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毫米的认识_第1页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毫米的认识_第2页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毫米的认识_第3页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毫米的认识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人教部编版小学3测量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毫米、分米、千米、吨的认识和用列表法解决问题。本单元 共有9个例题,分别呈现了不同的内容,承载着不同的目标。在编排上关注学生的数学现 实和生活现实,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操作和体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感受,感悟新知 识。注重培养学生估测的能力,能结合生活实际,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合理的估测。还详 细介绍了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列表法。引导学生体会通过列表一一列举的策略可 以解决问题,掌握运用列表策略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考过程和方法,学会数学思考。本单元的测量在本套教科书中处于测量教学的第二阶段一一理解测量。在对“毫米”“分米” “千米” “吨

2、”的介绍中,重视学生的实际感受,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建立相 关观念,突破难点:在推理中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知道单位之间的关系。最后列表这一 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重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提升学生 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二年级,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以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这是了解测量的第一阶段。学生已有这样的基础认知,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回顾旧知识, 让学生建立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在对新知识的实际感知中,体会单位之间的 进率,理解测量的意义。学生在学习之前有能力按要求完成教师布置的寻找一定长度或质 量的生活实例的任务,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学习

3、能力也在增强。本单元的内容能充分 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生活经验,在操作中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1 .注重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确保各项活动有效开展。本单元的教学应该建立在大量 操作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在身边寻找能用相关的单位测量的物体,在找的过程中体会各个 单位的适用范围;要合理安排“动”与“静”的时间,注意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动手操作与认真思考相结合。2 .在推理中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知道单位间的关系。 教科书中的单位换算分为两类,即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和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充分思考。在学生初 步掌握单位换算的思考方法后, 教师要及时放手让学生在尝试练习时互相说

4、一说推理过程, 在表达中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最后引导学生梳理毫米、 厘米、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克、千克、吨之间的关系,为综合应用奠定基础。3 .重视学生估测方法的掌握,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可采用先估测、后测量验证的方 法。让学生了解用熟悉的物体作参照物的方法和测量较长距离时可运用分解的策略,体会估测优点的同时,不断提高估测意识和能力。4.在列表中感悟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过程中要注意 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展示,引导学生体会用列表法的优点。当学生列出表格后,可能有遗 漏或重复,此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一一图表给人看时,怎样才能更容易发现其中的规律 呢?最终帮助学生得出有

5、序性结果,掌握一一列举解决问题的方法。新人教部编版小学教学笔记第1课时毫米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P2122例1及 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24练习五”第1题。?教学目标1 .引导让学生经历观察、比画、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2 .通过活动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3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教学重点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理解毫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和换算关系。?教学难点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教学准备课件、刻度尺、1分硬币、电话卡、公交卡、医保卡等。?教学过

6、程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1 .谈话导入。师:我们之前学习过哪些长度单位?要精确地测量物体长度,需要什么工具?指名学生回答,并比画 1米有多长,1厘米有多长。师:请说一说你们是如何测量物体长度的。回顾测量的方法,重点强调从0刻度开始测量。2 .课件出示习题。1课件出示 :;填上合适的数字©;】来=1厘米100厘米=()米9米=()厘米400厘米二()米;S米士 )度米指名学生回答。3 .课件出示教科书 P21例1。爆件出示估一估数学书的长、窟和厚大约是多少厘米师:估一估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厘米。【教学提示】用自己喜欢 的方法去估一估, 要让学生实际去 猜测、去估,这样 对后

7、期的测量结 果会有更深的认 识。学生发言,并说一说自己判断的依据。【学情预设】学生会用一定的标准去估计,例如1挂、铅笔的长度或者目测。师:估得准吗?下面请大家动手用尺子测量,验证自己估的结果。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对测量 结果进行交流。4 .师: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该怎么表示呢?能不能用学过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来精确 地表示书本的厚度?【学情预设】用厘米和米作单位太大了,应该用更小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师:这时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一一毫米。(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师小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 mm)作单位。【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有目的、分

8、层次地进行铺垫,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测量需求出发,导入新的长度单位一一毫米。二、自主探究,认识毫米1 .初步认识1毫米。师:关于毫米,你们知道哪些知识?【学情预设】学生会有各种各样的回答。对于回答正确的予以肯定,不对的观点要及时评价,有价值的观点可留板书,新课授完后进行分析。师:观察自己的刻度尺,你能发现什么呢?(同桌交流)【学情预设】除了以前所学的厘米外,每两个数字之间还有小格子。师:每个小格子的长度就是 1毫米。课件演示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每一份也就是每一个小格的长度,都是1毫米,毫米可以用mm表示。j课件出示 1-1遑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亳

9、米【教学提示】了解基本学 情,通过对尺子准 确的1毫米的直 观感知,建立1毫 米的概念。沙-数里米里有多少亳卡?I厘米=10英雨师:请同学用手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学生自行在刻度尺上找出 1毫米的长度。师:谁来说一说你对 1毫米的感受?【学情预设】1毫米很短,比以前所学的最小的1厘米还要短得多。师:你们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发言,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小组合作,数一数尺子上的刻度几到刻度几是10毫米。师:用手指点数,好操作吗?为什么手指点数会很困难?有没有更合适的方法帮助我们数一数?【学情预设】 学生通过数10毫米,会发现手指太粗,不好点数。从而想到要用细一点的物体帮

10、助点数。教师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如用铅笔尖点数。师:除了刚才大家所数的 1厘米之间有10毫米,其他的1厘米里是不是也有10个1毫米呢? 请大家在刻度尺上找出另外一个1厘米数一数。组织学生多次验证,可以个人数或集体数,最后得到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板书:1厘米=10毫米1cm=10mm【设计意图】通过利用刻度尺,让学生直观感受1毫米很短,同时通过数格子感受毫米与厘米的联系,补充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加入新的长度单位一一毫米。2 .进一步认识1毫米。(1)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学情预设】学生会选择较薄的物体。教师出示1分硬币、电话卡、公交卡、医保卡等,展示这些物体的厚度大

11、约是1毫米。师:对于毫米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学情预设】一些物体的厚度,也可以用毫米作单位。(2)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示出 1毫米有多长,并说说感受。(3)画一画。学生在纸上不用尺子画出1毫米,再与尺子上的 1毫米对比,然后用手势表示1毫米,用尺子【教学提示】 通过丰富的“比一比” “画一 画”等实践活动, 进一步帮助学生 建立1毫米的长 度观念。画出3毫米、5毫米、10毫米等。(4)估一估数学书大约几页 1毫米,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学情预设】自动笔的笔芯、降雨量、米粒的长度等。【设计意图】本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观念。三个探究知识点的设立着眼于这一重点,遵循由易到难、循

12、序渐进的原则。同时,借助生活实物帮助学生亲身感受,进而抽象出1毫米的长度观念。三、知识应用,深化理解1 .完成教科书P22做一做”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回顾读取物体长度与测量物体长度时需要注意的事项。2 .完成教科书P24练习五”第1题。要求学生先估测,后判断,再用尺子进行测量验证。引导学生先多角度去观察,再去测量。【设计意图】本环节呈现学生所熟悉的各种图形,让学生进行判断、估测和实际测量,旨在考 查学生的应用能力、长度观念以及用厘米和毫米作单位测量的能力。四、课题小结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情预设】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毫米来表示;1厘米=10毫米;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保卡等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板书设计毫米的认识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 mm)作单位。1厘米=10毫米1cm=10mm?教学反思学生有学习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经验,本节课新知识的教学完成相对顺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