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同步练习D卷.doc_第1页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同步练习D卷.doc_第2页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同步练习D卷.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同步练习D卷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同步练习D卷 姓名:_班级:_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 基础题 (共22题;共129分) 1.(5分)我会写。 jié rì suì yuè nián suì qn shu bù _íng _2.(8分)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散      sn_   &#

2、160; sàn_模      mú_      mó_差     ch_      chi_参     cn_shn_3.(13分)按要求写词语。 写反义词: 洁白_      热闹_仰望_      严寒_眼疾手快(写三个带人体部位名称

3、的词语)_、_、_金桂飘香(写三个描写秋天的词语)_、_、_争先恐后(写三个带反义词的词语)_、_、_4.(9分)根据所给的信息,写出相关的答案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事物_。 四大民间传说_、_、_、_。 “蒋干中计”“跃马过澶溪”作品_。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臣” 中的“忠骨”是指_(人物名),“佞臣”是指_(人物名)。 请写出“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中作者送别友人时登上的楼名:_。 5.(5分)按要求写句子。 苏轼被朝廷派往密州去做官。(改为“把”字句) 中秋的明月照亮了大地。(改为“被”字句) 6.(3分)解释诗句中划线字的意思。 寒食东风御柳斜 _春风

4、又绿江南岸 _明月何时照我还 _7.(5分)我是拼音小能手 心跳_  内脏_ 诊断_  听诊器_ 痛苦_8.(4分)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木:_讠:_月:_氵:_9.(3分)写出反义词。 痛苦_       仔细_       清楚_10.(6分)按要求填空。 肺:共_画,第八画是_沿:部首是_,共_画,扩词_  _11.(3分)选词填空。 果然   竟然

5、   突然 _从路边跑来一只狗。 面对这场灾难,她_说出这种没有人性的话来。 天气预报说今天下午有雨,_就下雨了。 12.(14分)形近字组词  诊_珍_肺_柿_沿_没_棍_混_郊_效_折_析_壮_状_13.(5分)理解词语 分析p 效果 形状 14.(4分)读课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给句子加标点。 啊_呼吸声_心跳声_都听带劲了_15.(5分)修改病句。 雷奈克试了试,声音茫然沿着木板传了过来。 16.(6分)填写量词 一_花园       两_男孩    一_铁钉

6、0; 一_笔记簿     一_木板    一_听诊器 17.(4分)通过学习课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请你复述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并完成填空。 _18.(5分)造句。 如果就 果然 19.(6分)根据课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内容填空。 “原来,通过木板,在另一头_的声音!雷奈克_,声音果然_。”这时的感叹号和“果然”表现出_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雷奈克_,他从孩子司空见惯的跷跷板游戏中受到启发。由此可见,_是进行创造发明的基础。 20.(6分)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连词。 如果就   一就  

7、; 果然    竟然 _我昨天认真复习了,这次测试成绩_不会那么差。 天上布满了乌云,我估计要下雨。_,没一会儿,天下起雨来。 我是个小书迷,_到了图书馆,_忘了时间。 这儿的污染十分严重,_连天空都是灰蒙蒙的。 21.(5分)扩句 两个正在玩跷跷板的男孩 22.(5分)缩句 有位名叫雷奈克的医生,看到许多病人痛苦地死去,心里十分难过。 二、 阅读题 (共3题;共36分) 23.(19分)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细节中的鲁迅 鲁迅先生住在北京时,每天晚上都会有客人来访,鲁迅先生总是热情接待,亲自为客人倒茶,拿花生和糖果给客人吃,当客人告辞的时候,他总是要端起灯来

8、,将客人送出门外,客人作别离去,他并不立即回屋,而是一直那么端着灯站着,直到客人走远看不到了,才关上门回屋。未名社成员作家王冶秋曾在怀想鲁迅先生一文中这样写道:“深夜,他端着灯送出门外,我们走了老远,还看到地下的灯光,回头一看,灯光下他的影子好看的很,像是个海洋中孤岛上的灯塔,倔强地耸立在这漆黑的天宇。”尊重,有时是说出来的,有时是做出来的。体现在细节中的尊重,是一种更加让人感动的尊重。 翻译家黄早年与鲁迅先生多有交往,因而便经常去鲁迅先生家中,并在那里吃饭,鲁迅先生对于一天所发生的事,都记在日记中,黄先生某日某日到他家去,他也记在日记上,但黄先生看过鲁迅先生的日记,上面只记着他去他家的事,比

9、如“晚三弟来、河清(黄先生别名)来”,而对于在家里吃饭的事,鲁迅先生却从来不记。有一回,黄先生又去鲁迅先生家,给鲁迅先生买了两盒点心,那天晚上,两人便一边吃点心一边聊天,事后,黄先生在鲁迅先生的日记中看到了这样的记录:“夜河清来并赠蛋糕两盒。”黄先生因此感慨道:“从这一琐事上,我却领悟到鲁迅先生的一条规律,就是凡是他对别人付出的,从不记账,而别人给予他的,他都记在账上,即使是两盒蛋糕,琐事如此,大事也一样。”付出的,不记在心上,得到的,却永远记得。虽然只是细枝末节的小事,却让我们真切地感觉到了先生的无私精神和博大情怀。 有一回,萧红到鲁迅先生家吃饭,从福建菜馆叫了一碗鱼丸子,吃的时候,海婴先吃

10、的,吃了一个后就说:“不新鲜,不好吃。”许广平就夹起来一个吃,感觉很新鲜,于是就批评海婴,并给海婴又夹了几个,海婴吃了以后,依然说不新鲜,许广平就生气了,更加严厉地批评海婴。见此情形 , 鲁迅先生便把海婴碟子里的鱼丸夹起来尝了尝,发现果然不新鲜。原来,这碗鱼丸中,有一部分是新鲜的,还有一部分是不新鲜的,海婴吃的是不新鲜的,而许广平吃的恰恰是新鲜的。鲁迅先生于是说:“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这就是鲁迅先生,即使是教育孩子这样一件小事,也极其认真,诚如许广平事后感慨的那样:“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 长期以来,鲁迅先生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

11、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战士形象,我们所关注的,都是他呐喊呼号的一面,其实,细节中的鲁迅先生,会让我们从一个特殊的视角去了解他有血有肉的另一面,通过这些细节化的东西,我们能够走近一个更加真实、亲切的鲁迅,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反映出了先生的涵养品行与内心境界,永远值得我们仰望。 (1)本文交代了有关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各自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阅读全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事   件 人  物  品  质 _尊重友人 先生的两则日记 _先生鉴别不新鲜的鱼丸子 _(2)体会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作用。 当客人告辞的时候,他总是要端起灯来,将客人送出门外,客人作别离

12、去,他并不立即回屋,而是一直那么端着灯站着,直到客人走远看不见了,才关上门回屋。 (3)文中第三段中加横线的“此情形”指的是_(4)文章第段引用了王冶秋怀想鲁迅先生中的句子,第段、第段分别引用了黄先生和许广平先生对鲁迅的评价,都有什么作用? (5)第段说“鲁迅先生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战士形象,我们所关注的,都是他呐喊呼号的一面”,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4.(2分)读课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理解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以后,雷奈克又发现空心木管听诊效果更好。哪个字说明雷奈克雷奈克并没有就此满足,还在不断研究、不断改进?_  这也说明第一个听诊器的发明正是雷奈克对医学事业_   的表现。 25.(15分)阅读课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回答问题 181_年,法国巴黎流行着可怕的肺结核病。有位名叫雷奈克的医生,看到许多病人痛苦地死去,心里十分难过。他想: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呢?他整日思索着。 (1)雷奈克发明这样的一个听诊器的原因是什么呢? (2)读短文填空。“心里难过”能让你感受到雷奈克是个什么样的医生? (3)为什么要整日思索这个问题,而不是别的问题?在文中用直线画出 参考答案 一、 基础题 (共22题;共129分) 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