅是从众多“日迹简”中选出来的颇具代表性的简文,以之力图体现出日迹文书所涉及的机构和人员。这些简文有的涉及到直接参与日迹的人员和机构,如隧中的隧卒,部中的候长和候史;有的是日迹文书所要上报的机构,如汇总机构候官和其同样还要再上报的都尉府。以简牍文书性质,有的属于日迹簿的内容,有的仅仅是日迹文书的标题,有的则是封检,如,则是将诚北部日迹簿文书送到甲渠候官的封检;简则是某处将日迹簿文书送到肩水都尉府的封检。日迹发现异常的记录
20、 简牍中许多日迹简是没有异常情况的记录,但也有一些日迹简记有日迹时发现了异常情况,类型甚多,现以简文为证: (残)迹二里所,地石坚失迹。辅等郭东(残) 310:25A 移檄书。居延守尉移檄部亭,吏从迹逐捕 (残)第廿三隧韦、从迹卒张道不以时 (残)曰居延关塞远何得出。牛子曰:“欲渡天田,以杖画之。” 疑斋牛子赦共 112:10A (残)所持木杖画灭迹,复越水门。 336:32 按此八简,第简记发现有出入天田的痕迹,跟踪二里左右后,因地面坚硬,不知去向。简,记发现有出入痕迹,塞尉不参加,而候长或因懒没有追到底,或因权限所制也没有追到底。如为后者,则发现有情况后,必须报告高一级单位,由之方能完成追
21、踪任务。简记蚤食时,在第五隧此一里左右的地方发现有二十余匹马的痕迹进到了河水里。简记居延守尉发出紧急命令让所属吏卒追踪捉捕某人。简记二人不以时迹或逐迹的原因。简实为收降部候长和候史某年四月的日记簿,其中记录了当月第二天有胡虏二十余人将日迹卒赵盖众掳走的情况。简和简,记他们偷越天田后,又用他们所带的木杖将痕迹抹去以掩盖事实。另外简310:25实应是317:25A,合校有误。日迹的奖赏 汉塞所处环境恶劣,严寒、酷暑、风沙,使日迹工作极其辛苦。如简文记“日迹行廿三里,久视天田中,目玄”“北边絜令第四:北边候长、候史迹二日当三日”(562:19)。“劳”和“功”是汉代记录官吏政绩的标准,或以为一功相当
22、于四年之劳。“劳”的单位是日。以此令。候长(史)每日迹二日当以三日劳计算。“五凤三年十月甲朔甲辰,居延都尉德、丞延寿敢言之:甲渠候汉强书言候长贤日迹积三百廿一日,以令赐贤百六十日半日。谨移赐劳名籍一编敢言之。”(159:14)。“絜令”为部门律令的称法,简牍所见者有“大鸿胪絜令”“太尉絜令”“御史絜令”“兰台絜令”和“卫尉絜令”。见诸文献者又有“光禄絜令”“廷尉絜令”和“乐浪絜令”。具体地律令条文为汉代法律制度的研究增补了新的资料。日迹簿揭示的信息 简牍文书中的日记簿除了其本身反映的汉塞巡逻制度之外,还提供了诸多日迹之外的信息。这些系统的信息对于我们研究汉塞的诸多方面是大有帮助的。具体地表现为
23、:部和隧的关系,朔日干支推演纪年,日迹文书格式对简文的例补。例如部和隧的关系。数隧为一部,至于某一部是由哪几座烽隧组成。这一问题的解决,除依靠其它方面的信息而外,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日迹簿。日迹簿之中,候长和候史的日迹范围是以其所辖部为标准的。所以他们的日迹簿对于复原部与隧的关系极其有利。其中,又以甲渠候官序数隧最为突出,甲渠候官之中,由南向北依次有序数隧1到38座,常见的序数部有第四、十、十七和廿三部(万岁部虽有也称第三部,但多数情况下仍是以万岁部名字出现)。根据日迹簿记录,这些部和隧的关系为:第四部辖第49隧,第十部1016隧,第十七部辖第1722隧,第廿三部辖第2329隧,第3038隧则
24、属于鉼庭部。如简文: 候长 , 闰月积日,日迹,从第廿三隧南界尽第廿九隧 北界,毋兰越塞天田出入迹。 候史 , 丁未积日,从第廿九隧判断部与隧的关系,除此之外还有“奉钱簿”,以之不仅可以知道万岁部辖有第1以其所用于朔闰推算纪年,上述四简均记有每月起止时间和月的大小。大者每月30天,小者每月29天。以月朔可知,它们的纪年分别是五凤二年和甘露四年,其中后三简为同一年。对简牍文书中纪年简的推断,有月朔大小依据之外,还有与之相关人名和官名。有纪年候长、候史的出现,是讨论日迹简纪年的依据之一;反过来,日迹简所用月朔也是讨论人名纪年的一个重要依据,如前面所引第简候史拓,以本简月朔校廿史朔闰表为五凤二年,以简文“五凤四年候史拓有劾”简牍文书的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卓越盈利策略》课件
- 美国汽车标志及文化
- 劳务派遣客户满意度协议书
- 2025水果订购合同
- 2024年09月江西吉安市吉水县人民医院编外人员招聘1人笔试历年专业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
- 安全生产心理学
- 2024年09月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校医院招聘医生2人笔试历年专业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
- 新版八大特殊作业安全培训
- 2024年09月广东潮州湘桥区卫生健康系统招聘专业技术人员10人笔试历年专业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
- 机床附件设计的人机工程学考虑考核试卷
- 2022-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重点达标名校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含解析
- GB/T 2430-2008航空燃料冰点测定法
- 气温的分布和温度带
- 第6-2章生料粉磨和熟料粉磨
- 2023年广东学位英语试题学位英语考试真题(含答案)
- 冒泡排序算法课件
- 粤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 文言文《守株待兔》说课稿课件
- 生物矿物课件
- GB∕T 36765-2018 汽车空调用1,1,1,2-四氟乙烷(气雾罐型)
- DB34-T 4243-2022 智慧医院医用耗材SPD验收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