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学意境的特征课外练习诗词的意境至少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形神兼备的有机结合。第一个层面:情景交融:景中生情,情中含景。一、景中藏情式: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两题客中初夏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1这首诗主要描写的内容是初夏天气的总体特点是(2这首诗一共写了哪几方面的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案:1、(1初夏的风光;清和(清新、和暖(2晴景、雨景、远景、近景;表达了 诗人对夏日风物的喜悦心情。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1作者在诗中
2、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 个问题?答案:本诗抒发的是作者的离别之愁。红叶青山色彩艳丽 ,乍看似不协调,实际 上恰恰是 对离愁的有利反衬。景色越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 乐景写哀 情”的手法。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昼居池上亭独吟刘禹锡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注】法酒,一种按古法酿造的酒。机,机心,世人争权夺利之心这首诗是刘禹锡遭贬后的作品,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人认为这首诗充满了消 极情绪。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案
3、:不同意。诗人虽然遭贬但并未因此而消沉,他从蜂的勤奋中受到启示,师蜂 自励,表现出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并要像鹤那样修德养性,熄灭那争权夺利的机 心。(首联两句写出了一个寂静幽雅的环境,借以衬托诗人孤独闲适的情韵。 颔联 写诗人的两个动作:看和想。并从所看所想的内容展现出诗人美好的心灵。池边花草丛生,蜜蜂飞舞。他静静看去,感到很受教益。 蜂教诲”三字,说明诗人从蜂的勤奋勇敢中受到 启示,表现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相传鹤是君子所化,所以 鹤仪形”也就是君子的 仪形。这里以 鹤仪形”为尚,修德至勤,表现了身闲志不闲”的高尚情操。这两句诗 抓住蜂的勤劳勇敢 和鹤的志趣高尚的属性,构成了鲜明的感性形象
4、,是极耐人寻味的。颈联进一步刻画诗人 的自我形象。 法酒”是按照法定规格酿造的酒。诗人饮 酒则是为了调神气”即卩调节精神。下句借清琴以陶冶性灵,寄托自己高洁的情怀。 尾联作达观之语,正好与 鹤仪形”相契合,不失为君子风度。但又以反问句作结,隐隐 透出诗人内心的不平4、阅读下面一首唐律诗,然后回答问题。送杨山人归嵩山李白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注】此诗写于天宝初年,杨山人是李白早年访道”嵩山时结识的朋友。前人在评论本诗时曾说,这首诗虽然是一首送别诗,但自始至终不写离愁别恨, 而是用景 语代替情语,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全
5、诗简要分析。答案:同意。本文中的景语,既为外在景物 也为内在感情。如前四句所写的景色 清幽高远,以此抒发诗人对嵩山以及对昔日遁迹山林、寻仙访道生活的眷恋之情,同时寄托着隐 居者高洁的情怀;五、六句写杨山人归山后的恬静安适的生活,就寓 有怀念杨山人和向往 栖隐生活的思想感情。 结尾骑龙相访的画面,显得豪放飘逸。 (本诗通过色彩鲜明的画面,把送别之意,惜别之情表达出来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送梁六自洞庭山张说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注】此诗是作者谪居岳州(即巴陵,今岳阳的送别之作。情与景的有机交融是古代涛歌创作中追求的一种境界 ,这首诗中 景”
6、与 情”是 怎样结合的呢?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案:本诗抒发的是惜别之情,诗人并未直接抒发目送客人(巴陵一望”远去,只 用 洞庭秋”三字含蓄点出,秋”字情寓景中,点出诗人心中的凄凄之感,第二句中 峰”字前冠以 孤”字,表明诗人内心的孤独之情,尾句 心随湖水共悠悠”友人的 征帆已 随湖水”而远去,而自己的心潮却随湖水悠悠不息。水悠悠,对友人的不尽的思念之情蕴含 其中,浓厚的别情浑融在诗境当中,含蓄蕴藉,感情深沉细腻。(本诗 以洞庭之浪状心潮之浪,二者的契合点有着天然的融合二、借景抒情式。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鉴赏。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 "
7、;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2分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及所体现的作者的心情。答案:(1 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的基调;(2天高地远,四野空旷,江水清 澈,月亮倒影其中,显得离人很近。整个场景,因日暮而昏暗,又因月色而清淡。作者 通过对客观环境的主观性描绘,显示出诗人的寂寞孤独,将内心深处的愁绪鲜明地 展现出来。(意思对即可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其后问题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简析严维诗三、四两句的意境。(60字左右答案要点:诗人独立江
8、边遥望朋友去处不愿离去,直到很晚。秋夜清冷,乌鸦都已 归巢,唯余江水悠悠。表达了无限的思念之情。 (所答应是对意境的描绘,有人、有 景、有情。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西宫春怨王昌龄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注】云和,即瑟,一种弦乐器。昭阳,即昭阳官,汉成帝的居所。这是一首描写失宠妃子的古诗。有人说,第三句中的 深”字,第四句中的 隐”字, 既描写又抒情,用得极为巧妙。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两个字各描写了什么 ?表现 了主人公 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深”描写了主人公痴痴地凝视冷月的情态,表现了主人公失宠后的哀 怨、痛苦和无奈。(2隐”描写了诗
9、中人凝望皇帝所住的昭阳宫,想把怨情倾注于昭 阳宫,但是所能望见的只是夜色下一片朦胧的树影,加倍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凄凉的 心境。(这首诗中的春怨者正是西宫里失宠的妃子,春天是百花吐芳的时节,百花盛 开时节的宫女更是 如花似玉,但由于主人公失宠,就是把珠帘卷得再高,又有谁来幸临欣赏呢? 一个 恨”字写出了主人公此时的深怨心绪。第三句中的 深”字和第四句中 的隐”字正是对这种 怨恨心绪的形象描绘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借景抒情是古代诗歌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这首诗全篇写景,但惜别之情充溢 其间。请结合全诗简要
10、分析,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描写是如何表现惜 别之情的?答案:诗歌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用 柳条藤蔓”将离 情”系住,表面写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实际上表现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黄莺的 频啼”更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抒写对故居一草 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诗人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创造了这一童话般的意 境。三、触景生情式。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1请结
11、合全诗,说出作者写 露”月“泉”鸟0的作用。(2诗人 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请扼要回答。答案:(1营造凄清寂寞的意境(只要能扣住 凄清寂寞”就可。(2谪居僻远之地, 孤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江楼感旧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1 一三两句用同来”与独上”相照应,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2二句 月光如水水如天”都用了哪些手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答案:景依旧而人不在,触景伤情,表达了诗人怀念和寂寞惆怅的情怀。比喻、以动衬静、叠字回环。描写了江楼下如水的月光照临波光荡漾的江面那种浩 渺恬静的景色。第二个层面是境生象外,具有虚实相生的
12、特点,使读者通过对意象的理解达到韵 味无穷的境界。一、景理结合。1、阅读朱熹观书有感,请结合最后两句,写出自己的感想。(70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答:方塘为何而清,因为有源头活水。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是方塘 天光云影共 徘徊”的先决条件。要想保持实力,就必须充电,学习,终身学习。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注:指张籍,他在兄弟辈的排行中是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天街”指皇城中的街道,皇都”指京城长安。请你谈一谈这首绝句所揭示的一般性道理:答案:一切美好的事物,
13、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的萌生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 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意思对即可3、阅读宋诗,品味后两句的意蕴。(70字内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答案:春色”既已满园”而且 满”得关也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向人们宣 告春天的到来。一切美好、向上、生机勃勃的事物,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难道墙能围 得住、门能关得住吗?二、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结合。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夜筝白居易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清人刘熙载说:绝句取径深曲”,须如睹影知竿乃妙”。文学佳品具有独特的 艺术弹性和张力,
14、能给读者留下丰富而广阔的探究空间。白居易的夜筝便是这 样的范例。有 人评价它是琵琶行的缩本,其间对音乐的侧面描写具有丰富的暗示性,使人能 从一斑而窥全豹”。对此,你有同感吗?请结合诗作展开联想,作简要 赏析。答案:紫袖”红弦”分别代指弹者与筝,明月”点 夜”可联想到浔阳江头之 明月夜。自弹”与 低眉信手续续弹”、暗低容”与琵琶女 敛容”自陈相对应。 第三句是键句,貌似无声的休止符,其实攸关声情,颇有深意。它既是艺人如泣如诉 情绪顶点的突变,又是巧妙别致的暗示,使人于无声顷刻中领悟和想像筝乐美妙的 同时,又引发对 自弹自感”内容的丰富联想,自然铺垫出 别有深情一万重”的结 句。这与琵琶行中的 冰
15、泉冷 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 时无声胜有声”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这 种从侧面落笔烘托主体的手法,确实收到了 睹影知竿”的功效,含蓄蕴藉,耐人寻味。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楼寄王卿韦应物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古人写诗很讲究虚与实的有机结合。所谓实,就是正面写,直接写,写眼前所见所 闻;所谓虚,就是侧面写,间接写,写想像中的所感。本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点是运用 虚实相生的写法,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案:一、二句直接抒情,用虚笔。概括对友人的无穷思念,为全诗定下抒情基调三、四句写景,用实笔,具体写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用迷蒙的
16、雨中荆榛的画面 , 来表现自己恨别情绪引起的无边的惆怅迷惘的具体形象。诗中的砧杵、荆榛、寒雨,是渗透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情景高度融合,虚实并用,既明朗又含蓄。 (回答本题,必须注意 结合全诗”的要求,即把诗中哪里是实写,哪里是虚写举例叙述 出来、想像与联想的妙用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太常引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作者是如何通过浪漫主义手法抒写自己的情感的 ?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答案:上片中作者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自然地想到与月有关的神话传说中的嫦 娥,并大胆地对月发问,表达了内心
17、的愤懑愁思,展示了一个有抱负、 有才干而不被 重用的英雄的内心矛盾;下片作者大胆想像,利用一个神话传说,更直接、强烈地表 现了词人的现实理 想和为实现理想的坚强意志。(这首词是作者在自己力主抗金、 反对妥协投降的主张得不 到采纳,自己又得不到重用的情况下写的。 词人巧妙地运 用神话传说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 情怀。词中的 桂婆娑”应该指南宋朝廷内外的投 降势力,也包括金人的势力2、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 折柳”的寓意是什 么?你是否同意 关键”之说?为什么?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
18、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 ,而这种思乡之 情是从听到 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 折柳”是全诗的关键。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未展芭蕉钱珝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开。这首诗以精妙的想像和生动的比喻见长。请联系全诗 ,对划线诗句作简要赏 析。答案示例:诗人想像卷起的芭蕉叶像一封深藏着美好情愫密封的少女书信 ,从眼 前包卷未展的芭蕉遥想未来景象,和煦的东风吹来,芭蕉叶就要渐渐展开,就像春风偷偷 拆开这封 书信,使美好的情愫显露在无边的春色中。(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 对早春初萌而未展的芭蕉新叶仪态、神情的深入镂刻,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别具新意 的艺术
19、形象,读后令人难以忘怀。首句从外在形状上描摹未展芭蕉的形状,像一支 没有点燃的绿色蜡烛。 次句从神情上描写未展芭蕉的内心律动。芭蕉未展,并非不 想与奇花异草争春,而是有些担虑、畏怯早春的寒意。第三句用设问的方式提出问 题,把笔触伸向心灵的纵深处。 结句是说未 展芭蕉变化当即,一旦和煦的东风吹来, 它就会慢慢展开,正如少女那密封的情书会被调皮的小伙子暗暗拆开偷看一样。在 这首咏物诗中,诗人把未展芭蕉比作娇怯含羞、 情窦初 开的少女,然后逐次进行拟 人化、形象化的状摹,从而使未展蕉叶具备了少女的品格,怯”藏”暗拆”等动词 的巧妙措置,都增加了诗歌的情致,令人感到形象新奇迷人表现了诗人对太平生活 的
20、向往第三个层面是形神兼备的韵外之致。意境除了带给读者像外之像,还应使人获 得言外之意。一、描写外部形象和动作神态表现内心情感。1、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 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 月,西北望,射天狼。注:宋神宗熙宁八年,苏轼外任密州知州,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 会猎于铁沟,写了这首出猎词。当时,北宋国势长期积弱不振,西北又有辽和西夏的 威胁。有人说这首词的词眼为 狂”字,你是否同意?式作简单赏析。答案:这首词的词眼是 狂”字。它既
21、是词人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更是词人内在 感情的高度概括。比如上阕描绘的心态、 举止(老夫聊发少年狂,亲射虎、看孙 郎;牵黄,擎苍,下阕刻画的胸怀、气概(遣冯唐、射天狼无不由 狂”生发开来。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题长安壁主人张谓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在这首古代诗歌中,诗人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长安壁主人的形象 ?透过这 个形象,本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案:诗题中的长安壁主人,是典型的市侩形象。 他居住在大唐帝国政治、 经 济和对外贸易的中心一一京都长安,黄金作为商品流通的手段,在这里显得神通广 大。他虚情假意,冷漠无
22、情;他口头上暂时相许,只不过表面上在敷衍应酬;他的心像 路人般冷漠;在他的眼中,只有黄金。诗中用 悠悠”两字形容 行路心”传神生动,人 木三分。这首诗反 映出中唐社会金钱对人情世态的 污染”。(纵令然诺暂相许,终 是悠悠行路心”是把握 主人公形象的重点所在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采桑子欧阳修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一首好的词,贵在真切地传达出特殊环境中的特殊感受。词人在这首词中抒发了自己游西 湖时怎样的独特感受?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答案: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徜徉于湖光山色之中,欣赏空阔奇妙的景象时的那种欢 乐
23、、惬意的独特感受。在词的上片中,词人乘坐彩绘的游船,饮着美酒,荡漾于湖光 山色之间,再加上音乐助兴,气氛热烈,是何等的惬意;朋友们亲密无间,开怀畅饮,一醉 方休,任船儿自由漂行,又是多么的欢乐。下片写到水天澄清明净,相互辉映,湖中别 有天”的清新活泼的奇妙景象,让人俯仰留连,为之陶醉,醉后游西湖的快乐可见一 斑。(这首词描写的是词人 画船载酒”游西湖的情景。上片写饮酒游湖之乐,下片写 醉后观湖之乐。本词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在所描绘的奇妙自然景象之中抒发词人欢 乐、惬意的心理感受二、托物言志。这是形神兼备的特殊方式。1、鉴赏下面诗作,品味一下作者想追求一种怎样的生活?(70字内庆全庵桃花(南宋谢
24、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花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向津。答案:诗人从观赏全庵桃花,联想到桃花源记中描写的理想境界,欲追求无忧 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诗歌具有浪漫主义色彩。2、韦应物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赵嘏寒塘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这两首诗都是抒发(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答案:(1五言绝句;思乡之情(回答 秋思”也可以;(2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 天, 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 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 因此诗人常常借 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3、
2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你认为诗中 辛夷花尽杏花飞”一句的作用是什么?诗中幽竹的形象寄托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案示例:用晚春时节的残花来反衬(衬托,突出幽竹清阴不改的形象。 春残花 尽而幽竹 不改清阴”体现出一种坚守自我的气节,而作者以一个 怜”字,表达了深 深的赞美 之情。(诗的第一句中的 谷口”二字,暗示了故山草堂”之所在;以下云云 皆称 归”后的所见所感,思致清晰而严谨。谷口的环境是幽美的,可以想见,春到谷口, 当更具一番景色。然而,此番归来却是春风三月落花时”眼前是黄鸟稀
26、,辛夷尽,杏 花飞。黄鸟叫声婉转悦耳;辛夷,木兰树的花,比杏花开得早,所以诗说辛夷花尽杏花 飞”。一 稀”、一尽”、一飞”三字一气而下,渲染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调零 空寂的气氛。然而,也正是由于这种景象,才使得诗人欣喜地发现了另一种可贵的 美一一窗前幽竹,兀傲清劲,翠绿葱茏,摇曳多姿,迎接它久别归来的主人。这就使诗 人以压抑不住的激情 吟诵出: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怜”者,爱 也。爱的就是它 不改清阴”。不改清阴”简炼而准确地概括了翠竹的内美与外 美和谐统一的特征,讴歌了它 不改清阴”的品格,用由人及物、由物及人的写法,生 动地抒发了诗人的怜竹之意和幽竹的 待我”之情,在这个物我相亲的意境之中,寄寓 了诗人对幽竹的赞美,对那种不畏春残、不畏秋寒、不为俗屈的高尚节操的礼赞。 第一问的要点是 反衬”或 衬托”第二问的要 点是 坚守自我”赞美”4、阅读下面一首唐律诗,然后回答问题赠卖松人于武陵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前教育音乐开学第一课:乘着音乐的翅膀
- 剃须刀包装设计核心要素
- 2025订购电动车合同模板
- 病毒的作用与防治课件
- 2025居民房屋租赁合同
- 创意绘画《献给祖国妈妈的花篮》课件
- 幼儿园全民安全日教育教案
- 2025城乡劳动者短期务工合同范本下载
- 2024-2025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7 我们有新玩法》说课稿(二篇)
- 儿童护理培训
- 5G-Advanced通感融合仿真评估方法研究报告
- DB33 860-201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管理规范
- 隐蔽工程影像资料采集要求和拍摄方法(网络版)
- DB37T 1913-201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特种作业人员配置
- 2025年日历(日程安排-可直接打印)
- 大单元教学学历案4 《现代诗二首》(略读实践课)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3.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看《种地吧》思考 课件 高一下学期 地理 人教版(2019)必修二
- 《保护板培训教材》课件
- 绿色医疗器械设计
- 用电协议书范文双方简单一致
- DB11T 2155-2023 建设工程消防验收现场检查评定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