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科学下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_第1页
初中九年级科学下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_第2页
初中九年级科学下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_第3页
初中九年级科学下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_第4页
初中九年级科学下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2、分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能量关系,概述能量流动的特点。3、以碳循环为例,说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4、概述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特点。能力目标通过分析、归纳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特点,培养分析、综合 和推理的思维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正确认识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通过生态系 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运输和传递的,渗透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二、重点难点重点1、食物链与食物网。2、以食物链和食物网为基础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及其特点。难点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

2、环及其特点。三、课时安排1 课时。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分析法、归纳法。五、教学资源PPT教学课件。六、教学过程课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要点复习旧课导入新课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师活动提问:(1)生态系统的概念是什么?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 (2)生态系统的组成分为哪两部分?它们各 自包括了哪些成分?讲述:我们已经知道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具有各自的生态功能,那么,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的关系 如何?它们之间的关系对生态系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本节课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1、活动:分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关系ppt展示:图23-4 草原生态系统中的 各种生物(不完全)

3、。提出下列问题,弓I导学生思考:(1)草原上的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有什 么作用?(2)草原上的各种动物与草原上的植被有什么关系?(3)草原上的各种动物之间存在着什 么关系?2、指导学生根据刚才观察、分析的图片资料中的“吃与被吃”的关系,将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在图片上用线连接起来。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回答提问:(1)在一定自然区域内, 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2)生态系统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两部分组成。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非生物环境包括:阳光、水分、空气、温度、土壤等。思考,讨论,进入新课学习。观察、思考、讨论、回答:(1)草原上的植物通过

4、光 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供给该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动物利用。(2)吃与被吃的关系。(3)草原上的各种动物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如青 蛙捕食蝗虫,而青蛙则被蛇 捕食。分析图片中的“吃与被吃”的关系,画出捕食关系图。设计意图承上启下,既巩固已 学知识,又为学习新 知识做铺垫。问题导入,明确学习 任务,激发学习兴 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做中学”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3、教师书写一条食物链:草7蝗虫7青蛙7蛇7猫头鹰。提问学生:食物链如何书写?师生共同小结食物链的写法:习题巩固A、草7兔7狐狸7腐生细菌B、阳光7草7兔7狐C、草J兔J狼D教师进一步小结食物链的写法:不是只吃一种生物呢?

5、6、小结:食物链和食物网反映了生物中的有机物和能量就是通过食物链在生4、应用所学知识,连接食物链。请同学们将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种生之间因食物关系而形成的复杂关系,是 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基础。生态系统提问:在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是不是 只被一种其他的动物所食? 一种动物是(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 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 高级消费者。物之间的食物链表示出来,并观察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否是孤立的?5、分析草原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它们 相互交叉而形成网状结构,引导学生观 察并比较所画的食物网。(2)食物链中的箭头指向捕食者,直 至最高级的消费者。(3)食物链不出现非生物物质(如阳

6、光)和能量(如太阳能)以及分解者(腐生真菌、细菌)。点拨: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生物之间 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 做食物链。例:下列哪条食物链是正确的?( 草7虫7蛙7蛇7鹰A)理解食物链的定义。观察,思考,讨论,尝试总 结食物链的写法。理解和记忆食物链的写法。思考、作答,产生疑问:食 物链能否出现非生物物质(如阳光)和能量以及分解 者(真菌、细菌)。完善食物链的写法。认真思考问题。画出草原生态系统的其他食物链,观察、分析、解决问 题: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错连 接形成食物网。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通过典型例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问题导学,循循善 诱,增强

7、学生的学习 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能力。物之间进行运输和传递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渡:生物都需要能量来维持生命,同 样,生态系统的存在和发展也需要源源 不断的能量输入,那么,生态系统中的 能量是如何在各种生物之间进行运输和传递的?这是接下来我们要着重探讨的问题。ppt展示:图23-8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 动。提出下列问题,弓I导学生思考:(1)食物链上各环节的动物如何获得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2)食物链上的生产者(各种绿色植 物) 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来自何方? 这些植物是怎样获得所需要的能量的?(3)能量如何在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 物中流动?(4)食物链上某一环节的生物获得的能量能不能1

8、00%专递给下一环节的生物?(5)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具有什么 特点?点拨:(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太阳 能。(2)能量的输入依赖于生产者的光合 作用把太阳能转换成化学能。(3)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思考,明确接下来的学习任 务。(1)食物链上各环节的动 物直接或间接食用各种植物,从植物的有机物中获得 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2)各种绿色植物维持生 命活动的能量来自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贮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3)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 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 物链,能量沿食物链在生物 中流动。(4)不能,因为一部分能 量会在流动中损失。(5)单向流动,逐级递

9、 减。思考、记忆、交流。让学生学会通过分析资料,寻找问题的答 案。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能力。的太阳能总量。(4)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 物网。(5)流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引导学生思考:(1)为什么能量流动是单向的?(2)能量流动的这种变化对于生物体 的数量有着怎样的影响?总结:当能量顺着食物链逐级传递时,每一个环节都要把部分能量用于维持自己的生命活动。通常,一个环节只能把 所获能量的10%-20%专递给下一环节。这样,愈向食物链的后端,生物体的数 量愈少,贮存的能量也愈少,就形成了 金字塔形的生物体数量与能量的关系。小组内讨论,表达:(1)在食物链中,生物之 间的关系是捕

10、食关系,生物 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是不能 颠倒的,是单向的。(2)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时,逐级递减,使得生物体数量也呈现这样的特点。在食物链的后端,生物体所贮 存的能量愈少,那么生物体 的数量也愈少。生态系统中过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传递又是遵循的物质循环怎样的规律?思考,讨论,进入新知识的 学习。1、活动:分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ppt展示:图23-10 生态系统的碳循 环。引导学生讨论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几个问题:(1)无机环境中的碳是怎样进入生物体的?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使二氧化 碳进入植物体,动物直接或 间接以植物为食,这些有机

11、物进入动物体。培养学生主动探究、 获取新知的能力。通过活动,激发学生 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 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与生产者相比较,消费者获得含碳化合物的方式有什么特点?(3)生物体哪些生命活动可以使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得到补充?2、指导学生总结碳在生态系统中是怎样循环的、特点是什么?点拨:碳循环是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的,具有往返循环的特点。3、引导学生概括什么叫物质循环。4、应用:指导学生根据碳循环的途径和特点,推测生态系统中的水循环的途 径和特点。生态系统的功能习题巩固提问: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什么联系呢?点拨: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共同通过食物链和

12、食物网在生物之间进行运输和传递。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将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物质、能量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 统一整体。因此,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例题详见ppt。七、板书设计(2)生产者利用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而消费者只能利用生产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3)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的燃 烧产生的二氧化碳都可以使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得到补充。在活动中分析讨论问题,结 合“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图片,总结生态系统中的碳 循环。概括理解物质循环的概念。课后探究水循环的途径和特点。讨论、分析。理解和记忆生态系统的两大重要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知识迁移的能力。让学生正确认识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 环和能量流动)是通过生态系统的营养结 构(食物链和食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