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教学设计方案_第1页
《短歌行》教学设计方案_第2页
《短歌行》教学设计方案_第3页
《短歌行》教学设计方案_第4页
《短歌行》教学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英雄的怀抱,诗家的歌咏短歌行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设想: 1、贯彻两个思想:诵读是基础,体悟是目标,尽量让学生自己讨论分析。 2、本诗的思想感情较明显,但如何深入理解,却是个难点;应该通过分析曹操的生平、为人及写作背景来评析,给学生一些相关的补充阅读材料是必要的。 3、全课教学分为三块:初步体味(熟悉内容),深入体味(讨论分析其思想感情),巩固体味(诵读)。深入体味部分用三个问题来结构(你对诗中哪个句子有感触?“忧”、“求贤”各为了什么?曹操何许人也?)。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作家曹操基本情况;2、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内容;3、掌握重点词语的涵义4、背诵本诗。 (二)能力目标:1、在诵

2、读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2、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三)情感目标:1、从历史的高度认识曹操。 2、理解曹操的“忧”的内涵,学习曹操积极进取、重视人才的精神风貌。三、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四、教学难点: 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 2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五、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 六、教学资源:配乐诗朗诵、多媒体课件七、教学流程(一)导语 第一册鸿门宴中刘邦、项羽可谓秦末农民起义的两位英雄人物。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杰并起,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三国英雄有谁(周瑜、诸葛亮、

3、曹操)?初中有关这几个人物的诗歌周瑜:赤壁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诸葛亮:出师表。曹操:观沧海,诗中曹操以沧海自比,通过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表现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祖国的壮丽山河激起了曹操一统天下的强烈愿望。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可见曹操的壮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曹操的诗,且以此诗为例,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步骤:诵读 体悟探究。 (二)作家介绍及背景1、作家介绍 幻灯片: 曹操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

4、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但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当年,汝南名士许劭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陈寿在三国志中:“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戏曲舞台上常把曹操塑造成白脸奸臣,成为一个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的人物。 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曹操这一历史人物,承认他对历史的推动作用,肯定他的贡献。把握他的三个称谓: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今天我们就主要分析曹操作为文学家的一面,他的作品中必然会反映他作为政治家的抱负和情怀。 曹操诗歌现存20余首,大致分为两类。 有的反映当时社会动乱,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

5、,念之断人肠。” 有的抒发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如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又如短歌行。 这些诗继承了诗经楚辞和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但又有自己的创造。汉乐府诗大多叙事,而曹操常用乐府旧题抒写感情和抱负,内容和形式上多有创新,气魄雄伟,情感深沉,于质朴自然中带有慷慨激昂的悲壮情调。代表了“建安风骨”的特色,推动了五言诗的发展。2、解题 我们先看下题目,了解些基本知识,这是一首乐府诗,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的名称,乐府诗有“长歌,短歌”之分。一般是根据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因此我们从

6、题目可以知道这首诗的音节较短。行,则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可配乐歌唱。这些,大家作为常识了解即可。3、相关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在败吕布、平袁术、灭袁绍的基础上,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他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失利,被周瑜杀得大败而归。当时的曹操已经53岁了,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想一举消灭孙权和刘备的势力。赤壁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喝酒到半夜,忽然听到乌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

7、此景而持长槊唱 短歌行。(三)、整体感知 诵读熟悉1、朗读感知:所谓诗歌是“三分诗,七分读。”下面我们听短歌行的配乐诗朗诵,体会诗歌的情感基调,听后我请同学来谈谈有什么感觉体会?看我们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2、朗读提示:朗读诗歌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用自己的情感去解读诗歌,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现在请同学们扮演一次曹操,来次横槊赋诗。如今你就是那位文才武略,领军出征,欲一统天下的曹操,你该怎么去读? 学生自己读。 要求:(1)读准字音、疏通诗意、读出语气 、注意节奏 (2)曹操抒发了什么情感呢?,阅读时从诗中寻找线索(找诗眼)。3、朗读方式 :学生互读、互听、互查 各组自告奋勇读,然后从中评出优秀

8、/个体自告奋勇读4、明确情感线索(诗眼):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可以说,诗人的情感焦点是“忧”,那么诗人为何而忧?让我们体悟一番。(四)、体悟情感 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本文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讨论后形成书面文字(也可课前布置完成,课上展示),由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成果。 老师待学生展示完毕再重点点拨。 1、“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之“忧” 这首诗第一句就颇有气势。对酒当歌,应该唱歌,但诗人却想到了人生的长短,“人生几何 ”,分明是感叹人生短暂,短得就像朝露。我们说过,酒代表各种感情,这首诗是从什么开始的? 明确:忧。忧人生之短。而且

9、短得就像朝露。 (运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失的感慨/ 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 板书:(光阴易逝) 诗人举起酒杯的时候,照理应该高兴,可诗人满腹忧愁,用什么来解忧呢? 民间有“借酒浇愁”的说法。可是酒真能解忧吗?当然不能。李白说过:“举杯销愁愁更愁。”,唐代诗人罗隐也说:“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酒即使能让人忘却忧愁,也只能是暂时忘却,而不可能从根本上除去,比如忧人生短暂,酒并不能延长人生。 但有一个问题是,同样意识到人生短暂,人生态度却未必相同。(学生思考自由回答) 及时行乐 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无名氏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积极进取 辛

10、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毛泽东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曹操看到人生短暂,曹操持何人生态度? 明确:“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从表面看,曹操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但联系曹操的一生,我们不难做出判断,曹操是积极进取的,看似及时行乐,实则把深沉的情感隐藏在酒中。 2、曹操急于实现人生理想,深感人生有限。他要实现理想,迫切需要什么条件?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他迫切需要人才的辅助。 问:诗人如何表达对人才的渴盼? 明确:借用诗经中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句是表达一个姑娘对情人的思念,曹操把它借用过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求。姑娘对情人的深深思念,正切合曹操的心态。借用得天衣无

11、缝,准确生动。那青青的衣领,我悠悠的心,因为你的原因,我一直沉默到现在,美丽的鹿鸣叫着,悠闲地吃草,我有很多朋友,能够在一起欢聚一堂,演奏着迷人的音乐。作者写得何等美丽!曹操如何对待人才?从何处可以看出其对人才的态度?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里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 (运用典故,同时又以“子衿”“鹿鸣”起兴,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3“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之“忧” 这里的“忧”和上文的“忧”一样吗?诗人为何

12、而忧? 明确:“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诗人用月比喻人才,深情呼唤:天下贤才,我何时才能得到你们呢?显然这里忧的内涵是“贤才难得”。 (板书:贤才难得) 诗人在酒宴上演唱此诗,哪几句最切合宴会主题? 明确:“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几句的含义,其实就是在翻译。 曹操面对满座嘉宾,感谢他们的到来。看着众多的贤才,曹操内心应是什么样的情绪?当然是满心喜悦。那他为什么还要“忧”呢? 明确:曹操虽然已经拥有许多人才,但他并不满足,还希望有更多的人才到他这里来。因为他所做的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自然需要大量的人才。这一“忧”一“喜”正好深刻揭示了曹操求贤若渴的心

13、情。 4忧的根源 曹操一忧光阴易逝,二忧贤才难得,因为理想尚未实现,其实这正反映了他内心更深更重的一种忧愁,请大家自己概括一下。 (板书:功业未就)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一是时光易逝,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 二是贤才难得,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三是功业未就。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正因为功业未就,曹操思贤之心才会如此强烈。曹操渴求人才,天下人才也不是仅仅在等待,他们也在寻找自己的用武之地,从哪可以看出来? 明确:“绕树三匝”句。“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绕树三匝句,鸟儿为什么找不到可以栖落的枝头? 没有贤主。 这话从曹操口中说出,有没有弦外之音?其实这是诗人发出的一个召唤:天

14、下贤才到我这里来吧,我时刻在恭候着你们! 诗中充满对人才的渴盼,一片谦恭之气,但说其中又有一种霸气。从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到? 明确: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借周公的典故,既表达了对人才的谦敬,又委婉地流露出其吞吐天下的雄心壮志,气势是宏大的,意义上深远的。“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诗人正是为了成为高山,成为深海,才如此虚怀若谷。对,心里没有霸气的人,笔下便没有霸气。后四句用典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殷勤地接待贤才。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 问:“诗言志”,结合曹操的忧,说说诗人抒写了什么“志”?(学生自由回答) 明确: 志 广纳人才,建功立业,统一天下。5、诗歌的主旨 :这首诗感慨光阴

15、易逝,功业难成,抒发了作者求贤若渴,共图大业的急切心情。表现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五)、探究拓展1、(1)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2)、许绍对曹操的评语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3)、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武帝纪 以上是一些关于曹操的资料,请你结合短歌行诗人的形象来评价历史人物曹操。 面对这截然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请以“曹公,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真情告白,字数100字左右,写得比较有激情。 (各小

16、组讨论、展示成果后比较得出优秀) 示例:曹公,人说你是治世之能臣也好,还是乱世之奸雄也罢,历史自有公论。你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你登高必赋,且多慷慨悲凉之句。景仰你,是因为你有一位英雄主义者的豪情壮志;敬佩你,更是因为你是人生的斗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吟哦你的诗句,磨砺着我万千豪情。2、曹操志向远大,同时深知成就天下不能单凭匹夫之勇,必须依赖天下贤能,故而求贤若渴。其实三国时代,何止曹操一人重视人才,刘备发现诸葛亮这匹千里马,留下“三顾茅庐”的美谈。 有人说三国之争实为人才之争,最后魏蜀吴之所以能三足鼎立,某种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各自拥有一大批才智过人的能臣与骁勇善战的武将。可以说人才得

17、失,生死攸关。假如你有机会成为一个团队的领导,你将如何对待人才?你希望得到什么样的人才?(学生自由回答) 你将如何对待人才? 一:提供有利条件。 高薪,高职位 二:好的工作环境。 三:尊重。 你希望得到什么样的人才? 一:复合型人才 二:创新型人才 提问学生,首先自己该如何做?(结合曹操谈,自己首先应成为一名人才,从现在就要为将来打好基础。)(六)板书设计英雄的怀抱,诗家的歌咏短歌行内容忧 解忧人生苦短只争朝夕贤才难得招纳贤才:礼遇贤才 广集贤才天下归心统一大业 诚意待才用典 比兴,引起联想;比况或自喻,借古代名人以抒发壮志;富于文采,深化内(七)、课堂总结1、鉴赏方法诵读初识大意体悟深入领会探究拓展思维2、情感态度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啊,人生苦短,韶光易逝。身处乱世的曹操尚有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念,我们生逢盛世的青少年更要发愤图强,铸造绚丽辉煌的人生。(八)、再读文本 入境体情(九)、作业:1、背诵全文2、选择短歌行中最能打动你心灵的诗句,谈一谈你的心得体会。 参考话题: “立志与成才” “礼贤下士”“危机意识”“生命的价值”六、教学反思:曹操是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但不可否认,他又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他的短歌行是一首充满对人生的追寻和探索的诗歌,是一首充满英雄主义、理想主义、浪漫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