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贯通地线交底_第1页
铁路贯通地线交底_第2页
铁路贯通地线交底_第3页
铁路贯通地线交底_第4页
铁路贯通地线交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铁路贯通地线施工交底1、工程概述1.1工程概况综合接地系统是将沿着铁路线路两侧不同用途和不同电压的电气化、电力、通信、信号设备及其他金属构筑物的地线有机、合理的结合起来进入贯通地线,以保证客运专线各系统、各设备之间实现等电位连接,减少不同设备、不同系统之间存在的电位差及可能造成的人身和设备的安全隐患(尤其是信号和接触网专业)。2、施工方案2.1综合接地系统构成综合接地系统用贯通地线、端子、母排、接续组件、各种与之配套的连接件,通过彼此之间的接续,实现接地系统中各接地装置之间的连接,通过此连接构成综合接地系统。2.2路基综合接地主要技术要求2.2.1贯通地线敷设工艺路基贯通地线施工工艺:电缆沟

2、开挖清渣回填细土贯通地线敷设引接线、横连线与贯通线的接续电缆沟回填、夯实。2.2.2贯通地线敷设、双线路基地段综合接地贯通地线在线路两侧敷设,单线路基地段综合接地贯通地线在线路外侧敷设,贯通地线及引接线均采用铜当量为70mm的环保、耐腐蚀专用地线。、路基地段综合接地贯通地线位于通信、信号电缆槽外侧内壁正下方的基床底层中,施工时先清出一条小槽,槽深约6cm,宽度略大于贯通地线直径。深度距路基基床底层顶面-0.3m-0.4m,埋设贯通地线前,应先向小槽内回填4mm粒径不大于5mm的土壤,敷设贯通地线,再次回填40mm粒径不大于5mm土壤后,进行人工夯实,人工夯实后,必须在小槽上方覆盖不小于100m

3、m,粒径不大于5mm的土壤,再进行机械夯实。、涵洞地段的贯通地线在通信信号电缆槽安装前,将其敷设在电缆槽靠线路侧面的下部位置。、路基纵向通过电缆井地段时(不包括路桥过渡段),应从手孔下约20cm通过,弯曲角度不得小于120度。在施工电缆井时,应避免机械对贯通地线造成损伤。2.2.3分支引接线的埋设贯通地线在每个接触网基础处(接触网基础中心里程的小里程方向30cm)设置一处引接线,引接线型号、规格同贯通地线,引接线与贯通地线接续采用“T”型接续方式,贯通地线通过分支引接线侧向水平引至路基边坡,沿护肩底以及电缆槽底引至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内壁位置,与电缆槽侧壁预留的接地端子引接线压接。在接到电缆

4、槽上的接地端子以前,引接线另一端用密封胶带密封,每根分支引线按1.5m备料。引接线预埋到路基边坡上,必须做好防盗隐蔽处理。2.2.4两侧贯通地线间的横向连接每隔400500m将上下行贯通地线连接一次,连接线为1条,规格及埋设深度与贯通地线相同,横向连接线与贯通地线同步埋设。横向连接线与贯通地线连接采用“T”型连接,利用双C型连接器压接,贯通地线横向连接线位置如与接触网支柱基础冲突,可在其中心里程前后15m范围内调整。2.2.5区间路基地段分支引接线、接地端子设置通信信号电缆槽内路基型接地端子与每个接触网支柱基础同里程设置。路基地段利用接触网支柱基础作为接地极使用。在施工接触网支柱基础时,在基础

5、沿线路方向小里程侧面预埋接地端子,接地端子的连接钢筋要求与基础内部结构钢筋和接触网支柱基础螺栓可靠焊接,接地端子供轨旁设备等设施接地,接地极通过与贯通地线同型号的连接线与通信信号电缆槽内的接地端子连接。路基段区间每个通信基站所在侧位置对应的线路侧电力电缆槽内设2个接地端子(在基站中心里程前后各15m)。分支引接线:对应每个接触网支柱的同一里程处,设贯通地线分支引接线,与贯通地线同材料、同截面,具体位置根据区间路基与站后接口接触网设置里程一致。2.2.5接地端子材质及连接要求电缆槽内接地端子采用路基型接地端子。接地端子前方为M16螺栓孔及配套的螺栓,接地端子应配套平垫圈和弹簧垫圈,并按厂家技术要

6、求正确安装紧固。接地端子采用不锈钢制造,不锈钢材料成分应满足:Cr16,Ni5,Mo2,C0.08,如GB00Cr17Ni14Mo2。不锈钢与圆钢的焊接应在出厂时完成,不得在施工现场焊接。贯通地线引接线应与贯通地线同材质、同截面。接地端子及其后方的引接线灌注于电缆槽内侧适当位置,接地端子应露出电缆槽内侧面1-2mm以便于牢固连接,并且接地端子引接线从电缆槽底部伸出电缆槽。贯通地线通过“T”引接线侧向引出路基边坡并沿边坡经防护后进入电缆槽底部,再与电缆槽底部接地端子引接线连接。设置接地端子位置采用一节型电缆槽。2.2.6路基金属构筑物接地路肩金属护栏需要接入综合接地系统,金属护栏基础内敷设一根热

7、镀锌扁钢,连接各离柱后,每100m采用200不锈钢引接线与接触网支柱基础预制的接地钢管或钢柱筋板接地端子孔单点T型连接。小于100m的在其中部与接触网支柱基础预制的接地钢管或钢柱筋板接地端子孔单点T型连接。路基声屏障及支架在其结构内预制接地端子,就近与接触网支柱混凝土基础预制接地扁钢连接。2.2.7贯通地线的压接工艺标准、贯通地线的接续和“T”形引接采用铜质“C”形压接件进行连接,贯通地线与接地端子间的连接采用压接并栓接,贯通地线与钢筋间采用铜钢过度压接,其他接地和等电位连接一般采用栓接。、C型连接件压接后应满足接续处的电阻比率小于1,压接“C”型连接件时,先把剥好的贯通地线(剥开80100m

8、m)放入两个“C”型连接件中,两个“C”型连接件应方向相反,彼此之间相隔3540mm距离,用压力不小于12t的压接钳和专用压接模具进行压接,压接时应将“C”型连接件大头一面朝外,“C”型连接件应放在模具的中间进行压接以防止加力不均导致模具变形损害。压接后采用自粘性胶带做密封防腐处理。接续处能承受3500N的拉力且3min不松动。压接好的“T”型连接C”型连接件直通压接方式 压接后采用自粘性胶带做密封 “C”型连接件在模具中的位置 压接时照片、贯通地线应在环境温度不低于-10时敷设。敷设贯通地线时,严禁压、折、摔、扭曲贯通地线,不得在地上拖拉贯通地线,敷设过程中,应避免使地线受各种外来冲击力和摩

9、擦力,以防伤及产品缩短其使用寿命。贯通地线敷设好后,应进行密封、封头和挂明示牌等项工作,每天必须封头防护,另外若遇雨雪天气应随时封头防护,以防潮气侵入。4、防水防腐自粘胶带贯通地线的接续处采用防水防腐自粘胶带进行整体密封防腐处理。防水防腐自粘胶带和接续密封见图图 6 防水防腐自粘胶带图7 直通接续图8 T形接续 2.2.8其他注意事项、贯通地线应整齐地卷绕在电缆盘上。电缆盘筒体半径不小于地线外径的30倍。地线两端应采用专用套封头。、贯通地线应妥善存放,防止进水或受潮,避免日光长期照射。、装卸时严禁从高出抛下装有贯通地线的线盘,产品在运输中应避免线盘间碰撞、摩擦或其他机械损伤。、线盘不允许平放贮

10、存及以平放方式吊装及运输,以防线盘损坏伤及产品。、贯通地线线盘滚动方向应与线盘所标方向一致。、贯通地线敷设好后,应进行密封、封头等项工作,每天必须封头防护,另外若遇雨雪天气应随时封头防护,以防潮气侵入。3各类保证措施3.1安全保证措施1 对综合施工工序进行安全性分析,确定危险源,2 制定安全保证措施和应急预案,并付诸实施。3 各施工班组设置 1 名专职安全员,专门负责本工班的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对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进行监控和指导。4 对机械操作人员、运输车司机、普通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基本知识和技能,做到持证上岗。3.2质量保证措施1 根据综合接地施工工艺确定施工

11、班组,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明确岗位和职责,以质量责任制保证施工质量。2 对每道工序编制详细的施工实施细则、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明确综合接地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进行强化学习和培训,并进行现场跟踪技术指导,让每位作业人员对施工技术标准和技术要求做到心中有数,熟练掌握操作技能。3 对综合接地施工技术继续进行研究、消化和吸收,不断摸索新经验,实现再创新,以科学的控制手段,先进的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质量。4 严格按照中心试验室、设备物资部门选用的原材料进行施工,杜绝使用未经检验或不合格的材料。3.3工期保证措施1 提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早期锻炼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熟练程度。2 做好综合

12、接地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准备工作。3 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配足资源,在施工中合理调整设备组合,确保每个工作面顺利进行。4 层层分解各种进度指标,做到日保旬、旬保月、月保季。5 加强施工调度和信息管理,严密监控每个环节的实施情况,及时处理滞后的环节。6 配备满足工程需要的照明设施,展开夜间施工施工,确保各分项工程日进度指标的实现。7 在施工中积极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材料的应用。8 实施奖惩制度,每周总结,每周奖罚。3.4技术保证措施1 建立健全技术保障体系,配足配强技术人员,确保在贯通地线施工中技术指导超前性和预见性。2 认真学习和熟悉综合接地施工有关技术标准、施工技术指南,掌握贯通地线施工技术标准和技术要求。3 认真熟悉、核对综合接地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切实领会和掌握设计理念和设计意图,认真做好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和施工中的技术指导。4 编制施工现场资源配置与施工规模相适应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使之具有可实施性和操作性,编制好无砟轨道道岔施工工艺文件,把设计意图贯穿到实际施工中去,落实到行动上。5 进行深入细致的和详细准确的技术交底,使所有施工人员明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