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理会否决权“权力政治”的影像 【原文出处】欧洲【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200206【原刊页号】3642【分 类 号】D7【分 类 名】国际政治【复印期号】200303【 标 题】安理会否决权“权力政治”的影像【 作 者】史哲【作者简介】史哲,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通讯地址:100871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内容提要】安理会否决权是联合国制度框架内大国政治斗争的最激烈方式。本文对安理会在联合国50多年>' target='_blank' class='
2、;infotextkey'>历史中使用的否决权,按照不同国家和不同问题领域进行了归纳与统计。作为制度设计的“大国一致”原则在联合国集体安全的实践中变成了否决权,通过对安理会使用否决权情况的分析,本文试图说明,否决权的>'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历史所见证的恰恰是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所无法摆脱的“权力政治”的现实。【摘 要 题】国际组织【关 键 词】联合国/否决权/国际政治【 正 文】建立联合国的根本目标在于实现集体安全。集体安全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权威的集中执行。为此,集体安全
3、组织必须保证一个有足够权威的强有力的核心。在理论上,能够为联合国集体安全提供权威保证的是当时世界上5个最强大的国家。鉴于国际联盟的教训,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被赋予了以5个大国为主体的安全理事会。联合国创始人认为,这一机构就其成员国数量与组成来说最适宜保证“迅速而有效的行动”。为了使安理会能够担当起这一责任,避免联合国内外的其他机构或组织僭越安理会而事实上剥夺联合国集体安全的功能,必须对其权威做出制度保证。结果,联合国宪章中对“大国一致”的规定就成为确认该权威合法性的基础。然而,战后的实践表明,对国际机制的推崇并没有完全使国际关系摆脱传统的定式。否决权从其使用来说,并非大国斗争的原因,而
4、是其结果。(注:Sydney D.Bailey,The Procedure of the UN Security Council,Oxford:Clarender Press,1988,p.35.)毕竟在联合国创立之初,各国也曾寄希望于大国合作。但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合作的蜜月迅速结束,对抗加剧导致否决权的使用逐渐增加。主要的国家对联合国的重视,使我们可以通过安理会来观察权力在新的政治条件下的运作。一大国:否决权的主体“否决权”的>'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法律依据是联合国宪章第27条第3款的
5、规定,“安理会对于(非程序性)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之同意票表决之”。(注:联合国宪章第27条。)它所蕴含的一个消极结果就是常任理事国能够单独阻止已经获得法定多数的议案。在国际法上,否决权只是一套复杂的复合表决程序中的一环。从集体安全的理想出发,没有人希望它真正起作用。因为集体安全的初衷是大国战后能够维持战时那样的合作关系,维持对安全、和平等价值的共同信念。联合国希望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即能够对侵略采取果断措施,防止类似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样的悲剧再度发生,最大限度地实现国际决策的民主。但是,这样的设计在现实面前碰了壁。在表达各自的安全信念时,国家间的权益斗争使联合国集体安全逐渐
6、褪色,也使“大国一致”的初衷遭到扭曲,在其诞生的短短几个月后,它终于变成人们希望的反面否决权。按照集体安全的逻辑,对安理会的关注应该集中于和平问题本身,然而关注的焦点却最终转移到常任理事国之间的角力。它们的相互作用成为联合国的主旋律。原因同样在于联合国宪章提供的制度保证:安理会只包含极其有限的联合国会员却能以其全体的名义行事;安理会不仅可以就有关其成员自身的事项做出决定,而且还可以就有关联合国全体会员国,甚至非会员国的事项制订决议。(注:Bardo Fassbender,UN SecurityCouncil Reform and the Right of Veto:AConstitutiona
7、l Perspective,p.280.)但是,安理会的决定权受制于否决权。在所有和平与安全的问题上,否决权都因为其对安理会、进而对其他机构的节制作用而处于整个联合国和平机制的核心。虽然宪章、四国声明以及大会通过的许多议案都对否决权的使用做出了限制,但是对常任理事国的实际影响极其微弱,因为限制大国这一特权的>'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法律界定并不明确。否决权的主体是宪章第23条第1款规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在现实中,它使安理会包含了可以用来描述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及其变迁的几乎全部最重要的国家行为
8、体。从1946年2月苏联在叙利亚、黎巴嫩问题上第一次使用否决权起,至2002年6月美国否决要求以色列避免巴勒斯坦平民伤亡的议案为止,常任理事国 否决权主体的两次更替同样为我们理解权力体系的自我适应提供了机会。一次是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取代“中华民国政府”在安理会的席位;另一次是1991年,苏联的席位由分裂后最大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俄罗斯继承。这种更替是在现有>'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因应政治考虑而实现的。它们不影响我们对安理会内大国之间互动展开的分析和论证。原因是:1
9、971年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虽然被排除在联合国外,不能对安理会政治产生直接影响,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存在以及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已经事实上影响到安理会所规范的国际权力结构。至于俄罗斯,不仅因为在其度过外交政策的调整期后渐渐展现出独立的风格,实现了外交政策的平稳过渡,而且俄罗斯的衰落并不影响它仍是一个大国的事实。另外,否决权的>'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法律适用虽然主要针对以和平或强制手段解决国际争端或国内冲突,不过从决定正在讨论的议题究竟是“程序性”还是“实质性”的、裁军及原子能控制、新会员国的
10、接纳以及秘书长人选的推荐等相对次要的问题上,我们也能清楚地发现大国角逐的痕迹(表1)。这或许进一步揭示了国家在政治核心价值上的传统观念是何等根深蒂固它们都时刻提防着对手可能给其带来的损害,而权力能够给国家带来安全感的直接效用并没有因为联合国的存在而消失,反而渗透到了这个国际组织的方方面面。 二否决权折射出的国际政治变迁苏联与美国的对抗是战后近50年中国际关系的主线,否决权的使用情况也可以为此提供确凿的证据。作为战后国际政治的绝对主角,它们使用的否决权都超过了另外3个国家的总和美国94次,苏联(俄罗斯)126次(表3、4)。除了冷战前后美国在中东问题
11、上的几次否决以外,美国与苏联的大部分否决票往往是直接或间接针对对方,其中既包括国家利益的直接碰撞、两大阵营的对峙,也包括它们为防止对方在全球竞争中获得优势而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争夺。在二战结束以后形成的世界格局中,英法两个传统的殖民帝国迅速退居次席,拥有全球利益并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维护这种利益的国家只有美国和苏联。由于其所认定的国家利益具有普遍性和全球性的特征,它们使用否决权的范围最广,涉及的问题也最多。冷战中,124次对83次的否决足以反映国际政治的这一重要特征。作为二战后仅有的两个超级大国,它们在涉及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势力范围时会坚决地、毫不迟疑地使用否决权。问题的关键在于,在战后的大国中,它们
12、是仅有的两个能够独力对抗国际社会“公意”的国家被它们否决的多数决议草案一旦被提交联合国大会,经常能以压倒性多数获得通过。但是由于大会及安理会权限和分工,安理会的意见,或者说使用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的意见往往成为联合国对该议题的最后决定,除非该当事国通过明示或默许取消自己的否决。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方面意味着中国的合法性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这个国际组织代表全球利益的合法性。在1960、1970年代,中国以决非殷实的国力展开规模宏大的全方位外交,在世界上赢得了许多朋友。按今天的标准看,虽然当时中国的实力并不足够强,但是它不但依靠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以现实主义的逻辑为自己树
13、立了大国的名份,更重要的是它拥有一定的、今天人们所说的“罗织行为的能力”。因此,单纯地认为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是国际社会对其实力的认可未免过于简单。在联合国体系内,中国表现出它一贯的独立自主,同时也没有丢弃被排挤在联合国外时就有的斗争精神,只不过在一个制度的框架下,它的表现更加规范化。19701989年安理会共使用否决权163次,其中美国使用83次占51%,苏联使用16次占10%,中国使用21次占13%(表27)。显然,中国的身影在国际政治中日渐清晰。支持这种印象的最重要的证据就是中国的独立性。因为这个时期的英国和法国虽然分别使用否决权30次和13次,但大多是追随美国,这就削减了其国家行为的政策意义。中国在整个70年代以及80年代初使用的否决权超过英国和法国。1980年中国在安理会的激情表演证明了中国在国际政治中的积极姿态。也许,中国的影响力就在那个时候达到了一个高峰,而这种影响力并不是单纯的靠实力的增长就能够获得的。至于英国和法国,它们的政治逻辑有相似之处也有巨大的不同。二战刚结束,它们对于恢复昔日大国的荣耀都曾抱有幻想。但是新兴民族国家的独立浪潮在联合国“非殖民化”的支持下迅速涤荡了旧的殖民秩序。在迅速到来的东西方对峙的形势下,它们都站在了美国一边。导致英国和法国使用否决权的原因要么是维护各自传统的殖民利益,要么是同东方国家的对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法律科技产品测试员考试试卷及答案
- 跨境生鲜供应链经理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重水堆核电站及配套产品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宿州萧县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答案】
- 消费的演讲稿
- 2025年闲置物品调剂回收项目发展计划
-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第二版的单项选择题的参考答案
- 2025年优良动植物新品种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抗麻风病药项目建议书
- JJF 1184-2024热电偶检定炉温度场测试技术规范
-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全等三角形》单元知识点
- 财务年终总结报告
- 排班系统-排班指南
- 设备润滑培训课件
- 2023年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考试职业适应性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社会网络分析法》课件
-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版)读写教程1(思政智慧版) 课件 Unit 4 Social media matters Section A
- 《自相矛盾》的说课课件
- 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招聘征集部分高校本科毕业生入伍14人高频笔试、历年难易点考题(共5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试卷
- 1-6年级成语大全(带解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