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_第1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_第2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_第3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_第4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组织学与胚胎学【医学生期末复习资料】复习的整理重点部分:第一章组织学绪论LM和EM的分辨率光学显微镜(简称光镜,LM光镜下观察的结构称显微结构)分辨率0.2师电子显微镜(简称电镜,EM电镜下观察的结构称超微结构)分辨率 0.2nm是光镜的1000倍EM的种类1 .透射电镜(TEM)电子密度高色深电子密度低一一色浅2 .扫描电镜(SEM)石蜡切片术取材一固定-脱水-透明一包埋一切片一染色一封片HE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法)苏木精为碱性染料,使染色质和核糖体着紫蓝色-嗜碱性伊红为酸性染料,使细胞质着粉红色-嗜酸性对碱性和酸性染料都缺乏亲和力-中性PAS反应过碘酸希夫反应,显示多糖和糖蛋白的

2、糖链,紫红色反应产物为阳性。第二章细胞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单位膜的化学构成及分子结构模型生物膜 工细胞外膜(细胞膜)(单位膜;I细胞内膜(内慎系统)化学成分:膜蛋白膜脂糖类分子结构模型:液态镶嵌模型:以液态类脂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 功能不同的蛋白质,具有流动性和不对称性细胞器的主要种类及相应功能游离核糖体合成细胞自身的结构蛋白核耦体J时着核糖体合成细胞向外输出的分泌蛋白染色质的组成常染色质、异染色质及染色体间的关系第三章上皮组织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上皮组织特点:1、细胞多、间质少。2、细胞有极性,有游离面、基底面和侧面。3、无血管,营养物质来自于结缔组织内的血管,通过

3、基膜渗透。4、神经末梢丰富。上皮组织的分类被覆上皮保护腺上皮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感觉上皮 接受某种特殊感觉机能的上皮。被覆上皮的分类单层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内皮;少、血管和淋巴管 间皮;胸膜、腹膜和心包膜 其它,肺泡和肾小囊壁层单层立方_L皮肾小管.、甲状腺滤泡单层柱状上皮胃、肠" 胆囊、子宫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呼吸管道复层上皮复层扁平上皮未角化,口腔、食管.阴道角化的;皮肤表皮复层柱状上皮眼睑结膜、男性尿道变移上皮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微绒毛、纤毛、紧密连接、缝隙连接、桥粒、基膜和质膜内褶的位置、结构和功能(一)上皮细胞游离面:细胞衣、微绒毛、纤毛1 .微绒毛(光镜下看不到)(1)细胞游

4、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直径 0.1um.(2)组成:细胞膜,胞质,纵行微丝(微丝下端可附着于终末网)(3)形成光镜下可见的纹状缘(小肠)和刷状缘(肾小管)(4)功能:增加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物质的吸收2 .纤毛(1)上皮细胞游离面较长突起,长 5-10um,直径约0.2-0.5um ,光镜 下可见(2)内部结构(9+2 ):周围九组二连微管,中央 2条单微管(动力 蛋白臂,分解ATP后附着相邻微管,产生位移或滑动)(3)功能:节律性定向摆动(二)上皮细胞的侧面1 .紧密连接(又称封闭小环)(1)位于细胞侧面顶端(2)相邻细胞膜间断融合,非融合处有极窄的 间隙;在紧密连接区,相邻两细胞的细胞膜上

5、具有呈格状的脊,脊脊相 互紧贴,细胞间隙消失,无脊的部分可有 10-15 nm 的间隙。(3)屏障作用:阻挡物质穿过细胞间隙。2 .中间连接(1)位于紧密连接下方(2)细胞间隙里有中等电子密度的丝状物,胞质侧有薄层致密物质和 微丝附着,微丝交织组成终末网。(3)黏着作用,保持细胞形态,传递细胞收缩3 .桥粒(黏着斑)一一最牢固(1)呈斑状;细胞间隙有丝状物,中央有致密中间线,胞质面有较厚 的致密物质成附着板其上有角蛋白丝(张力丝)附着并成件状返回胞质(2)牢固的机械性连接作用,使上皮耐摩擦(皮肤、食管)4 .缝隙连接(1)结构:2 3nm细胞间隙,内有许多间隔相等的连接点;细胞膜中 有许多分布

6、规律的连接小体对接,食腔连通(2)功能:小分子物质可通过,是相邻细胞的增殖分化,代谢、功能 同步化(常见于心肌细胞之间,平滑肌细胞之间与神经细胞之间(3)连接复合体:上述4种连接中2个或2个以上毗邻存在,叫做连 接复合体(三)上皮细胞的基底面1 .基膜(1)上皮细胞基底面与深层结缔组织之间形成的薄膜(2) LM : HE染色呈粉红色(见于少数上皮细胞)(3) EM:基板+网板基板:紧贴上皮细胞基底面的一薄层透明质和其下的密度高的致密层构 成(透明层+致密层)一一上皮细胞分泌网板:网状纤维+基质有时有少许纤维(4)功能:支持与固着半透膜,有利于物质交换 引导上皮细胞移动影响细胞分化2 .质膜内褶

7、(1)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折向细胞质所形成的内褶。内褶内含有较多纵形排列线粒体(2)功能:扩大细胞基底面底部表面积,有利于水和电解质的迅速转运3 .半桥粒(1)位于上皮细胞基底面和基膜之间(2)结构:为桥粒结构的一半(3)功能:将上皮细胞固着在基膜上第四章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的结构和特点组成:细胞、细胞间质(纤维基质、组织液)特点:细胞种类多、纤维含量少且排列疏松、基质丰富三种纤维和七种细胞的光电镜结构和主要功能细胞a.成纤维细胞LM:胞体较大,扁平多突起,胞质弱嗜碱性,核大卵圆形,着色浅,核 仁明显。EM:丰富的RER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功能:形成三种纤维,形成基质。处于静息状态的成

8、纤维细胞称纤维细胞 b、巨噬细胞:结构:LM :活跃时伸出较长或形态不规则的伪足,核小,卵圆形或肾 形,着色深,胞质丰富、嗜酸性,含有颗粒和空泡EM :有不规则皱褶、微绒毛和球形隆起;含大量溶酶体、吞噬体、吞 饮小泡;残余体。以及数量不等的糙面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功能:1、吞噬作用2、参与免疫应答 3、分泌功能来源:血液中的单核细胞c、浆细胞结构:LM :核小、圆或卵圆形,偏于细胞一侧,核内染色质丰富,多 聚集在核周围并向核中心呈辐射状排列,呈车轮状;胞质强嗜碱性,近 细胞核处有一着色较浅而透明的区域称核周晕EM丰富的RER平行排列,发达的 Golgi C.功能:分泌免疫球蛋白(immun

9、oglobulin, Ig) ,参与体液免疫来源:B淋巴细胞d、肥大细胞结构:LM :胞体大,圆或卵圆形,胞质充满粗大的嗜碱性颗粒,核小而圆,着色深,居中功能:颗粒内含肝素,组织胺,嗜酸性细胞趋化因子等,胞质含白三烯, 释放后引起过敏反应。e、脂肪细胞f、间充质细胞g、白细胞纤维:1、胶原纤维:(白纤维)LM:较粗,HE染色呈粉红带状,波浪状走行,分支交织成网。EM:胶原原纤维,有64nm周期性横纹。 化学成分:I型和III型胶原 蛋白胶原蛋白一胶原原纤维一胶原纤维特点:韧性大,抗拉性强。无弹性。2、弹性纤维:(黄纤维)LM :较细,HE染色呈浅粉红色,醛复红染色为紫红色。直径为 0.2 1u

10、m。细丝状,折光率强,分支交叉成网。EM:微原纤维,弹性蛋白。物理特性:弹性大。3、网状纤维LM : HE染色淡红色,直径为0.2 1um。镀银染色呈黑色分支交 织成网。EM:胶原原纤维,有64nm周期性横纹化学成分:III型胶原蛋白,多糖和糖。组成:由III型胶原蛋白组成,表面覆盖糖蛋白。物理特性:有韧性,无弹性分子筛在结缔组织基质中透明质酸含量丰富, 构成蛋白复合物的主干。其他糖 胺聚糖则与核心蛋白结合构成蛋白聚糖亚单位、 后者再通过结合蛋白结 合于透明质酸长链上,形成蛋白聚糖聚合体。蛋白聚糖聚合体形成有许多微细孔隙的分子筛结构,小于孔隙的水和水溶性营养物质、代谢产物、激素、气体分子等可以

11、通过。便于血液与细 胞见的物质交换;大于孔隙的水分子物质、细菌等不能通过,使基质成 为限制细菌等有害物质扩散的防御屏障组织液的形成和作用形成:在动脉端血浆成分渗出,在组织中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后,部分 回流静脉端,部分进入毛细淋巴管。功能:构成细胞核赖以生存的微环境。产生或回流阻碍,导致组织水肿或脱水。第五章血液和淋巴血清血浆的概念血浆:相当于细胞间质,由水(90%),血浆细胞,脂蛋白、酶激素、维生素、无机盐和各种代谢产物组成。血清:当血液流出血管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解的纤维蛋白并网络血液有形成分凝固成血块,同时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称血清。各类白细胞的光电镜结构和主要功能r中性木运

12、田胞j有粒白细胞嗜髓性粒细胞白细胞1I嗜碱性粒细胞L元粒白细胞 < 单核细胞L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I NK细胞白细胞从骨髓进入血液,24小时内以变形运动穿过血管壁,进入结缔组织和淋巴组织1.中性粒细胞形态:直径10 12um ,胞质内含许多细小颗粒(嗜天青颗粒和特殊颗粒)核呈杆状或分叶(2 5)核左移(1 2):严重细菌感染核右移(4 5):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嗜天青颗粒: 浅紫色,20%体积大,为溶解体,含酸性磷酸酶、髓过氧化物酶体等酸性水解酶类特殊颗粒: 浅红色,80%体积小,为分泌颗粒,含碱性磷酸酶、溶解酶、吞噬素等(1)功能:趋化作用、吞食细菌和异物1 .嗜酸性细胞直径5-10um

13、o细胞核常为两叶,细胞质内常充满粗大均匀的鲜红色嗜 酸性颗粒。颗粒内含有:a.芳基硫酸酯酶:灭活白三烯,从而抑制过敏反应b.组胺酶:分解组胺c.阳离子蛋白:杀灭寄生虫2 .嗜碱性粒细胞(1 )形态:直径1015m核常为2叶,胞质内充满粗大均匀的鲜红色嗜酸性颗粒,内含组胺酶、芳基硫酸酯酶及阳离子蛋白。(1) 形态:直径1015m核常为2叶,胞质内充满粗大均匀的鲜红色嗜酸性颗粒,内含组胺酶、芳基硫酸酯酶及阳离子蛋白。(2)功能:组胺酶分解组胺;芳基硫酸酯酶灭活白三烯,从而抑制 过敏反应;阳离子蛋白杀灭寄生虫。4、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 )(i)形态:直径1012仙m核分叶、s形或不规则;胞

14、质内含大 小不等、分布不均的嗜碱性颗粒。(2)分泌物(同肥大细胞)嗜碱性颗粒含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细胞基质内有白三烯。(3 )功能参与过敏反应的形成。5、单核细胞(monocyte )(1)形态:直径1420仙m;核呈肾形、马蹄铁形或不规则,染色质 颗粒细而松散,着色浅;胞质弱嗜碱性呈灰蓝色,含许多嗜天青颗粒。(2)功能:有一定的吞噬能力,进入结缔组织后分化成巨噬细胞。6、淋巴细胞(lymphocyte )(1 )形态 小淋巴细胞:68Hm胞质少,强嗜碱性,核圆有侧凹,染色质块状着色深。 中淋巴细胞:912仙m胞质较多,含少量嗜天青颗粒,核染色 质略稀疏,着色略浅。 大:淋巴细

15、胞1320 m 血液中以小淋巴细胞为主,有部分 中淋巴细胞;大淋巴细胞存在于淋巴组织中。(2)功能:参与免疫应答,抵御疾病。血液有形成分的正常值血液有形成分正常侑红细胞男:(4工一53)“0%.交:(3.5-50) -10/1白纲尉(4.010> 乜#儿白细眼分类中性粒胞小一 70%口破性出胞0W3*/JS也眦o-i«草根细胞亵T/淋巴细袍25%30%血小板(100-300)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的概念(1 )造血干细胞是生成各种血细胞的原始细胞, 又称多能造血干细胞起源于卵黄囊血岛,出生后主要位于红骨髓具有很强的增殖潜能以及多向分化和自我更新能力(2)造血祖细胞:由造血干细胞

16、分化而来,分化方向确定,亦称定向造血干细胞,不同的集落刺激因子,作用于造血祖细胞,分化为各种血细胞。网织红细胞: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从骨髓进入血液,这些细胞内上残留部分核糖体,用煌焦油染色呈细网状,称网织红细胞。核糖体的存在,表示网织红细胞尚有继续合成红细胞的能力。第六章软骨和骨同源细胞群:在软骨凹陷内不断分裂增殖,常形成28个细胞聚集在一起,它们是由一个幼稚软骨细胞分化而来,故称同源细胞群。软骨的类型及主要成分透明软骨一一胶原原纤维弹性软骨一一弹性纤维纤维软骨一一胶原纤维束骨细胞的光电镜结构和主要功能骨件比包或骨斑的岸田胞源骨细抱分布骨懵里居律列骨组支袤 面力能于骨粒内或 骨损间甘阳祖边线福S

17、I? J孩1,瑜骑医1 F腌区少;沿图a性耕式挂柱状,有突 起,楼附,楼仁明显* 胞盾槌碌性利体扁卜国 肠圣笑起:横即 圆跑炭羯赢性体枳大6 50个电庆弱唔酸 性,贴骨够戈褶堆:谐瞬停和我 粒江支达,单H爆喟辞笑这新哲魄熹而育件嬖香吐庖功能为骨组织中的干城 胤回用的死成成 骨亚胞分泌工骨面,粒抽基 质小渔,促进类目质 钿匕觊骨电肥眼白 身产生的骨宙包埋,成为用纸胞一定的高骨却成 曾作用,参与调可 徐磷平面扇料由水装藤和吾机葭.虚解骨 后i奇击分下打骨为成分骨密致的分类及构成环骨板:内环骨板、外环骨板骨单位(哈弗斯系统):中央管、哈弗斯骨板间骨板第七章肌组织肌组织的不同点、共同点肌原纤维的超微结

18、构 由上千条与长轴平行的粗细肌丝规律排列构成。粗肌丝:分布:肌节长贯暗带,中央固定于 M线,两端游离,末端止于明带暗 带交界处。构成:由肌球蛋白组成细肌丝:分布:一端固定于Z线,一段伸入粗肌丝间,中止于 H带外侧构成: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肌节、横小管、三联体、闰盘的概念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它由 1/2I带+A带 + 1/2I带所组成、是骨骼肌细胞和功能的基本结构 横小管:肌膜以垂直于肌纤维长轴方向陷入肌质内形成的管状结构,又称T小管。可将肌膜的兴奋迅速传至肌纤维内部,引起肌原纤维同步收缩。三联体:每条横小管与相邻两侧的终池组成三联体,在此部位将兴奋从肌膜传递

19、到肌质网膜上闰盘:心肌纤维之间的连接结构称闰盘第八章神经组织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构成。神经细胞亦称神经元。它是一种接受机体内、外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 神经冲动等功能的高度分化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尼氏体、神经原纤维(细胞质内)的概念和功能尼氏体:光镜下呈颗粒状或块状的强嗜碱性物质。由发达糙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组成。具有活跃的合成蛋白质功能神经原纤维:实质是由微管和神经丝聚集而成。 构成神经元的细胞骨架, 起支持作用,微管还参与胞体和突起内的物质运输。化学性突触的结构和功能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间传递信息的一种特 化的细胞连接。化学性突触(

20、以神经递质为传递媒介)和电突触(电为媒介),电突触的实质是缝隙连接突出的显微结构在HE染色中无法显示,但通过银染后可见为黑色轴突 终末上午球状或环扣状膨大。突触的超微结构(电镜下)】突触小涧突角1k 至H 量 物安的后战分也:学空i甬i每I至触后膜,等住gg触I回障神经元的分类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分类1、感觉神经元2、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3、中间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的结构和主要功能有突起的细胞,但不分树突和轴突 功能:支持、营养、防御、修复和保护血一脑屏障的位置和结构在血液与脑组织之间由连续毛细血管内皮、基膜神经胶质膜组成。功能:阻止血液中某些物质进入脑,选择性允许营养和代谢产物通过, 维持脑内

21、环境稳定,保证神经元的正常功能。有髓神经纤维的结构和功能轴突、髓鞘和施万细胞(周围有髓神经纤维)或少突胶质细胞(中枢有 髓神经纤维)功能:传导神经冲动,实质上是电流的传导I郎飞结、结间体的概念郎飞结:一个施万细胞包裹一段轴突或长树突,相邻的施万细胞不完全 连接,形成神经纤维的狭窄处,称郎飞结。1结间体:相邻两个郎飞结之间的一段神经纤维称结间体。I各种神经末梢的分类、结构和功能游离神经末梢感觉神经末梢J触觉小体有被囊神经末梢J环层小体肌梭按功能V躯体运动神经末梢运动终极I运动神经末梢内腔运动神经末梢第九章循环系统1、动脉管壁的一般结构,大、中、小动脉和微动脉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关系动脉管壁的组成内膑

22、,内皮下层I内弹性膜动脉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大动脉:将心脏间断的射血转变为血管中持续的血流。(2)中动脉:在神经支配下收缩和舒张,可调节分配到身体各部和各 器官的血流量。(3)小动脉和微动脉:在神经支配下收缩和舒张,能显著地调节组织 局部血流量和血压。名制;大功麻中动脉小勘脑械朗肘却 名强性醐豚肌性动脑肌性动脉内 膜内皮内皮纸晌山有率昌的W-P,M木内反下层丰碑,结舞组织较薄极薄内理他催发达,与口膊的胆 性1财睫,无明显 分界明显通而明显无中 膜主要办4口一70层有 孔理性睢较厚,主要由10- 40层环行平滑肌组 成3- 9层环行平滑 肌1-2层平滑肌外 膜灌与中膜的殳界处由 明显?性膜期,

23、天外理性瞋较薄2、毛细血管的分类、结构和功能特点式 缭 手 如 血 宜有孔卫继血首国管壁最淘.首运最弭。平均直役为a-akm) >门)管壁埃由一层内质细胞和 基膜组成:O在横切面,翅的毛细血管只 臼J个内质电的困成,H粗的毛曲 lit管由上小个内皮虫刎凰加内皮睚与基膑之同有周 晌*琳婚点内皮自确用江连狡,细胞间有 坐目连度.工基板连续完整,击雌质内含注冬吞饮小泡*分布在结绪细蛆.肌组织、肚 旧中枢源登系疏内皮纸胞港尾小睡同育胃密勒内皮狂胞不含核的部分;艮萌,©墨版四史完整分布:胃鹏粘腹、某些内分泌 掾初,血省时腔管校大内皮斑晅内旦W窗范©.空腹厂部完整或喳不同评官纲【

24、hi窦差乱被大弁砧!阡.魂.冒豉也一出内达汴3、静脉管壁的结构域动脉相比的特点4、心脏的结构和心脏的传导系统内皮.心内膻 内皮下层心脏壁心内膜下层| 一心外腹心脏传导系统的特殊心肌细胞1、起搏细胞2、移行细胞3、浦肯野纤维(束细胞)5、浦肯野纤维(束细胞)的分布、形态位于心室的心内膜下层第十章免疫系统胸腺的结构f灰 < 胸腺卜皮组胞V 胸腺细胞髓质血一胸腺屏障胸腺皮质内的毛细血管及其周围结构具有屏障作用连续性毛细血管内皮内皮周围连续的基膜血管周隙(含巨噬细胞)胸腺上皮基膜连续胸腺上皮细胞突起功能:阻止血液内的一般抗原物质和药物透过, 维持胸腺内环境的稳定、 保证胸腺细胞的正常发育。淋巴结

25、的结构一层皮履届 曷|史届区 潜巴T 皮质潜巴一淋巴细胞再循环周围淋巴管及淋巴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可经过淋巴管道进入血液,并通过血液循环周游全身,然后通过穿越弥散淋巴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或开放的血管末端(脾)等,返回淋巴组织或淋巴器官。这种淋巴细胞 在血液循环和淋巴组织(器官) 之间周而复始地迁移和交换的现象称淋 巴细胞再循环。主要由记忆T细胞和记忆B细胞参加大大增加了与抗原接触机会,扩大及提高了机体的免疫效能。脾的结构红髓:由脾索和脾窦组成白髓:相当于淋巴结的皮质, 由动脉周围淋巴鞘、 淋巴小结(脾小结)边缘区和边缘窦组成第十一章内分泌系统1、甲状腺的结构、功能(甲状腺滤泡、滤泡旁细胞)甲

26、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滤泡旁细胞分泌降钙素2、肾上腺的结构和功能由外向内分为: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球状带分泌盐皮质激素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网状带分泌雄激素、少量雌激素和糖皮质激素3、垂体远侧部的结构和功能:玩侧言E腺垂体J中间引神经垂体-漏斗部舞腕I1喘璃慨的(林熊醯、翻腮抑广4、下丘脑弓状核的功能:5、垂体门脉系统大脑基底动脉环发出的垂体上动脉 垂体上动脉从结节部上端进入神经垂体的漏斗,在该部形成神状的 窦状毛细血管网,称初级毛细血管网。 毛细血管网再于结节部汇集成数条垂体门微静脉,下行到远侧部再 形成窦状毛细血管网,次级毛细血管网 远侧部的毛细血管最后汇成集合静脉进入垂体周

27、围的静脉窦。垂体门微静脉及两端毛细血管网构成垂体门脉系统。垂体上动脉初级毛细血管网一垂体I?微静脉1结节部上端)(漏斗)(结节都)静脉三一卜静脉W次级毛细血管网 垂怵门微酷脉及两端毛细血管网构成垂体门脉系统6、下丘脑视上核与室旁核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及与神经垂体的关系第十二章皮肤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 皮肤分为薄皮和厚皮表皮细胞分为 角质形成细胞、 非角质形成细胞表破分为五层 基底层 棘层 颗粒层 透明层 角质层皮脂腺开口于毛囊上部 外泌汗腺开口于汗孔第十三章消化管1、消化管的一般结构卜上黏膜层消化管壁黏膜下层黏腹肌层外瞋2、胃底腺壁细胞和主细胞的光电镜结构和功能胃底腺由壁细胞、主细胞、颈黏液细胞、

28、干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组成1、壁细胞 光镜下:位于体部较多、胞体大,呈圆锥形;细胞核居中, 可有双核,胞质嗜酸性强。电镜下:可见细胞内小管、微绒毛、微管泡 系统、线粒体、少量糙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功能:合成和分泌盐酸、分泌内因子2、主细胞主要分布在腺底部a.光镜下:细胞体呈柱状:细胞核圆形位于基底:胞质呈强嗜碱性、顶 部胞质充满酶原颗粒。b.电镜下:微绒毛短而少,基部内含丰富的糙面内质网和线粒体;胞质 顶部内有许多椭圆形的酶原颗粒和发达的高尔基体。c.功能:分泌胃蛋白酶原。婴儿期还能分泌凝乳酶3、小肠与消化吸收有关的结构特点4、小肠黏膜由环形褶皱和绒毛构成上皮向固有层内下陷形成肠腺上皮的组成:柱状

29、细胞(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内分泌细胞、帕内特 细胞(潘氏细胞)、干细胞,微绒毛、细胞衣(吸附有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内因子受体)中央乳糜管:小肠绒毛中央有纵行的毛细淋巴管, 称中央乳糜管起始端为盲管,内皮细胞之间有较大的间隙主要输送乳糜微粒,促进脂肪吸收第十四章消化腺1、大唾液腺的腺泡和导管大唾液腺包括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三对,其导管均开口于口腔。一般结构特点(1)外包被膜,内分小叶,实质分腺泡和导管。(2)腺泡根据形态及功能特点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浆液性腺泡、粘液性腺泡、混合性腺泡(已于腺上皮讲述)。(3)导管 分为闰管、纹状管、小叶间导管和总导管。2、胰腺胰腺的腺实质分为外分泌部、内分泌

30、部(胰岛)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内分泌部分泌高血糖素、胰岛素外分泌部结构特点为浆液性腺细胞腺泡外无肌上皮细胞腺泡腔内有泡心细胞导管无纹状管人胰岛主要有 A、BD、和PP等细胞种类3、肝小叶I中央静脉n肝板(肝索)肝小叶是肝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肝小叶中最重要的为肝细胞。肝细胞有三种不同功能面:血窦面、细胞连接面、胆小管面m肝血窦i :内皮细胞ii肝巨噬细胞W窦周隙位置:肝血窦内皮与肝细胞之间干细胞的血窦面有许多微绒毛伸入窦周隙内,使肝细胞的表面积大大增加,且内皮通透性大。因此窦周隙是肝细胞与血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窦周隙内有贮脂细胞 功能:能吸收、贮存维生素A ;产生细胞外基质和 网状纤维V肝小

31、管4、门管区的组成胆叶间胆管、胆叶间静脉、胆叶间动脉第十五章 呼吸系统1、支气管树、肺小叶的名词解释支气管由肺门入肺后,反复分支成树枝状,称支气管树每个细支气管及其所属的各级分支和肺泡称为一个肺小叶2、肺内导气部和呼吸部的组成 肺的导气部 包括叶支气管、段支气管、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 细支气管,具有传导气体功能,但无气体交换功能 肺的呼吸部 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具有气 体交换功能。3、肺内导气部管壁结构的变化规律管径逐渐变小,管壁变薄,三层分界不明显。上皮仍为假复层纤毛柱状 上皮,但逐渐变薄。杯状细胞、混合腺和透明软骨都逐渐消失,而固有 层外侧的平滑肌却相对增多。4、

32、I、n型肺泡细胞的位置、光电镜结构和功能I型肺泡细胞:数量少,但覆盖肺泡表面积 95%。光镜:细胞体扁平,含核部分厚突向肺泡腔,无核部分薄,参与构成气-血屏障。电镜:相邻的I型肺泡细胞、 或与n型肺泡细胞及刷细胞之间有紧密连 接。细胞器少,胞质内有吞饮小泡, 内含吞入的表面活性物质和微小 尘粒。功能:i型肺泡细胞无分裂能力,损伤后由n型肺泡细胞增殖分化补充。n型肺泡细胞:位于I型肺泡细胞之间。数量多,但仅覆盖肺泡表面的5%左右。光镜下:立方形或圆形,顶端突入肺泡腔。核圆形,胞质着色浅,呈泡 沫状。电镜下:细胞游离面有少量微绒毛。胞质内富含线粒体、溶酶体和粗面内质网,较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核上方

33、有较多的分泌颗粒,颗粒内有平行排列的板层状嗜钺性板层小体,主要成分为磷脂(表面活性物质)。功能:n型肺泡细胞有分裂、增殖和分化为I型肺泡细胞的潜能5、气-血屏障肺泡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所通过的结构。由肺泡表面活性物质、I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连续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构成。第十七章肾-单位-泌一尿-小一直肾小体丁血管球肾小曩卜皮,迷路、肾柱近端小管近曲小管I肾小管J L近直小管细段卜髓(髓放线、,)远端管远亘小管,亚曲小管:皮质迷路、肾柱)弓形集合管(皮质迷路),集合管J直集合管 (髓放线、髓质)I乳头管 (肾孔头) v 1、肾单位的组成肾小体、肾小管2、肾小体的结构、滤过膜组成肾小体:血管球、肾小囊.血管球:分为入球微动脉、出球微动脉。血管球是一种动脉性毛细血管网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