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路径研究_第1页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路径研究_第2页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路径研究_第3页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路径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路径研究摘 要: 良好的人文素质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是高职院校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顺利就业的基本保证,也是全面发展的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由于学校教育理念偏差和学生个人不重视等原因,呈现学生人文素质普遍不高的状况,要扭转这一现状,就要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专业知识学习与人文知识学习相融合、营造良好的人文校园环境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 人文素质培养 路径研究 21世纪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且随着竞争的激烈,对“全面发展的人”的需求日益迫切。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高职教

2、育承担着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培养一线劳动者的艰巨任务,其所培养的人才素质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速度,而且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世界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都迫切要求高职院校以全面发展的“职业人”作为培养目标,多途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合对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可以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大体包括:职业道德素质、职业技能素质、知识素质、心理素质、能力素质等,知识素质包括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其中人文素质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对于劳动者要求的提高显得更加重要,如何培养和提高高职生人文素质也就成为近年来高职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

3、意义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内在的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等。人文素质从结构上看大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如语言学、文学艺术、历史学、心理学、经济、法律、哲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力:如分析归纳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审美能力等;方法:能从不同角度和层次上认识世界、了解社会;道德理性:健全的心智、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批判继承、对目标和理想的追求及正确的文化观念等。”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目标是通过教育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论和思想道德素养,使其既具备精湛的技能又具有高尚的道德,成为集做人与做事于一体的“技术人文主义者”。

4、(一)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有助于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各类高质量人才”是教育部对于高职教育改革的指导意见,所谓受社会欢迎的高质量人才是指既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工作能力,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必然要求高职教育高度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加强对高职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一方面可以极大地提升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加强对国家政策、措施的认识和贯彻执行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在正确职业道德观的引领下,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企业、为人民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在社会发展瞬息万变的今天,

5、各类知识的融合度、衔接性更加明显,对人们知识广度和深度的要求也更高,新的产业和岗位的不断涌现,要求高职生不仅有一技之长,还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坚定正确的政治素质、高超的人际沟通协调能力等,否则很难很好地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高职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恰恰迎合了这种需要,为人们未来职业的更好发展和人生理想的顺利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有助于全面贯彻我国的职业教育方针。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

6、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教育部的要求不难看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普通教育是一样的,都以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终极目标,这也就意味着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职业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样才能完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并且,人文素质与职业素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良好的人文素质有助于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刻苦努力,尽可能掌握精湛的职业技能,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全身心地投入本职工作,最大限度地挖掘个人潜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他人和社会服务,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 二、我国高职院校学生

7、人文素质的现状及原因 (一)我国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基本现状。 有学者于2005年11月至2007年7月期间,在江苏省苏南地区十余所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了人文素质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苏南地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总体水平不高。学生知识面较窄,对人文学科的有关知识获取渠道较少,大多仅停留在教科书上。学校对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学重视不够,课时比重和时间安排不科学,教学质量偏低。”结合工作实践经验可以发现,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不高的现象集中体现在:其一学生的理想信念不坚定,尤其是职业理想模糊,对自己未来人生的定位不明确,并因此导致对学习不够努力,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不高。其二学生缺乏民族意识和社

8、会责任感,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倾向严重,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基本国情、世界形势漠不关心。其三是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社会公德意识淡薄,道德水准程度不高,不文明不礼貌行为和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高职院校的声誉和社会形象。其四,在艺术和美学上的修养很欠缺,审美鉴赏能力普遍低,容易受到低俗文化的不良影响。 (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不高的原因。 首先,高职院校重职业教育轻人文教育的倾向明显。高职院校由于学校就业率压力的影响,把精力集中在发展学生的专业技能上,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完善各专业的软硬件设施,对于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则认为是次要的,不愿意在这方面投入资金,忽视学生的成长和发

9、展。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缺乏丰富性和综合性;课时比重占总课时比重较低,时间安排不科学。研究显示,由于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性”的要求,技能训练、实训实习的课时占到了总课时数的4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50%,并且人文素质不纳入学生评价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学生对人文课程忽视倾向。 其次,学生个人对于人文素质的养成和发展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生几乎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专业学习上,而把如“两课”、音乐课、美术课、历史课等人文素质方面的课程当做缓解学习压力的休息课程,课堂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佳,甚至有大量学生逃课。另外,人文社会知识内容丰富,涉及面广,除了课堂学习

10、之外,还需要学生平时的日常积累和自主学习,但是在高职院校很难有学生愿意花时间去学习课外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即使如文秘、会计、旅游等专业的学生也仅仅注重学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几门课程,人文素养非常缺乏。 三、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路径 (一)调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坚持正确的教育观念。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和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不断明确各个高职院校根据本校实际条件、办学特色、学生特征,调整优化学校人才的培养目标,把培养“德才兼备,专兼结合”的综合型高技能人才作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另外,高职院校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在思想上认识到人文知识的重要性,在实践上投入人力、物力支持人

11、文社科课程的教学活动,充实人文课程内容,科学安排上课时间和课时比例,严格出勤制度,规范学生文化课程课堂纪律,把人文素质纳入学生综合考评体系,督促学生认真学习人文知识,自觉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优化人文课程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就能用新颖多样的教学形式和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 (二)建立人文知识与专业课知识的一体化学习机制。 课堂教学是集中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学生接受教育最常见的形式。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设科学高效、灵活多样的人文知识课程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国家繁荣发展、基本国情

12、和面临的各种挑战,了解世界历史和国际形势,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貌的行为,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会生存和发展能力,健康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相较于普通高校来说,学制短,专业课程比重大,学科相对简单,所以它在人文通识课程开设方面要跟普通高校有所区分。鉴于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高职院校应该立足“职业性”开展人文通识教育,把人文知识融入专业课教学,建立人文知识教育与专业课知识学习的一体化机制,让学生提升职业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人文素养,一举两得,事半功倍。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而且要根据职业要求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行业规范教育,让学生领悟职业

13、精神,养成职业人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实现做人与做事的结合。 (三)建设良好的人文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对育人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已引起高职院校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如果说人文通识课程是人文素质培养的显性课程的话,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环境就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隐性课程。它有助于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和塑造人文精神,达到引领人、激励人、塑造人的目的。良好的人文校园环境的打造需要高职院校根据本校办学特色、地理位置、专业特色打造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校园文化环境。高职院校要在校园标志性建筑、学校雕塑等校园硬环境建设过程中,集职业性、行业性和艺术性于一体,进行整体

14、规划。在校园软环境建设方面,可以举办各种教师学术交流会、学生社团活动、文化大讲堂等活动来向学生介绍、传授人文社会知识,激发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兴趣和热情,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营造浓厚的人文环境,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提升人文智慧。“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使学生在享受文化娱乐活动乐趣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心灵的洗涤,极大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发展的思想基础和价值导向,是培养学生、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土壤和平台。校园文化环境能激发学生潜在的热情、干劲和奋发向上的群体意识,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个有效途径,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人文知识的积累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注释: 李玉珍.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浅探J.社科纵横,2006(09). 周瑾.苏南地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状况的调查综述J.高职论丛,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