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要】文章在简要介绍卡米诺西特本人的基础上,论述了西特著写城市建设艺术 的历史背景及该书的主要内容,最后阐述了笔者对此书的心得。【关键词】卡米诺西特城市建设艺术【 ABSTRACT 】 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s Camillo Sitte ,his book- The Art of Building Cities and my opinion on the book.【 KEY WORDS 】 Camillo Sitte , The Art of Building Cities一、作者简介(一) 生平卡米诺 西特(Camillo Sitte )奥地利人,
2、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著名的建筑师和 城市设计师。他于 1889 年出版城市建设艺术 (The Art of Building Cities )一书,当 时在技术领域取得了很多成就, 而在艺术领域的成就几乎为零, 壮观的纪念性建筑往往 屹立在缺乏构思的、 尴尬别扭的环境之中,该书批评了当时在城市设计中盛行的形式主 义刻板模式, 认真总结了中世纪城市空间艺术的有机和谐特点, 努力探索城镇建设的内 在规律。他非常强调城市空间要和自然环境相协调。(二) 影响他的这些理论都是从大量分析中世纪欧洲城镇的实例中总结出来的,对后代影响很大,形成了 城市的艺术”(Civic Art )这一专门领域。对伊里尔
3、 沙里宁(Eliel Saarinen ) 的“有机生长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国外许多近现代城市设计著作如城市艺术 (Civic Arts )、城镇设计 (Town Design )、城市空间 (Urban Space )等都引用他 的论述。 英国建筑师吉伯德设计哈罗新城时, 不能不说是受到西特的城市艺术学说的影 响。” 1(三) 地位 西特的城市建设艺术在西方规划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学术界常常将西特 和他的这本书与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开端紧密联系在一起。 “将西特称为现代城 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第一人, 将此书称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第一本经典著作是 不为过誉的。 ” 2二、
4、历史背景西特考察了大量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广场和街道,总结出这些街道和广场的特点:以 人为基本出发点,提供了大量宜人尺度的公共空间,人们乐于在户外交流、活动。而他 当时所处的时代是工业革命以来的大发展,城市不再以人为基准点而是汽车,快速路为 设计原则。而当时建筑的内部变得日益舒适, 从而使人们失去了对在外部空间中进行露 天活动的欲望, 导致许多人不愿意外出活动。 他针对这一现状并结合中世纪的城市原则, 归纳出适应当时条件的城市建设艺术原则, 提出了一条在城市内形成一种具有文化和情 感刺激的室外生活环境的美学途径, 同时也奠定了建筑应是反映时代条件的有机的城市 形态环境的一部分,注重城市空间形态与形
5、体的设计。西特认为: 如果我们能得到一些建筑物间的开敞空间,步行者就会从漫长的隧道式 的街道中得到解脱, 小的开敞广场就能使朝向他们的建筑物与之产生一定的关系, 这些 室外空间就能提供改善了的外观, 以及为生活和工作在建筑物中的占有者提供阳光和空 气。三、文章核心内容 本书作者在研究中世纪广场和城市平面的基础上找寻它们美的因素,然后总结一些原则,这些原则被人理解后,就在实际中加以利用。(一)建筑物、纪念物及公共广场之间的关系在中世纪,重要的建筑物往往集中于一个地方并有喷泉、纪念物和雕塑的装饰。这 一形象能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并能在内心深处得到共鸣。广场和其周围的建筑物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广场
6、都有适当的比例,装饰广场的雕塑等与广场的比例是在一个体 系内的,两者相辅相成,整合出一个更高层次上的宜人空间,吸引的大量市民的参与。 而当时西特所生活的环境却是另一番景象。各个重要的建筑松散地布置着,广场和其周围的建筑缺乏联系,公共广场也游离于这一整体之外,充其量只是一些停靠机动车的地 方,不再有人的参与,严格意义上可以说:“广场已经死去。”此外、广场的比例也失真了,装饰它的雕塑的尺度与之不匹配。作者举了个例子一一关于大卫像的位置,通过对比其前后的位置,说明当时在公共 空间的有多么的糟糕。大卫像在原先的凡奇欧宫(Palazzo Vocchio )显得非常经典,主体与相对平淡的背景形成对比,并且
7、便于与真人尺度相比较,巨大的雕像似乎变得更宏伟而超过了它的实际尺寸。但自从移至一个研究院玻璃圆顶的大厅中,其周围是一些 复制的雕像、照片等,这时它成了一个研究的模型和历史学家及批评家探讨的课题,它 的艺术价值荡然无存。当然,作者也并非建议完全模仿中世纪城市,毕竟时代是发展的。他更多的是认为:考察祖先作品的深层特点,批判地运用到当时的城市建设中图1喷泉(b)位于广场一侧(二)中心宽敞的公共广场作者研究古代人布置喷泉和纪念物的方式,并探讨他们为何总是能够对手头的条件运用自如是大有裨益 的。图2教堂靠其它建筑布置于广场一侧在古罗马甚至中世纪,纪念物和喷泉不会布置在交 通频繁的位置,而往往偏于广场的一
8、侧。 这些布局给人 于美的享受。他举了一个相似的例子儿童堆雪人, 通过类比说明这些雕像是在广场上“生长”出来的。假 设雪覆盖了一个城市广场, 踩出的雪路是街道,那么雪 人就是广场上的纪念物,雪人和血路在空间上有着一定 的距离。正是在这些相似的避开交通的位置上,古代社会建立了他们的喷泉和纪念物。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 广场铺地会变,但喷泉的位置始终不变。对于每座城市和每个广场的纪念物坐落的位置不 同,作者认为“是因为在各自得情况下,街道通往广场 的方式不同,交通流向不同,因而留下了一些其它的点 空着。简言之,公共广场的历史发展依地方而变化。” 4 此外,作者认为这一原则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建筑 物。
9、这些建筑布置在中等大小的公共广场侧边,有利 于建筑它们更好地被使用并能从一个适当的距离上 被欣赏。西特所处的时代,纪念物、喷泉和教堂等大多布置在基地中心,这样不仅造成浪费 (如教堂四个立面 都有昂贵的装饰物),而且造成人们生活的不便,“试想,一座城门不是让我们从它下面通过,而是让我们围绕它散步,的确是件美妙的事情!(三)公共广场的封闭特征从古罗马、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公共广场具有围合、封闭的特征。它们的做法通常“是广场的每个角落只有一条道路进入广场,如果有第二条道路必须与第一条路成直 角进入广场,它就被设计成终止于距广场一段距离之外,以避开来自广场的视线。”然而,西特生活的年代广场已不再封闭,它
10、可以为任何一块由四条道路围绕形成的空地, 而与其周围的建筑毫无关系,广场的连续感已消失。(四)公共广场的形式与大小作者把公共广场分为深远型和宽阔型两类,然而这种分法是相对的,主要依据看者 的位置和他所观看的方向。 因此,依据观看者相对于建筑物的位置在广场的主要一侧还 是次要一侧,一个广场可能具有上述两种类型的特点,但是一般说来,一个广场形式的 特征取决于一座特别重要的建筑物。高耸的教堂配深远型的广场较好;而市政厅的广场多为宽阔型。在处理广场的大小和围绕它的建筑物之间的关系时,很难确定其确切的关系,但是 这种关系应该是和谐的,平等的。此外,西特建议对城市建设有兴趣的人应该研究一下 他自己居住的城
11、市一些小广场和大广场的尺度以取得对广场和周围建筑物之间良好的 大小比例关系的认识。 作者还指出广场的最小尺寸应等于它周围的主要建筑的高度,而 最大尺寸不应超过主要建筑高度的两倍。广场的长度和宽度之间也应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般说来,宽型广场比深型广场的长宽比要大一些。最后,西特提出一种现代精神病一一广场恐惧症。深究其病因,其实就是广场尺度 问题造成的。(五)古代公共广场的不规则性中世纪或更早的人们认为好的广场是不规则的,是经过历史演变逐步形成的。 当时的广场大多是在现场根 据人对空间的感觉营造出来的。由于人的眼睛常常忽略 轻微的不规则而且不善于估计角度,常常把实际上不规则的形式看的较为规则。而这
12、种不规则性只有在图面上 看出。tt作者生活时代的技术人员常常刻意的追求矩形街 道和绝对对称的公共广场。当然也有不规则的构图,但 仍然不成功,究其原因在于它是用直尺娇揉做作的生造 而成。它通常以三角形广场的形式出现,这是由于在图 板上绘图必然产生的糟粕,它们的效果十有八九是不佳 的。与其前的广场相比,它们不能给人们造成视觉错觉, 因为建筑线不可调和的交叉总处于人们的视线范围内。“补救这种广场的不足的唯一方法是使广场的每一个 面本身不规则。这会造成若干凹进、部分的对称,并使 开敞空间避开交通,这样就可以有利于布置雕塑。不幸 的是今天不可能做到。”(六)公共广场群欧洲尤其是意大利,(只有在极少数的情
13、况下,的建筑立面都有自己的广场,图3不规则广场示意图图4圣马可广场平面图大多广场都以群集的方式出现 才将城市的主要建筑物组合 。事实上,每一个值得注意 以便于人们更好地欣赏它在一个单个的广场的周围)们。此外,这些建筑立面对广场也很重要,因为这些壮观的石头立面十分难能可贵,它 们给予广场足够的特征并使之提高艺术价值,而这并不是随处可见的。例如,圣马可广 场是由三个各具特色的子广场组成,为人们提供不同的空间感受。而这一手法在作者生 活的年代已不再适用,因为当时的广场已经不再是封闭的。(七)北欧公共广场的布局图5北欧教堂广场平面图图6巴洛克庄园平面图上面的讨论主要基于意大利的城市,作者 为了较为全面
14、地说明问题特此研究北欧公共广 场的布局。在北欧,大教堂通常独立布置,即 使不在广场的中心,至少也用街道把它与其它 建筑物分开。当然也有一些次要的教堂后退紧 靠其它建筑物布置,其原因是当地教堂通常建 造在原先的墓地中心。即便如此,这种独立布 局和作者生活年代的做法仍不相同。“哥特式教堂的布局通常是住宅沿教堂的两侧和耳堂排 列,只以狭窄的通道与教堂稍稍隔开。通常在 教堂主要入口前有一个大广场,以便保持哥特 教堂高耸特点时,又能全面观看教堂的立面和 高大的塔楼。”问因而,教堂紧靠其它建筑物建 造的老原则在北欧一直被遵循,只是具体的处理方式不同,两者殊途同归。其实北欧国 家与意大利古老广场的不同点仅仅
15、是在形式和大小方面,它们之间更多的是共同的特 征:不规则性。“随着透视原理运用到建筑中,建筑师开始用这种原理来建造建筑物、纪念物、喷泉和方尖碑。正是这种透视艺术逐渐控制了三面封闭的大广场、教堂、宫殿规则的花园、通往重要建筑的豪华通道,甚至自然风景的视景布置。” 9有三个圭寸闭面和开敞的第四面 的舞台式建筑布局成为每一个群体布局的基本原则。正是这一原则促使巴洛克风格达到图7现代平庸的广场平面图其顶峰。试比较作者时代的设计和古代巴洛克大师的作品,虽然两者都有前院,但两者 的比例不同。巴洛克时期尺度宜人,便于欣赏;而作者所处时代的设计尺度较大,效果(八)现代城市规划的艺术贫乏和平庸无奇的特征现代城市
16、规划师成了艺术领域的贫儿,他们只能在过去的艺术财富旁建造沉闷不堪的成排房屋和令人厌 烦的“方盒子”。何现代教堂及纪念物屹立在巨大的基 地之中。城市界面缺口很大,产生了不连续性。究其原 因是现代城市建设完全颠倒了建筑物和室外空间之间 的适当关系。在过去时代,室外空间(街道和广场)设 计得具有封闭特征以取得某一特定的效果。今天,我们通常是先划出建筑基地,任意留下的地盘作为街道和广 场。(九)现代体系作者认为现代体系是僵死的,不能给生活带来乐趣的。当时的城市建设主要有三个 体系和若干它们的变体。 这三个体系是:矩形体系,放射体系,三角形体系。一般来说, 变体就是这三者混合的产物。从艺术的眼光来看,这
17、些是没有价值,没有艺术气息的, 它们是机械性的,只能从图面上看到它们的特征。这种体系的形成只是屈从于交通运输的权益之计,丝毫不考虑艺术传统。针对现代城市规划的骄傲圆形广场或八角形广场,作者认为这些几何形广场图面效果不错,但实际效果则不然,充满着单调感,缺乏人性,往往使人迷路。现代建设中出 现的林荫道虽是现代化的,却仍具有城市建设的艺术价值,是肚带环形道路的变体。作者建议“将乡村的美引入城市中心, 使自然的杰作和人造建筑之间形成强烈的对 比,因而产生迷人的效果,” 11但同时要考虑绿地系统的布置方式,不应用树木来遮挡 特别有趣的建筑物,这一合理的原则是从巴罗克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十)城市规划艺术
18、的现代限制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特定的文化活动已经接二连三地从室外公共空间中消失,广 场的主要作用已经被剥夺。其原因主要如下:(1)人口的增长使得街道变宽, 建筑物变高,过多这样的发展使得人们产生审 美疲劳。(2) 土地价值的大幅度增长加速了对城市的划分,开辟很多新的街道,这些很 难用简单的艺术原则来解决(3) 过高的土地费用促使人们更充分地使用土地,进一步导致某些结构形式的 消失。当然现代城市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很好卫生条件,那么这些发展是否必须牺牲城市美好的空间形态呢?作者认为两者应相互结合,在遵守美学原则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发挥现代城市建筑的优点,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图8圣
19、彼得教堂及广场平面图(十一)改进了的现代体系 尽管实用的权宜之计对艺术有限制,但两 者可以融合。并指出所有巴洛克传统的后期影 响属于这一类现代改革的实例。正如罗马的圣 彼得教堂那样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满足大量 人口的需求,在各个时期作了相应的改建。面对现代建设出现的问题,我们虽然不能 用听其自然的进行城市建设的方法来消除这些 问题,我们必须以确定的艺术方式形成城市建 设的艺术原则。我们必须研究过去时代的作品, 并通过寻求出古代作品中美的因素,来弥补当今艺术传统方面的损失。(十二)城市规划中的艺术原则一一一个图示 现状:梯形广场,被支离破碎的建筑围着,每一个 单体都很优秀,但整体很不协调。方法:
20、在有高耸塔楼的主要立面前设深远型广场, 设一个用于欣赏侧立面的广场。具体:G、H将教堂隔离出来,又使其街道完整, 庭院D满足教堂广场的最大尺寸,此外,其它都取最大 尺寸,从而在整体上形成有机统一的局面,入口c、d、e及广场的各个角部应设计得使整个封闭物产生纪念 性,入口附近设有大喷泉f、g,由于D是满足教堂的, 所以在K处可以放一个最大尺寸的纪念物,建筑物 J和 拱门a形成一个衬托侧立面所需的广场 E。结果:各个建筑达到消除冲突,达到有机统一;提 高了纪念性建筑的价值;与其它广场群在上一层面上达到有机统一。图9对沃蒂弗教堂所做的再规划(十三)结论 西特意识到当时已经有一些有识之士已经追求城市的
21、艺术美, 并有了相应得设计及 实践。他希望更多的人能领会艺术美原则,来设计、改造现有的城市,使城市再度充满 生机。四、总结特别是城市艺术有十分重“虽然时过境迁,但12,如忽略具体的情况而一掩卷深思,深感作者的学说和有关论点对当今城市建设, 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此书自出版以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事物发展规律,人们认识问题的过程却仍有许多相似之处。当今城市建设方面的一些问题(尤其是新城的开发建设) 律建立方格网的道路系统, 建筑物孤立地伫立于城市界面,现代的汽车交通打破了原有 的格局, 城市过多地反映工程技术而忽视艺术等等,正是西特在书中所批评并呼吁人们重视的。这些现象在我们当今的建设中比比兼是(尤其在中国) 。在中国诸如土地使用 的不合理、片面强调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和环境的需要,特别是80 、90 年代以来,大规模低质量的建设新区, 如今对这些的改造比改造旧区还要困难;城市公共建筑的设计 各自为政, 总想超越周围的建筑使自己成为视觉中心,孰不知个个争奇斗妍而忽视了环 境的整体性;城市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妇女权益保障集体合同
- 《2025项目合作合同书》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PEP四年级英语下册期末试卷(3)(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音频)
- 2025标准写字楼租赁合同模板下载
- 2025典范保险合同模板
- 2025装饰装修设计合同争议
- 2025年供气合同模板范文
- 2025私人房屋买卖合同书范本
- 2025在线签订劳动合同的操作流程
- 2025年网络广告投放合同范本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湘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
- 新型建筑材料应用论文
- 2024复合材料和增强纤维 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和金属组件十字拉伸强度的测定
- 《油气井增产技术》课件-63 拉链式压裂井场布置
- 水利工程竣工自查报告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2024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
- 2024年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解读(2024年版)
- 震后学校维修合同书
- 手术室不良事件警示教育
- 李白:《将进酒》经典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19S406建筑排水管道安装-塑料管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