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宜居城镇申报材料_第1页
生态宜居城镇申报材料_第2页
生态宜居城镇申报材料_第3页
生态宜居城镇申报材料_第4页
生态宜居城镇申报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召县云阳镇申报生态宜居宜业城镇材料壮大区域绿色经济建设美丽生态家I 1南召县云阳镇建设生态宜居宜业城镇专题报告一、云阳镇基本情况南召县云阳镇位于南阳盆地北沿、伏牛山南麓,西距南召县 城32公里,南距南阳市区、东距方城县城、北距鲁山县城均为 60公里,是两市(南阳、平顶山 三县(南召、鲁山、方 城 七乡镇(云阳、小店、皇后、太山庙、柳河、四里店、熊 背)交界地带的区域性枢纽核心乡镇。境内交通便利,焦柳铁路、S331线、S231线重叠交叉穿镇而过”有县级火车站个、汽车站个。镇域总面积152平方公里,辖19个村委会、6个社区 居委会,耕地面积3.7万亩。止2012年底,辖区社会人口 10万人,其中

2、镇区人口近6万人,是全县城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 乡镇。2011年以来,云阳镇先后被命名为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 设十一五成就十佳名镇“、河南省绿化模范乡镇、“河南省科普 示范乡镇、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南阳市五星级城镇、“南 阳市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等。二、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主要经济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完成情况近年来,云阳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工业强镇、商贸重镇、 生态大镇、文化名镇的发展目标,围绕突出两项重点(城市 建设和项目建设),实现两个突破(苗木花卉产业和新型农村社区 建设),筑牢两条底线(信访稳定和计划生育工作),夯实两个保 障(组织队伍建设和财政实力增强T的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 为指

3、导,立足镇情,务实重干,攻坚克难,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惠民生,形成了重点工作跨越发展、整体工作统筹发展、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社会大局安疋团结的良好局面。2011年,云阳镇综合经济实力排序在南阳市206个乡镇中排第23位(含各县的城关镇),全县排第2名。2012年,全镇 生产总值(含三次产业)完成113亿元,同比增长11.2%,净 增1.1亿元;工业总产值完成7.2亿元;服务业总产值完成2.5 亿元;农业总产值完成1.5亿元;财税收入完成1867.4万元, 同比增长19% ,净增302万元;固走资产投资完成9.1亿元,同比增长20% ,净增1.5亿元,位居全县前列;消费品零售总额 为5233.

4、9万元;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77元,同比增长 10% ,净增525元。(二)基础设施及社会公共事业云阳镇区内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和社会养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教育机构设施健全。建有中韩中医药学校1所,高级中学2 所(其中私立1所),初级中学6所(其中私立2所),小学7所,幼 儿园24所,职业学校3家。医疗卫生及养老机构健全。设有县级 医院2个、镇级卫生院1个,门诊15个,其中镇中心卫生院占地面 积7000平方米;南召县骨伤病医院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卫生 医疗设施完善、医疗器械齐全,执业医师及护理人员队伍完备; 每村都设有村级卫生服务室和专业的医务人员。现全镇每千人拥 有医务技术人员4人

5、、病床1.9张。全镇已有5000多城镇居民参加 了城镇医疗保险,有5.5万农村群众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8 万城乡居民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建成全国模范敬老院 1个; 成立了全省第一家乡镇级的慈善协会,城乡医疗、养老保障和救 助体系已基本形成。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镇区有文化站1个,占 地面积1500平方米,藏书2万册,配有电影放映机、乐器、体育 器械等,组建了舞蹈队、合唱队等群众文艺团体;每村都设有文 化活动室,配有图书室、电视等休闲娱乐设施。镇文化站定期开 展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设有镇广播电视台1个,实 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利用mmds系统为全镇住户发射 电视信号。水电设施齐全

6、。已建成日供水能力2万吨的自来水厂1 个,镇区2万人已用上自来水。2012年,累计投入资金200多万 元,建成30立方容量的蓄水工程11个,打机井近千个,建自来水 管网18.5公里,农村改水受益人口达8000人以上,改水受益率提 高到97%。境内有35千伏、110千伏、220千伏变电站共4座;全 镇农网改造完成,供电入户率100%。公共服务职能机构健全。镇直及驻镇单位众多,设有国税分局、地税分局、公安分局、两 个派出所、法庭、交警队、刑警队等职能单位28家;有中行(河 南省仅有2个乡镇设有中行支行农行、村镇银行、信用社等金 融机构网点10多个;建成液化气站1处;设有农业科技服务中心, 负责全镇

7、农技推广、牲畜品种改良、动植物疫疾病防治等。位于 镇区的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直属省农业厅,是河南省唯一从事 蚕业硏究与开发的科研机构”也是全国建立最早的省级蚕业科研 机构之一,为全县乃至全省的蚕业发展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完 善的城镇服务机构”为云阳经济社会发展和方便人民生活提供了 有力的保障。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小城镇建设,特色产业是支撑。云阳镇党委、政府在城镇发 展中,结合镇域经济特点,对工业经济、商贸流通经济、农业特 色经济进行重点培育,着力实现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工业经济云阳工业企业基础坚实,镇区及周边有布局合理、资源配置 雄厚的红阳、向东、兵工三五五库、河南物资储

8、备局三七八处、 国家直属粮食储备库等国有企业和机构,有济南军区后勤部工程 南召县云阳镇申报生态宜居宜业城镇材料驻军以及河南省蚕业科学硏究院和原南阳市云钢总厂(现为改制 为天瑞集团云阳云铸有限公司)等。一是大力发展汽配铸造业。全镇现有汽配铸造企业9家”年 产电机外壳、汽车配件等各类铸、锻造产品6万多吨,云阳镇已 成为南阳防爆集团、湖北二汽、河北长城汽车等企业的配套锻、 铸件产品生产基地。二是打造云阳铸造产业园。天瑞集团投资6.1 亿元的450 m3熔炼高炉已竣工,为充分利用该项目年产55万 吨铸造铁水的资源优势,云阳镇和周边4乡镇组团规划建设3平 方公里的云阳铸造产业园,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实现

9、年产55 万吨生铁和60 80万吨优质铸件,把云阳打造成中原地区重要 的现代绿色铸造产业基地。三是扶持壮大传统产业。为传统的微 型电机企业和恒雪面粉、杰达特材、银河制衣等一批老企业的发 展壮大搞好协调服务,使其成为镇域经济的重要支撑。目前,全镇共有各类工业企业5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 家。2013年元9月份,工业总产值完成14.5亿元,位居全县 第一;限额以上企业总产值5.8亿元”增加值完成1.9亿元z实 现利润2500万元。以汽配铸造、微型电机、服装、农副产品加 工为主的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成为镇域工业经济的四大支柱,实 现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同步良性循环发展。(二)商贸流通经济云阳自古就是

10、商贸重镇,如今小城镇面貌的不断改善和服务 功能的日益完备,催生云阳成为宛北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 流的聚集洼地。目前,全镇已建成专业市场3个,商业区4处, 个体工商户发展到3000多户z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 日人流量3.5万人次左右,日销售收入达100万元以上。货运物 流畅通发达,有申通、圆通、韵达、EMS等10多个决递公司网 点,经济活动集聚辐射带动总面积达1068平方公里,辐射半径 达19公里。云阳镇已成为周边10个乡镇最大的商品及农副产品 集散地和区域性枢纽核心乡镇,辐射服务本镇及周边人口超过30 万人,相当于全县总人口数的50%。(三)农业特色经济为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

11、、农民增收的目标,云阳镇积极 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打造河南云阳玉兰之乡为目标, 大力发展辛夷、花卉苗木、品种桃三大特色农业经济,在资金帮 扶、市场开拓、科技培训等方面搞好服务,助推产业规模急剧膨 胀。目前,全镇辛夷种植发展到15个村5.8万亩360多万株, 年产辛夷在1500吨以上,已成为中国辛夷之乡、中国辛夷 原产地的核心区域;品种桃种植面积达到1.5多万亩,成为河 南省无公害品种桃基地。以辛夷为基础的玉兰苗木产业蓬勃发 展,以玉兰系列为主的苗木花卉发展到12个村3.1万亩,共有 100多个品种,苗木存储量达8000多万株,产品俏销全国10多个省市,形成了 玉兰花香名天下,风景花木进京都

12、的发展 景象,云阳已成为全市的苗木花卉中心乡镇、豫西南最大的苗木 花卉生产基地”苗木花卉年交易额在亿元以上。2012年以来,云阳镇以辛夷产业为基础,以玉兰产业为主 导,在生态经济建设上实施"三三工程 ”着力兴建三大园区 和三大基地。“三大园区即玉兰生态观光园、玉兰生态物流 园、生态碧桃采摘园。玉兰生态观光园借鉴中国第一农家乐 四川成都徐家大院的发展理念,由南阳锦天园林公司投资1.2 亿元,以山头村为中心,建设总规模1万亩,分三期实施,整个 项目建设包括玉兰园景观中心区、苗木花卉示范基地、150亩七 彩花海田园、4.8万平方米的苗木花卉交易集散中心、500平 方米的苗木花卉硏发中心及配

13、套的基础设施等,将以玉兰产业为 1南召县云阳镇申报生态宜居宜业城镇材料主线,建设集农业生产经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一体的现代 农林生态示范园,把玉兰园打造成为全县苗木花卉产品的展示平 台、全市知名的高效生态园。截至目前,玉兰生态园已完成投资 3000多万元,核心区域土地流转近干亩;在周边乡村建立苗木 花卉基地1万亩;移植栽培玉兰、桂花、红枫、紫薇等绿化景观 树种60余种,其中大规格名贵花木两万多棵,各类小苗10万余 株;景观打造、生态餐厅等正在建设中。玉兰生态物流园总投资13亿元、占地3280亩,已完成土地 流转800多亩,将通过搭平台、建市场的模式,网上宣传推荐, 把生态物流园内的摊位对外

14、出租招商,吸弓I全国各地的客商到物 流城内从事苗木交易活动,搞活苗木产品流通营销网络,打造辐 射中国中部高端的苗木花卉交易集散中心、驯化基地,为苗木花 卉产业的长足发展提供平台。生态碧桃采摘园利用万亩有机桃产业基础,完善道路、水利、 观光亭等基础设施,建设交易市场,发展农家旅游,建成集生产、 交易、生态农家游为一体的乡村休闲采摘观光园。三大特色农业基地包括涉及7个村1.5万亩的玉兰、女贞基地, 涉及7个村1.6万亩的辛夷、桂花基地,涉及3个村1.1万亩的有机 桃基地。通过四园作引领、三大基地作支撑,加强政府主导、 项目扶持、市场运作和技术培训,推行“公司+合作社、“公司 +基地+农户的订单模式

15、,带动全镇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上档 升级,提高附加值,实现多元化发展。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 把云阳打造成全市的花木精品基地、全省知名的生态大镇、中国 中部的苗木花卉交易中心。三、新型城镇化推进情况(-)城镇规划建设云阳镇把城镇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头戏,高起点规划、 高标准建设、规范化管理。通过争取国家扶贫项目、强力招商引 资、社会筹资等多方融资渠道,近五年累计投入建设资金6亿多 元,城镇建设速度不断加快”镇区已形成了 四纵三横一环的 道路格局。1.坚持高起点规划。树立规划也是生产力的理念,根据规 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衔接的要求”按照规划_步到位,建设逐 步实施,十年属一流,二十年不落后的原

16、则,聘请郑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完善了2010年-2025年云阳镇总体规划,把城 市规划用地扩展到16平方公里,镇区建设用地扩展到12平方公里。在规划上,把镇域分为!1!区、两轴四区"即中部综 1合工业发展区、北部辛夷特色经济发展区、东部油桃特色经济发 展区和南部苗木花卉特色经济发展区。两轴即由S331. S231过境公路两侧共同构成两条一级城镇发展轴、从北部西花园村起 到南部铁佛寺的二级发展轴。2012年,又邀请河南省城市规划 设计硏究院专家实地考察,把云阳作为南召县次中心城市,高起 点编制出云阳城镇的控制性规划及修建性详划,为城市的科学、 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2、高标准投入建设。通

17、过财政投资、项目支撑、招商引资 等措施,逐步推进一心(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两带"(即 沿鸡河、鸭河的滨河景观带 三轴(即人民路、建设路、鹿鸣路三条镇区主干道).“!1!区建设。(1)围绕两带、三轴,加快骨干路网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滨河景观带规划总长度5公里,计划总投资10亿元, 在5年内建设环滨河商业店铺3000间6万平方米,住宅面积25 万平方米;新建2座跨河大桥和3座橡胶坝;环滨河周边建设高 档商务酒店、休闲广场等,打造集生态、休闲、商贸、防洪为一体的新景观带。其中,鸡河东岸综合开发工程已硬化道路1500 米,铺设彩砖7500平方米z道路绿化3000平方米z安装路灯15盏

18、,年底前基本完成商品房建设和配套的硬化、绿化、亮化工 程,以崭新的姿态引领滨河景观带综合开发。鸡河西岸综合开发 工程征地和附属物补偿等工作已结束,即将开工建设。鸭河上游 综合开发工程已平稳征用地158亩,正在启动拆迁及护河堤的修 建工作,鸭河下游的护河堤及商住房建设正同步进行。(2 ) 三轴建设上:一是鹿鸣大道建设。承接云阳南北的 中轴线鹿鸣大道全长近2000米,道路控制红线42米,计划!1!总投资3.5亿元、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包括鸭河北岸、鸭河 南岸、鹿鸣大桥和拆迁安置区建设四部分。目前投资550万元的 鹿鸣大桥已竣工通车,南段的商铺和道路的硬化、绿化、亮化及 排水系统将于年底前全部完工

19、,其余部分正在有序推进。二是打 造人民路精品_条街。对人民路沿街的广告牌匾和门牌号进行统 一规范;投资25万元在主要十字街口安设置了红绿灯、道路指 示牌,并新建水冲式公厕1个。三是建设路的提升。借助S231 线修建机遇,提高建设路路面质量,对建设路的排水管网、人行 道、慢车道进行了修建提升。投资30多万元z对人民路、建设 路两侧的行道树和花坛进行补植补造;实施街景灯饰工程,安装 缺失的过街彩虹,在进入云阳的主路口安装了展示云阳形象的LED灯,丰富城镇夜 间景观。(3 )围绕四区建设,加快老城区改造,并突出御景华庭 小区、丽景名都小区、黄金河岸小区、天骄城四个高档小区的建 设。一是老城区改造。鼓

20、励镇区居委会积极利用一事一议等 项目,发动群众参与道路硬化、下水道及河道清淤等工程,改善 居民生活环境。二是高档商住小区建设。御景华庭小区现已完成投资0.6亿元,建成10层以上电梯房9栋4万平方米z正在进 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丽景名都小区计划投资5000万元,新建 12层以上电梯房4万平方米,同时启动一级批发城的招商和前期 筹备工作。目前,已投资2500万元,3栋2万多平方木的主体 工程已封顶。黄金河岸小区计划总投资1亿元,占地60亩,建 筑面积8万平方米,已完成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完成投资3500万元。天骄城计划投资3000万元,已建成2栋17层电梯 房3万多平方米。(4)城镇基础设施配套

21、建设 自来水厂项目工程。计划总投资2800万,项目资金1400 万,水厂及主管网和部分支管网已经建成使用,二期工程正在施 工,到年底镇区居民5万人全部用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 污水管网项目工程。计划总投资5010万元,目前已修建 主管道8公里为今后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提升城镇形象做好铺垫。 天然气管网铺设项目。计划建输气站2处z年底前完成部 分主干道管网铺设,争取使镇区500户以上居民用上天然气。 垃圾中转站项目。总投资400万元,已完成了征地工作。 道路桥梁建设。目前已投资1500万,建成了鹿鸣大桥, 修建镇区道路8长公里,修建广场3处、游乐场2个,完成主要 街道的边沟修建、彩砖铺设、绿化、亮化

22、等工程。 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2011年以来,中央投入资金2200 万元建教师周转房4000平方米、完成22所学校食堂建设、4个 幼儿园建设及修缮教学楼共6000平方米。通过两帀、三轴气!1!区的逐步建设,使云阳城镇面貌焕然一新,把云阳打造成一个白天碧波荡漾、绿树成荫、三季 有花、四季常青,夜晚灯火辉煌的山城、水城、生态宜居城。(二)规范化的城镇管理云阳镇以开展清洁家园行动为载体,以统筹解决城镇、 农村环境突出问题、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重点,加强和完善环卫 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全镇动员、全民动手,规范靓化镇容镇貌。1、坚持高规格组织。成立城镇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党 委书记任组长,城建、土地、城

23、管、工商、公安等职能部门负责 人为成员,共同负责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工作。2、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加强城镇主要干道、农贸市场等重 点区域的管理,组织工商、交警、交管等部门联合治理乱摆摊设 点和占道经营,坚决打击骑门摊点、流动摊贩,基本形成了划行 归市、座商归店的良好经营秩序;对城镇广告进行统一规划”净 化了城镇空间;对临街门面、建筑物,进行统一规划和装饰,极 大地提升了城镇外观形象。3.加大资金投入。近三年投入基建维护、卫生保洁、垃圾 清运、花坛管护、路灯照明等费用500多万元,加强城管硬件设 施,配置新型洒水车1辆,每天为主街道洒水除尘;配备新型垃 圾清运车2辆、垃圾压缩车1辆,城管执法车

24、2辆;对人民路、 建设路主干道进序行烤漆划线”规范车辆运行秩序。4.深入开展"清洁家园"行动。以清洁家园行动为载体,开展市容治乱工程,大力整治摊区摊点,加强了城镇主要干 对临街门面、建筑物,进行统一规划和装饰,极大地提升了城镇 外观形象。狠抓城镇街道、小区保洁工作,认真搞好重点路段、 窗口地区的清扫保洁工作,强化垃圾定时定点倾倒”坚决控制暴 露垃圾;加大建筑工地的管理,做到封闭式施工、进出口道路硬化; 对城镇所有垃圾均做到了日产日清,封闭式运输,垃圾清扫率、 清运率达到100% ,城镇的环境质量不断提升。道、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的管理,大力整治临街门及外墙装饰,目前,云阳镇区

25、建成面积达到5.9平方公里z镇区人口达到6万人,城镇化率达55% ,全镇主次干道硬化率100% ,城镇绿化覆盖率达37%,路灯明灯率100%,人均绿地面积11平方米,人均道路IEI积12平方米,实现了照明、绿化、供排水T本化,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镇区道路畅通整洁,城镇环境优美,城镇品 位不断提高”城镇的承载力和人气不断提升。到十二五末 ”云 阳镇建成区面积将达到7平方公里 鎮区常住人口将超过8万人(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围绕小城镇建设的整体思路,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了城 镇发展体系,按照立足优势,突出特色,产业支撑,打造精品 的工作理念,在全镇规划布局新型农村社区5处,2012年已建 成了占地4

26、5亩、可容纳110户的的兴云社区;并以苗木花卉产 业为支撑,按照规划高端、建设高档、绿化美化到位、文化氛 围浓郁、生态和谐宜居的标准”在山头村规划建设全镇第一个 大型、新型农村社区玉兰家园社区。该社区远景规划面积800 亩,计划容纳1万人;近期规划占地216亩,容纳725户3000 人,分三期实施完成。社区内幼儿园、超市、小学等公共基础设 施和配套设施俱全;社区借鉴徽派建筑风格,结合鸭河自然水系 和云阳文化底蕴进行高规格设计,在全市100个新型农村社区试 点规划中排名第五。目前,玉兰家园社区一期工程已建成住房185 套,打造20亩集防洪、休闲、娱乐为T本的滨河游园浣成3000 平方的主广场美化

27、、绿化和亮化工程。社区位于玉兰生态观光园 对面,生态环境宜人,社区居民可以到生态园工作,也可以依托 生态园发展苗木花卉、搞农家乐旅游,实现生态致富。、节能减排和生态宜居环境建设近年来,云阳镇围绕生态大镇的发展走位,积极实施生 态保护与恢复工程,提高生态承载力。一是加强对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管理力度,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加大对矿区露天矿山边坡整治、复绿、 景观修复和山体保护执法力度,狠抓水土恢复工程,积极推进小 流域治理。现全镇林地面积达到15.5万亩z森林覆盖率达70%。二是加大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与管理力度,建立垃圾填埋场,设立了固走垃圾箱”促进了全镇生态环境的持续改 善。在循环经济发展上大力推进产业生态化,对本镇废气、废水、 废道及噪音污染进行了整治,按照一控双达标要求,对个别 污染企业实行了限期治理,区域内多个项目已实现互相循环利用 产品。目前,辖区内没有一家企业超标准排放,医源性废水实现 了集中达标排放,医疗垃圾进行集中焚烧处理。生活垃圾由城管 队统一清运处理,处理率达到100% ,城镇乱倒现象得到了有效 制理。三是探索多种生态循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