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文学复习题_第1页
工程水文学复习题_第2页
工程水文学复习题_第3页
工程水文学复习题_第4页
工程水文学复习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程水文学课程练习3、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得分:1.对于超渗产流,一次降雨所产生的径流量取决于D 。a、降雨强度b降雨量和前期土壤含水量C、降雨量d降雨量、降雨强度和前期土壤含水量2次暴雨的降雨强度过程线下的面积表示该次暴雨的B 。a平均降雨强度b降雨总量C、净雨总量d径流总量3在湿润地区,当流域蓄满后,若雨强i大于稳渗率fc,则此时下渗率f为C 。a、f> iC、f = fcd、f < fc4.以前期影响雨量(Pa)为参数的降雨(P)径流(R)相关图P-Pa-R,当Pa相同时,应该P越大,C 。a、损失相对于P愈大,R愈大b、损失相对于P愈大,R愈小C、损失相对于P愈小

2、,R愈大d、损失相对于P愈小,R愈小5.用典型暴雨同倍比放大法推求设计暴雨,则d 。a、务历时暴雨量都等于设计暴雨量b各历时暴雨量都不等于设计暴雨量C、各历时暴雨量可能等于、也可能不等于设计暴雨量d、所用放大倍比对应历时暴雨量等于设计暴雨量,其他历时暴雨量不一定等于设计暴雨量6用同频率法计算设计暴雨相应的前期影响雨量Pa,p,其计算公式为b 。a、Pa,p(xPa) pXpI mb、Pa,p(XPj ) p Xp ImC、Pa,p(xPa) p Xp I md、Pa,p(XPa ) Xp I m7在等流时线法中,当净雨历时ts小于流域汇流时间m时,洪峰流量是由da全部流域面积上的部分净雨所形成

3、C、部分流域面积上的部分净雨所形成b全部流域面积上的全部净雨所形成d、部分流域面积上的全部净雨所形成8.某流域根据暴雨中心都在中游,但三场净雨强度分别为5、10、20mm/h的洪水分析出三条单位线,它们的单位线洪峰流量分别为q5,qlo, q2o,贝尼们之间的关系一般应C 。a、q5>qio>q2ob、q5= qi0 = q2oC、q5< q10< q20d、q5> q10> q209.若?t、?T分别为原单位线和所求单位线的时段长, S(t)表示S曲线,S(t-?T) 为相对S(t)移?T后的S曲线,则所求时段为?T的单位线q(?T,t)的数学表达式a、q

4、(T,t) -S(t)S(tT)b、c、q(T,t) S(t)S(tT)d、q( T,t) -S(t T) S(t) q( T,t) 冷S(t T) S(t)10.暴雨动点动面关系是da、暴雨与其相应洪水之间的相关关系b、不同站暴雨之间的相关关系C、任一雨量站雨量与流域平均雨量之间的关系d、暴雨中心点雨量与相应的面雨量之间的关系 11.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步骤是aa、推求设计暴雨、推求设计净雨、推求设计洪水b、暴雨观测、暴雨选样、推求设计暴雨、推求设计净雨C、暴雨频率分析、推求设计净雨、推求设计洪水d、暴雨选样、推求设计暴雨、推求设计净雨、选择典型洪水、推求设计洪水a 0b、年最大值法

5、12.暴雨资料系列的选样是采用a、固定时段选取年最大值法C、年超定量法13.纳希瞬时单位线u(Qt)的两个参数a、洪峰增高,峰现时间提前C、洪峰减低,峰现时间提前d、与大洪水时段对应的时段年最大值法n,k减小时,则瞬时单位线u(0,t) ab、洪峰增高,峰现时间推后d、洪峰减低,峰现时间推后14.选择典型暴雨的原则是可能”和 不利”所谓不利是指a、典型暴雨主雨峰靠前b、典型暴雨主雨峰靠后C、典型暴雨主雨峰居中d、典型暴雨雨量较大得分:、简答题(共12分)1.何谓超渗产流,何谓蓄满产流,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不管当地的土壤含水量是否达田间持水量,只要降雨强度超过下渗强度就产生地表径流, 称此

6、为超渗产流。 蓄满产流则是指一次降雨过程中, 仅当包气带的含水量达田间持水 量后才产流, 且以后的有效降雨全部变为径流。 可见这两种产流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 蓄满 产流以包气带的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 (即蓄满) 作为产流的控制条件, 而超渗产流则以降 雨强度大过于当地的下渗能力作为产流的控制条件,而不管蓄满与否3. 简述时段单位线的定义及基本假定?答:时段单位线的定义: “流域上单位时段内均匀降单位净雨在流域出口断面所形成的 地面径流过程线” 。基本假定有二:倍比假定:同一流域上,如两次净雨历时相等,且相应流量成比例,其比值等于相应的净雨深之比。叠加假定: 如净雨历时不是一个时段而是多个时段,

7、 则各时段净雨在流域出口形成的径流过程互不干扰,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等于各时段净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相叠加。三、计算题(共54分)得分:分1.已知某流域面积F=400krm,1972年7月5日发生一次暴雨洪水过程,见表1,该次洪水的终止点是7.20,试确定该次降雨的平均后损率及净雨过程。表1某流域一次暴雨洪水过程日期(日时)5.206.26.86.146.207.27.87.147.208.2Q 实(m 3/s)119301003001809030911降雨量(mm)18.54014.22.某流域有较充分的雨量资料。根据所给资料计算1日最大暴雨量,3日最大暴雨量,7日最大暴雨量,推求百年一遇的设计

8、暴雨过程。(同频率放大)(1)经本流域面降雨量资料序列的频率计算,其百年一遇的各种历时的设计 面雨量值如下表所示。某流域百年一遇的各种历时的设计面雨量值统计历时(d)137设计面雨量 P设(mm)108182270(2)对流域中某测站的各次大暴雨过程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后,选定暴雨核心 部分出现较迟的1955年的一场大暴雨作为典型,其暴雨过程如下表所示。某测站典型暴雨过程时间(d)1234567合计典型暴雨过程(mm)13.86.120.00.20.963.244.81493.已知:某流域 F= 341km2,I 100mm Pa, p= 80mm fc= 1.5mm/h; P= 2%的设计面暴雨过程见表,试推求该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