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CMI编译码原理及CMI码光纤传输系统(共3页)_第1页
实验五-CMI编译码原理及CMI码光纤传输系统(共3页)_第2页
实验五-CMI编译码原理及CMI码光纤传输系统(共3页)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实验五 CMI编译码原理及CMI码光纤传输系统学号:XXX 姓名:XXX一、 实验目的1. 了解线路码型的用途2. 掌握 CMI 编译码的方法二、 实验内容1. CMI 码的光纤传输三、 实验仪器1. 光纤实验系统 1 台2. 光纤跳线 1 根3. 示波器1台四、 实验原理1.线路码型数字光纤通信与数字电缆通信一样,在其传输信道中,通常不直接传送终端机(例如 PCM终端机)输出的数字信号,而需要经过码型变换,使之变换成为适合于传输信道传输的码型,称之为线路码型.在数字电缆通信中,电缆中传输的线路码型通常为三电平的 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 ,即 HDB3 码,它是一种传号以

2、正负极性交替发送的码型。在数字光纤通信中由于光源不可能发射负的光脉冲,因而不能采用 HDB3码,只能采用0 1 二电平码。但简单的二电平码的直流基线会随着信息流中0 1的不同的组合情况而随机起伏,而直流基线的起伏对接收端判决不利,因此需要进行线路编码以适应光纤线路传输的要求。线路编码还有另外两个作用:其一是消除随机数字码流中的长连0和长连1码,以便于接收端时钟的提取。其二是按一定规则进行编码后,也便于在运行中进行误码监测,以及在中继器上进行误码遥测。2.CMI 码CMI(Coded Mark Inversion)码是典型的字母型平衡码之一。CMI 在 ITU-T G.703 建议中被规定为 1

3、39 264 kbit/s(PDH 的四次群)和 155 520 kbit/s(SDH 的 STM-1)的物理/电气接口的码型。其变换规则如下表所示:CMI 由于结构均匀,传输性能好,可以用游动数字和的方法监测误码,因此误码监测性能好。由于它是一种电接口码型,因此有不少139 264 kbit/s 的光纤数字传输系统采用CMI 码作为光线路码型。除了上述优点外,它不需要重新变换,就可以直接用四次群复接设备送来的CMI 码的电信号去调制光源器件,在接收端把再生还原的CMI 码的电信号直接送给四次群复用设备,而无须电接口和线路码型变换/反变换电路。其缺点是码速提高太大,并且传送辅助信息的性能较差。

4、3CMI 编码原理框图4. CMI 译码原理框图五、 注意事项1.在实验过程中切勿将光纤端面对着人,切勿带电进行光纤的连接。六、 实验步骤1.关闭系统电源。 2.将1310nm光发模块的拨码开关J100全部拨到ON状态,将电位器RP100向左旋转到最大。将开关J101的短路塞调到数字传输端。 3.将光端FPGA的开关J700调到“外部” 4.信号连接导线的连接方法如下:5.用光纤跳线连接1310nm光发模块的光纤活动连接器和1310nm光收模块的光纤活动连接器。6.打开系统电源,用示波器在1310nm光发模块的数字信号输入端口TP103的信号和1310nm光收模块的数字信号输出端口TP109。调节1310nm光收端电位器RP106、RP108得到最佳数字信号。7.用示波器观察光端FPGA模块的测试点TP720、TP715、TP723记录下CMI编码前、编码后、译码后的波形进行比较,理解CMI编码的原理。8.关闭系统电源,拆除实验导线。将各实验仪器摆放整齐。七、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让我对CMI编译码原理及CMI码光纤传输系统有了初步的了解,CMI即反转码,是一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