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专业模拟题_第1页
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专业模拟题_第2页
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专业模拟题_第3页
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专业模拟题_第4页
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专业模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专业模拟测试试题(100道题,每题1分)一、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考试内容1、场地勘测:1单选: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的钻孔深度计划一般最深不超过a. 50 米 b. 80 米 c. 100 米 d. 120 米2单选:地震安全性评价II级工作的钻孔布置应a.为2个钻孔b.为3个钻孔c.能控制工程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d.能控制土层结构3单选: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需要编制的基本图件是a.剪切波速随深度分布图b.覆盖层等厚线图c.工程地质条件分区图d.钻孔分布图及柱状图4多选:一个工程场地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场地勘察范围应为工程建设规划的 范围,具体可为(1)工程红线退线

2、后以内范围(2)工程红线以内范围(3)工程红线外几米以内范围(4)工程红线外几公里以内范围(5)工程红线外15公里以内范围5多选:工程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应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的资料,包括(1)工程地质(2)水文地质(3)地形地貌(4)地质构造(5)地震动衰减6多选: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的目的是(1)为了确定工程场地条件(2)为了评定在地震作用下的场地地基承载力(3)为了地震地质灾害评价提供场地相关资料(4)为给出场地基岩地震动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5)为了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提供场地相关资料7判断:有专业人士认为:钻孔中的泥浆可以传播剪应力,所以地震工程勘察剪 切波速测试时波速探头可以

3、不紧贴在钻孔井壁上有泥浆就能得到真实的剪切波 速测试结果。错8判断:城市或开发区地震小区划工作必须编制工程地质分区图。对9判断: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必须进行场地地脉动测试。错10填空:I级工作钻探应有不少于3 个深度达到基岩或剪切波速不小于m/s的钻孔。考试内容2、地震地质灾害的场地勘查:11单选:地基土液化勘查测试手段为c.标准贯入测试d.静力a.压缩波速测试b.剪切波速测试触探测试12单选:规范定义的粉土粘粒的粒径为a.大于 0.5mm b. 0.5 0.05mmc. 0.05 0.005mmd.小于0.005mm13单选:建筑抗震设计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烈度 8度和9

4、 度时,前第四纪基岩隐伏断裂的土层覆盖厚度应分别大于a. 30m和 60mb. 60m 和 90m c. 90m和 120m d. 120m和150m14多选:烈度7度以上地区,下列地下15米深饱和土层应进行液化判别(1)黄土(2)砂土 (3)粉土(4)粉土(不含黄土) (5)淤泥质土15多选:土壤震动液化初判不液化的条件有(1)当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底下水位深度符合一定条件时;(2)粉土的粘粒含量百分率烈度 7度、8度和9度分别不小于10、13、16时;(3)饱和砂土或粉土的埋深在15-20米深时;(4)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及其以前时;(5)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以后时。1

5、6多选:II级工作应收集工程场地及附近地区的影响资料有(1)软土层厚度分布及软土震陷资料;(2)地形坡度、岩石风化程度、古河道 资料;(3)崩塌、滑坡、地裂缝和泥石流资料;(4)历史海啸与湖涌资料;(5)历史地震造成的液化现象。17判断:地震烈度6度区不会产生土壤震动液化。 错18判断:同样设防烈度时,地震影响远、近不同,土壤震动液化判别的标准也 不同。错19判断:工程场地在某一地震动水平可能同时发生轻微液化、中等液化和严重 液化。对20填空: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建筑应避开主断裂带,最小避让距离为:烈度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甲乙丙丁8专门研究300m200m-9专门研究500m300m-考试内

6、容3.场地岩土力学性能测定:21单选:在场地详细勘察阶段,对单幢建筑,测量土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不 宜少于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数据变化较大时,可适 量增加;22单选:对小区中处于同一地质单元的密集高层建筑群,测量土层剪切波速的 钻孔数量可适量减少,但每幢高层建筑下不得少于a. 1 个。b. 2 个。c. 3 个。d. 4 个。23单选:工程场地地震安性评价场地岩土力学性能测定的土动力试验方法包括a.检层法b.跨孔法c.表面波法d.共振柱法24多选: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在场地初步勘察阶段,对大面积的同一地质单元,测量土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应为(1)不超过

7、控制性钻孔数量的 1/3(2)不超过控制性钻孔数量的1/4(3)不少于控制性钻孔数量的1/5(4)至少要有1个(5)山间河谷地区可适量减少,但不宜少于 3个。25多选: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 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 500m/s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2)当地面5no下存在剪切波速大于相邻上层土剪切波速 2.5倍的土层,且其下 卧岩土的剪切波速均不小于 400m/s时,可按地面至该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3)覆盖土层厚度不小于3米。(4)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孤石、透镜体,应视同周围土层。(5) 土层中的火山岩硬夹层,应视为刚体,其厚度应从覆盖土层中扣除。

8、26多选:进行竖向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时,应取得(1)纵波波速度值;(2)地下水位变化范围值;(3)压缩模量比与轴应变关 系曲线;(4)瑞利波波速度值;(5)阻尼比与轴应变关系曲线。27判断:I级工作应对各层土样进行动三轴和共振柱试验。 对28判断:II级工作和地震小区划应对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动三轴和共振柱试验。错29判断:当有可靠的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且其值处于场地类别的分界线附近时,应允许按插值方法确定地震作用计算所用的设计特征周期。错30填空:完成如下土的类型划分和剪切波速范围表土的类型岩土名称和性状土层男切波速范围(m/s)坚硬土或岩石稳定岩石密实的碎石土vs> 500中硬土中密、

9、稍密的碎石土,密实、中密的砾、粗、 中砂,fak>200的粘性土和粉土,坚硬黄土。500 > Vs> 250中软土稍密的砾、粗、中砂,除松散外的细、粉砂,250 > Vs> 140fak< 200的粘性土和粉土,fak>130的填土 ,可塑黄土软弱土淤泥和淤泥质土,松散的砂,新近沉积的粘性土和粉土,f ak0 130的填土 ,流塑黄土Vs < 140考试内容二、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31单选: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式中log io A = C 1+ C2 M- GIM C4 log ioC5 exp(C6 M) + Ro 考虑大地震震中附近高频地震动饱和

10、的项为a. C 1 + C2 M b. C 3M2 和 R = C 5 exp(C 6 M)c. C 4 log 10 R + R 0d.R32单选:已知区域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标准差为 衰减关系合理的标准差可大致为0.5,由此得到的地震动参数a. 0.2b. 0.3c. 0.4d. 0.633单选:人工地震波强度包络函数主要反应了a.c.34震源远近的特性相位非平稳特性多选: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模型有b.d.幅值非平稳特性数据点2的n次方特性(1)对数衰减模型(2)点圆模型(3)椭圆模型(4)断层距模型(5)大震饱和模型35多选:缺少强震记录地区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的确定可采用如下方法(1)极值分

11、布法(2)烈度转化法(3)对数正态分布法(4)借用法(5)确定 性法36多选:最新研究表明,地震动衰减与如下哪些因素有关(1)震源机制(2)地形影响(3)盆地结构(4)场地条件(5)震源尺度37判断: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地震动参数衰减不确定性校正的原因是要应用其 方差。错38判断:应采用有仪器测定震级的地震烈度资料确定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地震 烈度衰减模型应体现近场烈度饱和并与远场有感范围相协调。对39判断:人工地震波强度包络函数应表现上升、平稳、下降、趋近于零四个阶段的特征。错40填空:填全如下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式中的参数log 10 A = C 1+ C2 M- C3M2-C4 log 10Q

12、5 exp(C6 M) + Ro + C 7, C 8+ C 9并说明含义:考试内容三、区域性地震区划41单选:区域性地震区划图的的概率水平个数应为a. 1个b. 2个c. 3个d.不固定的42单选:区域性地震区划计算控制点的分布要求,应不大于地理经纬度a. 0.5 0b. 0.3 0c. 0.1 0d. 0.05 °在结果变化较大的地段,应加密控制点。43单选:地震区划图比例尺宜采用1:500 000a. 1:100,000b. 1:500,000c. 1:1,000,000d.1:2,000,00044多选:区域性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表述方式可采用(1)工程地质单元分界线(2)地震动

13、参数分区线(3)场地分类分界线(4)地震动参数等值线(5)地形地貌分界线45多选: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区域性地震地震动参数区划分区界线时应考虑下列 因素:(1)潜在震源区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可变动范围及其对结果的影响;(2)历史强地震观测记录的地震动参数;(3)地形、地貌的差异;(4)历史强地震地质灾害的程度;(5)区划参数的精度。46多选:区域性地震区划的编图图面要素包括(1)时间年限(2)地震带的选择(3)编图参数(4)潜在震源区(5)设防水 准47判断:可依据地震危险分析的确定性结果编制区域性地震区划图。错48判断:区域性地震动参数区划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可不考虑本地地震潜在震源。错49判断:区

14、域性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首先给出的应是中硬场地的设计地震动参数。对50填空:完成地震区划图加速度分档的参数值范围:加速度分档参数值范围< 0.05g< 0.04g0.05g0.04 g, 0.09g)0.10g0.09 g, 0.14g)0.15g0.14 g, 0.19g)0.20g0.19g, 0.28g)0.30g0.28 g, 0.38g)> 0.40g> 0.38g考试内容四、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51 单选: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需要提供的最重要的地震动参数是a.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b. 地震反应谱c. 地震动持续时间 d. 地震动时间过程52 单选: 工程场地地面

15、的地震动有几个分量a.2 个b. 3 个 c. 4 个 d. 6 个53单选:已知单自由度振动系统的质量、刚度和阻尼系数分别是M K和C,周期T是a. T = M/K b. T = 2兀 M/K c. T = (M/K )1/2 d. T = 2 几(M/K) 1/254单选:已知单自由度振动系统的质量、刚度和阻尼系数分别是M K和C,阻尼比工是 a.工=C/M b. 工=2 ttC/M c. 工=C/ 2(KM) 1/2 d. 工=2 兀 C/(KM)1/255 单选:2001 年建筑物抗震规范设计反应谱一共划分成a.3 段b. 4段 c. 5 段 d. 6 段56 单选:二维及三维模型采用

16、有限元法求解时,有限元网格在波传播方向的尺寸应在所考虑最短波长的范围内取值为a. 1/6 1/4 b. 1/81/6 c. 1/8 1/6d. 1/12 1/857 多选: 影响地震反应谱的主要因素有3)地震的破裂6)建筑房屋基( 1)地震大小和地震远近;( 2)地震动持续时间;方向 ;( 4)土层软硬与厚薄;( 5)局部变化较大地形础埋深 .58 多选:地震动反应谱的重要性在于( 1)是不同结构的最大反应;( 2)是建筑抗震设计等级划分的指标;( 3)能反映地震动的频谱特性;( 4)是地震动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参量;( 5)是各中结构抗震设计规范中普遍采用的规定;( 6)由于地震烈度不能反映地震

17、动的谱特性.59 多选: 强地震动持续时间Td 对结构破坏的影响主要有1)地震断裂释放能量地点复杂引起地震波放大效应,从而产生严重破坏2)长持时Td 使地震弹性最大反应 A, V, D 有增加 ;(3)长持时Td使地震非弹性反应A, V, D 略有增加;(4)长持时Td使地震最大耗能反应成倍增加,从而导致结构低周疲劳破坏;(5)长持时Td容易引起结构地震动共振效应。60多选:使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Tg加长的影响因素主要有(1)建筑较矮时(2)场地埋深较深时(3)震级M加大时(4)地震波转播距离R加长时(5)场地更软厚时61多选:使地震反应谱平台高度Smax提高的影响因素主要有(1)建筑较矮时(2

18、)场地地形更高些时(3)震级M加大时(M大时饱和)(4)地震波转播距离R加长时(M大时饱和)(5)场地更软厚时62多选:II级工作和地震小区划应采用下列三者之一作为地震输人界面:(1)钻探确定的基岩面;(2)剪切波速不小于700 m/s的土层顶面;(3)剪切波速不小于500 m/s的土层顶面;(4)下层刚度突然加大(两倍以上)的层顶,且其下无更软层;(5)钻探深度超100mH剪切波速有明显跃升的土层分界面或由其他方法确定的界面。63判断:地震动双参数(峰值加速度,特征周期)方案自动考虑了场地地震反应谱随场地条件与地震大小、距离的关系。对64判断:地震烈度是等级划分,不是物理量。但地震烈度能反映

19、地震动的谱特性。错65判断:地震学家用的数字记录,可用来研究长周期地震动和远震影响。对66判断:SH波是水平向传播的运动,SV波是竖向传播的运动。错67判断:强震持时的组成为,整个震源破裂完成时间;地震波传播过程到达先后的时间差;地震波传播过程中多次反折射的延时。错68判断:地震动由断层上许多断裂点释放的多种地震波经过多次反射、折射叠加合成,包括了体波和面波两种,其中 R波水平运动,Q波椭圆滚动。错69填空:什么是谱? 给出地震动反应谱的定义70填空:Sa (T,1)是加速度反应谱,S d (T,1)是位移反应谱,地震反 应谱之间可得下述简单近似关系Sa (T,()= PSV (T,1)= 2

20、s d (T,1)其中PSV (T, L )称为。考试内容五、地震地质灾害评价71单选:地震触发的滑坡是什么样的工程力学问题:a.强度问题 b.刚度问题c.重力稳定性问题 d.地震动地形影响问题72单选:土壤液化对上部结构的危害主要来自a.不均匀震陷 b.喷砂冒水c.场地卓越周期加长d.剪切波速变小73单选:有几种a.1种74多选:活断层的地质灾害以地震形式表现为地震地表断层,其灾害主要类型b. 2 种 c. 3种(地表错动、地裂缝、地震地质灾害包括:(3) 土壤震动液化(6)海啸与湖涌(1)地表变形(4)滑坡(7)淤泥软化地面形变) d. 4 种(2)地基不均匀沉陷(5)断层破裂(8)黄土崩

21、塌75多选:地震地质灾害的评价方法所应遵循的原则为(3)构造类比原则;(1)模糊综合评判原则;(2)灾害重复性原则;(4)综合判别与区划原则;(5)最不利判别原则。76多选:隐伏断层活动性鉴定的技术方法,应说明下列问题:(1)隐伏断层位置确定的依据及确定的精度;(2)隐伏断层错动的速率;(3)所用技术方法和探测仪器的精度和可靠性;(4)隐伏断层的与所测地震的位置关系;(5)上断点埋深和断距所在地层时代确定的依据。77判断:地基失效一一沙土液化,滑坡等是影响地震动的重要因素。错78判断:土壤震动液化判别属于工程场地工程地质勘察必需进行的工作内容,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只是对这项工作进行复核和

22、必要的分析补充。对79判断:断裂破碎带对地震波传播具有减震作用,因此断层两盘震害往往轻些 错80填空:根据术语的解释填出几个术语,并理解其含义与相互关系:与地震孕育和发生有关的地质构造。:曾发生和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质构造(分两类):曾发生和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断层。:晚第四纪以来有活动的断层(与发震断层的关系) 考试内容六、地震小区划81单选:某一城市地区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加速度峰值为0.15g,因此该城市地震动参数小区划图相邻分区或两条等值线地震动峰值的差别应该为:0.05ga. 0.010gb. 0.015g c. 0.020g d. 0.030g82单选:地震动参数小区划图相邻分

23、区或两条等值线反应谱特征周期的差别宜 不小于a. 0.025 秒 b. 0.050 秒c. 0.075 秒 d. 0.100 秒83单选:地震动小区划的钻孔控制点每平方公里不应少于a. 4 个b. 3 个c. 2 个d. 1 个84 多选: 地震小区划应包括:( 1) 建筑抗震场地分类小区划 ;( 2) 地脉动卓越周期小区划 ;( 3)地震动小区划 ;( 4)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小区划 ;( 5)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 。85 多选:地震动参数小区划分区图的加速度峰值应根据( 1) 参考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结果研究确定( 2) 参考场地地震动参数调整表研究确定( 3) 硬土场地参考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

24、4) 参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研究确定( 5) 计算控制点上的地震动参数统计确定86 多选:地震动小区划获得反应谱特征周期的方法主要有( 1) 由建筑抗震场地分类结果统计确定;( 2) 由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参考确定;( 3)由地震动反谱数据统计确定; ( 4)由地脉动卓越周期统计确定;( 5)由地震动峰加速度和峰速度双参数统计确定。87 判断: 一般地震小区划图编图比例尺达到 1: 5 万就是小区划了。 错88 判断: 做过地震小区划的地区就可以不再做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了。 错89 判断: 地震小区划土壤震动液化判别应根据50 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进行。 错90 填 空 : 地 震 小 区 划 报 告 最 后 应 编 写 说明书。考试内容七、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91 单选: 地震动峰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