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问答题教学文案_第1页
生物化学问答题教学文案_第2页
生物化学问答题教学文案_第3页
生物化学问答题教学文案_第4页
生物化学问答题教学文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州大学生化期末复习1 .受试大鼠注射DNP (二硝基苯酚)可能引起什么现象?其机理何在?解偶联剂大部分是脂溶性物质,最早被发现的是 2, 4-二硝基苯酚(DNP 。给受试动物注射 DNP后, 产生的主要现象是体温升高、氧耗增加、 P/O比值下降、ATP的合成减少。其机理在于, DNP虽对呼 吸链电子传递无抑制作用,但可使线粒体内膜对H+的通透性升高,影响了 ADP+PHATP的进行,使产能过程与储能过程脱离,线粒体对氧的需求增加,呼吸链的氧化作用加强,但不能偶联ATP的生成, 能量以热能形式释放。2 .复制中为什么会出现领头链和随从链?DNAM制是半不连续的,顺着解链方向生成的子链,复制是连

2、续进行的,这股链称为领头链。另一股链因为复制的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不能顺着解链方向连续延长,这股不连续复制的链称为随从链。 原因有.链延长特点只能从 5.同一复制叉只有一个解链方向。DNA单链走向是相反的。因此在沿5方向上解开的母链上,子链就沿5方向延长,另一股母链 5解开,子链不可能沿5。复制的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而出现随从链。3 .简述乳糖操纵子的结构及其调节机制。乳糖操纵子含Z、丫、及A三个结构基因,编码降解乳糖的酶,此外还有一个操纵序列Q 一个启动序列P和一个调节基因I,在P序列上游还有一个 CAP结合位点。由P序列、O序列和CAP结合位点共 同构成lac操纵子的调控区,三个编码基因由同

3、一个调控区调节。乳糖操纵子的调节机制可分为三个方面:(1)阻遏蛋白的负性调节 没有乳糖时,阻遏蛋白与。序列结合,阻碍RNAm合酶与P序列结合, 抑制转录起动;有乳糖时,少量半乳糖作为诱导剂结合阻遏蛋白,改变了它的构象,使它与 O序列解 离,RNA聚合酶与P序列结合,转录起动。(2) CAP的正性调节没有葡萄糖时,cAM限度高,结合cAMP的CAP与lac操纵子启动序列附近的CAP结合位点结合,激活 RNA专录活性;有葡萄糖时,cAM限度低,cAMP与CAP吉合受阻,CAP不能与CAP吉合位点结合,RNA专录活性降低。(3)协调调节当阻遏蛋白封闭转录时,CAP对该系统不能发挥作用;如无CAP存在

4、,即使没有阻遏蛋白与操纵序列结合,操纵子仍无转录活性。4 .何谓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写出大多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DN际列的结构特点。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DNA的特异性序列,并在识别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DNA的一类内切酶。酶识别DNA位点的核音酸序列呈回文结构。5 .讨论复制保真性的机制DNA-polID依据碱基表现的亲和力,实现正确的碱基选 .遵守严格的碱基配对规律; .聚合酶在复制延长时对碱基的选择功能;择。复制出错时DNA-pol I的及时校读功能。6 .胞浆中的NAD也口何参加氧化磷酸化过程?试述其具体机制。线粒体内生成的NADPHT直接参加氧化磷酸化过程,但在胞浆中生成的 NADP不能

5、自由透过线粒体内 膜,故线粒体外NADPHT的氢必须通过某种转运机制才能进入线粒体,然后再经呼吸链进行氧化磷酸化过程。这种转运机制主要有a-磷酸甘油穿梭和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两种而(1) a -磷酸甘油穿梭:这种穿梭途径主要存在于脑和骨骼肌中,胞浆中的NADH在磷酸甘油脱氢酶催化下,使磷酸二羟丙酮还原成a-磷酸甘油,后者通过线粒体外膜,再经位于线粒体内膜近胞浆侧的磷酸甘油脱氢酶催化下氧化生成磷酸二羟丙酮和FADH,磷酸二羟丙酮可穿出线粒体外膜至胞浆,参与下一轮穿梭,而FADH2则进入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生成 2分子ATP(2)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这种穿梭途径主要存在于肝和心肌中,胞浆中的NAD

6、H苹果酸脱氢酶催化下,使草酰乙酸还原为苹果酸,后者通过线粒体外膜上的a-酮戊二酸转运蛋白进入线粒体,又在线粒体内苹果酸脱氢酶的作用下重新生成草酰乙酸和NADH NADHS入NADHM化呼吸链,生成3分子ATP 可见,在不同组织,通过不同穿梭机制,胞浆中的NADHS入线粒体的过程不一样,参与氧化呼吸链的途径不一样,生成的 ATP数目不一样。7 .试述复制和转录的异同点 。相同点:复制和转录都以 DNA为模板,者B需依赖 DNA的聚合酶,聚合过程都是在核甘酸之间生成 磷酸二酯键,合成的核酸链都从5'向3'方向延长,都需遵从碱基配对规律。复制和转录最根本的不同是 :通过复制使子代保留

7、杂代全部遗传信息,而转录只需按生存需要部分信息表达。因此可以从模板和产物的不同来理解这一重大区别。聚合酶分别是 DNApol和RNApol ,底物分另ij是 dNTP和NTP,还有碱基配对的差别,都可从二者产 物结构性质不同上理解。8 .人体生成ATP的方法有哪几种?请详述具体生成过程。ATP是生物体能量的储存和利用中心,其生成或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底物水平磷酸化,另一种是 氧化磷酸化。具体过程如下:(1)底物水平磷酸化:利用代谢分子中的能量使ADP磷酸化生成 ATP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在物质分解利用过程中,有三个典型的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糖酵解过程中,磷酸甘油酸激酶催 化1,3二磷

8、酸甘油酸生成 3磷酸甘油酸以及丙酮酸竣激酶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生成烯醇式丙酮 酸这两步反应均伴有 ADP磷酸化生成ATP三竣酸循环中琥珀酰 CoA合成酶催化琥珀酰 CoA生成 琥珀酸,同时催化 Pi和GDPfc成GTP而GTP又可在酶促作用下能量转移生成ATP;(2)氧化磷酸化:即在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偶联ADP磷酸化,生成 ATR如物质脱下的2H经NADH氧化呼吸链可偶联生成 3个ATP;经琥珀酸氧化呼吸链则偶联生成2个ATR这是机体内ATP生成的主要方式。9 .何谓基因克隆?简述基因克隆的基本过程。在体外将各种来源的遗传物质一一同源的或异源白原核的或真核的、天然的或人工的DNA与载体DNA

9、吉合成一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DNA分子一一复制子,继而通过转化或转染宿主细胞、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转化子细胞,再进行扩增、提取获得大量同一DNA分子,即基因克隆。以质粒为载体进行 DNA克隆的过程(为例)。 基本过程:包括: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载体的选 择与构建,目的基因与载体的拼接,重组 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筛选并无性繁殖含重组分子的 受体细胞。10 .原核生物复制中的引发体是如何形成的?复制的起始需要解生成引发体和合成引物。原核生物在复制起始点DNAk结合Dna A Dna B、Dna C蛋白。含有解螺旋酶、 DnaC蛋白、引物酶和 DNA复制起始区域的复合结构称为 引发体。在引发体上

10、DnaG催化NTP聚合生成引物。11 .简述谷氨酸在体内转变成尿素、CO与水的主要代谢过程谷氨酸在L-谷氨酸脱氢酶的作用下生成a酮戊二酸、NADH+可口 NH3 a酮戊二酸经三竣酸循环产生草酰乙酸、CO、FADH、NADH+H草酰乙酸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竣激酶作用下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CO;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在丙酮酸激酶的作用下生成丙酮酸,在丙酉同酸脱氢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经三竣酸循环生成2CO、 1FADH 3 NADH+可口 ATP;经氧化呼吸链生成 ATP和HkO NH+CO+ATP生成氨基甲酰磷酸,经鸟氨酸循环生成尿素12 .已知人类细胞基因组的大小约30亿bp,试计算一

11、个二倍体细胞中DNA的总长度,这么长的 DNA分子是如何装配到直径只有几微米的细胞核内的?约2米(10bp的长度为3.4nm,二倍体)。在真核细胞内,DNA以非常致密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核内, 在细胞生活周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以染色质的形式出现,在细胞分裂期形成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窗口蛋白质构成的,是 DNA的超级结构形式。染色体的基本单位是核小体。核小体由DNAO组蛋白共同构成。组蛋白分子构成核小体的核心,DNAa螺旋分子缠绕在这一核心上构成了核小体的核心颗粒。核 _小体的核心颗粒之间再由DNA©60bp)和组蛋白 H1构成的连接区连接起来形成串珠样结构。在此基础上,核小体又可进一步旋转

12、折叠,经过形成30nm纤维状结构、300nm裨状结构、最后形成棒状的染色体。13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复合物的生成有何异同?原核生物mRNAfc与小亚基结合,通过 mRN巡始密码上游S-D序列与/J、亚基16S-rRNA3/端短序列互 祖 S-D序列后/J、核甘酸序列,被核蛋白体 rps-1结合。核蛋白体小亚基和 mRNA起始氨基酰-tRNA、 大亚基依次结合,形成翻译起始复合物。真核生物起始与原核生物相似但更复杂,真核生物mRNA有 S-D序列,帽子结合蛋白复合物结合mRNA5帽子和3/ polyA尾,消耗 ATP从mRNA5端起扫描,最终使 mRNAB小亚基正确定位。核蛋 白体小亚

13、基和起始氨基酰 -tRNA、mRNA大亚基依次结合,形成翻译起始复合物。14.试讨论各类核甘酸抗代谢物的作用原理。5-氟尿喀咤、6-萌基喋吟、氨基蝶吟和氨甲蝶吟、氮杂丝氨酸等核甘酸抗代谢物均可作为临床抗肿瘤 药物,其各自的机理如下表所示:抗肿瘤药物5-氟尿喀咤6-前基喋吟氨基蝶岭和 氨甲蝶吟氨杂丝氨酸核甘酸代谢 中类似物胸腺喀咤次黄喋吟叶酸谷氨酰胺作用机理抑制胸腺喀核甘酸合成酶;影响 RNA 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抑制IMP转变为AMP和GMP的反应;抑制 IMP 和GMP的补救合成和从 头合成抑制二氢叶 酸还原酶干扰喋吟、喀 咤核甘酸的 合成15 .为什么说真核生物基因是断裂基因?请讨论hnRNA

14、的剪接过程。基因是指为生物大分子编码的核酸片段。在真核生物中,编码序列只占少数,可称为 外显子。非编码 序列可称为内含子,它是阻断基因线性表达的DNA片段=这种在同一基因外显子被内含子分隔的现象就是断裂基因。此外,基因与基因之间还有间隔序列,也是基因断裂性的表现。mRNA 剪接实际上是切除内含子,把外显子互相连接起来,剪接体由 snRNP与hnRNA 结合组成。 snRNA的U1U2结合一个内含子的两端, 使内含子弯曲及两个相邻外显子互相靠近。U2U6形成催化中心,发生转酯反应。由含鸟昔的辅酶亲电子攻击使第一外显子切出,再由第一外显子3'-OH亲电子攻击内含子与第二外显子的磷酸二酯键,

15、使内含子去除而两外显子相接。16 .何谓目的基因?写出其主要来源或途径。目的基因:应用重组 DNA技术有时是为分离、获得某一感兴趣的基因或DNA序列,或是为获得感兴趣基因的表达产物一一蛋白质。这些感兴趣的基因或 DNA序列就是目的基因,又称目的DNA目的DNA有两种类型,即 cDNA和基因组DNA.来源:cDNA是指经反转录合成的、与RNA互补的单链 DNA以单链cDNA为模板、经聚合反应可合成双链cDNA.基因组DNA是指代表一个细胞或生物体整套遗传信息的所有DN A序列;进行DNA克隆时,所构建的嵌合DNA分子由载体DNA与某一来源的c DNA或基因组DNA连接而成。17 .试述原核生物的

16、转录终止。RNA-pol在DNA模板上停顿下来不再前进,转录产物 RNA链从转录复合物上脱落下来.就是 转录 终止。依据是否需要蛋白质因子的参与,原核生物转录终止分为依赖p因子 与非依赖p因子 两大类。依赖p因子的转录终止中 ,p因子与转录产物结合,p因子和 RNA-pol都发生构象改变, 从而使RNA聚合酶停顿,解螺旋酶活性使DNA/RNA杂化双链近迎利于产物从转录复合物中释放。非依赖P因子的转录终止中 ,DNA模板上靠近终止处有些特殊碱基序列,转录出 RNA后,产物形成 特殊的结构来终止转录。18 .物质在体内氧化和体外氧化有哪些异同点?请加以说明。物质在生物体内氧化的过程被称为生物氧化,

17、主要指糖、脂肪、蛋白质等通过氧化作用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 CO和H2O这一过程。与物质的体外氧化相比主要有以下异同点:相同点:(1) 两种氧化方式都遵循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有加氧、脱氢、失电子过程;(2) 两种氧化方式所消耗白氧量、总产物(CO, H2O)和释放的能量均相同。(1) 反应的环境与条件不同,生物氧化 是在生物细胞内进行的,恒温, PH接近中性,可有水参与,而体外氧化则需高温和干燥的环境;(2) 反应的方式不同, 生物氧化 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逐步进行,Q接受电子后与 H+生成水,CO由脱竣基产生;而 体外氧化 无需酶催化,反应剧烈,H和C直接与Q化合成H2O及CO;(3) 释

18、放能量过程不同,生物氧化 能量逐步释放,能量部分以化学能方式储存, 部分以热能释放,而体外氧化 全部以热和光的形式骤然释放。19.为什么说逆转录现象的发现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是RNA病毒以其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意义有: 1.补充完善了中心法则2 .逆转录病毒中有致癌病毒,其研究关系到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某些疾病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3 .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重大工具酶,应用于 cDNA制备,RT-PCR制备上。20 .简述DNAM螺旋结构模式白要点及其与DNA生物学功能的关系。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1) DNA是以反向平行的双链结构,脱氧核糖基和磷酸基骨架位于双

19、链 的外侧,碱基位于内侧,两条链的碱基之间以氢键相接触。腺喋吟始终与胸腺喀咤配对存在,形成两 个氢键(A=T),鸟喋吟始终与胞喀咤配对存在,形成三个氢键(-C)。碱基平面与线性分子结构的长轴相垂直。一条链的走向是5' 一 3',另一条链的走向就一定是3' 一 5' ; (2) DNA是一右手螺旋结构。螺旋每旋转一周包含了 10对碱基,每个碱基的旋转角度为36°。螺距为3.4nm,每个碱基平面之间的距离为 0.34nm。DNAZ螺旋分子存在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3) 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维系横向靠两条链间互补碱基的氢键维系,纵向则靠碱基平面间的疏水性堆

20、积力维持。21 .说明高氨血症导致昏迷的生化基础。高氨血症时,脑中的反应为氨+“ -酮戊二酸 生成谷氨酸,氨+谷氨酸 生成谷氨酰胺,脑内“-酮戊二酸减少导致了三竣酸循环减慢,从而使ATP生成减少,脑组织供能缺乏表现为昏迷。22 .有哪些方法可获得目的基因?包括:限制性内切酶;cDNA合成法;基因人工合成法;PCRt以特异性引物扩增目的基因。23简述乳酸循环形成的原因及其生理意义。乳酸循环的形成是由于肝脏和肌肉组织中酶的特性所致。肝内糖异生很活跃,又有葡萄糖一6一磷酸酶可水解6磷酸葡萄糖,释放出葡萄糖。肌肉组织中除糖异生的活性很低外,又没有葡萄糖一6-磷酸酶;肌肉组织内生成的乳酸既不能异生成糖,

21、更不能释放出葡萄糖。乳酸循环的生理意义:在于避免损失乳酸(能源物质)以及防止因乳酸堆积引起酸中毒。24 .原核生物mRN施小亚基上的定位涉及哪些机制?原核生物 mRN施小亚基上的定位涉及两种机制。 其一,原核生物 mRN裾始密码上游 S-D序列与小亚 基16S-rRNA3/端短序列互补;其二, S-D序列后小核甘酸序列,被核蛋白体 rps-1 结合。通过上述 RNA-RNA RNA蛋白质相互作用使 mRNA勺起始AUG核蛋白体小亚基上精确定位, 形成翻译起始复合 物。25 .比较脑、肝、骨骼肌在糖、脂代谢和能量代谢上的主要特点。脑:是机体耗能的主要器官,一般主要以葡萄糖供能, 耗用葡萄糖由血糖

22、供应, 不能直接分解脂肪酸,糖供给不足时,可以酮体作为能源物质。肝:是机体糖脂代谢的主要器官,对维持血糖恒定起到重要作用。合成储存糖原可达肝重的10%糖异生;具有葡萄糖-6-磷酸酶,可使储存的糖原分解为葡萄糖释放入血,维持血糖恒定。合成甘油三 酯、胆固醇、磷脂的主要器官,合成的脂类主要以VLDL运输到其他组织储存;肝合成 HDL具有胆固醇逆向转运及抗 LDL氧化的作用,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具有高活性的脂酸3-氧化酶类,可大量合成酮体供肝外组织利用。肝是机体耗能的主要器官之一。肌肉:通常以氧化脂肪酸为主, 剧烈运动时,以糖无氧酵解补充能量, 能合成糖原,但缺乏葡萄糖-6- 磷酸酶,因此肌糖原

23、基本不能分解成葡萄糖以补充血糖。26 .叙述呼吸链的组成与排列,这样排列的依据是什么?机体氧化呼吸链有两条,分别为NADK化呼吸链与琥珀酸氧化呼吸链,其组成与排列顺序于下图:NADH一复合体I CoQ一复合体m 一 Cytc 一复合体IV琥珀酸一复合体n/这两条呼吸链的排列顺序是由一系列的实验及其结果确定的:根据呼吸链各组分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在体外将呼吸链拆开和重组,鉴定四种复合体的组成与排列;利用呼吸链特异的抑制剂阻断某一组分的电子传递,在阻断部位以前的组分处于还原状态,后面则处于氧化状态;根据吸收光谱的改变进行检测;以离体线粒体无氧时处于还原状态作为对照,缓慢给氧,观

24、察各组分被氧化的顺序。当然,有些组分的具体位置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27 .遗传密码有哪些主要特性?方向性,连续性,简并性,通用性,摆动性28 .给动物以丙氨酸,它在体内可转变为哪些物质?写出可转变的代谢途径名称。丙酮酸 转氨基 丙酮酸(2)丙酮酸无氧醛解乳摩(3)丙酮酸糖异生嗣萄糖(4)丙酮酸酵解逆行磷酸二羟丙酮甘油(5)丙酮酸氧化脱射乙酰CoA呼吸链CO2+H2O(6)丙酮酸氧化脱酸百酰CoA脂肪酸合成脂肪酸(7)丙酮酸氧住脱竣百酰 CoA 酮体合成酶体(8)丙酮酸氧化脱竣9 CoA 胆固醇合成胆圄醇(9)丙酮酸 沙化草酰乙酸 29 .解释基因载体,说出哪些 DNA可作为基因的载体。又称克

25、隆载体,是在基因工程中为“携带”感兴趣的外源DNA、实现外源 DNA的无性繁殖或表达有意义的蛋白质所采用的一些DNA分子,具有自我复制和表达功能。其中,为使插入的外源DNA序列可转录、进而翻译成多肽链而特意设计的克隆载体又称表达载体。基因载体有质粒 DNA、噬菌体DNA和病毒DNA ,它们经适当改造后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或兼有 表达外源基因的能力.30 .举例说明竞争性抑制作用在临床上的应用。以磺胺类药物为例。1)对磺胺类药物敏感的细菌在生长繁殖时,不能直接利用环境中的叶酸,而是在菌体内二氢叶酸合 成酶的催化下,以对氨基苯甲酸、二氢蝶吟和谷氨酸为底物合成二氢叶酸。二氢叶酸是核甘酸合成过 程中饿

26、辅酶之一四氢叶酸的前体 (2 )。2)磺胺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对氨基苯甲酸相似,是二氢叶酸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抑制二氢叶酸 的合成。细菌则因核甘酸乃至核酸的合成受阻而影响其生长繁殖。人类能直接利用食物中的叶酸,体内的核酸合成不受磺胺类药物的干扰(4 )。3)根据竞争性抑制的特点,服用磺胺类药物时必须保持血液中药物的高浓度,以发挥其有效的竞争性抑菌作用(2)。许多属于抗代谢物的抗癌药物,如氨甲蝶吟、5-氟尿喀咤、6-疏基喋吟等,几乎都是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它们分别抑制四氢叶酸、脱氧胸甘酸及喋吟核甘酸的合成,以抑制肿瘤的生长(2)。31 . 一种DNA分子含40%勺腺喋吟核甘酸,另一种 DNA分子含

27、30%勺胞喀咤核甘酸,请问那一种 DNA 的Tm值高?为什么?第一种DNA勺Tm值高于第二种(1)。因为第一种 DNA含有较高的(60%鸟喋吟和胞喀咤配对(1),因而 碱基互补所形成的氢键多于第二种DNA1 )。32 .解释质粒,为什么质粒可作为基因的载体。质粒,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外的小型环状双链DN肪子。质粒分子本身是含有复制功能的遗传结构,能在宿主细胞独立地进行复制,并在细胞分裂时恒定的传给子代细胞。质粒带有某些遗传信息,所以 赋予宿主细胞一些遗传性状。因为质粒DNA有自我复制功能及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等特征,故可作为DNAt作的载体。质粒的复制及表达功能、选择标志基因。33 .讨论鸟氨酸循环

28、、丙氨酸 -葡萄糖循环、甲硫氨酸循环的基本过程与生理意义。鸟氨酸循环:经鸟氨酸、瓜氨酸及精氨酸等步骤合成尿素后,又重新回到鸟氨酸的一种循环过程。不断地将体内有毒性的氨转变成尿素,达到解除氨毒的作用。丙氨酸-葡萄糖循环:将肌肉蛋白分解的氨经丙酮酸转氨基生成丙氨酸后随血液转运到肝,丙氨酸经肝脱氨基生成丙酮酸和氨,丙酮酸经肝糖异生形成葡萄糖,而氨经肝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葡萄糖 经血液回到肌肉经肌肉经酵解过程再生成丙酮酸。将肌肉中代谢产生的氨通过丙酮酸形式转运到肝而合成尿素。甲硫氨酸:甲硫氨酸经SAM同型半胱氨酸等中间代谢, 进而重新生成甲硫氨酸的循环过程。为体内甲基化反应提供活性甲基的供体(SAM3

29、4 .简述真核生物 mRNA的结构特点。成熟的真核生物mRNA勺结构特点是:(1)大多数真核 mRNAB 5'-端以m7GpppN为分子的起始结构。这种结构称为 帽子结构。帽子结构在 mRN肝为模板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中具有促进核糖体与mRNA勺结合,加速翻译起始速度的作用,同时可以增强mRNA勺稳定性;(2)在真核mRNA勺3'末端,大多数有一段长短不一的多聚腺甘酸结构,通常称为多聚A尾。一般有数十个至一百几十个腺甘酸连接而成。因为在基因内没有找到它相应的序列,因此认为它是在RNA生成后才加上去的。 随着mRN的在的时间延续,这段多聚A尾巴慢慢变短。因此,目前认为这种3'

30、; -末端结构可能与mRN纵细胞核向细胞质的转位及mRNA勺稳定性有关。35 .概述体内氨基酸的来源和主要代谢去路体内氨基酸主要来源: 食物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组织蛋白质的分解;经转氨基反应合成非必需氨基酸。主要的去路有:合成组织蛋白质;脱氨基作用产生的氨合成尿素;a-酮酸转变成糖和/或酮体,并氧 化产能;脱竣基作用生成胺类;转变为喋吟、喀咤等其他含氮化合物。36简述多肽链生物合成的延长过程。.肽链延长在核蛋白体上连续性循环。(1)进位:氨基酰-tRNA进入核蛋白体 A位;(2)成肽:转肽酶催化成肽;(3)转位:由EF-G转位酶催化,新生肽酰-tRNA-mRNA 位移入P位,A位空留,卸载tR

31、NA移入E 位并脱离。37 .简述E. coli和真核表达体系各自的优、缺点。原核表达体系如E. coli是当前采用最多的原核表达载体系,其优点是培养方法简单、迅速、经济而适合大规模生产工艺;不足之处是只能表达克隆的c DNA,不宜表达真核基因组 DNA(即含有内含子的 DNA ;表达的真核蛋白质不能形成适当的折叠或进行 糖基化修饰;表达的蛋白质常常形成不溶性的包涵体,欲使其具有活性尚需进行复杂的复兴复性处理;很难在E. coli表达体系表达大量的可溶性蛋白,与原核表达体系比较,真核表达体系如酵母、昆虫及哺乳类动物细胞表达体系,尤其是哺乳类动物细胞表达体系,不仅可表达克隆的c DAN,而且还可

32、以表达真核基因组 DNA哺乳类细胞表达的蛋白质通常总是被适当修饰,因此表达产物直接就 有功能。操作技术难、费时、不经济是哺乳类动物细胞表达体系的缺点。38 .你认为转录和复制哪一种保真性更高?请说明理由。复制有更高的保真性;复制:碱基配对。DNA-pol I即时校读修复。 DNA-pol III碱基选择功能。转录:碱基配对,但 RNA-pol无核酸外切酶活性,无碱基选择功能。39 .用两种不同的 方式写出一段长 8bp,含有四种碱基成分的 DNA序列(任意排列)5 ' pApCpTpGpCpTpGpC-OH'3 5 ' ACTGCTGC 31 .简述酶的“诱导契合假说”

33、。酶在发挥其催化作用之前,必须先与底物密切结合,在酶与底物相互接近时,其结构相互诱导、相互变形和相互适应,这一过程称为酶底物结合的诱导契合假说。酶的构象改变有利于与底物结合;底物 也在酶的诱导下发生变形,处于不稳定状态,易受酶的催化攻击。这种不稳定状态称为过渡态。过渡 态的底物与酶的活性中心在结构上最相吻合,从而降低反应的活化能。2 .酮体是如何产生和利用的?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经氧化分解后转化形成的中间产物,包括乙酰乙酸、3-羟丁酸和丙酮。肝细胞以3 -氧化所产生的乙酰辅酶 A为原料,先将其缩合成羟甲戊二酸单酰CoA (HMG-CoA ),接着HMG-CoA被HMG-CoA裂解酶裂解产牛乙酰乙

34、酸。乙酰乙酸被还原芒生3 -髡丁酸:乙酰乙酸脱竣生成丙酮。HMG-CoA合成酶是酮体生成的关键酶。肝脏没有利用酮体的酶类,酮体不能在肝内被 氧化。酮体在肝内生成后,通过血液运往肝外组织,作为能源物质被氧化利用。丙酮量很少,又具 有挥发性,主要通过肺呼出和肾排出。乙酰乙酸和6-羟丁酸者B先被转化成乙酰辅酶A ,最终通过三竣酸循环彻底氧化。3 .为什么测定血清中转氨酶活性可以作为肝、心组织损伤的参考指标?正常时体内多种转氨酶主要存在于相应组织细胞中,血清含量极低,如谷丙转氨酶(GPT在肝细胞中活性最高,而谷草转氨酶(GOT在心机细胞中活性最高,当肝细胞或心机细胞损伤时上述转氨酶分别释放入血。4 .

35、试述乳酸异生为葡萄糖的主要反应过程及其酶。(1)乳酸经LDH催化生成丙酮酸。(2)丙酮酸在线粒体内经丙酮酸竣化酶催化生成草酰乙酸,后者经GOT崔化生成天冬氨酸出线粒体,在胞液中经GOT崔化生成草酰乙酸, 后者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竣激酶作用下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3)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循酵解途径至1, 6一二磷酸果糖。(4) 1,6 一二磷酸果糖经果糖二磷酸酶一 1催化生成6一磷酸果糖,再异构为 6磷酸葡萄糖。(5) 6一磷酸 葡萄糖在葡萄糖一6一磷酸酶作用下生成葡萄糖。5 .举例说明蛋白质一级结构、空间构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蛋白质一级结构是高级结构的基础。有相似一级结构的蛋白质,其空间构象和功能

36、也有相似之处。如垂体前叶分泌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第4至第10个氨基酸残基与促黑激素有相同序列,因此 ACTH有较弱的促黑激素作用。6 .胞浆中的NADHfe何参加氧化磷酸化过程?试述其具体机制。7 .举例说明蛋白质的变构效应。当配体与蛋白质亚基结合引起亚基构象变化,从而改变蛋白质的生物活性,此种现象称为变构效应。变构效应也可发生与亚基之间,即当一个亚基构象的改变引起相邻的另一个亚基的构象和功能的变他。例如一个氧分子与 Hb分子中一个亚基结合,导致其构象变化,进一步影响第二个亚基的构象变化,使之更易与氧分子结合,依次使四个亚基均发生构象改变而与氧分子结合,起到运输氧的作用。8 .糖、脂、蛋白质在体

37、内是否可以相互转变?简要说明可转变的途径及不能转变的原因。 糖与脂:糖容易转变为脂类磷酸二羟丙酮a -磷酸甘油I 乙酰CoA _ 脂变糖可能性小,仅甘油,丙酮,丙酿脂肪酸甘油三酯或胆固醇CoA可异生成糖,其量甚微。蛋白质与糖、脂:蛋白质可以转变为糖、脂,但数量较小,糖氨M弊生成糖,生酮、生糖氨基酸可生成脂类。糖、脂不能转变为蛋白质,糖、脂不能转变为必需氨基酸,虽可提供非必需氨基酸的碳骨架, 但缺乏氮源。9 .试述人体胆固醇的来源与去路。人体胆固醇的来源有:从食物中摄取。机体细胞自身合成。去路有:用于构成细胞膜。在 肝脏可转化成胆汁酸。在性腺、肾上腺皮质可转化成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在皮肤可转

38、化 成维生素口。还可酯化成胆固醇酯,储存在胞液及血浆脂蛋白中。10.细胞内有哪几类主要的 RNA其主要功能是什么?细胞核和胞液线粒体核蛋白体RNArRNAmt rRNA核蛋白体组成成分信使RNAmRNAmt mRNA蛋白质合成模板转运RNAtRNAmt tRNA转运氨基酸不均一核RNAhnRNA成熟mRNA勺前体核内小RNAsnRNA参与hnRNA的剪接、转运核仁小RNAsnoRNArRNA的加工和修饰胞质小RNAscRNA/7SL-RNA蛋白质内质网定位合成的信号识别体的组成成分11脂肪酸的3 -氧化与生物合成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脂肪酸的3 -氧化与生物合成的主要区别有:进行的部位不同, 脂肪

39、酸3 -氧化在线粒体内进行, 脂肪酸的合成在胞液中进行。主要中间代谢物不同,脂肪酸3-氧化的主要中间产物是乙酰CoA ,脂肪酸合成的主要中间产物是丙二酸单酰CoA。脂肪酰基的运载体不同,脂肪酸3-氧化的脂肪酰基运载体是CoA,脂肪酸合成的脂肪酰基运载体是ACPq参与的辅酶不同,参与脂肪酸3-氧化的辅酶是FAD和NAD +,参与脂肪酸合成的辅酶是NADPH+H和脂肪酸3 -氧化不需要 HCO3 一,而脂肪酸的合成需要HCO 3 oADP/ATP比值不同,脂肪酸3 -氧化在ADP/ATP比值增高是发生,而脂肪酸合 成在ADP/ATP比值降低时进行。柠檬酸发挥的作用不同,柠檬酸对脂肪酸3-氧化没有激

40、活作用,但能激活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脂酰CoA的作用不同,脂酰CoA对3 -氧化无抑制作用,但能抑制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所处膳食状况不同,3-氧化通常是在禁食或饥饿时进行,而合成通常是在高膳食状况下进行。12 .什么是血浆脂蛋白,它们的来源及主要功能是什么?血浆脂蛋白主要包括 CM、VLDL、LDL和HDL四类。CM的功能是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和胆固醇;VLDL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和胆固醇:LDL转运内源性胆固醇: HDL逆向转运胆固醇。13 .什么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它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何结构特征?蛋白质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布,不包括侧链的构象。它主要有螺旋、3-折叠、3转角和无规

41、卷曲四种。在a 螺旋结构中,多肽链主链围绕中心轴以右手螺旋方式旋转上 升,每隔3.6个氨基酸残基上升一圈。氨基酸残基的侧链伸向螺旋外侧。每个氨基酸残基的亚氨基上 的氢与第四个氨基酸残基上的氧形成氢键,以维持a螺旋稳定。在3折叠结构中,多肽链的肽键 平面折叠成锯齿状结构,侧链交错位于锯齿状结构的上下方。两条以上肽链或一条肽链内的若干肽段平行排列,通过链间厥基氧和亚氨基氢形成氢键,维持3 -折叠构象稳定。在球状蛋白质分子中,肽链主链常出现180度回折,回折部分称为3转角。3转角通常有4个氨基残基组成,第二个残基常为脯氨酸。无规卷曲是指肽链中没有确定规律的结构。14简述肝糖原合成代谢的直接途径与间接

42、途径。肝糖原合成时由葡萄糖经 UDP6成糖原的过程称为直接途径.由葡萄糖先分解成三碳化合物如乳酸、 丙酮酸,再运至肝脏异生成糖原的过程称为三碳途径或间接途径。15概述肾上腺素对血糖水平调节的分子机制。肾上腺素通过促进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的糖原分解而抑制糖原合成,使血糖水平升高。其分子机制如下:肾上腺素作用于肝及肌细胞膜上的3受体后,促使G蛋白与GDPW离而与GTP结合,从而激活 G蛋白。活化的G蛋白能激活腺甘酸环化酶,使cAMP生成增加,cAMP敷活蛋白激酶 A;后者催化细胞中许多酶类和功能蛋白质的磷酸化,从而引起肾上腺素的生理效应。(1)使无活性的磷酸化酶 b激酶磷酸化为有活性的磷酸化酶b激酶。

43、后者催化无活性的磷酸化酶b磷酸化为磷酸化酶 a;则可促进糖原分解,升高血糖。(2)使有活性的糖原合酶 a磷酸化成无活性的糖原合酶 bo从而抑制糖原合成,致使血糖浓度升(3) cAMP-蛋白激酶系统还通过磷酸化改变某些酶的活性调节血糖水平。如抑制肝丙酮酸激酶减少糖的分解代谢,激活果糖双磷酸酶一1促进糖异生,升高血糖。16. 1mol软脂酸彻底氧化分解净生成多少ATP? 12917.简述糖异生的生理意义。(1)空腹或饥饿时利用非糖化合物异生成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水平恒定。(2)糖异生是肝脏补充或恢复糖原储备的重要途径。(3)饥饿时,糖异生增强有利于维持蹩破出蛆 18试述乙酰CoA在脂质代谢中的作用。

44、在脂质代谢中,乙酰 CoA主要来自脂肪酸的3 -氧化,也可来自甘油的氧化分解。在肝脏,乙酰 CoA 可被转化成酮体向肝外输送。在脂肪酸生物合成中,乙酰CoA是基本原料之一。乙酰 CoA也是胆固醇合成的基本原料之一。19.酶与一般催化剂相比有何异同?相同点:1)反应前后无质和量的改变;2)只催化热力学允许的反应;3)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4)作用的机理都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不同点:1)酶的催化效率高;2)对底物有高度特异性;3)酶在体内处于不断的更新之中;4)酶的催化作用受多种因素的调节;5)酶是蛋白质,对热不稳定,对反应的条件要求严格。20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其结构特征是什么?蛋白质

45、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均为L一 “ 一氨基酸,即在a -碳原子上连有一个氨基、一个竣基、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每个氨基酸的侧链各不相同,是其表现不同性质的结构特征。21 .举例说明竞争性抑制作用在临床上的应用。22 .简述天冬氨酸在体内转变成葡萄糖的主要代谢途径。天冬氨酸+a酮戊二酸在谷草转氨酶作用下生成草酰乙酸和谷氨酸,草酰乙酸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竣 激酶的作用下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经糖异生生成1, 6-二磷酸果糖,最后生成葡萄糖。1.1. 血糖的来源:(1)食物经消化吸收的葡萄糖;(2)肝糖原的分解;(3)糖异生。血糖的去路:(1)氧化供能;(2)合成糖原;(3)转变为脂

46、肪某些非必需氨基酸;(4)转变为其他糖类物质。24 .何谓肽键和肽链及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一个氨基酸的a -竣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a -氨基,进行脱水缩合反应,生成的酰胺键称为肽键。坦许多氨基酸通过肽键相连而形成长链,称为肽链。月t链有两端,游离a 氨基的一端称为N末端,游离a竣基的一端称为 C-末端。蛋白质一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它的主要化学键 为肽键。25 .为何蛋白质的含氮量能表示蛋白质相对量?实验中又是如何依此原理计算蛋白质含量的?糖有氧氧化有氧情况胞液和线粒体有左列的3个酶 丙酮酸脱氢酶系 异柠檬酸脱氢酶26 .试列表比较糖酵解与有氧氧化进行的部位、反应条件、关键酶、产物、

47、能量生成及生理意义。反应条件进行部位关键酶糖酵解供氧不足胞液己糖激酶(或葡萄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一1丙酮酸激酶a一酮戊二酸脱氢酶系柠檬酸合酶产物乳酸、ATP H2。C ATP能 量 1mol 葡萄糖净得 2molATP 1mol葡萄糖净得 36或38molATP生理意义迅速供能;某些组织依赖是机体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27 .简述各种RNAS肽链合成过程中的作用。mRNA!带遗传信息作为指导和合成多肽链的模板;tRNA以氨基酰-tRNA方式结合并运载各种氨基酸,使氨基酸进入核蛋白体对号入座合成肽链;rRNA和多种蛋白质构成核蛋白体作为合成多肽链的场近。28 .说明酶原与酶原激活的意义。有些酶在细胞

48、内合成或初分泌时只是酶的无活性前体,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酶的前体水解开一个或几个特定的肽键,致使其构象发生改变,表现出酶的活性。这种无活性的酶的前体称为酶原工酶原向酶的转化过程称为 酶原的激活。酶原的激活实质上是酶的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的过程。酶原的激活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保护消化器官本身不遭酶的水解破坏保证酶在其特定的部位和环境发挥其催化作用酶原还可视为酶的贮存形式。如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酶类以酶原的形式在血液循环中运行,一旦需要便不失时机地转化为有活性的酶,发挥其对机体的保护作用。29 .在糖代谢过程中生成的丙酮酸可进入哪些代谢途径?在糖代谢过程中生成的丙酮酸具有多条代谢途径:(1)在供氧

49、不足时,丙酮酸在 LDH催化下,接受NADH+H+氢原子还原生成乳酸。(2)在供氧充足时,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催化下,氧化脱竣生成乙酰 CoA,再经三竣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彻底氧化生成CO、HO和ATP。(3)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丙酮酸竣化酶催化下生成草酰乙酸,后者经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竣激酶催 化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再异生为糖。(4)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丙酮酸竣化酶催化下生成草酰乙酸,后者与乙酰CoA缩合成柠檬酸,可促进乙酰CoA进入三竣酸循环彻底氧化。(5)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丙酮酸竣化酶催化下生成草酰乙酸,后者与乙酰CoA缩合成柠檬酸;柠檬酸出线粒体在胞液中经柠檬酸裂解酶催化

50、生成乙酰CoA后者可作为脂肪酸、胆固醇等的合成原料。(6)丙酮酸可经还原性氨基化生成丙氨酸等非必需氨基酸。30.试述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产物及生理意义。.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产物是:5一磷酸核糖;NADPH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1) 提供5一磷酸核糖,是合成核甘酸的原料。(2) 提供NADPH参与合成代谢(作为供氢体)、生物转化反应以及维持谷胱甘肽的还原性。31比较三种可逆性抑制作用的特点。1)竞争性抑制: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结构相似,共同竞争酶的活性中心。抑制作用大小与抑制剂和底物的浓度比以及酶对它们的亲和力有关。此类抑制作用最大速度Vmax不变,表观Km值升高2)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剂与底物结构不相似或完全不同,只与酶的活性中心以外的必需基团结合。不影响酶在结合抑制剂后与底物的结合。该抑制作用的强弱只与抑制剂的浓度有关。此类抑制作用最大速度 Vmax 下降,表观 Km 值不变。3)反竞争性抑制:抑制剂只与酶 -底物复合物结合,生成的三元复合物不能解离出产物。此类抑制作 用最大速度 Vmax 和表观 Km 值均下降。32简述草酰乙酸在糖代谢中的重要作用。33 .说明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及其实用价值。酶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