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课程试题答案_第1页
环境生态学课程试题答案_第2页
环境生态学课程试题答案_第3页
环境生态学课程试题答案_第4页
环境生态学课程试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外作业习题集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A、 A、 B、 A二、填空题1、环境、可持续发展;2、人类活动、生态环境;3、退化原因、恢复与重建 三.简答题1、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答: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制和规律研究(1分);(2)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判断研究(1分);(3) 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措施的研究(1分);(4)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研究 (1分)。总之,运用生态学,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治理污染和破坏的生态环境, 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实现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协调,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 展需要,使环境生态学研

2、究的核心内容(1分)。2、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和发展趋势是什么?答:环境生态学主要的学科任务是:研究以人为主体的各种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 的干扰下,生态系统演变过程、生态环境变化的效应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寻 求受损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的各种措施(2分)。进入21世纪后,其学科内容和任务不 断丰富,环境科学将更为关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人为干扰的方式及强度;(2)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判定(1分);(3)人为干扰下的生态演替规律;(4)受损生态系 统恢复和重建技术;(5)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1分);(6)生态系统管理;(7)生 态规划和生态效应预测(1分)第二章生物与环境一、选择题C、B、A

3、、A、C、A、A、D、B、B、D、B、B、A、C、A、D、A、B、B二、多项选择题1、A、B、C; 2、B、C、D ; 3、B、C、D;4、B、C、D三、名词解释题1、最小值定律:最低量定律是德国化学家利比希(Liebing)提出的,他在研究谷物产 量时发现,植物生长不是受需要量大的营养物质影响,而是受那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 物质成分影响,如微量元素等,后来人们把这种为利比希最小值定律。2、限制因子:生物的存在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3、耐受性定律: 即每种生物适应范围都有一个最低点和一个最高点,两者之间的幅 度为耐性限度,此即为谢尔福

4、德的耐受性定律。4、生态幅:每种生物对一种环境因子)都有一个生态上的适应范围的大小,称生态幅。5、短日照植物:日照时数少于某一数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6、环境(environment):指某一特定生物个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1分),以及直 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2分)。7、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2分),如温度、湿度、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1分)。四、填空题1、遗传、生态系统;2、复合、环境四、判断题1、X ; 2、V; 3、X; 4、V五、论述题1、试述光的生态作用。答:光是太阳的辐射能以电

5、磁波的形式,投谢到地球表面上的辐射线。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后,一部分被反射到宇宙空间,一部分被大气层吸收,其余部分投射地球表面(2分)。投射到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辐射称为总辐射,其中包括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作为太阳全部辐射的47%,其中直接4B射平均为24%,散射辐射为23%,光质在空间变化总的趋势是随纬度增加而减弱,随海拨升高而增加, 一年中夏季光照最强、冬季光照最弱,一天中以中午最强,早晚最弱(3分)。从生态学上要特别注意光周期的变化,如一昼夜中光照和黑暗(1分)。光的生态作用有四个方面,即(1)生物生活所必需的全部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 来源于太阳光,植物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

6、作用(1分);(2)制造有机物,动物直接或 间接从植物中获取营养(1分);(3)光是生物的昼夜周期、季节周期的信号(1分); (4)光污染对生物和人类带来危害(1分)。2、论述温度的变化规律。答:太阳辐射使地表受热,产生气温、水温和土温的变化。地球上的不同地区与 太阳的相对位置不同,而且相对位置不断地发生变化,这样温度也发生有规律的变化(1 分)。(1)空间变化纬向变化:纬度决定一个地区太阳入射高度的大小及昼夜长短,因此也就决定了 太阳辐射量的多少。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量也大,昼夜长短差异小, 太阳辐射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在北半球随着纬度北移,太阳辐射量减少,温度逐 渐降低。纬度

7、每增加1度,年均温度大约降低0.5C。因此,从赤道到极地一般划分为 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1.5分)。海拔变化:海拔高的地方,空气稀薄,水蒸气和 CO2含量低,地面的辐射散热量 大,所以尽管太阳辐射较强,温度还是较低。通常海拔每升高100m,平均温度降低0.5-0.C6C ,相当于纬度北移1度(1.5分)。(2)时间变化时间变化分为季节变化和昼夜变化。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是一年四季温度变化的原 因。根据气候的冷暖、昼夜长短的节律,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平均温度10-22C 为春秋季,10c以下为冬季,22c以上为夏季)。四季长短受纬度、海拔高度、海陆位 置、地形、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影响,各

8、地差异较大 (1.5分)。温度的昼夜变化是地球的自转引起的日出后温度逐步上升,一般在13-14点达到最高值,以后逐渐下降,直到日出前降至最低值。止匕外,纬度高、海拔高以及远离海 洋,昼夜温差也大(1.5分)。(3) 土壤和水体中的温度变化土温变化:白天土壤表面受热后,热量从表土向深层输送;夜间土表冷却后,热 量从深层向表层流动。土壤热量正反两方面的输送量及流动速率决定了土壤温带的状 况。土壤温度的变化比大气要缓慢且稳定,所以冬暖夏凉 (1.5分)。水体温度变化:光线穿过水体时,辐射强度随深度的增加呈对数值下降,因此太 阳辐射增温仅限于水体最上层。由于暖水密度比冷水的密度小,在高温季节或者白天

9、在静水体内形成一个比较稳定、明亮的表水层;在距表层水较深处有一个较冷、密度 较大的静水层;在两层之间是温度剧烈变化的变温层。夜晚,特别在寒冷季节,水面 温度下降,表层水密度增加而下沉,深层温暖的水上升,上下层水体发生对流、交换 充分混合(1.5分)。第三章生物圈中的生命系统一、选择题B、C、B、B、A、A、D、D、B、C、B、B、C、B、D、D、D、A、D、A、C、A、A、 A、A、B二、名词解释1、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物种,不但体态相 似,而且其适应特点也是相似的。生活型是不同生物对相同环境趋同适应的结果。2、种群:在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组合(1分)。种群

10、是由相同的个体组成,具有共同 的基因库,是种族生存的前提(2分)。3、生态入侵(ecologicalinvation):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某种生物带 入适宜于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2分),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个 过程称生态入侵(1分)。4、生态对策(ecological strategy)又称为生活史对策life-history strategy,指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对某一些特定的生态压力所采取的生活史或行为模式,称生态对策(3分)。5、生态位(niche):主要指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 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3分)。三、填空题1、微

11、观、分子;2、出生、死亡;3、繁殖、第三;4、种内、种问;5、资源利用性、相互干涉性;6、个体、群体;7、性比、年龄;8、暴发性、过多;9、临时性、永久性四、判断题1、X; 2、X; 3、X; 4X五、论述题1、当前在山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有的人认为应该植树造林,有的人认为应该封山 育林。试用群落演替的有关原理,阐明您的观点。恢复和重建林草植被有两种基本方式,一个是利用自然力的封山育林,一个是人工 造林种草.在当前的退耕还林工程中,着重强调人工造林,但是,对封山育林重视的不够,应 用的不广.(2分)已有许多实践证明,在大部分地区可以通过圭育来恢复林草植被 ,但 恢复的时间要长一些,有时要经历

12、若干个演替阶段,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组成结构,但都 是比较稳定的.人工造林种草见效快,但要较多投入,在技术掌握不当时,人工林草植被有 可能与当地生态环境不相适应而呈现不稳定状态 .(2分)因此,我们要因地制宜,充分 发挥大自然生态修复能力.在地形较破碎且草灌植被发育良好的宜林荒山,可采用封禁治理模式,适当种植地带性树种,通过采取封禁措施让那些抗逆性强的草本植被、木本植 被,通过天然繁衍演替恢复生态.(2分)这种模式虽然成林较慢,但其物种丰富、结构 复杂,这是人工林所不能比拟的,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2分)退耕还林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这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技术难度大的系统 工程.认

13、真探索、研究、总结退耕还林试点示范阶段的植被建设布局 ,分析和解决工程实 施中存在的问题,对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启动实施后的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2分)2、论述裸地上群落形成的过程。答:(1)侵移或迁移:是指植物生活在繁殖结构进入裸地,或进入以前不存在这个物 种的一个生境过程,繁殖结构主要是指抱子、种子、鳞茎、根状茎,以及繁殖的植物 的任何部分。植物能借助各种方式传播它的繁殖体,使它能从一个地方迁移到新的地 方,繁殖体的传播,首先决定于其产生的数量。通常有较大比率的繁殖体得不到繁殖 的机会。实际的繁殖率和繁殖体产生率之间差异是很大的,能作为传播的繁殖体,在 其传播的全部过程中,常包括好几个运动阶

14、段,也就是说植物繁殖体到达某个新的地 点过程中,往往不只有一次传播,繁殖体迁移的续性决定于可动性、传播因子的传播 距离和地形等因素。侵移不仅是群落形成的首要条件,也是群落变化和演替的重要基 础。(4分)(2)定居:是指传播体的萌发、生长、发育,直到成熟的过程,植物繁殖体到达 新的地点,能否发芽、生长和繁殖都是问题,只有当一个种的个体在新的地点上能繁 殖时,才算定居过程的完成。繁殖是定居中一个重要环节。如不能繁殖,不仅个体数 量不能增加,而且植物在新环境中的生长只限于一代。开始过入新环境的物种,仅有 少数幸存下来繁殖下一代,或只在一些较小的一些生境存活下来,这种适应能力较强 的物种称之为先驱种或

15、称先锋植物。这种初步建立起来的群落,称先锋植物群落,对 以后的环境的改造,对相继侵入定居的同种或异种个体起着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这 一阶段物种间相互关系方面,是互不干扰,这个阶段物种的数目少,种群密度低,因 此,在资源利用上没有出现竞争。(3分)(3)竞争:随着已定居的植物不断繁殖,种类数量的不断增加,密度加大,资源利用 逐渐由没有充分的利用,而出现了物种间的激烈竞争。有的物种定居下来,并且得到 了繁殖的机会,而另一些物种则被排斥。获得优势的物种得到发展,从不同角度利用 和分摊资源,通过竞争达到相对平衡,从而进入协同进化,更能充分利用资源。(3分)3、什么是植物群落的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请比较

16、二者的异同。答:在植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现象称为演替。演 替可以从裸露的地面上开始,也可以从已有的一个群落中开始。裸地可以分为原生裸 地和次生裸地。原生裸地是指从来没有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 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段(1分)。次生裸地是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植被下的土 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曾经生长在此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段(1分)。植物群 落的原生演替是指发生在原生裸地上的演替, 次生演替是指发生在次生裸地上的演替。(2分)二者的共同点:(1)演替都是在裸地上开始(1分)。(2)群落在形成过程中,都 有植物的传播、植物的定居和植物之间的竞争这三

17、个方面的条件和作用(1分)。(3)都是进展演替,即群落向着物种多样化、中生化和高生产力方向演替。 (1分)二者的不同点:(1)演替开始的土壤条件不同,原生演替开始的裸地条件严酷, 从来没有植物的繁殖体或被彻底消灭了(1分),而次生演替开始的裸地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一些繁殖体存在(1分);(2)演替速度不同,原生演替慢,而次生演 替快(1分)。4、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哪些因素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答: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1分)。生物多样性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描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与景 观多样性 (1分)。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的因素包括:

18、(1)生物多样性与进化时间有关,进化时间越 长,且环境条件稳定的物种多样性高(1分);(2)物理环境越复杂,或叫空间异质性 程度越高,群落的复杂性也高,生物多样性就越大(1分);(3)气候越稳定,变化越 小生物多样性越高(1分);(4)物种之间的竞争是物种进化和分离的动力,所以竞争 能增加物种的多样性(1分);(5)捕食将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压到较低的水平,从而 减轻了被捕食者的种间竞争。竞争的减弱允许有更多的被捕食者共存。捕食者维持群 落的多样性(1分);(6)植物群落的多样性越高,生产的食物越多,通过食物网的能 流量越大,整个区域物种多样性就越高(1分);(7)人为因素(1分)。第四章生态系

19、统生态学一、选择题A、A、 C、D、D、 A、C、A、A、B、D、C、D、A、D、 B二、多项选择题1A、C、D;2、A、B、C; 3、A、B、C ;4、A、B、D三、名词解释1、生态系统(ecosystem:指在一定的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 (即生物群落)(1 分)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2分)。2、 冗余种 (speciesredundancy或 ecological redundancy: 在些群落中有些种是冗余的,这些种的去除不会引起生态系统内其他物种的丢失(2分);同时,对整个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1分),这样的物

20、种称为冗余种。四、填空题1、同等重要、丢失(灭绝);2、链索、网络;3、较低、较高;4、营养、食物链;5、顶位、基位;6、较低、较高五、论述题1、论述森林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特点。答:(1)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森林的垂直成层现象形成的各种小生境,发展了种类繁多的动物群落和其他生物群落。(2分)(2)系统稳定性高:森林生态系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各类生物群落之间协同进 化,使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成分与其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保持着相对平衡状态。(3分)(3)物质循环的封闭程度高:自然状态的森林生态系统,各组分健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与无机环境间的物质交换完全在系统内部正常进行,对外界的依

21、赖程度很小。(3分)(4)生产效力高: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生态优势,它的生物量最大,生产力最高。(2分)2、论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答:(1)生物生产: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产包括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两个过程,前者是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把太阳转变为化学能的过程,故又称之为植物性生产;(2 分)(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通过食物网络在系统内的传递和耗散过程。(2分)(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生命成分的生存和繁衍,除需要能量外,还必须从环境中得到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3分)(4)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功能整体性除体现在生物生产过程,能 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方面

22、外,还表现在系统中各生命成分之间存在着信息传递,习惯 上称为信息流。(3分)3、影响生态系统初级净生产量的因素有哪些?各有何影响?初级生产量有哪些主要测 定方法?答:光、CO2、水和营养物质是初级生产的基本资源,温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 因素(2分),而食草动物的捕食会减少光合作用生产的生物量(1分)。对于陆地生态 系统而言,一般有充足的光照和 CO2供应,但对林下植物而言,可能存在光照不足的 情况(1分);水最易成为限制因子,特别是干旱地区(1分);营养物质的缺乏,也影 响植物的光合作用(1分);对水域生态系统而言,水和 CO2不会光合作用造成影响, 光、营养物质和食草动物的捕食是主要的限制

23、因素。(1分)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收获量测定法、氧气测定法、CO2测定法、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和叶绿素测定法等,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精度和适用情况(3分)。4、为什么说生态系统是地球上自然界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答: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的成分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 循环和能量流动及信息传递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生物 与环境密不可分,地球表面是不同生态系统的镶嵌,任何一自然环境单元就是一个或 多个生态系统。一个生态系统就是一个自然结构单元(2分)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首先是能量流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

24、贮藏在植物体内, 然后在转给其他动物,这样营养就从一个取食类群转移到另一个取食类群,最后由分 解者重新释放到环境中。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实现是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相互关联、相 互作用的结果。(2分)其次,在生态系统内部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的进行着复杂而有 序的物质交换,这种交换是周而复始和不断地进行着。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非生物环 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系统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各要素结 合而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集中表现在系统的整体性。生态系统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 进行的基本单位。(2分)最后,生态系统中某一要素的改变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例如,在生态系统中关键

25、种的消失会影响整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生态系统中某一要素作用的发挥 都离不开生态系统其它耍素的支持,离开生态系统的谈某一要素的功能是不完全的。(2 分)另外,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的功能发挥都以生态系统的讯息传递相关的。以讯息传递为基础建立起了正负反馈调节功能,保障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稳定(2分)5、请论述生态系统中四个基本成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答:(1)生态系统的四个基本成分,在能量获得和物质循环中各以其特有的作用 而相互影响,互为依存,通过复杂的营养关系而紧密结合为一个统一整体,共同组成 了生态系统这个功能单元(2分)。(2)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对于生态系统来说是缺一不可的。倘若没有环境,生物就 没

26、有生存的空间,也得不到赖以生存的各种物质,因而也就无法生存下去。但仅有环 境而没有生物成分,也就谈不上生态系统(2分)。(3)从这种意义上讲,生物成分是生态系统的核心,绿色植物则是核心的核心。 绿色植物既是系统中其它生物所需能量的提供者,同时又为其它生物提供了栖息场所。 而且,就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而言,绿色植物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正因为如此,绿 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始终是第一位的。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 能状态,除决定于环境条件外,更主要决定于绿色植物的种类构成及其生长状况(3分)。(4)生态系统中还原者的作用也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各类微生物,正是它们的 分解作用才使物质循环得

27、以进行。否则,生产者将因得不到营养而难以生存和保证种 族的延续,地球表面也将因没有分解过程而使动,植物尸体堆积如山。整个生物圈就 是依靠这些体型微小,数量惊人的分解者和转化者消除生物残体,同时为生产者源源 不断地提供各种营养原料(3分)。6、论述群落与生态系统的关系。答:群落和生态系统究竟是生态学中两个不同层次的研究对象,还是同一层次的 研究对象。这个问题,目前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大多数学者认为应该把两者分开来 讨论,但也有不少学者把它们作为同一个问题来讨论 (3分)。但我们认为,群落和生态系统这两个概念是有明显区别的,各具独立含义(2分)群落是指多种生物种群有机结合的整体,而生态系统的概念是

28、包括群落和无机环境。生态系统强调的是功能,即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2分)。但谈到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 生态学时,确实是很难区分。群落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是生物群落和环境相互关系及其 规律,这恰恰也是生态系统生态学所要研究的内容。随着生态学的发展,群落生态学 与生态系统生态学必将有机的结合,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统一的生态学分支(3分)o第五章生态系统服务一、单选题D、A、D、B、C、B、C、B、A、B二、多项选择题1、A、B、C; 2、A、B、C三、名词解释1、生态系统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的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效用。2、替代花费法:某些环境效益和服务虽然没有直接的市场可买卖交易,但

29、具有这些效 益或服务的替代品的市场和价格,通过估算替代品的花费而代替某些环境效益或服务 的价值。3、市场价值法:以生态系统提供的商品价值为依据,例如,森林每年提供的木材和林 副产品的价值。4、费用支出法:常常用于评价环境或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它以人们对某种环境效益 的支出费用来表示该效益的经济价值。5、消耗性使用价值:是指没有经过市场而被当地居民直接消耗的生物资源产品的价值(2分),如薪柴和野味肉品等(1分)。6、遗产价值:指当代人为将来某种资源保留给子孙后代而自愿支付的费用(2分),如为保护大熊猫自愿捐献钱物(1分)。7、生产性使用价值:是指经过市场交易的那部分生物资源产品的商品价值,如木材

30、、 药材、鱼、蔬菜等。8、选择价值:指个人和社会对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潜在用途的将来利用,这种利用包括直接利用、间接利用、选择利用和潜在利用。四、填空题1、市场价格法包括(市场价值法)和(费用支出法)两种方法。2、在GDP中扣除由于经济增长造成(自然资源)消耗、生态环境破坏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为恢复生态平衡、挽回资源损失而必须支付的(经济)投资,初步形成了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被称为“绿色国民账户”。3、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选择价值、(遗产价值)和存在价 值。4、某些环境效益和服务虽然没有(直接)的市场可买卖交易,但具有这些效益或服务替代品的市场和价格,通过估算替代品

31、的花费而代替某些环境效益或服务的(价值),称为替代花费法。5、生态代价包括(直接)代价和(间接)代价,前者指利用活动中资源和生态系统自身付出的代价,后者指由于外部不经济性而导致受影响区域所付出的生态代价。6、生态系统或自然资源对人类产生净效益的同时,亦存在因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带来的生态影响,即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以及为消除这些损失而须支付的(费用),统称“生态代价”。7、可持续收入是在不减少现有资本资产水平的前提下所必须保证的收入水平,资本资产包括(人工)资本(厂房、机器及运输工具等)、人力资本(知识和技术)以及(环境)资本(矿产、森林及草原等)。五、判断题1、,; 2 X六、简答

32、题1、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内容是:有机质的生产与生态系统产品;生物多样性的 产生与维护;调节气候;减缓灾害;维持土壤功能;传粉播种;控制有害生物;净化 环境;感官、心理和精神益处;精神文化的源泉。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特征是什么?答: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特征是:(1)整体有用性: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不是单个或部分要素对人类社会的有用性,而是各组成要素综合成生态系统之后,表现出来的有用性。(2)空间固定性:生态系统是在某个特定地域形成的,因而生态资源都具有一定的地 域性,其使用价值,也具有地域性,或称空间固定性。(3)用途多样性:例如森林生态系统在提供

33、木材产品的同时,它还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固定二氧化碳和观赏旅游等多种用途。(4)持续有用性:生态资源只要利用适度,其多种使用价值可以长期存在和永续使用。(5)共享性:生态资源使用价值是生产者与非生产者、所有者与非所有者都可共享生 态资源的使用价值。(6)负效益性:人类在生态系统中投入越来越多的劳动,如果投入不当,就会使生态 系统恶化或污染,这样生态资源使用价值既可以表现对人类有益,又可以表现为有害, 前者是正效益,后者为负效益。第六章 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恢复一、选择题D、 D、C、C二、名词解释1、干扰: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间断发生的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因子超 “正常” 范

34、围的波动,这种作用或波动能引起有机体、种群或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明显变化, 使其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或发生改变。三、填空题1、自然、人为;2、破坏性、增益性;3、突然、波动;4、自然、人为5、质变、位移;6、环境、植物四、简答题1、干扰的生态学意义是什么?干扰的生态学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干扰有利于促进系统的演化;干扰是维持生态系 统平衡和稳定的因子。一般来说,经常处于变化环境中物种要比稳定环境中生存的物 种更可能忍受环境压力;干扰能调节生态关系。2、恢复生态学理论研究的内容是什么?答:恢复生态学理论研究的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以及生态系统内在的生态学过程与相互作用机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多

35、样性、抗逆力、生产力、恢复力与可持续性研究。先锋群落的发生、发展机理与演替规律研究;不同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的受损过程及其响应机制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诊断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生态系统退化过程的动态监测、模拟、预警及预测研究。评分参考:答对1点给1分,全对5分。3、恢复生态学应用技术研究内容有哪些?答:恢复生态学应用技术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的关键技术体系研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优化配置及其调控技术研究;物种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与维持技术;生态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环境规划与景观生态规划技术;典型退化系统恢复的优化模式试验示范与推广研究。评分参考:答对1点给1分,全对5分4、

36、适度干扰在生态学上有哪些积极作用?答:从积极的角度看,干扰的生态学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1)干扰有利于促进系统的演化(1分)。一般来说,经常遭受干扰且出现大斑块的群落,干扰后的演替早 期,生物的多样性增加甚至最大,;而在缺少干扰的情况下,随时间的推移多样性下降。 在很少遭受大尺度干扰得群落中, 生物多样性最大值则出现在演替的后期(1分)。(2) 干扰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的因子(1分)。一般来说,经常处于变化环境中物种 要比稳定环境中生存的物种更可能忍受环境压力(1分)。(3)干扰能调节生态关系(1 分)。5、简述生态恢复理论中的自我设计理论与人为设计理论的差异。答:自我设计理论认为,只要有

37、足够的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退化生态系统将 根据环境条件合理地实现自我组织并会最终改变其组分 (1分)。人为设计理论则认为, 通过工程方法和植物重建,可直接恢复退化生态系统,但恢复的类型可能是多样的(1分)。后一理论把物种的生活史作为植被恢复的重要因子,并认为通过调整物种生活史 的方法可加快植被的恢复(1分)。两者不同点是,自我设计埋论是在生态系统层次来 考虑生态恢复,未考虑到缺乏种子库的情况下,其恢复只能靠环境条件来决定生物群 落;而人为设计理论是在个体或种群层次上考虑生态恢复,这种生态恢复的方向和结 果可能是多种的(2分)。第七章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一、填空题1、相加作用、协同作用;

38、2、消化道、呼吸道;3、还原、结合; 4、50%、毒性;5、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微核试验;6、生长、发育; 7、呼吸道、肾脏;8、有机、蓄积;9、镉硫、肾 二、简答题1、简要叙述环境安全性毒理学毒性评价程序。答:环境安全性毒理学毒性评价程序为:急性毒性试验;亚急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 试验;致畸、致癌、致突变试验;中毒作用机理及动物体内代谢的研究;生产和使用 现场劳动卫生学与人群流行病调查;农药的急性毒性分级标准。2、环境污染物一般毒性评价包括哪些类型?答:环境污染物的一般毒性评价包括急性毒性评价、蓄积毒性评价、亚慢性毒性和慢 性毒性评价。3、外来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作用分为哪几类?答:外来化学

39、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作用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I相反应(1分),亦称降解反应(degradation reaction)包括氧化、还原、水解等反应,这类反应直接改变 物质的基团,使之分解(1分);第二类为II相反应(1分),也称结合反应(conjugation reaction),即毒物本身或它的代谢产物与某种内源性化学物或基团的生物合成反应(1分)。大多数化学物先经I相反应,增强水溶性并为n相反应形成适当的底物,再经 R相反应,即与某些极性强的物质(如葡萄糖、硫酸、氨基酸等)结合,进一步增加其水 溶性,以利于排出;少数化学物可直接进入II相反应(1分)。4、食品安全性毒理学毒性评价包括哪些程序

40、?答:食品安全性毒理学毒性评价程序包括: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1分)第二阶段蓄积性毒性、致突变试验;(1分)第三阶段亚急性毒性试验和代谢试验;(2分)第四阶段慢性毒性(包括致癌试验)试验。(1分)5、简述环境污染物的联合作用。答:多种外来生物活性物质同时或在数分钟内先后作用于集体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可以与其中任何一种物质单独分别作用于机体时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完全不同(1分)。环境污染物的联合作用包括如下类型:(1)独立作用(independent effect:即多种化学物各自对机体产生不同的效应其作用 的方式、途径和部位也不相同,彼此之间互无影响(1分)。(2)相力用(additive e

41、ffect)即多种化学物混合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强度是各种化 学物分别产生的作用强度的总和(1分)。(3)协同彳用(synergistic effect: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同时或在数分钟内先后与机 体接触,其对机体产生生物学作用的强度远远超过它们分别单独与机体接触时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的总和(1分)。(4)拮抗彳用(antagonistic effect):两种化学物同时或在数分钟内先后输入机体,具 中一种化学物可干扰另一种化学物原有的生物学作用,使其减弱,或两种化学物相互 干扰,使混合物的生物学作用或毒性作用的强度低于两化学物输入机体时强度的总和(1 分)。6、举例说明污染物的生物富集现象?答

42、:生物富集(bio-enrichment)系指生物或处于同一营养级的许多生物种群,从 周围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导致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 环境中浓度的现象(2分)。如镉污染在水生态系统中可沿食物链不断浓缩放大,非污 染区贝类的镉含量为0.05mg/kg,而污染带贝类的墨鱼肝中镉含量为 420mg/kg,浓缩倍 数达8400 (3分)。注:只要举出任一生物富集的具体例子,均可给 3分。第八章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一、填空题1、突发性受损、跃变式受损;2、封山育林、林分改造;3、围栏养护、牧畜育肥;4、二环境污染、富营养化;5、植物萃取、根际过滤;6、生产、减耗环;7、物质、协

43、调;8、生态位、限制因子;9、全新规划、虚拟二、简答题1、简述生态工程设计有哪些生态学理论依据?答:生态工程设计生态学理论依据包括:物种共生原理、生态位原理、食物链原理、 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耐性原理、景观生态学原理、耗散结构原理、限制因子原理和 生态因子综合性原理。2、受损生态系统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答:受损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包括(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系统结构简单化)、食物网 破裂、能量流动效率低下、物质循环不畅或受阻、生产力下降、其他服务功能减弱和 系统稳定性降低。3、植物修复技术具有哪些类型?答:植物修复技术具有的类型包括:植物萃取技术(1分)、根际过滤技术(1分)、植 物固定技术(1分)、植物刺激技术(也称为植物辅助生物修复技术) (1分)、植物转 化技术(1分)。4、受损生态系统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答:受损生态系统具有的基本特征有:物种多样性的变化(1分);系统结构简单 化(1分);食物网破裂;能量流动效率降低(1分);物质循环不畅或受阻;生产力下 降(1分);其他服务功能减弱;系统稳定性降低(1分)。5、从生态学角度,简述受损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答:生态系统受损后,原有的平衡状态被打破,系统的结构、组分和功能都会发生变化,随之系统稳定性减弱,生产力下降,服务功能弱化(1分)。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受损生态系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