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附答案_第1页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附答案_第2页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附答案_第3页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附答案_第4页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附答案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观看交响乐队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同属于管乐器的圆号、小号、长号、大号发出 声音的高低各不相同,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长度有关猜想二: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横截面积(粗细)有关小明找来了两个未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制成了一些哨子(如下图所示).注射器的规格 分别为2. 5ml和5ml.他一边吹哨子一边调整注射器内空气柱的长度,同时利用专用仪器 测出声音的频率和响度,详见下表(表中“ml”表示亳升,“cm”表示厘米)

2、序号ABCDEF注射器规恪(ml2.52.52.5555空气柱长度(em)2 一1.5I71.51频率(H2)33748&56230035748S声强级(dB)757560756075(1)选用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 相同时,管 内空气柱越短,音调越 .(2)选用序号为 的两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 相同时,管 内空气柱横截而积越大,音调越 .(3)序号为C、D的两次实验中,响度大的是 (选填C”或D” ).【答案】横截面积(或粗细)高A、D (或B、E或C、F)长度低D【解析】【分析】【详解】要研究音调的高低和什么因素有关,需用控制变量法.(1)选用

3、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横截面积(或粗 细)相同时,管内空气柱越短,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快,音调越高.(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而积有关,需控制琴弦的长短和琴弦的 材料不变,所以要选择A、D (或B、E或C、F).由此可得,在空气柱的长度相同时,管内空气柱横截而积越大,音调越低; (3)序号为& D的两次实验中,D实验时的声音强度为75分贝,大于C实验时的声音 强度.2.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 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

4、能与琴弦的横截而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 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2)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 数据、。(3)本探究实验中研窕方法是: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 (mm2)编号材料长度 (cm)横截面积 (mm2)A铜600.76F铜1000.7

5、6B铜600.89G铜801.02C铜601.02H尼龙801.02D铜800.761尼龙1001.02E铜800.76J钢【答案】A B C A D F 80 1.02控制变量法【解析】【详解】田3为了验证猜想一,即音调高低可能与横截而积有关,需要保持琴弦的长短和琴弦 的材料不变,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编号A、B、C符合要求,它们的材料相同,都是 铜,长度相同,都是60cm,只是横截面积不同:456为了验证猜想二,叩音调高低可能与长短有关,需要保持琴弦的材料和琴弦的横截 而积不变,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编号A、D、F符合要求,它们的材料相同,都是铜, 横截而积也相同,长短不同:(2)为了验证

6、猜想三,即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编号 G、H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只是材料不同,和J作对比,只需要长度也是80cm、横 截面积也是1.02mm2即可:本探究实验过程中,三个变量,保持其中两个量不变,对比第三个量的变化与音调高 低的关系,这是用到了控制变量法。3.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尺子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1)该同学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 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振动的幅度大致 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 由此

7、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2)又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 钢尺振动幅度: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快慢大致相同.实验 发现拨动尺子的力度越大,尺子 越大,发出声音的 越大:(3)在实验中会发现: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 不到声音,这是由于【答案】低频率振动的幅度响度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频率越低,发 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当尺子伸出桌而超过一定长度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低于20Hz,属于次 声波,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解析】【分析】(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

8、率决定,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 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2)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 .【详解】(1)当尺子伸出桌而的长度越长时,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当尺子伸出桌面的 长度越短时,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 的振动频率有关;(2)拨动尺子的力度越大尺子振动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拨动尺子的力度越小 尺子振动幅度越小,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小:由此可得出结论:响度的大小与发声物体的振 动幅度有关;(3)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频率越低,

9、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所以当尺子伸出 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但发出声音的频率低于20Hz,属于次声 波,人听不到声音.4.如图所示,一个正在发声的警报器置于密闭的玻璃罩内悬浮(与玻璃罩、底座没有接 触),阿恩能听到警报器的声音。步骤I:开启抽气泵后,阿恩听到警报器的声音逐渐变弱。步骤2:关停抽气泵,玻璃罩内传出微弱的声音:再放进空气时,声音又逐渐变强。多次重 复上述实验,均有上述实验现象。(1)上述实验说明了: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是:(2)阿恩从气泵说明书上了解到:抽气泵无法把玻璃罩内空气全部抽出。根据上述实验和 信息,能否直接得出结论:“真空不能传声”?答:,判断的依据是【

10、答案】玻璃罩内空气的密度(多少、稀薄程度)不能 玻璃罩内无法实现真.空,阿恩 始终能听到声音【解析】【详解】(1)没抽空气之前,声音能通过空气传播出来。开始抽空气,声音开始变小。说明玻璃罩 内空气的密度(多少、稀薄程度)能影响声音的强弱;(2)抽气泵无法把玻璃罩内空气全部抽出,即玻璃罩内无法实现真空。所以根据上述实验 和信息,不能能直接得出结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5.为了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如图所示.A.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B.借肋于仪器观察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图象不同.C.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11、.D.用一张硬纸片先后在木梳的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听声音的变化.(1)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的两个实验现象是.(选填字母)(2)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和传播产生的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选填字母)说明. (选填字母)说明.【答案】A、C B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D两次划动纸片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 【解析】解:A、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而,水而溅起水花,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的 振动:B、借肋于仪器观察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图象不同,说明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C、放在玻璃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向外抽时,听到的声音逐渐减 弱,是因为真空不能传

12、声.由此可知,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D、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第一次木梳齿的振动频 率比第二次快,所以第一次比第二次听到的声音高,说明音调高低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 关.(1)能说明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的两个实验现象是A和C:(2)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和传播产生的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B说明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D说明了两次划动纸片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故答案为(1) A、C;(2)B;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D:两次划动纸片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声音的特征等知识进行解答.二、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6.

13、小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棋子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棋子A 的像.(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棋子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棋 子A的像完全重合(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2)解决上方的问题后,棋子B与棋子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 (3)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下一步应该 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答案】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 与镜面是否垂直,分别测量对应点到镜而的距离,分析得出结论: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 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

14、应点到平面镜间的距离相等.【解析】【分析】 (1)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A(2)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3)从实验的目的:探究,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角度分析即可.【详解】(1)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即垂直于桌面,如果不竖直,所成的像不在桌而上,所以 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2)实验时用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 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3)本实验是探究、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

15、体各对应点的连线 与平而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所以他们下一步应该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而是否垂直,像距和物距是否相 等:通过归纳处理即可得出如下结论:物和像的连线与镜而垂直,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 相等.7.学习小组用图中所示的圆柱形纸质套筒做“探究小孔成像规律”的实验,发现像的大小不 同,亮度也不一样.口区翘4X 匚甲(1)关于像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猜想2 :与小孔的形状有关;猜想3:与小孔的大小有关.类比利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焦距时,光屏从焦点处远离透镜过程中,光斑越大越暗的现象,可判断猜想1是的.验证猜想2时,

16、固定烛焰、纸筒和光屏的位置,更换使用如图乙所示的三个小孔进行 实验,分别观察比较所成像的亮度.他们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为验证猜想3,固定烛焰、小孔和光屏位置,只改变圆孔直径,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表.国孔的直径/mm小于1.01.01.52.02.54.0像的清晰度清晰清晰清晰清晰较模糊模糊像的明完程度逐渐变完一实验现象表明:在小孔成像清晰时, .(2)学习小组对像的清晰度与亮度问题作进一步探究.在纸筒底部中心开一小孔a,又在a上下等距的位置再开两个小孔b、c,光屏上观察到 三个像.在b、c两孔处放置两相同的三棱镜,移动光屏到图丙位置时,光屏上只出现一个 清晰的更亮的像.则b、c两小孔处三菱镜放置

17、的方式可能是.他们设想在b、C两孔之间再开若干个小孔,并在小孔处放置棱镜,所成的像都与b、C 两孔处三棱镜所成的像重合,则光线通过这些棱镜的偏折程度比通过b、C两孔处三棱镜的 要(选填大或小).若开一个大孔,并在大孔处放一合适的凸透镜替代上述所有棱镜后,恰能在图丙位置光 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则此像是的倒立实像:若只用a孔替代凸透镜,在图丙位置光屏上所成的像与该透镜所成的像相比,像的亮度,像的大小.【答案】正确没有控制小孔的大小相等小孔越大亮度越亮C小缩小更亮相等【解析】【详解】(1)根据题意知道,当光屏从焦点处远离透镜过程中,出现光斑越大越暗的现象,则说 明像的亮度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故可判

18、断猜想1是正确的:要探究像的亮度与小孔的形状的关系,则需要控制孔的大小不变,只改变形状,而图乙 中即改变了孔的形状,没有改变孔的大小,所以,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小孔 的大小相等:分析表格的实验数据知道:在小孔成像清晰时,小孔越大,像的明亮程度越亮:(2)三棱镜具有偏折光的能力,要想使光都会聚在光屏中心的位置,则在be两处放置 的三棱镜的方式可能是凸透镜的形状,即图C的形状;在b、c两孔之间再开若干个小孔,并在小孔处放置棱镜,此装置类似凸透镜,过光心时 传播方向不变,越靠近光心的光线偏折程度的越小,故则光线通过这些棱镜的偏折程度比 通过b、c两孔处三棱镜的要小;根据图知,物距大于像距,

19、可以判断出此时凸透镜成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因为凸 透镜和小孔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和物距相等,所以像的大小是相等的,因为入射到 凸透镜上的光数量较多,经凸透镜折射后,经过的像点的光线多,所以看起来亮一些(2)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三棱镜具有偏折光的能力,所以,要想使光都会聚 在光屏中心的位置,则在be两处放置的三棱镜的方式应是凸透镜的形状,即图C所示的形 状。根据题意知道,在b、c两孔之间再开若干个小孔,并在小孔处放置棱镜,此装置类似凸 透镜,由于过光心时传播方向不变,越靠近光心的光线偏折程度的越小,所以光线通过这 些棱镜的偏折程度比通过b、c两孔处三棱镜的要小些。由图知道,此时物

20、距大于像距,所以此时凸透镜成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由于像的 大小由物距和像距共同决定,物距和像距都不变,像的大小不变,但凸透镜越大,像越 亮,因为入射到凸透镜上的光数量较多,经凸透镜折射后,经过的像点的光线多,所以看 起来亮一些。【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小孔成像的探究和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考查了根据题中信息分析解答能力, 有一定的难度。8 .小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 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实验过程中一切准备就绪后,小明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 (选填点 燃”或“未点燃”)的燃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而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

21、的前侧观察,直 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选 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小明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 面镜成的像是 (选填“虚或“实”)像: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 (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变”)。【答案】未点燃等效替代法虚不变【解析】【分析】【详解】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而移动,人眼一 直在玻璃板的前侧(4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 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移去

22、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 镜成的是虚像。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艾英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在向右移动的过程 中,由于物像到平而镜的距离相等,所以蜡烛像的位置不变。9 .如图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 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1 )要使入射光和其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而镜的位置关系是 (选填垂直或不垂直).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反射.(2 )小明让一束光沿A0贴着纸板E射到平而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0B的径 迹.三

23、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 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 .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20。70230。60。35040(3)三次实验中,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在 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而内请你评估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 并说明理由:【答案】垂直 漫 把反射光线与镜而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 不合理.应将纸板F沿法线 方向折转,再次观察纸板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解析】(1)在做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应将纸板与平面镜垂直放置,这样才能使入射光线和反射光 同时出现在纸板

24、上:由于纸板的表而不是光滑的,光在上而发生了漫反射,所以我们可以 从不同方向看到反射光线;(2)由表格的数据分析可知,小明把反射角搞错了,他把反射 光线与镜而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反射角应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3)小明的做法是 不合理的,因为他没有折转纸,得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正确的做法应将纸板F沿法线 方向折转,再次观察纸板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10 .如图所示是小方同学用两只外形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2)选取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 关系.(3)在实验过程中,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再将

25、另一支不点燃蜡烛放在玻璃板 的后而来回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而的蜡烛的像.(4)当点燃的燃烛放在玻璃板前面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8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 燃” 了;移去8处的蜡烛,将光屏放在8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 所成的像是像.(5)小方将玻璃板移去,在玻璃板位置放一个凸透镜,8处放光屏,发现光屏上恰好成倒 立、等大的蜡烛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答案】像的位置大小重合虚10【解析】【详解】(1)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的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透过玻璃板也 能观察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

26、关系;(3)实验时要另外拿一支相同的未点燃的始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在玻璃板前看上去与 玻璃板前的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完全重合时,说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4)移去8处的蜡烛,将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燃烛的像,因为虚像不能用光屏 承接,说明是虚像;(5)由题意可知,当物距为20cm时,物体成一个等大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的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三、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四皿 (a)(b)丙11 .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甲乙(1)实验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2)如图甲为某同学实验时测沸水温度的情形.他的错误之

27、处是.(3)纠正错误后,他观察到从开始加热至水沸腾,所用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4)他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之后,每隔I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时间t/min01234L 6789温度T/90929496989999999999(5)他们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应该是丙图中的 图.从实验可得出,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 热,但温度:实验测出水的沸点为.【答案】热胀冷缩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水太多(或水的初温较低)吸保持不变99【解析】【分析】【详解】(1)实验室中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规

28、律制成的.(2)在甲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的底部,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3)水加热时间过长可能是水的初温太低,可以用初温较高的水开始加热;也可能是水量太 多,可以减小水量;也可能是酒精灯火焰太小,可以增大火焰,也可能使烧杯未加盖等: (4)根据表中的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乙(5) a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枳不断变大,所以a图是沸腌时的情况;b图中气泡在上 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减小,所以b图是沸腾前的情况.从实验可得出,液体在沸腾过程中仍 要加热,还在不断吸热,从表中数据来看,沸腾后温度不变,实验测出水的沸点为99c.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水太

29、多(或水的初温较低):图见详 解:a:吸:保持不变:99.12.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甲乙(1)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2)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再升高,但酒精灯要持续加热,这说明液体在沸腌过程中 要;(3)图乙中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中水温度变化的图象是 (填“A” “B” “C”或“D” ) o(4)如图丙所示,温度计的正确读法是。(5)当水沸腾时,若水中有一个气泡从A位置(体积为匕)上升至B位置(体积为也),则匕% (选填或“二”下同)。气泡在A、B两位置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a 和 Pb 则 Pa Ps .(6)以下表格中的内容是

30、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则水的沸点是一C.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8989898(7)完成实验后,烧杯内水的质量与实验前相比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 小”).【答案】89吸热A乙 98变小【解析】【详解】(1)温度计的每一个大格表示10,每一个小格表示1C,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为89C:(2)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再升高,但水在各个部位都要汽化,需要不断的吸热,所 以酒精灯要持续加热:(3)水在沸腾前,温度不断升高,沸腾后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所以A图能正确表示实 验过程中水温度的变化:(4)温度计的正确读法是视线垂直刻度线读数,所以乙的读数方法正确;(5)当水

31、沸腾时,水在各个部位汽化,因此大量气泡会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得到补充,并且 越往水面水的压强越小,因此气泡会越变越大,所以匕匕,PaPb :(6)观察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98C:(7)烧杯瓶口敞开,在烧水的过程中,水不断蒸发,所以完成实验后,烧杯内水的质量与 实验前相比变小。答案:89;吸热;A:乙:;98:变小。13.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请你指出图1中实验操作错误之处是;图2 (选填“甲”或“乙”)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水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水 的温度;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而上不停的冒“白气”,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有的小组觉得把水

32、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请你说出 一条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 o【答案】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甲 不变 液化 用温度较高的水实验【解析】【分析】【详解】国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这样测量的温度不是液体的温度了,同时还容易 损坏温度计。水在沸腾过程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并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枳逐渐增大,到最后破 裂,故甲图表示水在沸腌时的情况,水在沸腌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水在沸腾过程中,产生大量高温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大量的小水滴,这就是我们 看到的“白气”。水加热时间过长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水的初温太低,用温度较高的水实验;也可能 是水量太多,适当减少水的质量:也可能是酒精灯火焰太

33、小,可以增大火焰,也可能是周 围的环境温度过低。14.在做“探究水的沸腌”实验中:(1 )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调整的是( A/B)部分.甲乙丙(2)当水的温度加热到90C时,每隔I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记 录数据如下表:第Imin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水的温度是,分析表格中的(4)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腌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丙中的(a)、(b)所示,则图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5)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时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答案】B 92 98错误 石棉网的温度较高,把热量传递给水b减小水的质量、用初 温较高的水实验、用火力

34、更大的酒精灯加热等【解析】由于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需先根据酒精灯固定B的高度:(2)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VC,示数为92;由表格中数据知,水在沸腾过程中保持98c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 98 . (3)结论错误,撤掉酒精灯后,石棉网有余热温度高于水的沸点,对水继续加热. b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腌前得现象.(5 )实验中为了减少从 开始加热到沸腌所用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减少水的质量、用初温较高的水实验、用 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等.点睛:掌握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区别: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枳逐渐减小;沸腾 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

35、,可以减少水的质 量或提高水的初温;水沸腾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15.如图所示是小兰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1)安装实验器材时,她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 进行.(2)当她观察到杯底的气泡在水中上升、体枳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时,说明水开始沸腾.(3)她还发现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温度计示数如如图所示,则水的沸点为C.(4)通过预习她已经知道沸腾过程要不断吸热,可是,当她移开酒精灯时,发现水还会沸 腾一会儿,原因可能是.【答案】自下而上 变大97石棉网上有余热,水可以断续吸热【解析】【分析】【详解】(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

36、度;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 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H.温度计的高度; 沸腾时气泡不断吸收周围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故气泡是不断变大,到了水而气泡破 裂,里面的水蒸气释放到空气中.(3)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97C;熄火酒精灯,观察到水还会继续沸腾一会儿,这是因为石棉网温度高,水会继续吸热: 水要想持续沸腾,需要持续吸热.故答案为自下而上;变大;97:石棉网温度高,水会继续吸热.四、初二物理光的折射透镜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窕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图甲中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 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未画出)。506

37、0ro4506,6甲乙凸透镜的焦距是cm;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则该像是倒立、的实像“若在图乙中将凸透镜移到55cm刻度线处,则将光屏移动到 cm刻度线处,可以再次看到清晰的像:若在图乙中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将光屏向 (左/右)移动才 能再次看到清晰的像,若放上镜片后,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换成一个焦距更 (选填“大”或“小”)的凸透镜,也能够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若在图乙中用塑料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持续用力吹气,发现光屏上“烛焰尖 部”变模糊,则将光屏向 (左/右)移动,“烛焰尖部”又会变清晰。【答案】10.0放大75右小左【解析】【分

38、析】【详解】田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即凸透镜的焦点:则由图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60.0cm-50.0cm=10.0cm(2乂2当蜡烛、凸透镜位于图乙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物距为50.0cm-35.0cm=15.0cm 物距大于1倍焦距而小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网若在图乙中将凸透镜移到55cm刻度线处,物距为55.0cm-35.0cm=20.0cm=2/物距等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凸透镜能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也等于2倍焦距,故将 光屏移动到75cm刻度线处,可以再次看到清晰的像。(3乂可图乙中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后,因

39、 近视眼镜的镜片为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 像。若放上镜片后,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换成一个焦距更小的凸透镜,也能够 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在图乙中用塑料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持续用力吹气,A点气体流速变大, 则A点处气体压强变小,烛焰将向左移动,物距增大,像距应减小,所以应将光屏向左移 动,“烛焰尖部”又会变清晰。乙丙实验前,需要选择焦距恰当的凸透镜。实验室有A、B两种凸透镜,图甲是平行光通过 两种凸透镜后,在光屏上会聚在一点时的光路示意图:从图中读出透镜A的焦距为cm:为了便于完成探究过程,应该选择透镜 (选填A”或B” )进行实验,并将此透

40、镜固定在光具座上的50cm刻度处:在调节光具座上光学器材的高度时,燃烛应该 (选填“点燃”或“不点 燃”);当把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的15cm刻度处,如图乙所示,此时想在光屏上成像,应该将 光屏移动到光具座的 (选填“A” “B”或C” )刻度范围内:A. 50cm 60cm B. 60cm 70cm c. 70cm 100cm当 2/,且像成在光屏上时,把蜡烛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那么要想在光屏上继续成像,应该将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5)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越烧越短,会看到烛焰在光屏所成的像 (选填“上移”或“下移”):调整蜡烛的高度后继续探究成像特点,如图丙所示,

41、调I?光屏的位置可以在光屏上得到 一个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把光屏和蜡烛的位置互换,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像。【答案】10.0 A点燃B靠近上移放大能【解析】【分析】【详解】1由图甲知,透镜A焦距为10.0cm。由图甲知,透镜B焦距为40.0cm,由图乙知,光具座的最大刻度为100.0cm,那么应选 透镜A进行实验。调节光具座上光学器材的高度时,蜡烛应该点燃,才能准确判断蜡烛中心、透镜中心 和光屏中心是否在同一水平高度。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的15cm刻度处,则此时物距为35cm,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那 么像距小于二倍焦距而大于一倍焦距,即光屏在光具座的位

42、置应在60cm至70cm刻度处, 故B选项正确。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蜡烛远离凸透镜,那么光屏应靠近凸透镜,才能再次继续成 像。(5)当蜡烛的长度变短后,据过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知,烛焰所成的像向上移。(6)刀由图丙知,此时的物距小于20.0cm,即物距小于二倍焦距而大于一倍焦距,则所成的 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据光路可逆知,若透镜位置不变,光屏和蜡烛的位置互换,光屏上能看到像。18.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若用此凸透镜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在乙图的基础上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则应将光屏(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

43、镜,再次在光屏成倒立、 (选填“放大”等 大”或“缩小”)的实像:在乙图的基础上,保持蜡烛、凸透镜位置不动,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 (选填 “远视镜”或“近视镜”),将光屏远离后,会再次在光屏成清晰的像:如果将凸透镜换成平面镜,保持蜡烛与平而镜的距离不动,移动光屏到合适位置, (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成清晰的像。【答案】靠近缩小近视镜不能【解析】【分析】【详解】(1)12由图甲知,实验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10cm。而乙图中,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小于 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此时的像距大于物距,当蜡烛移到20cm刻度线处,此时的物距 大于二倍焦距,比第一次的物距大,则像距比第一次的小,所以应将光

44、屏靠近凸透镜,且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实像。若保持图乙的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想将光屏远离后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须 让光线先发散,故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凹透镜,即近视镜。若将凸透镜换成平面镜,保持蜡烛与平面镜的距离不变,无论怎么移动光屏都得不到 像,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光屏上无法承接。19.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 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F和尸为凸透镜 的焦点,P和P到凸透镜的距离为二倍焦距。)1P F F P保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 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

45、倒立的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 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下表中是小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实验次数12345物距/ (cm)302015105像距v (cm)15203040/实验所用的透镜的焦距为:第1次实验后,小明将一远视眼镜紧贴在凸透镜的左侧,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 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交流数据过程中,老师指出表格中第 次实验数据是编造的,请你写出老师做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答案】左缩小照相机10cm靠近4物距等于焦距时,凸透镜不成像【解析】【分析】【详解】依据凸透镜成像规律

46、,可知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此时像距小于 2倍焦距,因此应将光屏向左移动。网照相机照相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与凸透镜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像特点相同,即照相 机利用了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的成像原理。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知道,当物距等于20cm时,像距也等于20cm,此时物距等 于像距等于二倍焦距,因此焦距等于10cm。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它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如果把它紧贴在凸透镜的左侧会使原来会 聚成像的光线提前会聚,所以要想接到清晰的像,光屏要靠近透镜。7由第4次实验数据可以知道,此时物距等于焦距,物距等于焦距时,凸透镜不成 像。20.小明和小红做“探究凸透镜

47、成像规律”的实验: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明将一把木质刻度尺的一端支于水平地而上,观察 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不断调节刻度尺,使其在地而上的影子,这时尺的方向就 与太阳光的方向平行。小明保持尺不动,小红将光屏A和凸透镜L按照图甲所示的方式均 垂直于刻度尺摆放,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dm:实验中各器材的摆放位置如图甲所示,若要研究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的成像特 点,则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填字母):a.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b.光屏位置保持不变,将蜡烛移至15cm刻线处,移动凸透镜直到找到清晰的像c.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将蜡

48、烛移至15cm刻线处,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凸透镜能成等大的像吗?为了在实验中准确的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小明采用了以下 的做法:为了画出相同的蜡烛,小明将白纸铺在水平桌而上,把点燃的蜡烛和玻璃板放置在如图 乙所示的位置上,用笔在纸上画出燃烛的“像”:()将画有烛焰“像”的纸(填“正”或“倒”)贴在光屏上,这样便能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准确的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玻璃版【答案】最短1 C白纸倒【解析】【分析】【详解】小明保持尺不动,小红将光屏A和凸透镜L按照图甲所示的方式均垂直于刻度尺摆 放,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0= 10.0cm=ldm(2)3此

49、时物距小于两倍焦距,所以需要调节蜡烛距离大于两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 律,物距大于两倍焦距,像距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间。作出4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4即4的像。如图所示: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当u=2/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比 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应将画有烛焰“像”的纸倒贴在光屏上。五、初二物理物体的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21.在“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实验中,小华用两个等大的圆纸片,做成两个锥角不等的 纸锥,如图甲所示.甲乙(1)实验要测量的物理量有下落的高度和.(2)实验时想纸锥下落慢点,最好选择图甲中的 (选填“大”或“小”)纸锥进 行测量.(3)频闪摄影是研究变速

50、运动常用的手段.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发出一次短暂的闪光,照 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图乙是纸锥竖直下落的频 闪照片,频闪仪每隔0.1s闪光一次.纸锥从A到B过程的平均速度为V0 从B到C过程 的平均速度为Vbc,则Vas: Vbc=.【来源】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巩固训练题【答案】时间大7 : 10 【解析】【详解】Su = 一(1)根据实验原理一工可知,需要测量下落的高度和时间,利用公式求平均速度;(2)由图知,大纸锥的迎风面积在,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大,下落较慢;所以实验时想纸锥下落慢点,最好选择图甲中的大纸锥进行测量.(3)如图Saw

51、 = 70.0cm -35.0cm = 35.0cm, J = 0,ls x 5 = 0.55:sbc = 35.()cm - 15.0cm = 20.0cm Iqc = 0.1s x 2 = 0.2s0 , U zzz _ 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得:Sab o.35Om7- = 0.7m/stA8 0.5s:= lm/ssbc 0.200m= L =Sc o.2s 贝ij: vAB : vBc = 0.7m/s:lm/s = 7:10。22.在做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时,小明取长50cm的细玻璃管注满 水,管中留一个小气泡,将玻璃管反转后,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1)小明

52、将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一中,请你在图的坐标中画出S,图像表一:从0点开始的距离s/cm0102030405mm高的气泡从0点开始的时间 t/s05101520表二:从0点开始的距离S/cm0204060801cm高的气泡从0点开始的时间t/s03.67.210.814.42cm高的气泡从0点开始的时间t/s03.46.810.213.650cm4030-20-10 -0f从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像,小明认为:小气泡所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他判断的依据 是:。小明换用粗玻璃管又做了2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二所示。观察数据可知:(大/小)气泡运动较快。由于气泡上升较快,会造成时间的测量难度较大,为了解

53、决这一 困难,根据小明的实验数据,请你提出一点建议:a本次实验中,小明还发现,玻璃管与水平成60。角放置,管中气泡的上升要比竖直放置 快一些;而当玻璃管水平放置时,气泡几乎不动。根据此现象你能推测出:随倾斜角度的 增大,气泡上升速度的大小将:o【来源】人教版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试题s/ciD相等时间通过相等的路程(或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大 用小气泡做实验(用较细玻璃管、用较长玻璃管)先变大后变 小【解析】【分析】先确定横坐标轴的标度,将表一中的数据在S 坐标系中用描点法图。要判断气泡做什么运动,关键是看它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何变化。从表二中分

54、析长、短气泡运动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找到长气泡和短气泡谁运动 得快,根据题干条件,运动慢的误差较小,从而也找到减小误差的方法。根据管在倾斜过程中气泡上升的快慢情况与开始比较,得出结论。【详解】田根据实验数据中,时间和对应的路程之间的关系,可绘制出路程s与时间t的图像:(2乂2从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像,都反映出了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或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即 速度)是一个定值,说明小气泡所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从表二中数据不难看出,大气泡运动较快:为解决气泡上升较快,造成时间的测量难度较大,根据大气泡上升快的特点可知,可用 小气泡做实验,或用较细玻璃管、用较长玻璃管做实验。当玻璃管与水平成60。角放置,管中气泡的上升要比竖直放置快一些:而当玻璃管水 平放置时,气泡几乎不动。根据此现象不难推测出:随倾斜角度的增大,气泡上升速度先 变大后变小。23.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1)实验原理是: (如图).(2)实验器材有:斜面、木块、小车、金属片、.(3)测量的物理量:有:和.(4)斜面应选择较 (选填大或小”)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 (5)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为1.6s.则AB段的路程Sab= cm,小车在AB段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