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沉降变形观测工作总结报告_第1页
2.沉降变形观测工作总结报告_第2页
2.沉降变形观测工作总结报告_第3页
2.沉降变形观测工作总结报告_第4页
2.沉降变形观测工作总结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建九景衢铁路II标段一分部沉降变形观测工作总结报告(DK264+909.71DK165+187.50段)中铁四局集团九景衢铁路II标段一工区2015年9月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工作报告(DK264+909.71DK265+187.50段)一、工程概况九景衢铁路II标段一分部承建的九景衢铁路DK264+909.71DK265+187.50段,全长0.277公里,位于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管段主要工程项目为桥梁1座、路基277m、涵洞1座。 二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1、地形地貌:本路基段地势为多山,中间为沟壑地形。2、地层岩性:(1):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厚0.53.1m,0=180kPa,III

2、;(2)-1:角砾凝灰熔岩,全风化,褐灰色,厚0.53.2m,0=200kPa,III;(2)-2:角砾凝灰熔岩,强风化,灰褐色,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厚7.513.3m,0=500kPa,(2)-3:较砾凝灰熔岩,强风化,褐灰色,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厚5.0m,0=800kPa,。3、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为空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不发育,测时水位深03.3m。4、物理地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三设计依据1、路段稳定安全系数:考虑列车荷载时Kmin1.25,预压荷载条件下Kmin1.15,架桥荷载条件下Kmin1.15。2、路基工后沉降标准:工后沉降一般不应超过15mm;路桥交界

3、处的差异沉降不应大于5mm。3、敬沉降计算分析,桥头工后沉降不满足控制标准,采用预压处理。计算分析采用指标:填土:=20kN/m3,Cu=10kPa,u=30°(1)层:=25.8%,=17.5kN/ m3,e=0.97,Cu=74.25kPa,Cu=11.45°,Es=8.56MPa,Ps=2.02MPa;(2)-1层:Es=15.0MPa。4、路堤边坡高小于3m时,边坡采用混凝土空心砖内培土撒草籽、种灌木防护;路堤边坡搞大于等于3m时,采用M7.5浆砌片石拱型截水骨架,内培土撒草籽、种灌木防护,并在填筑过程中边坡3.0m宽度范围内铺设一层双向土工格栅,层间距0.5m。5

4、、路堑边坡高小于4m时,边坡采用喷播植草、种植灌木防护;边坡高大于等于4m时采用M7.5浆砌片石拱型截水骨架内混凝土空心砖内培土喷播植草、种植灌木防护。6、填料设计:本工点填料取自花山乡取土场,为角砾熔岩、凝灰岩,属A、B组填料。路堑瓦房主要为粉质粘土,属C组填料。7本工点路基填筑施工期6个月,填筑完成后放置调整(含预压)至少6个月。8、本工点碳化环境按T2等级考虑,地表水、地下水无侵蚀性。四工程设计措施1、地基表层处理路堤填筑施工前应排水疏干地表,整平地面,清基回填,厚约0.5m。2、地基加固处理(1)路堤基底及路堑开挖后换填底面均静压压实处理。3、路基机床处理(1)路堑开挖至设计标高时,应

5、首先进行土质、强度检测,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填筑施工。(2)路基面形状为梯形,轨道的混凝土底座范围为平面,边缘以外设向两侧不小于4%的横向排水坡,并采用0.08m厚的沥青混凝土防渗层封闭。(3)DK265+061+086、DK265+135+147、基表层换填0.4m厚级配碎石掺5%水泥。其余路基机床表层换填0.4m厚级配碎石,级配碎石材质及性能满足客运专线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暂行技术条件要求。(4)路堤基床底层2.3m采用A、B组填料,路堑基床底层采用换填0.82.1m厚A、B组填料+0.2m厚中粗砂(中粗砂内铺设一层排水土工格栅):A、B组填料来源于花山乡取土场,为角砾熔岩,凝灰岩,属A、B组填

6、料。(5)基床各部位压实标准客运专线无渣轨道铁路设计指南的有关要求。(6)路基基床表层及底层的底部均做成想两侧倾斜4%的横向排水坡。 五、路基填筑(1)基床以下路堤填料来源于取土场,角砾熔岩,凝灰岩,属A、B组填料,。六、过渡段路基(1)DK265+187.5后接源口大桥、设桥路过度段。由桥台尾向路基方向依次填筑长5m级配碎石加5%水泥,纵向坡率1:31:4。(2)桥台与路基结合部设带排水槽的渗水墙,渗水墙采用无沙混凝土块砌筑,长30cm、厚10cm、宽15cm。渗水墙底部直径100mm(TS-100)软式透水管,将渗水横向排出路基外。(3)、监测测试项目:主要有路基面、基底沉降监测,见下表:

7、监测项目里程位置附注基底沉降监测DK265+065、+145沉降板路基面沉降监测DK948+065、+145监测桩地基加固处理、基床处理及路基边坡防护(4 ) 沉降观测人员分工序号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 称技术职务专业工作年限备 注1协调2内业处理3外业观测4外业观测5外业观测人员分组情况:沉降观测一组:仪器:组员:。我工区沉降观测基准网以二等几何水准进行测量,并与勘测二等水准网联测,以便统一高程基准。进行沉降观测时,以工作基点的高程作为起算数据,利用精密水准仪固定测站和尺号,进行单程重复测量、计算沉降观测点每期观测的高程。遵守表4、5、6所示标准:表4.1 沉降观测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应按下表规定

8、操作: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垂直位移测量水平位移测量沉降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相邻沉降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沉降变形点点位中误差()三等±1.±0.5±6.0表4.2 垂直位移监测技术按下表操作:等级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每站高差中误差()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绕闭合差()检测已测高差较差()使用仪器、观测方法及要求三等1.00.30.60.8DS05或DSI型仪器,按客运专线铁路测量技术暂行规定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表5:二等级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水准尺类型水准仪等级视距(m)前后视距差(m)测段的前后视距累积差(m)视线高度(m)二等因瓦DS1501.03.

9、0下丝读数0.3DS0560表6:水准测量计算取位等级往(返)测距离总和(km)往(返)测距离中数(km)各测站高差(mm)往(返)测高差总和(mm)往(返)测高差中数(mm)高程(mm)二等0.010.10.010.010.10.1(1)现场沉降变形观测严格按实施细则的要求和国家二等规范进行。严格执行“三固定,两一致”原则,即观测观测线路、固定观测人员、固定仪器;观测时间一致,观测条件一致。(2)仪器和水准尺都在检定期内,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经常进行常规检查,水准仪视准轴和水准管轴的夹角不大于15。(3)观测时,视线长度50m,前后视距差1.5m,前后视距累积差6.0m,视线高度0.5m。测

10、站限差:两次读数差0.4mm,两次所测高差之差0.6mm,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1.0mm。观测读数和记录的数字取位:0.01mm。(4)观测时,一般按后-前-前-后的顺序进行,对于有变换奇偶站功能的电子水准仪,按以下顺序进行观测:往测:奇数站为后-前-前-后 返测:奇数站为前-后-后-前偶数站为后-前-前-后 偶数站为前-后-后-前 (5)观测过程中,选用2.5Kg以上的尺垫,并用竹竿支撑。5、测量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为确保工区沉降变形测量管理监测工作正常有序,成立由工区项目总工总负责,工区项目测量队沉降观测组负责现场监测和数据整理。(1).九景衢铁路II标段一分部沉降变形观测测量管理机构图总工程

11、师:戴国安测量队沉降观测三组沉降观测一组沉降观测二组(2).部门职责:、项目总工程师负责项目部的技术指导;上报资料的审批、评估及实施方案。、测量队队长负责编写沉降变形测量实施指导及测量方案,控制网布设、观测点的选择、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等业务实施,及时收集单位工程沉降变形测量数据,并及时上报上级部门。、沉降观测组按照沉降变形测量实施细则及测量方案实施具体观测,进行观测标志的埋设、测量和保护工作,小组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6、DK264+909.71DK265+187.50段沉降变形观测数据统计及数据分析截止2015年11月28日我工区本区段已进行观测有:路基基底沉降板2块,临时沉降板2块,路基

12、面检测桩2个断面,1个涵洞。7、观测桩和观测点的保护情况,标示设置情况按照沉降观测实施细则要求,我工区现有二等水准点2个。工作基点按要求埋设在稳定区域,在观测期间稳定不变,对不稳定的点及时的处理,重新埋设。工作基点除使用普通水准点外,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一步加密工作基点。加密后的工作基点间距在200米左右,可基本保证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的需要。在观测过程中,因工区的测段长度较长,对于观测标或工作基点存在被人为破坏的情况,针对此情况,我工区专门制定了沉降观测标志保护的制度,责任到人,对破坏的观测标及时的进行恢复,保证观测数据的连续性。8电子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水准观测记录手簿电子版按月

13、报的形式已上报评估单位,纸质文件每天都及时打印,监理签认,已按月装订成册,归档。 9、测点沉降记录表测点的沉降记录表电子版按月报的形式已上报评估单位,纸质文件及时打印,监理签认,已按月装订成册,归档。10、测点的时间-荷载-沉降曲线与时间-荷载-沉降速率曲线测点的时间-荷载-沉降曲线与时间-荷载-沉降速率曲线以SOD电子版按月报的形式已上报评估单位。11、特殊情况说明针对观测过程中出现异常数据的现象,做到数据及时处理,为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对沉降异常情况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在同一个闭合测段内所有观测点高程变化值均按同一方向大幅度上浮或下沉,可以判定工作基点高程发生变化。处理方法:重新观测看是否为操作原因,如若不是,及时对工作基点和基准点进行联测,并对其高程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