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_达_为尊_既_信_且_雅_严复_译例言_及严译_天演论__第1页
以_达_为尊_既_信_且_雅_严复_译例言_及严译_天演论__第2页
以_达_为尊_既_信_且_雅_严复_译例言_及严译_天演论__第3页
以_达_为尊_既_信_且_雅_严复_译例言_及严译_天演论__第4页
以_达_为尊_既_信_且_雅_严复_译例言_及严译_天演论_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达” “信” “雅” 以 为尊, 既 且 而后人未能议其精, 则犹之不学无术未化之民而已。 祖父虽圣, 何救子孙之童昏也哉! 大抵古书难读, ” 中国为尤。 正因为国人未能将祖先的精辟学说发扬光大 , 他才转向西学的研究和译介。 再结合天演 中对庄子言论颇为认同的引用, 或许可以大胆推断: 汉以前的著述是严复心中真正的经典 。那么, 译 论 作要使用古代经典所使用的语言, 是否意味着严氏对其译作的价值期待呢 ? 吴汝纶在其序将结束之际, “欲进之以可久之词, , “汉以前” “可久 ” , 说严氏 与晚周诸子相上下之书” 印证了严复采用 之词是看中其 “行远” , 以便使译作成为能与古代典

2、籍媲美之大作 , 不仅是要 还欲跻身经典。 天演论 “文” 。“槛外诸境, 、 “灌木丛 之 的确古雅、 简练, 令人印象深刻, 回味悠长 历历如在几下” , 。“译品自有其独特的风格价值, 林, 蒙茸山麓” 何其诗意, 比赫胥黎的平实原文不知优美多少 并不依 ( 常乃慰 : 译文的风格 , 1948 ) , , 赖于原作品” 信矣! 据说鲁迅留日期间喜读天演论 时或仿其笔调 : “昨夜读 天演论 , ” 自云 故有此神来之笔。 虽属调侃, 足证严复语言的功力及独特, 写几句游戏文章, “汉以前字法、 而这显然与使用 句法” 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 “用汉以前字法、 、 “达 ” 归根结底 句

3、法 ” 只是严复在翻译实操中为求“信” 而采用的“雅 ” 之具体策 “雅” 略, 而非 的概念界定。厘清此点很重要! 、 “ 、 “ 三、 善悟“ 信” 达” 雅” 严氏未明确论及译者应具有何种翻译态度 , 但事实上, 严肃、 严谨、 忠实是一个真正的翻译者应当具 , 但更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译 备的品质。他认为翻译界时弊的产生原因固然是因为“求其信已大难矣 ” : “其故在浅尝, ” 者身上 一也; 偏至, 二也; 辨之者少, 三也。 即是说, 翻译者应当深入理解原著, 而不能浅 “达” ?) ; 尽可能全面展现原著的真实面貌, ? 尝辄止( 否则, 如何能 而不是取此舍彼 ( 不然, 如何能

4、“信 ” “达” 况 乎?) ; 对所翻译的东西所涉知识须有自己的钻研和相关知识储备 , 是作为内行来翻译原著, 而非 “达” ) 。严复在翻译 天演论 才能攫取原著内容之精髓, 才能 时, 仅原文 一个门外汉看热闹( 惟其如此, “prolegomena” “旬月踟蹰” : 一词, 就 “卮言” , 。及桐城吴丈挚甫汝 始翻 而钱塘夏穗卿曾佑病其滥恶, 谓内典原有此种, 可名“悬 谈 ” “卮言” , “悬谈” 纶见 之 , 又谓 既成滥词 亦沿释氏, 均非能自树立者所为, 不 如 用 诸 子 旧 例, 随篇标目 为佳。穗卿又谓: 如此则篇自为文, 于原书建 立 一 本 之 义 稍晦。 而

5、悬 谈、 悬 疏 诸 名, 悬 者 玄 也, 乃会 , 撮精旨之言, 与 此 不 合, 比 不可 用。 于 是 乃 依 其原 目, 质 译“导 言 ” 而 分 注 吴 之 篇 目 于 下, 取便 。 ( 天演论·译例言 阅者 集思广益、 审慎研究之后, 方采用意译并加注说明的方式进行翻译 。 “达” 为使译文能够 原文之旨, 严复用注释和复案的方式在天演论 中补充了大量原著没有的内 容, 主要体现为三种形态。 : “原书多论希腊以来学派, 其一, 提供客观的普通阐释性资料 凡所标举, 皆当时名硕, 流风绪论, 泰 讲西学者所不可不知也。 兹于篇末, 略载诸公生世事业, 粗备学者知人论

6、世 西二千年之人心民智系焉, ” 之资。 这类内容多数附载于严复在正文篇后自己加写的“复案” 当中。如“导言一” 的“复案” 最后几句 ; “导言八 ” : “南洋吕宋一 介绍了斯宾塞、 达尔文、 赫胥黎的生卒年份 的“复案 ” 解释菲律宾的名称来历 ” 岛, 名斐立宾者, 即以其名名其所得地也。 另有一些作为文中句词注释出现。 如前文提到的“炭养 ” 在 : 译 天演论 , 严复 自序 第 ix 页。 : 论信达雅 严复翻译理论研究 , 沈苏儒 第 54 页。 : 天演论 , 1998 年, 严复著, 冯均豪注解 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 第 23 24 页。 : 天演论 , 严复 第 22

7、 页。 33 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 年第 3 期 “论一” : “草木有绿精, ” ( 即培 下卷 中注解为 而后得日光, 能分炭于炭养。 此注之前的注解则对“柏庚 ” 根) 作了简单介绍。 : “今遇原文所论, 其二, 补充具有研究性的知识信息 与他书异同者, 辄就谫陋所知, 列入后案, 以资 ” “导言一” “复案 ” : “物竞、 如 所接 首句便点出 天择二义, 发于英人达尔文。 达著物种由来 一 参考。 ” 书, 以考论世间动植物所以繁殊之故 。 此后追溯近百年来各大家及赫胥黎 、 斯宾塞等人的主要观点等 “复案” , 还有不少穿插在文中的注释也起到这一作用 。 如“导

8、言十六 ” 紧 等。除了紧随正文之后的长篇 “其制虽异, : “按今泰西如英、 随 其权实均, 亦各有推行之利弊 ” 之后加注曰 德各邦多三合用之, 以兼收 ” 其益, 此国主而外, 所以有爵民二议院也。 帮助读者理解君主立宪制度; 下卷“论一 ” 则用注释简明扼 “抛物曲线” 要地解释了文中的 一词。 : “间亦附以己见, , 易 ” 其三, 直抒个人观点 取诗 称嘤求 言丽泽之义。 篇后“复案 ” 自然或多或 论三 “复案 ” : “世运之说, 少包含了严复本人的观点。如下卷 首句 岂不然哉。 合全地而论之, 民智之 ” 莫盛于春秋战国之际: 中土则孔墨老庄孟荀, 以及战国诸子, 尚论者或

9、谓其皆有圣人之才。 文中夹 开, “复案” “复案: 人道始群之际, 杂了一些简小 也多是其自家观点, 如 其理至为要妙 ” 云云。 有些注释则 “论十五” “彼毕生以为程者也” : “赫胥黎 胸臆直抒, 如下卷 对 一句的注释毫不客气地批评该书作者 ” 氏此语最蹈谈理肤浅之弊, 不类智学家言赫氏此语取媚浅学人, 飞极挚之论也。 , 天演论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他的著述 ” , 正因如此 尽管“另有现代汉语译本, 但是严译仍有 。这不仅说明严复在翻译实操中身体力行 、 非新译所可替代” 尽其所能地追求“不浅 独立存在的价值, ” 、 “不偏至 ” 、 “辨之者多” , 尝 以杜绝他自己所批评

10、的翻译时弊, 也表明翻译活动的实质就是学术研究, 优秀的翻译家必定本就是渊博的学者 。 “突破传统” : “如果我们不摆脱忠于原文 、 严肃 然而, 一些要 的观点对此不以为然, 有的还认为 ” 这类传统的、 道德的语言, 纯学术的翻译研究就无法展开。 在质疑“忠实 ” 的前提下进 的翻译工作者 : “做翻译, 而问曰 或者做人, 是否永远非严肃、 高尚、 正当、 忠实不可呢? 严肃的翻译工作者或作家是比 不严肃者高级的动物吗? ” 或许言者另有所指, 但仅从字面读来, 仿佛“纯学术 ” 就不必道德, 不必严肃 : “人只能在其现有思想水平 或许也应当从道德哲学角度来回答 似的。对于这种涉及道

11、德范畴的问题, 。 ” “无论他做什么、 指导下行动 怎么想, 是因为她 / 他认为可以 如此做、 如此想, 判断是否可以的标准 瑏 瑠 知识 , , 恶 无知 。反之亦然。 ” 或基础, 正是其 从这个意义上说 即 学术态度直接反映学术研究者的精神面貌 , 藉此能看到其后的那个现实生活中的人。 学术态度和 “修辞立诚” “文章应表现作者真实意图” 做人态度是一致的。无怪乎 从最初的 衍生出后来的“加强文化 修养、 立身诚实” 的道德含义。 即便严复在“译例言 ” 中引用此语用的只是它的本意, 但我们从他的生 天演论 “立诚” 著述, 或仅仅是 小册子的翻译中, 也不难感悟到 亦乃其为人准则。

12、 很难想像在学术 平、 “立诚” 。 自欺欺人、 恣意妄为的人, 生活中竟会真心实意地信奉 上弄虚作假、 严复本人无疑是真正谦谨的翻译家 、 学问家, 故深知译无定本, 翻译实操须与时共进, 在前人的基础 “译例言” : “什法师有云: 学我者病。 来者方多, ” 中即已说过 幸勿以是书为口实也。 上力臻化境。他在 天演论 的确, 即便严氏 在欣赏者眼中乃无上经典, 随着时代的变化, 语言和思维习惯也发生了变化, 天演论 不仅普通大众阅读 的文字感觉生疏和困难, 行内人士也实难接受其与原著严重不等值的译 。但这并不意味严氏译论的过时 恐怕很少会选择严氏天演论 法。今人若只是想读赫胥黎的汉译本

13、, : 天演论 , 3, 39 , 55 , 30 , 88 页。 严复 第 49 , , 天演论·商务印书馆出版说明 第 ii 页。 瑠 瑏 34 : 中西译学批评 , 2004 年, 40 页。 张南峰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 41 , : 自由的存在 存在的信念 , 2010 年, 许健 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 第 126 127 页。 “达” “信” “雅” 以 为尊, 既 且 或失效。事实上, 一种理论再完善, 在具体实践和应用过程中, 也必然会或多或少地打上个体、 时代, 甚 天演论 地域等烙印。假使 的翻译是失败的, 也仅能表明严复在实践“信、 达、 雅” 原则

14、的过程 至阶级、 “严复译论” “严复译作 ” 中失败了。因此, 必须辨明 与 是两个不同概念, 以避免出现并不鲜见的研究弊 端: 通过揭严复翻译实操的短来攻击严复“信、 达、 雅” 的翻译原则。 我们今天对严复译论的超越, 不是 “信、 达、 雅” 的合理性和价值地位, 而要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 于翻译实操中认真体悟, 从中总结 去否定 使之更为丰富、 充实, 因而更具指导性。 更为细节化的操作理论, “往往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 。 中西古今各种翻译理论的核心 我们本土理论 而内容却包罗无穷 ” 思想, 多像是在严氏三个字构建的如来佛掌中翻跟斗 , 异同只在于对三个主要问题的认识和处理上: 如 “信 ” “达 ” “雅 ” ; 三个概念之间关系如何; 三个原则孰重孰轻, 何界定 不可兼顾时舍孰就孰。 无怪乎, “翻译理论与译文标准, , 似应与时共进, 而信达雅说, 百年不衰” 连严复也未料到自己的三字经竟然“一 。之所以如此 , “或许因其高度概括, 。 言而为天下法” 妙在含糊, 能推移而会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