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归类汇总一、集合运算1、(2006)设集合,则集合( )A B C D 2、(2008)设集合,则( )A B C D 3、(2009)设集合,则( ) A B C D 4、(2010) 设集合,则集合 ( ) A B C D 5、(2011)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6、(2012)设集合,则集合( ) A B C D 7、(2013)设集合,则( )A. B. C. D. 8(2014)设集合,则( )A. B. C. D. 9.(2015)设集合,则( )A. B. C. D. 10.(2016)已知集合,则( )A. B. C. D. 二、
2、充分必要条件1、(2006)设甲: 乙:,则( )A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B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C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D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2、(2007)若为实数,设甲: 乙:且,则( )A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B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C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D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3、(2008)设甲: 乙:,则( )A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B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C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D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4、(2010)设甲:
3、 乙:,则( )A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B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C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D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5、(2012)设甲: 乙:,则( )A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B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C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D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6、(2013)设甲: 乙: 则( )A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B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C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D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7. (2014)若为实数,且甲: 乙: 有实数根 则( )A
4、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B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C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D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8.(2015)设甲:函数的图像过点,乙:则( )A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B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C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D.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9、(2016)若甲:,乙: 则( )A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B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C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D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三、绝对值不等式1、(2006)不等式的解集为( )A B C D 2、(2007
5、)不等式的解集为( )A B C D 3、(2008)不等式的解集是( )A B C D4、(2011)不等式的解集中包含的整数共有( )A 8个 B 7个 C 6个 D 5个5、(2013)不等式的解集为( )A. B. C. D. 6、(2014)不等式的解集是( )A. B. C. D. 7.(2015)不等式的解集为;8.(2016)不等式的解集是( )A. B. C. D. 四、一元二次不等式1、(2009)不等式的解集为( )A B C D 五、不等式的性质1、(2006)设,且,则下列各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一个是( )A B C D 2、(2009)为实数,则的充分必要条件为(
6、)A B C D 3、(2014)设两个正数满足,则的最大值为( )A. 400 B.200 C.100 D.50六、指数对数运算1、(2006);2、(2007)( )A 3 B 2 C 1 D 03、(2008)( ) A 9 B 3 C 2 D 14、(2010) ( )A 12 B 6 C 3 D 15、(2011)( )A 2 B C D 6、(2011)若,则( )A B C 10 D 257、(2012)已知,且( )A B 2 C 1 D 08、(2014)计算;9.(2015)( )A. B. C. D. 10. (2016)()A. 8 B. 14C. 12 D. 10 七
7、、函数的定义域1、(2006)函数的定义域为( )A B C D 2、(2007)函数的定义域为( )A B C D 3、(2008)函数的定义域是( )A B C D 4、(2010) 函数的定义域是( )A B C D 5、(2011)函数的定义域是A B C D 6、(2012)函数的定义域是A B C D 7、(2014)函数的定义域为( )A. B. C. D. 8.(2015)函数的值域为( )A. B. C. D. 9、(2016)函数的定义域是( )A. B. C. D. 八、函数奇偶性1、(2006)下列函数中为偶函数的是( )A B C D 2、(2007)下列函数中既不是
8、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的是( )A B C D 3、(2008)下列函数中,为奇函数的是( )A B C D 4、(2010) 下列函数中,为奇函数的是( )A B C D 5、(2010) 设函数是偶函数,则( )A B 1 C 3 D 56、(2011)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区间为减函数的是A B C D 7、(2011)已知函数是奇函数,且,则( )A 5 B 3 C D 8、(2012)下列函数中,为偶函数的是( )A B C D 9、(2012)设函数是偶函数,则( )A 4 B 3 C D 10.(2013)下列函数中为减函数的是( )A. B. C. D. 11.(2013)若
9、函数为偶函数,则12、(2014)下列函数为奇函数的是( )A. B. C. D. 13.(2015)设为偶函数,若,则( )A B. C. D.14.(2015)下列函数在定义域内为增函数的是( )A. B. C. D. 15.(2016)下列函数为偶函数的是( )A. B. C. D. 九、待定系数法1、(2006)设一次函数的图像过点和,则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A B C D 2、(2010) 设函数,且,则( )A B C 1 D 43、(2010) 如果一次函数的图像过点和,则( )A B 1 C 2 D 54、(2012)如果一次函数的图像过点,则( )A B 1 C 4 D
10、65、(2012)若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和,则;6、(2014)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则该图像经过点( )A. B. C. D. 7.(2015)设函数的图像经过点,则( )A. B. C. D. 十、一元二次函数1、(2006)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交轴于和两点,则该图像的对称轴方程为( )A B C D 2、(2007)二次函数的图像的对称轴方程是( )A B C D 3、(2008)二次函数的图像的对称轴方程为( )A B C D 4、(2009)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轴为,则;5、(2010) 如果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原点和点,则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方程为;6、(2007)如果二次函数的图像经
11、过原点和点则该二次函数的最小值为( )A B C 0 D 127、(2011)二次函数( )A 有最小值 B 有最大值 C 有最小值 D 有最大值 8、(2006)函数的单调区间是( )A B C D 9、(2014)二次函数的图像与轴的交点坐标为()A. 和 B. 和 C. 和 D. 和10.(2015)设二次函数的图像过点和,则其对称轴方程为( )A B. C. D.11.(2016)若二次函数最小值为,则;十一、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1、(2007)设,则( )A B C D 2、(2008)若,则( )A B C D 3、(2009) 设,则( ) A B C D 4、(2010)设
12、,则( )A B C D 5、(2012)使成立的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6.(2013)设,则( )A. B. C. D. 7(2014)若,则A. B. C. D. 8.(2015)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 B. C. D.9、(2006)对于函数,当时,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10、(2007)函数的图像过点( )A B C D 11.(2016)函数的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共有个十二、函数其它1、(2012)设函数,且( )A 12 B 6 C 4 D 22、(2007)设,则3、(2008)下列函数中,函数值恒大于0的是( )A B C D 4、(2009)点,则P
13、与Q( )A 关于轴对称 B关于轴对称 C关于直线 对称 D关于直线 对称5、(2009)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上为增函数的是( )A B C D 6、(2009) 函数的图像在( )A 第一、二象限 B 第一、三象限 C 第三、四象限 D 第二、四象限7.(2013)函数与图像交点个数为()A. B. C. D. 8.(2013)直线经过( )A.第一、二、四象限 B.第一、二、三象限 C.第二、三、四象限 D. 第一、三、四象限9、(2014)设函数则()A. B. C. D. 10、(2016)点关于直线的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A. B. C. D. 11.(2016)下列函数中,函数值
14、恒为负值是( )A. B. C. D. 十三、等差数列1、(2006)在等差数列中,若则( )A B C D 2、(2010)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第5项等于10,前3项的和等于3,那么这个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A 3 B 1 C D 3、(2011)在首项是20,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中,绝对值最小的一项是( )A 第5项 B 第6项 C 第7项 D 第8项4、(2012)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1,公差为3,那么该数列的前5项和为( )A 35 B 30 C 20 D 105、(2013)等差数列中,若则( )A 3 B 4 C 8 D 126、(2016)等差数列中,若则( )A. 10 B.
15、12 C.14 D. 8十四、等比数列1、(2007)设等比数列的各项都为正数,若则公比( )A 3 B 2 C D 2、(2008)在等比数列中,则( )A 8 B 24 C 96 D 3843、(2009)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中,则( )A B 1 C D 74、(2011)已知25与实数的等比中项是1,则A B C 5 D 255、(2014)等比数列中,若,公比为,则6.(2015)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3,则( )A. B. C. D. 十五、求函数的周期1、(2006)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2、(2007)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 )A B C D 3、(2008)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A
16、B C D 4、(2010) 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 )A B C D 5、(2011)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6、(2012)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A B C D 7、(2013)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A. B. C. D. 8、(2014)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A. B. C. D. 9、(2016)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A. B. C. D. 十六、三角函数其它1、(2011)设角是第二象限角,则( )A 且 B 且C 且 D 且2、(2012)已知角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始边为轴非负半轴,终边过点,则()A B C D 3、(2010) ( )A B C D 4、(2012)( )A B
17、 C D 5、(2007)设为第二象限角,则( )A B C D 6、(2006)在中,则的值等于( )A B C D 7、(2007)的值为;8、(2008)在中,且,则;9、(2009)中,,则( )A B C 4 D 10、(2009)函数的最大值为( )A 1 B 2 C D 11.(2013)函数的最大值为( )A. B. C. D. 12、(2009)如果,则( )A B C D 13.(2013)若,则( )A. B. C. D. 14、(2010) ( )A B C D 15、(2014)在等腰中,A是顶角,且,则( )A. B. C. D. 16.(2015)设,则()A2
18、B. C. D.17.(2015)若,则( )A. B. C. D. 18.(2016)在中,若,则( )A. B. C. D. 十七、向量的内积1、(2012)若向量,且,则( )A B C 1 D 42.(2014) 已知平面向量,则两向量的夹角为( )A. B. C. D. 十八、向量垂直1、(2006)已知平面向量且则的值等于( )A 1 B 2 C 3 D 42、(2009)向量互相垂直,且,则;3、(2011)已知向量,且,则( )A 2 B 1 C D 4.(2015)已知平面向量与垂直,则( )A. B. C. D. 十九、向量的平行1、(2008)若向量,且,则;2、(201
19、0)若向量,且共线,则( )A B C 1 D 43、(2007)已知平面向量则( )A B C D 4.(2013)若向量与平行,则5、(2016)若平面向量,且,则;二十、直线的倾斜角1、(2006)直线的倾斜角的度数为;2、(2008)设为直线的倾斜角,则;二十一、与某条直线垂直与平行的直线1、(2008)过点且与直线垂直的直线方程为( )A B C D 2、(2009)过点且与直线平行的直线方程为( )A B C D 3、(2010) 已知点,则线段AB中点的坐标为( ) A B C D 4、(2012)已知点,则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斜率为( ) A 2 B C D 25.(2013
20、)过点且与直线垂直的直线方程为( )A. B. C. D. 6.(2013)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A. B. C. D. 7、(2014)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A. B. C. D. 8、(2014)已知圆,经过点作该圆的切线,切点为Q,则线段PQ的长为( )A. 4 B. 8 C.10 D. 169、(2015)已知点,则过点及线段中点的直线方程为( )A B. C. D.10、(2015)以点为圆心且与直线相切的圆的方程为( )A B. C. D.11.(2015)抛物线的准线过双曲线的左焦点,则;12.(2016)过点且与垂直的直线方程为( )A. B. C. D. 13、(2016
21、)设双曲线的渐近线的斜率为,则( )A. B. C. D. 二十二、 排列组合、概率统计1、(2010) 某中学五个学生的跳高成绩(单位:米)分别为:1.68 1.53 1.50 1.72 他们的平均成绩为1.61米,则;2、(2011)一个小组共有4名男同学和3名女同学,4名男同学的平均身高为1.72m,3名女同学的平均身高为1.61m,则全组同学的平均身高约为(精确到0.01m)( )A 1.65m B 1.66m C 1.67m D 1.68m3、(2012)某块小麦试验田近5年产量(单位:kg)分别为63,50,70已知5年的平均产量为58kg,则;4、(2006)有一批相同型号的制作
22、轴承用的滚珠,从中任意取出8个滚珠,分别测出其外径,结果(单位:mm)如下:13.7 12.9 14.5 13.8 13.3 12.7 13.5 13.6 则该样本的方差为;5、(2007)经验表明,某种药物的固定剂量会使心率增加,现有8个病人服用同一剂量的这种药,心率增加的次数分别为 13 15 14 10 8 12 13 11 则该样本的样本方差为;6、(2008)用一仪器对一物体的长度重复测量5次,得结果(单位:cm)如下: 1004,1001,998,999,1003则该样本的样本方差为7、(2009)从某种植物中随机抽出6株,其花期(单位:天)分别为19,23,18,16,25,21
23、, 则其样本方差为;(精确到0.1)8、从某篮球运动员全年参加的比赛中任选五场,他在这五场比赛中的得分分别为21,19,15,25,20,则这个样本的方差为; 9、(2006)4个人排成一行,其中甲、乙二人总排在一起,则不同的排法共有( )A 3种 B 6种 C 12种 D 24种10、(2007)在一次共有20人参加的老同学聚会上,如果每两人握手一次,那么这次聚会共握手( )A 400 次 B 380次 C 240次 D 190次11、(2008)某学生从6门课程中选修3门,其中甲课程一定要选修,则不同的选课方案共有( )A 4种 B 8种 C 10种 D 20种12、(2009)正六边形中
24、,由任意三个顶点连线构成的三角形的个数为( )A 6 B 20 C 120 D 72013、(2010) 用0,1,2,3这四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共有( )A 24个 B 18个 C 12个 D 10个14、(2012)从5同学中任意选出3位参加公益活动,不同的选法共有( )A 5种 B 10种 C 15种 D 20种15、(2006)两个盒子内各有3个同样的小球,每个盒子中的小球上分别标有1,2,3三个数字,从两个盒子中分别任意取出一个球,则取出的两个球上所标数字的和为3的概率是( )A B C D 16、(2007)已知甲打中靶心的概率为0.8,乙打中靶心的概率为0.9,两人各
25、独立打靶一次,则两人都打不中靶心的概率为( )A 0.01 B 0.02 C 0.28 D 0.7217、(2009)某人打靶,没枪命中目标的概率为0.9,则4枪中恰有2枪命中目标的概率为( ) A 0.0486 B 0.81 C 0.5 D 0.008118、(2010)从甲口袋内摸出一个球是红球的概率是0.2,从乙口袋内摸出一个球是红球的概率是0.3现从甲、乙两个口袋里各摸出一个球,这两个球都是红球的概率是( )A 0.94 B 0.56 C 0.38 D 0.0619、(2011)一个篮球运动员投篮两次,两投全中的概率为0.375,两投一中的概率为0.5,则他两投全不中的概率为( )A
26、0.6875 B 0.625 C 0.5 D 0.12520、(2012)将3枚均匀的硬币各抛掷一次,恰有2枚证明朝上的概率为( )A B C D 21、(2008)5个人排成一行,则甲排在正中间的概率是( )A B C D 22.(2013)一箱子中装有5个相同的球,分别标以号码1,2,3,4,5。从中一次任取2个球,则这2个球的号码都大于2的概率( )A. B. C. D. 23.(2013)从某工厂生产的产品中随机取出4件,测得其正常使用天数分别为,则这4件产品正常使用天数为24、(2014)将5本不同的历史书和2本不同的数学书排成一行,则2本数学书恰好在两端的概率为为( )A. B.
27、C. D. 25、(2014)从1,2,3,4,5中任取3个数,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共有( )A. 80个 B. 60个 C.40个 D. 30个 26、(2014)某运动员射击10次,成绩如下:8 10 9 9 10 8 9 9 8 7 则该运动员的平均成绩是环。27.(2015)某学校为新生开设了4门选修课程,规定每位新生至少要选其中3门,则一位新生不同的选课方案共有( )A4种 B.5种 C. 6种 D.7种28、(2015)甲乙两人独立的破译一个密码,设两人破译的概率为,则恰有一人能破译的概率为( )A B. C. D.29.(2015)从某公司生产的安全带中随机抽取10条进行断力
28、测试,测试结果(单位:kg)如下:3722 3872 4004 4012 3972 3778 4022 4006 3986 4026则该样本的的样本方差为(精确到0.1)30.(2016)将一颗骰子抛掷1次,得到的点数为偶数的概率为( )A. B. C. D. 31.(2016)某同学每次投篮投中的概率为,该同学投篮2次,只投中1次的概率为()。A. B. C. D. 32.(2016)某次测试中5位同学的成绩分别为79,81,85,75,80,则他们成绩的平均数是;十五、求切线方程1、(2006)已知为曲线上一点,且点的横坐标为1,则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是( )A B C D 2、(2007)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3、(2009)函数的极小值为;4、(2010) 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是;5、(2011)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是;6、(2012)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是;7、(2013)函数的极大值为8、(2014)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9.(2015)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10.(2016)曲线,在点处切线方程是( )A. B. C. D. 十六、数列解答题1、(2006)已知等比数列中,公比。(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 求数列的前7项和2、(2008)已知等差数列中,(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当为何值时,数列的前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SAP Help Portal服务合同验证制度
- 2025版抵押房屋买卖市场拓展与委托合同
- 2025版工业设备租赁与项目合作开发合同范本
- 2025版出租车企业车辆安全生产责任合同
- 二零二五年合伙投资买房绿色环保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摩托车售后服务网络加盟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技术交流保密协议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反担保合同担保书范本(信息安全)
- 2025版新能源汽车用高性能电线电缆销售协议
- 2025版凯悦酒店消防设备采购安装及验收合同
- 人音版4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快乐的校园
- 品牌推广战略实战手册
- 年产10万吨连续玄武岩纤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
- YC/T 177-2024卷烟工业企业标准体系构成及指南
- 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组织方案
- 化工建设综合项目审批作业流程图
- 2024年互联网营销师(中级)理论考试题库(附答案)
- 【典型病例】HA380联合CVVH治疗重症胰腺炎复杂病例1例
- 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中国普通食物营养成分表一览
-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21-203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