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标志着作权案件的裁判标准_第1页
商标标志着作权案件的裁判标准_第2页
商标标志着作权案件的裁判标准_第3页
商标标志着作权案件的裁判标准_第4页
商标标志着作权案件的裁判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商标标志着作权案件的裁判标准导读:本文商标标志着作权案件的裁判标准,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商标标志着作权案件的裁判标准周云川根据商标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该条规定的“在先权利”包括着作权。着作权人认为他人申请注册的商标损害了其着作权,依照商标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提出异议或者争议的,通常认为应当按照侵害着作权案件的思路进行审理,按照着作权法规定的标准进行裁判;经过审理认为未经作品权利人许可,将他人作品申请注册为商标的,认定构成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着作权,适用商标法第三十一条不予注册或者予以撤销。对此并无大的争议。然而

2、,目前实践中出现在先商标权人以其商标标志构成作品为由,主张适用商标法第三十一条,通过着作权的保护,禁止他人注册与其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情形。对于这种案件是否仍然按照一般思路和标准进行审理,实践中存在分歧。一、不同观点及其理由一种观点认为,此类案件虽然在先商标权人主张的是商标标志的着作权,但对于构成作品的商标标志,着作权法并未排斥其着作权保护,因此与一般的请求保护着作权的案件并无根本差异,仍然应当按照侵害着作权的思路进行审理,并按照一般的标准对是否构成作品、是否经过许可、是否有接触及构成实质性相似等问题作出裁判。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对此类案件应当特别考虑,采用特殊的裁判标准(简称特别论)。特别论

3、认为,在此类案件中,申请人(在先商标权人)的本意是保护其商标权,却转而通过主张对在先商标图案的着作权实现曲线保护。这种现象会带来如下问题:(1)由于着作权保护本身没有商标法意义上的商品类别限制,如果允许在先商标权人主张其商标标志的着作权,将使得在先商标成为事实上的全类保护。如此与商标保护以注册和使用类别为限(驰名商标部分除外)的制度基础相冲突,事实上架空了商标法第十三条、第二十八条和第三十一条后半段等规定,使得标志构成作品的在先商标成为所谓的“超级驰名商标”,打遍天下无敌手,事实上垄断了商标标志。(2)由于对作品的保护几乎没有地域性限制(多数国家都是伯尔尼公约成员国),很多在国外注册和使用的商

4、标权利人可以通过主张其商标标志的着作权保护,进而禁止他人在我国申请注册与其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事实上为其预留空间,使得商标权地域性原则和在先申请原则形同虚设。特别论认为作品保护无类别限制、无地域限制这“两无限制”,显然与商标的基本制度相悖,“完全颠覆了商标法律制度的基本秩序和立法目的”,“打破依据不同知名度提供不同力度保护的商标保护制度的平衡,将与商标法律制度自身的立法目的背道而驰,对着作权的这种保护可能就走向某种程度的矫枉过正”。1二、特别论提出的几种解决思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避免所谓的对商标基本制度的冲击,特别论从不同环节入手,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1 .提高商标标志构成作品的认定标准,

5、要求只有具有更高的独创性的标志才构成作品,受着作权保护。因为一方面,商标的功能在于区分商品来源,商标权人使用商标的目的也在于此,商标法保护的是商标与商品提供者之间的联系。这与着作权法通过保护着作权人对作品享有的复制权、发行权等专有权利以鼓励作品的创作和传播的目的,有根本上的不同。另一方面,在商标注册程序中适用在先着作权保护,即意味着禁止与该作品相同或实质性相似的标志在所有商品类别上的注册和使用,这种保护力度甚至远超过对一般驰名商标的保护,故理应慎重对待。在北京法院就此问题召开的研讨会上,也有法官提出:应把握适当的、有一定高度的独创性标准,平衡部门法之间所调整的不同的利益关系,避免轻易造成商标在

6、未注册、注册但未使用、使用但未形成一定影响等情况下,即获得全类保护的状况。2 .从根本上否定商标标志获得着作权保护的可能性。这种思路认为即使商标标志构成作品,但一旦将其作为商标使用,由于权利人选择了另一种保护途径,则不再受到着作权的保护,否则构成多重保护。这种观点虽然尚未在有关裁判中明确提出,但事实上提高作品独创性标准在一定意义上其结果就是否定作品的构成,进而堵住通过着作权保护的路径。3 .从商标标志的着作权归属、证明等方面严格责任。在司法实践中,主张在先商标标志着作权的当事人通常以在先的商标注册证(包括国内和国外)作为其享有着作权的主要证据。对此,有观点认为,商标注册证的效力仅是证明商标注册

7、人在其指定商品上对该商标标识享有专用权,而一旦将其单独采信为商标注册人享有着作权的充分证据,商标注册人事实上就可以在所有商品或服务类别上禁止他人使用与其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这完全颠覆了商标法律制度的基本秩序和立法目的。鉴于此,既然这种商标的权利人对其商标意图享有超强保护,甚至强于商标法律制度对驰名商标提供的保护,那么依据“权责相当”的准则,就应当承担与此相称的充分举证责任。商标注册证仅可作为初步证据,应有其他旁证。1这种观点认为商标标志通过着作权的保护力度太强,需要在权属证明方面承担更高的、更为充分的举证责任。4 .提高侵权判断标准。这种观点认为对于主张商标标志着作权的案件,在作品的独创性上

8、应当坚持一般着作权的标准,不宜搞特殊化,提高作品的认定标准,但主张在判断诉争商标是否损害在先商标标志着作权时,适当提高侵权判断标准,进而减少对商标标志的着作权保护,避免在先商标权人变相垄断标志。总之,上述几种思路虽然切入点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即限制甚至否定在先商标权人通过着作权获得“两无限制”的保护,实现所谓商标权和着作权的平衡。三、特别论观点没有法律和法理依据第一,商标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其根本目的是避免诉争商标与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相冲突,确保诉争商标注册的合法性。因此商标法第三十一条前段规定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是对商标注册的限制,其出发点

9、不是保护商标权,而是保护包括着作权在内的其他在先权利。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是否构成对某特定在先权利的损害时,通常都依据特定在先权利保护法或者规则进行判断。着作权也不例外。既然是着作权问题,就应当回到着作权法本身去考虑,过分强调“商标特色”,只能把问题复杂化。第二,作品的独创性标准,作品的认定、权属证明以及侵权判定等,都是着作权法的一般性问题。在商标授权确权案件中,所主张的内容是否构成作品,主张的当事人是否为权利人以及诉争商标是否侵害他人着作权等,与一般着作权案件所要解决的问题并无二致。对于何为着作权法的保护对象、如何合理确定作品的独创性标准,如何证明作品的权属以及如何进行侵权判定等,在着作权法上

10、已有一套相对明晰的标准。这样的标准不应涉及商标注册合法性判断而改变,更不应因所主张的内容为商标标志而改变。第三,将作品作为商标标志使用,或者该作品就是专为商标而设计的,只是使得作品进一步发挥标识来源的功能,其智力成果不会减损,因此并不能改变其构成作品,可受着作权法保护的事实。剥夺其仍然通过着作权法寻求着作权保护的权利,没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将某受到着作权保护的作品作为商标注册和使用,反倒使得其所受的着作权保护更少,甚至不予保护,显然不符合逻辑。至于说所谓多重保护,并不能成立。一般的多重保护针对的是同一对象、同一权利内容,但作品和商标所保护的对象不同,权利的内容不同,前者保护的是智力成果,后者保护的是商誉。第四,一种观点认为商标就是识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商业标志,本身并不会带来文学艺术的进步。美国最高法院在一起商标案件中认为,商标并不具有促进科学和实用艺术的功能,因为普通商标与发明和发现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商标并不具备作为智力劳动成果的条件,它通常是当事人采用既存的事物作为具有显着性的符号使用的产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