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福利院孤残儿童心理问题及疏导大规模的机构养育模式下,福利院孤残儿童身上往往存在着较多的心理问题.福利院儿童由病态心理而导致的行为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成为既能有效地参与社会,又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人,因此,福利院工作人员必须重视孤残儿童的心理问题,并积极探索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的有效方法.一、孤残儿童主要心理问题与成因一孤独由于是机构养育,福利院孤残儿童在获得亲吻、拥抱、关心、情感支持、渴望满足等方面都远远少于社会一般家庭的儿童,父母的抛弃造成了他们心里永久的伤痛,这些都往往会让他们产生恐惧感;残疾儿童由于行动不便,往往在生活上不能与健全儿童
2、步调一致,缺乏参与活动的热情,有的儿童即使有很强的参与热情,但因其缺乏活动水平,往往会一个人或者二个人静处一旁,显得孤独失落.二自卑孤残儿童在与其他人的相处和在各种直接或者间接的竞争中,反复受到失败及落后的刺激,感到自己样样不如人,处处不如意,这是典型的自卑心理.福利院儿童的自卑感多形成于四岁左右,此时是儿童心理开展敏感期.具有较强自卑感的孩子,表现由如下特征:对工作人员缺乏信任,害怕新鲜事物,不愿尝试改变目前的状态,疑心重,敏感,容易与人产生强烈的争执,并产生仇恨.三缺乏平安感由于曾经遭受遗弃以衣对个人水平的信心缺乏,加之缺乏家庭的稳定感,因此福利院儿童会产生不平安感.在缺乏平安感的情形下,
3、他们行为往往表现如下特征:寻衅生事,夸大他人的缺点,或者歪曲他人的长处,产生焦虑、恐惧,受到批评时全力还击或者指责批评者,报复心级强,报复手段近乎疯狂.四嫉妒孤残儿童常常对自身的缺陷不能释怀,不希望看到别人超过自己,不希望别人有进步,在这种嫉妒心理下党伴有以下行为:对受表扬的孩子加以攻击;将成绩好的同伴的学习工具损坏,有意无意给比自己优秀的人制造障碍.五敏感、自尊与虚荣在竞争中落败或常常的不如意、不自信,形成其敏感、自尊、虚荣的心理,生理的缺陷及遭受遗弃的经历往往容易使他们过多地在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情绪不稳,易激怒,遇到弱者拳脚相向,遇到力气大过自己的那么破口大骂个别孤残儿童为了逃避人
4、生挫折,一天到晚沉浸在自己编制的美好生活中,遇到可以倾诉的工作人员,他们可以无休止地反复表达不存在的事件.这些举动实际上或为了保护自己,或为了麻痹自己.六依赖心强福利院的工作人员为免于,或者为了便于治理,有意无意地限制孤残儿童的独立水平,残疾儿童也由于有残疾而丧失独立自主的信心,表现由更多地依赖工作人员或者依赖政府、机构.有些儿童养成一点小事都不能自己解决的坏习惯,一旦工作人员要求他们自己想方法解决一些生活小事时,大多应付了事.相当多的孩子对索取心安理得,对被照顾认为理所应当,他们认为工作人员命了工资是应该来照顾他们的,每当他们被要求有一点付由时,立即表示反对,心甘情愿过一种“寄生虫式的生活.
5、七适应性差受福利院环境以及残疾儿童活动水平、 语言沟通等水平所限,他们容易形成固定的行为模式,固定的生活习惯,僵化的思维定式.一旦生活环境稍加变化,较长一段时间显现不适应感,狂躁不安,无所适从,盲目行动.比方孩子们很喜欢到外地旅行,但是在旅行途中,大多不会主动照顾同伴在被家庭收养后,还是独立独行,会在较长一段时间难以融入家庭.八厌学在福利院孤残儿童中好学者很少,厌学者占多数,这虽然与残疾儿童多带有智力障碍有关,但是从其内心来分析,他们认为自己可以终生依靠福利院,学不学不重要.有个别孩子更乐于为福利院作一些具体工作,他们的劳动往往能得到奖励,而认真学习也得不到相同的奖励.九偏执在福利院里,孤残儿
6、童与不同年龄的少年甚至成为在一起生活、交流,许多恃强凌弱,以大欺小的行为没能及时为工作人员所制止,因此他们自我约束、自我限制的概念不易形成,却很容易形成以强弱为依据的服从关系.弱小者党被欺凌.同时他们又欺凌比自己更弱小的同伴,甚至主动寻找弱小者发泄怨气.因此一些儿童形成了固执的个性.表现在易怒,反复无常,无视公平与正义,拒绝服从别人,随时准备还击,听不进任何奉劝,个别人表现由无赖行径.二、心理疏导的方式方法一工作人员直接介入有的工作人员长期与孩子相处,建立起超越工作的情感,表现由对儿童的宽容和溺爱,进而放纵儿童,事事维护儿童.这样很容易让儿童形成自私自利的性格和嫉妒心理,甚至产生敌对情绪.有的
7、工作人员对孩子过人严厉管教,使儿童自我开展、独立自主意识、人际交往水平都明显下降,容易由现失控、残忍或攻击行为.有的工作人员治理方式松散,对孩子的活动不加以约束和疏导,任其自我开展.工作人员应当熟悉到青少年儿童的选择水平,鉴别水平是有限的,自我开展动机也不明确,拥有太多的盲目行为.因此,工作人员应当直接介入对孩子的教育,明确的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这对儿童思想品格形成是重要的.二家庭寄养家庭成员与儿童有许多单独相处时间,儿童可以拥有对家庭稳定的情感,非常有利于社会家庭理念的培养,有益于培养儿童的社会功能.当儿童进入家庭后,他们拥有非竞争状态的环境,有利于个性充分开展,性格由封闭内向转向活泼开朗,
8、能克服畏惧、开卷有益;能增强社会行为和独立能力,形成合理的劳动观念,掌握简单的劳动技巧.由于独立交往的需要,语言表达水平也相应得到提升.在家庭中儿童需扮演兄弟姐妹及邻居、社区中伙伴的角色.这样一来,增加了交往的动机,间接起到了说服教育、心理疏导的作用.三社会化练习对孤残儿童的社会化练习是指通过对他们在政治思想观念、礼貌、劳动观念、合作水平等几个方面先进练习,使之融入社会.政治思想是他们科学开展、健康开展的思想基础;礼貌是融入社会的催化剂,也是交往水平的标志之一,当学会尊重人、遵守社会道德标准时,他们的行为便具有了被社会认可的根底;劳动不但增强活力体质,也对培养其有益于社会时的体验有重要影响,尽
9、管福利院不规定儿童的劳动量,也没有繁重的劳动让他们承当,但应当要求孩子参加莫些劳动,希望在工作中增强与各种人员的关系,体会被人尊重认可的感受,增强自信心,最终融入社会,成为受社会欢送的人.四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孤残儿童增强水平,强壮身体,练习动作的敏捷、准确性,还可以减轻心理上的不良情绪,培养合作水平.教师在体育课上很容易发现他们的一些心理问题,从而为心理疏导打下良好的根底.体育锻炼也是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机.比方,莫个孩子不愿同其他同学打球,由于他的水平比别的学生高,那么老师就可以培养他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热爱集体的品质.我们同时也应当教导他们,体育设施和用品是国家和社会投入和捐赠的,我们能玩得这么开心,应当感谢党、感谢社会主义、感谢爱他们的社会爱心人士.各类福利机构应当充分熟悉到体育运动的杰生功能.五群体活动可以组织孩子们到公园、游乐场去玩,还可以组织暑期夏令营,去大自然领略祖国大好河山.增长见识开拓视野,也可以与社会团体合作,开展文化娱乐等交流活动.在群体活动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增强社会公德、诚信意识、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等教育.自卑、孤独、离群的儿童在群体活动中可以学会与人相处的技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绉片胶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纬纱断纱侦测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北京小宠生活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 高可靠高压精密运算放大器
- 基于2×2析因设计的针灸委中穴对健康受试者腰部温度变化的影响
- 2025至2030年中国糕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精密智能测试台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粘胶雪尼尔面料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竹节圈圈羽毛纱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稀油加油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Unit 6 Beautiful landscapes Reading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译林版七年级英语下册
- 神经导航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与经验
- 学习通《形势与政策》2025春章节测试答案
- 2025-2030年合成宝石戒指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地理】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模拟试卷
- 网球场翻新施工方案
- 《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培训课件2025
- 工程试验检测培训
- 个体诊所日常检查内容
- 大班小小图书管理员
- 幼儿园红色故事:一封鸡毛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