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气环境化学第二章重点习题及参考答案1.大气的主要层次是如何划分的每个层次具有哪些特点(1)主要层次划分:根据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将大气分为四层大气层次海拔高度/ km温度/P主要成分平流层 中间层 热层0-(1076) (1016)50 5080 80-50015-56-56-2-2M-92 4200吗O. #NO+,(VNO+,6与O+(2)各层次特点:对流层:018km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有强烈的空气垂直对流;空气密 度大(占大气总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平流层:1850km;平流层下部3035km以下气温变化不大(同温层),30 35km以上
2、随高度升高温度增大(逆温层);有一 20km厚的臭氧层,可吸收太阳的 紫外辐射,并且臭氧分解是放热过程,可导致平流层的温度升高;空气稀薄,水 气、尘埃的含量极少、透明度好,很少出现天气现象,飞机在平流层低部飞行既 平稳又安全;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很小,只随地球自转产生平流运动,污染物进 入平流层可遍布全球。中间层:5080km;空气较稀薄;臭氧层消失;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迅速 降低;大气的垂直对流强烈。热层:80500km在太阳紫外线照射下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电离层), 能反射无线电波,人类可利用它进行远距离无线电通讯;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 升高;空气更加稀薄,大气质量仅占大气总质量的 0
3、. 5%。热层以上的大气层称为逃逸层。这层空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与大气 温度不同,大气的压力总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2.逆温现象对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有什么影响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每上升 100m温度降低c左 右。即是说在数千米以下,总是低层大气温度高、密度小,高层大气温度低、密 度大,显得“头重脚轻”。这种大气层结容易发生上下翻滚即“对流运动”,可 将近地面层的污染物向高空乃至远方疏散,从而使城市上空污染程度减轻。因而在通常情况下,城市上空为轻度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 一地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从而导致
4、大气层结“脚重头轻”,气象学家称之为“逆温”。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它像一层厚厚的被子罩在我们城乡上空,上下层空气减少了流动,近地面层大气污染物“无路可走”,只好原地不动,越积越多,空气污染势必加 重。 3大气中有哪些重要污染物说明其主要来源和消除途径。环境中的大气污染物种类很多,若按物理状态可分为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两大类; 若按形成过程则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按照化学组成还可以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碳化合物和含卤素化合物。主要按照化学组成讨论大气中的气态污染物主要来源和消除途径如下:( 1)含硫化合物大气中的含硫化合物主要包括:氧硫化碳(COS、二硫化碳(CS)
5、、二甲 基硫(CH3) 2s 硫化氢(HS)、二氧化硫(SO)、三氧化硫(SO)、硫酸(HSO)、 亚硫酸盐(MSO和硫酸盐(MSO等。大气中的SO (就大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来 说)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的燃烧。大气中的SO约有50添转化形成H2SO或SO2-, 另外50刎以通过干、湿沉P1从大气中消除。HS主要来自动植物机体的腐烂,即主要由植物机体中的硫酸盐经微生物的厌氧活动还原产生。大气中H2S 主要的去除反应为:HO+H- H2O+SH ( 2)含氮化合物大气中存在的含量比较高的氮的氧化物主要包括氧化亚氮(NO)、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 0主要讨论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用
6、 通式NO表示。NO?口 NO是大气中主要的含氮污染物,它们的人为来源主要是燃 料的燃烧。大气中的NO最终将转化为硝酸和硝酸盐微粒经湿沉降和干沉降从大 气中去除。其中湿沉降是最主要的消除方式。 ( 3)含碳化合物大气中含碳化合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以及有机 的碳氢化合物(HC和含氧姓:类,如醛、酮、酸等。CO的天然来源主要包括甲烷的转化、海水中 CO的挥发、植物的排放以及森 林火灾和农业废弃物焚烧,其中以甲烷的转化最为重要。CO的人为来源主要是 在燃料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大气中的CO由以下两种途径去除:土壤吸收(土 壤中生活的细菌能将CO代词t为CO和CH);与HO自由基
7、反应被氧化为CO。CO的人为来源主要是来自于矿物燃料的燃烧过程。天然来源主要包括海洋脱气、甲烷转化、动植物呼吸和腐败作用以及燃烧作用等。甲烷既可以由天然源产生,也可以由人为源产生。除了燃烧过程和原油以及天然气的泄漏之外,产生甲烷的机制都是厌氧细菌的发酵过程。反刍动物以及蚂蚁等的呼吸过程也可产生甲烷。甲烷在大气中主要是通过与HO自由基反应被消除:CH+HACH3+H2O( 4)含卤素化合物大气中的含卤素化合物主要是指有机的卤代烃和无机的氯化物和氟化物。大气中常见的卤代姓:以甲烷的衍生物,如甲基氯(CHCl)、甲基澳(CHBr)和甲基碘(CH3I )。它们主要由天然过程产生,主要来自于海洋。CH3
8、Cl 和 CH3Br在对流层大气中,可以和 HO自由基反应。而CHI在对流层大气中,主要是在太阳光作用下发生光解,产生原子碘(I )。许多卤代烃是重要的化学溶剂,也是有机合成工业的重要原料和中间体,如三氯甲烷( CHC3l) 、 三氯乙烷 ( CH3CCl3) 、四氯化碳(CCQ和氯乙烯(CHCl)等均可通过生产和使用过程挥发进入大气,成为大气中常见的污染物。它们主要是来自于人为源。在对流层中,三氯甲烷和氯乙烯等可通过与HO自由基反应,转化为HCl,然后经降水而被去除。氟氯烃类中较受关注的是一氟三氯甲烷(CFC 11 或 F 11)和二氟二氯甲烷(CFC 12 或 F 12)。它们可以用做致冷
9、剂、气溶胶喷雾剂、电子工业的溶剂、 制造塑料的泡沫发生剂和消防灭火剂等。大气中的氟氯烃类主要是通过它们的生产和使用过程进入大气的。由人类活动排放到对流层大气中的氟氯烃类化合物, 不易在对流层被去除,它们在对流层的停留时间较长,最可能的消除途径就是扩散进入平流层。4 . 影响大气中污染物迁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 : 由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在迁移过程中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1)风和大气湍流的影响,风可使污染物向下风向扩散稀释,湍流可使污染物向各方向扩散,在大气湍流混合层中,存在动力乱流和热力乱流两种扰动趋势,均影响着大气污染物的迁移。尤其是乱流混合层的最大高度影响着污染物的迁移过程,在夏季
10、和白天其最大混合层高度较高, 污染物易扩散稀释,在冬季和夜间 多发生逆温情形,具最大混合层高度较低,污染物不易扩散稀释。天气形势和地理形势的影响,天气形势指大范围气压分布的状况,影响着局 部地区的气象条件。污染物的扩散条件与大型的天气形势和局部气象条件均有联 系。如因大气压分布不均,在高压区存在着下沉气流,由此使气温绝热上升,形 成上热下冷的逆温现象,于是污染物会长时间的积累在逆温层中而不扩散。由于不同地形地貌之间的物理性质存在着很大差异,从而引起热状况在水平方向上分 布不均。这种热力差异在弱的天气系统条件下就有可能产生局部环流。局部环流造成局部逆温,致使污染物不易扩散稀释,形成严重的污染现象
11、。5 .大气中有哪些重要的吸光物质其吸光特征是什么(1)氧分子和氮分子:O2 hv O O240nm平流层的反应 臭氧:高空:O3 hv O O2290nm(3) NO: NO2 hv O NO 420nm 对流层的反应(4)亚硝酸和硝酸:初级过程:HNO2 hv HO NO 200nm400nm初级过程:HNO3 hv HO NO2.I(5)二氧化硫:240nm400nm不离解,可生成激发态,参与许多光化学反应。SO2 hv SO20?(6)甲醛:初级过程:H2CO hv H HCO240nm360nm(7)卤代姓:RX hv R X近紫外线碳卤键断裂顺序为:C-F>C-H>C-
12、Cl>C-Br>C-I6 .太阳的发射光谱和地面测得的太阳光谱有何不同为什么答:太阳的发射光谱是连续的,而地面侧得的太阳光谱不是连续的,因为在大气中有许多吸光物质吸收了太阳光的部分光能。7 .大气中有哪些重要的自由基其来源如何大气中存在的重要自由基有 HO H® R (烷基)、RO(烷氧基)和RO (过 氧烷基)等。它们的来源如下:(1) HC#源对于清洁大气而言,Q的光离解是大气中HO勺重要来源:对于污染大气,如有HN邮口凡Q存在,它们的光离解也可产生 HO 其中HNO勺光离解是大气中HO的重要来源。(2) HO的来源大气中HO主要来源于醛的光解,尤其是甲醛的光解:任何
13、光解过程只要有H或HCE由基生成,它们都可与空气中的 O2结合而 导致生成HO。亚硝酸酯和H2Q的光解也可导致生成 HO:如体系中有CO存在:(3) R的来源大气中存在量最多的烷基是甲基,它的主要来源是乙醛和丙酮的光解:这两个反应除生成CH外,还生成两个好基自由基 HCOF口 CHCO O和HO姓:类发生H摘除反应时也可生成烷基自由基:(4) RO勺来源大气中甲氧基主要来源于甲基亚硝酸酯和甲基硝酸酯的光解:(5) RO的来源大气中的过氧烷基都是由烷基与空气中的 Q结合而形成的:8 . 大气中有哪些重要含氮化合物说明它们的天然来源和人为来源及对环境的污 染。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有 N。NO N0 H
14、N HNO亚硝酸酯、硝酸酯、亚硝酸 盐。N2Oi要来自天然源,即环境中的含氮化合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而产生的。 土壤中的含氮化肥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 NO,这是人为产生NO的原因之一。它 在对流层中十分稳定,几乎不参与任何化学反应,进入平流层后,由于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光而光解产生NO会对臭氧层起破坏作用。NO主要是生物有机体腐败过程中微生物将有机氮转化成为NO NCffi续被氧化成NO。另外,有机体中的氨基酸分解产生的氨也可被 H0-氧化成为NO。人 为来源:主要是矿物燃料的燃烧。城市大气中的NO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和一些固定排放源。NO在大气光化学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NO NO、Q之间存在的光化
15、学循环是大气光化学过程的基础。过氧乙酰基硝酸酯是由乙酰基与空气中的 Q结合而形成过氧乙酰基,然后 再与NO化合生成的化合物。9 .叙述大气中NO专化为NO2的各种途径,(1) NO勺直接氧化:(2) NO&fc参与下间接氧化:在一个姓:被HO氧化的链循环中,往往有2个NO被氧化成NO:,同时HO®得到 了复原。因而此反应甚为重要。这类反应速度很快,能与Q氧化反应竞争。在光化学烟增,从而迅速地将 NO氧化成NO。雾形成过程中,由于HO引发了烂类 化合物的链式反应,而使得 RO2 H20fcl大增,从而迅速地将 NOR化成NO。 10大气中有哪些重要的碳氢化合物它们可发生哪些重要
16、的光化学反应甲烷、 石油烃、 萜类和芳香烃等都是大气中重要的碳氢化合物。它们可参与许多光化学反应过程。(1)烷姓:的反应:与HO O发生H摘除反应,生成R氧化成RO与NO反应 RH+OHR+HORH+O> R+HOR+OH RORO+N8 RO+NO(2)烯煌的反应:与OH*要发生加成、脱氢或形成二元自由基力口成:RCH=GHO+RCH(OH)C2HRCH(OH)C2+Q- RCH(OH)C2ORCH(OH)C2H2+NO RCH(OH)GO+NO脱氢:RCH=C2HHORCHCHHO生成二元自由基: 二元自由基能量很高,可进一步分解为两个自由基以及一些稳定产物。另外,它可氧化NO和SO
17、等:RRCOO+NORRCO+NORRCOO+SORRCO+SO(3)环姓:的氧化:以环己烷为例( 4)芳香烃的氧化单环芳烧:主要是与HO发生加成反应和氢原子摘除反应。生成的自由基可与NO反应,生成硝基甲苯:加成反应生成的自由基也可与 Q作用,经氢原子摘除反应,生成HO和甲酚:生成过氧自由基:(b)多环芳烧:SO勺氧化可转变为相应的酿它可转变为相应的醌:5)醚、醇、酮、醛的反应它们在大气中的反应主要是与 HO发生氢原子摘除反应:CHOCH+HO CHOCH+HOCHCHOH+HOCHCHOH+HCHCOCH+HO CHCOOHHOCHCHO+HOCHCO+2O上述四种反应所生成的自由基在有 Q
18、存在下均可生成过氧自由基,与RO有 相类似的氧化作用。11. 碳氢化合物参与的光化学反应对各种自由基的形成有什么贡献碳氢化合物的存在是自由基转化和增殖的根本原因: 氧化: NO RO2 NO2 RO氢摘除:RO O2 R CHO HO2再氧化,还原HO: NO HO2 HO NO2hvRCHO hv RCO H另有醛脱氢:H O2HO2RCO O2RC(O)O2(过氧烧酰基)再氧化:RC(O)ONO RC(O)O2NO2RC(O)O R CO2如此循环往复,各种自由基得到增殖和转化。13说明烃类在光化学烟雾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光化学烟雾形成共有三步过程: 光引发、链传递、链终止. 其中链传递
19、过程实质是烃类的存在使得自由基转化和增殖推波助澜致使链式反应往返加剧: 14. 何谓有机物的反应活性如何将有机物按反应活性分类所谓的有机物的反应活性是指有机物的反应能力。可以根据有机物的反应速率、产物产率以及在混合物中暴露的效应等来描述。有人提出依据有机物与HO反应的速率来对有机物的反应活性进行分类。原因是大多数有机物均可与HO发生反应,并且在光化学反应中HO是消耗有机物的主要反应。对极易与03反应 的烯煌来说,在光照初期,与 H0反应也同样起主要作用。因此,有机化合物与 H0 之间的反应速度常数大体上反映了碳氢化合物的反应活性。反应活性大致有如下顺序:有内双健的烯烂二烷基或三烷基芳烂和有外双
20、键的烯烧乙烯单烷基芳姓:>C5以上的烷姓:> C2-C5的烷姓:.15简述大气中SO氧化的几种途径。(2) 液相氧化:被 Q氧化:03 S02 ? H 20 K0 2HSO; 02被H2O2:HSO3H2O2SO2OOHHSO2OOHH 2SO4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 空气中的Mn2+、Fe2+、NH+的催化作用会加速SO的氧化16. 说明光化学烟雾现象,解释污染物与产物的日变化曲线,并说明光化学烟雾 产物的性质与特征。答:所谓光化学烟雾是指含有 NO和HC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二次污染物,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
21、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在白天生成,傍晚消失。污染高峰出现在中午或稍后。一次污染物CH和一氧化氮的最大值出现在早晨交通繁忙时刻,随着 NO浓度的下降,NO 浓度增大,Q和醛类等二次污染物随着阳光增强和 NO、HCft度降低而积聚起来。 它们的峰值一般要比NO峰值的出现要晚4-5小时。二次污染物PAN®度随时间 的变化与臭氧和醛类相似。特征:蓝色烟雾,强氧化性,具有强刺激性,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在白天生 成傍晚消失,高峰在中午。17说明酸雨形成的原因 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其中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多数情况下以硫 酸为主。从污染源排放出来的 SO和NO是形成酸雨的主要起始物。其形成过
22、程 为:大气中的SO和NOXS氧化后溶于水形成硫酸、硝酸和亚硝酸,这是造成降 水pH降低的主要原因。大气颗粒物中Mn,Cu,V等是酸性气体氧化的催化剂;大气光化学反应生成的 Q和HO等又是使SO氧化的氧化剂。18. 确定酸雨pH界限的依据是什么pH为作为判断酸雨的界限。依据以下过程得出:在未污染大气中,可溶于水且含量比较大的酸性气体是 CO,所以只把CO作为影响天然降水pH的因素, 根据CO的全球大气浓度330ml/m3与纯水的平衡:CO(g)+H2O r KH - CO+HOCO+HO,K1 - H+HC3-)HCO K2-H+CO2-根据电中Tt原理:H+ =OH+HCQ+2CO:,将用
23、K、Ki、K、H+表达 的式子代入,得:H+ 3 (Kw+KKpcoH + 2(K&pcoa 0在一定温度下,G凡、Ki、K、pco渚B有固定值,将这些已知数值带入上式, 计算结果是pH=。19. 论述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答: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主要有:(1)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及其转化条件。(2)大气中NH3的含量及其对酸性物质的中和性。(3)大气颗粒物的碱度及其缓冲能力。大气形势的影响。20. .什么是大气颗粒物的三模态如何识别各种粒子模Whitby 等人依据大气颗粒物表面积与粒径分布的关系得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粒度模。按这个模型,可把大气颗粒物表示成三种模结构,即爱根(Aitken )核
24、模(Dp< n mj)、积聚模(m<D<2Nmj)和粗粒子模(Dp>2仙mj)。识别各种粒子模主要靠其动力学径度和其来源级及去除方式。爱根核模来源于燃烧过程或均相反应成核的细小粒子,其凝聚可成二次污染物豹积聚模,两者均可通过大气湍流和地面物质吸收而去除; 粗粒子模多由机械过程产生粒径较粗的颗粒物,可通过干湿沉降去除。21. 说明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成以及污染物对大气颗粒物组成的影响。(1)无机颖粒物:天然来源的无机颗粒物,主要有含硅和氧的土壤粒子、火山灰、岩石粉末数及含有如锌、锑、硒、锰和铁等的化合物,由海洋释放出的氯化 钠粒子、硫酸盐粒子、镁化合物等。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其
25、化学组成差异很大。如硫酸盐粒子,其粒径属于积聚模,为细粒子,主要是二次污染物。土壤粒子大都属于粗模、为粗粒子,其成分与地 壳组成元素十分相近。(2) 有机颗粒物:有机颖粒物是指大气中的有机物质凝聚而形成的顺粒物或有机质吸附在其它颖粒物上面而形成的顺粒物。大气颗粒污染物主要是有毒或有害的有机颗粒物。有机颗粒污染物种类繁多,结构也极其复杂。已检浏到的主要有烧烃、 烯烃、 芳烃和多环芳烃等各种烃类。另外还有少量的亚硝胺、杂氮环化合物、环酮、醌类、酚类和有机酸等。这些有机颗粒物主要是由矿物燃料燃烧、废弃物焚化等各种高沮燃烧过程所形成的。在各类燃烧过程中已鉴定出的化合物有300多种。按类别分为多环芳香族
26、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含氮、氧、硫、磷类化合物、羰基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羰基化合物和卤化物等。有机籁粒物多数是由气态一次污染物通过凝聚过程转化而来的。转化速率比SO2转化为硫酸盐颗粒物要小。一次污染物转化为二次污染物时,通常都含有一COOH CHO CHONO C (O) SO、一C (O) OSO?基团,这是由于转化反应 过程中有HO HO才口 CH3O?自由基参与的结果.有机城粒物的粒径一般都较小, 属于爱根模或积聚模。22. 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种类、存在状态以及危害性如何多环芳烂化合物(PAH)系若干苯环联接或稠合在一起形成的联苯或稠环化合物,或是若干个苯环和戊二烯稠合在一起的化合
27、物。其环少的以气态形式存在,环多的则在固相颗粒物中。大气颗粒物中所含最多的PAH苯并在、苯并危、苯 并荧蒽及茚并芘等。在多环芳姓:化合物PAH中,有一些物质已经被确认有致癌、致崎和致突变的 三致作用。23. 何谓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温室效应:CO象温室的玻璃一样,允许太阳光中可见光照射到地面,并阻 止地面重新辐射的红外光返回外空间,CO起单向过滤器作用,大气中CO吸收了 地面辐射出来的红外光,把能量截留于大气中,从而使大气温度升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称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二氯乙烷、臭氧、四氯化碳和氟氯姓:CFC11 CFC1冷都是温室气体。24. 臭氧层
28、破坏的化学机理:平流层Q光解,臭氧层形成:(平流层中氮氧化物来源:一氧化二氮的氧化、超音速和亚音速飞机的排放、宇宙射线的分解,还有. )总反应3O2 h2O3臭氧的消耗:(光解)O3 hO2 O 当水蒸气、氮氧化物、氟氯烂等进入平流层后加速 03的消耗,起到催化的作用O3 O 2O2(生成03的逆反应)导致臭氧层破坏的催化反应过程:Y O YO O总反应Y-直接参加破坏03的催化活性物种,包括 NOX HOX、ClOX等。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答案1、 土壤有哪些主要成分并说明它们对土壤的性质与作用有哪些影响答:(1)土壤是由固相、液相和气相组成的多相体系。固相主要包括矿物质和有机质,其中,直径小
29、于1仙m的固体颗粒称为土壤胶体,土壤胶体的电性、分散性和凝聚性及比表面积巨大等特性,对土壤的理化性质有重要的影响。土壤 矿物质风化是产生土壤固体颗粒及养分的来源,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土壤形成的主要标志。(2)固相是土壤的骨架,固相间存在大小不等的孔隙。(3)小孔隙主要含水,大孔隙主要含空气,两者的数量互为消长,但主要 受含水量的控制。2、什么是土壤的活性酸和潜性酸度试用它们两者的关系讨论我国南方土壤酸度 偏高的原因。答:(1)活性酸度指土壤溶液中 H的浓度。(2)潜性酸度指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 H和A13+,通过离子交换作用进入土 壤溶液时,产生引起的酸度。(3)我国南方(即
30、长江以南)的土壤多为酸性和强酸性,酸度偏高的原因是,南方多雨,土壤胶体吸附的盐基离子容易流失,致酸离子H和Al3+进入土壤溶液,使酸度升高。3、土壤的缓冲作用有哪几种举例说明其作用原理。答:一是由土壤胶体的阳离子交换作用是土壤产生缓冲性的主要原因。例如,土壤胶体吸附的盐基离子可以交换土壤溶液中的 H+, 土壤胶体吸附的和碱性物质 的阳离子相交换可以中和 OH。还有土壤中的A13+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可以生成链 式多核多氢基水合物,因而对碱起缓冲作用。土壤胶体|M+HCl=E壤月$干|H+MCJ山壤胶体 H+MOH=壤胶|T|m+HO二是土壤溶液中弱酸及盐的存在, 构成缓冲体系。例如,碳酸及其钠盐可
31、以抑制 土壤酸度的提高。三是土壤中两性物质的存在。例如,蛋白质、氨基酸、胡敏酸、无机磷酸等对酸 碱都有缓冲能力。4、什么是盐基饱和度它对土壤性质有何影响答:(1)盐基饱和度指土壤可交换性阳离子中盐基离子所占的百分数。(2) 土壤胶体吸附的阳离子全为盐基离子时土壤称为盐基饱和土壤,土壤具有中 性或碱性反应。(3) 土壤胶体吸附的阳离子部分为致酸离子时,土壤胶体呈盐基不饱和状态,称 为盐基不饱和土壤。土壤为酸性。5、试比较土壤阳、阴离子交换吸附的主要作用原理与特点。答: (1) 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原理及特点原理: 土壤的有机胶体或矿质胶体,在通常情况下带负电荷,能够以库仑引力吸附阳离子,产生阳离子
32、的吸附过程;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被其他阳离子相交换, 从土壤胶体上释放到土壤溶液中,另一种阳离子吸附到土壤胶体上,这一过程称为阳离子的解吸过程。土壤胶体负电荷一旦形成,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就开始进行,吸附和解吸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特点: 阳离子交换吸附过程以离子价为依据进行等价交换,受质量作用定律支配,是一个可逆反应过程。(2) 阴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原理与特点原理:在特定的条件下,土壤胶体带正电荷,因库仑引力作用而吸附阴离子,被吸附的阴离子与其他阴离子相交换,产生阴离子交换吸附作用。特点: 土壤胶体上发生的阴离子交换吸附较阳离子弱。阴离子交换吸附同样以离子价为基础进行等
33、价交换,受质量作用定律支配,是一个可逆反应,但阴离子交换吸附常伴随着化学沉淀反应,使问题复杂化。6、在土壤中重金属向植物体内转移的主要方式及影响因素有哪些答: (1) 土壤中重金属向植物体内转移的主要方式有,主动转移和被动转移两种。(2) 影响因素主要有,植物和土壤种类、重金属形态、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迁移能力。7、植物对重金属污染产生耐性作用的主要机制是什么答 :(1) 植物根系改变根际化学性状、. 原生质泌溢作用等限制重金属离子的跨膜吸收。(2) 重金属与植物细胞壁相结合。(3) 酶系统的作用;( 4)形成重金属硫蛋白或植物络合素。8、举例说明影响农药在土壤中进行扩散和质体流动的因素有哪些答
34、 :(1) 影响农药在土壤中扩散的因素主要有: 土壤水分含量,土壤的吸附, 土壤的紧实度,土壤温度,土壤表面的气流速度,农药种类等。农药的扩散随水分含量的增加而变化。例如, 林丹在土壤中的挥发,当土壤含单分子层水时,农药就不再挥发。吸附对农药在土壤中的扩散有影响。例如,2, 4-D,因土壤对它的化学吸附,使其有效扩散系数降低了。土壤紧实度影响土壤孔隙率和界面特性。研究证明,当壤砂土的紧实度由增加为cm3。,土壤的充气孔隙率由减小为,使二澳乙烷的表观扩散系数由x 10-4cm2/s , 降低为 x 10-4cm2/s o温度增高的总效应是扩散系数增大。例如,当温度由20c提高到40c时,林丹的总扩散系数增加10 倍。气流速度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农药的挥发。 例如,气流速度由2mL/s增加到8mL/s 时,狄氏剂的挥发量增加1倍。不同农药的扩散行为不同。例如, 乐果的扩散随土壤水分含量增加而迅速增大;乙拌磷随土壤水分的变化而扩散系数变化很小。(2) 影响质体流动的因素主要有,土壤对农药的吸附,有机质含量、农药种类。 农药与土壤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与公司之间的委托代理合同(2024版)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注塑设备售后服务合同样本4篇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建设与维护管理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电网10KV线路及变台安装与升级合同3篇
- 2025年度智能配电变压器租赁与物联网技术应用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南京市租赁房屋租赁合同争议解决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兼职软件开发合同范本:智慧家居系统开发合作协议4篇
- 类金融模式对美的集团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
-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无线通信信号接收研究
- 二零二四年度新型环保材料土石方工程运输服务合同模板3篇
- GB/T 45107-2024表土剥离及其再利用技术要求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 商场电气设备维护劳务合同
- 《妊娠期恶心呕吐及妊娠剧吐管理指南(2024年)》解读
- 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满分范文6篇
- 202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行政执法)及答案解析
- 全国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英语七年级上册(人教2024年新编)《Unit 2 Were Family!》单元教学设计
- 2024智慧医疗数据字典标准值域代码
- 年产12万吨装配式智能钢结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备案
- 【独家揭秘】2024年企业微信年费全解析:9大行业收费标准一览
- 医疗器械经销商会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