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危险品管理计划资料_第1页
2015年危险品管理计划资料_第2页
2015年危险品管理计划资料_第3页
2015年危险品管理计划资料_第4页
2015年危险品管理计划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件名称2015年危险品管理计划初审日期文件编号批准日期文件类别管理手册类文件执行日期初审人审核人批准人回顾日期页数共23页2015年危险品管理计划1 .目的为确保医疗的顺利进行和国家财产免受损失,规范医院各部门危险品的正确使用、贮存、 处理及人员的安全防护。确保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内,医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为零。2 .定义和分类2.1 定义:能对接触者健康造成急性或慢性不良影响的化学品、化疗制剂、放射材料和废弃物、危害气体及水蒸气、以及其他管制性医疗和感染性废弃物。2.2 分类2.2.1 危险化学品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分为八大类。危险

2、化学品标示参照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第四修订版进行标示。2.2.1.1 爆炸品2.2.1.2 压缩气体、液化气体2.2.1.3 易燃液体2.2.1.4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2.2.1.5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2.2.1.6 有毒品2.2.1.7 放射性物品2.2.1.8 腐蚀品2.2.2 废弃物2.2.3 压力设备2.2.4 化疗制剂3.2.5其他管制性医疗和感染性废弃物3.规程第1页共23页儿童医院公用设施与环境管理委员会实施本院危险物品管理计划。遵照中华人民共和 国环境保护法(实行)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对危险品进行管理,实行层层负 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医院的危险材料安

3、全工作统一由医院公用设施与环境管理委员会 部署计划;医务处、护理部、院感科、设备处、药务科、后勤处、保卫科、科研处、卫 生保健科为具体执行部门,建立各科室及全院危险材料最新清单,各科室每月20日通过OA危险品系统上报,形成最新的全院危险品清单。保卫科负责建立危险品清单,后勤处 负责建立废弃物清单。1.1 组织机构及职责1.1.1 公用设施与环境管理委员会的职责1.1.1.1 负责医院危险物品与医疗废物安全保障管理。1.1.1.2 监督执行医院汇总各科室的危险物品清单。1.1.1.3 审核医院危险物品各项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并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1.1.1.4 每半年定期召开危险品管理会议,

4、听取各执行部门主管的报告并共同进行评估 论证,及时作出安全规程方面的调整。1.1.2 职能科室的职责1.1.2.1 保卫科、感染管理科分别制定医院危险物品及废弃物各项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 规程,并贯彻监督工作。1.1.2.2 保卫科、感染管理科牵头组织医务处、护理部、院感科、设备处、药务科、科 研处、卫生保健科对全院各科室管理、使用危险物品情况进行检查。1.1.2.3 保卫科、感染管理科牵头督查各科室对本科室员工危险物品相关知识和技能的 培训。1.1.2.4 设备处负责确认订购物品具备的危险特性,并尽量以低毒或无毒物品替代有毒 物品。1.1.2.5 保卫科、感染管理科牵头督促全院员工严格执行危险

5、品及废物处理程序和相关 工作制度。1.1.3 使用危险物品科室的职责1.1.3.1 列出本部门储存或使用的危险品清单,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增减。1.1.3.2 确保本部门员工得到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1.1.3.3 识别工作场所产生的有害废物,并应用适当的程序进行控制。1.1.3.4 遵守正确的使用、储藏和院内运送程序。第2页共23页1.1.3.5 负责指导新员工熟悉如何处理了危险物品及废物规程和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并提供与其相关的安全规程。1.1.4 化学危险品专职管理员职责1.1.4.1 为加强医院的化学危险品管理工作,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安全,保证医疗工作 的正常进行,根据院危险品管理计划制定

6、化学危险品专职管理员工作职责。1.1.4.2 院内设置危险品专职管理员。管理员须经过专业培训,熟识各种危险品的安全技 术操作以及储存、处置方法,取得相关资质。对全院危险品不良事件做出专业评估,进行 分级分类,并指导科室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储存和使用。1.1.4.3 负责化学危险品存库、出库手续,严格做到帐物相符,若有差错,查明原因并予 以纠正。危险品按类分仓,对爆炸品、毒害品的收发、存放以及废置实行双人管理制度。1.1.4.4 对存放的危险化学品检查并记录:如旋紧瓶盖、加水、加煤油等,以防止其挥发、 变质、自燃或爆炸。1.1.4.5 每年对各个科室危险品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并上报考核情况至医院公

7、用设施 与环境管理委员会。1.1.5 员工职责1.1.5.1 遵守化学危险物品安全使用操作规程和使用指南,明确安全使用注意事项。1.1.5.2 正确使用合理的个人防护设施。遵守作息,遇有意外情况,及时向消防监控室报告。1.1.5.3 熟悉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资料。1.1.5.4 完成必要的在职培训,熟知危险物品的安全使用和有害废物的处理。1.2 基本原则1.2.1 危险物品及废物危害性的界定以国家法律及规定为准。1.2.2 医院危险物品及废物的处理要由政府指定的有资质专业公司来进行处理。1.2.3 接触或使用危险化学品的部门和个人,必须熟悉所使用的危险品性能、使用方法、 贮存方式,必须严格遵守正

8、确的危险物品的贮存方法,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防止不必要的 暴露和意外。1.2.4 若发生危险物品及废物溢出、外泄或突发社区紧急事件所产生的危险物品时,要求 员工做出迅速有效的应对,。1.3 危险物品及废物处理的政策和程序1.3.1 规范全院的危险化学品采购。严格控制危险化学品的使用数量,按要求,限量采购、第3页共23页发放、使用。公用设施与环境管理委员会制定、更新本院的危险物品清单 ,组织编制相 应的常用危险物品安全技术说明并将以上文件挂在OA上,方便查找。1.3.2 所有危险品及废物的废弃方法必须符合医院政策、JCI标准以及国家与地方法规。1.3.2.1 危险化学品使用部门负责日常的清污工作。

9、在结束常规工作、工作交接、清除溅 溢物后,要进行清污工作。需要外送维修的设备,必须相关管理人员确认无污染时,方可 外送维修。1.3.2.2 相关定义废弃的化学危险品:所有废弃的化学危险品按照有害物所用的材料,都是有害废物。专职人员:危险化学物品维修废物处理,除非能确定它们的性质,清洁指定专人协调和负责 处理本部门废弃的化学危险品。容器:废弃的化学危险品放置在密闭、有盖的容器中。标签:废弃的化学危险品的包装贴有标签,标签包含日期、来源、成分、物理性质、体积、 危险性。1.3.2.3 运输和处置:危险化学品使用部门指定专职人员负责联系相关部门从事容器转运 和废弃化学危险品处置。1.3.2.4 标准

10、水银温度计:我院已取消水银温度计1.3.2.5 压力设备:处理方法详见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1.3.2.6 化疗制剂:处理方法详见化疗药品使用及管理规程。1.3.2.7 其他管制性医疗和感染性废弃物:处理方法详见实验室感染管理制度及有 害废弃物管理制度。1.3.3 保卫科、感染管理科牵头负责督促全院员工执行危险物品及废物的处理程序和相关 工作制度。废物主要包括:感染性、病理性、药物性、损伤性、化学性等废物。库内危险品应分类放整齐、清楚标明规格型号,不同性质的危险化学品应保持一定安全距 离,并有明显的标识和标志。1.3.4 处理废弃物时,从产生地将其收集放入有正确标记 (包含:日期、来源、成分、

11、物理 性质、体积、危险性等内容)的收集容器内,应由专人将废弃物清运到指定场所,对于有毒 有害的废弃物应由有相应资质的危险物品处置公司转运处置。并记录于危险废弃物统计 表中。1.3.5 临床检查后产生的放射性废物,包括给患者注射过含放射性核素药物的注射器,消第4页共23页 毒棉签和水杯等,这些物品要放在专用的铅柜中。根据不同核素放射性半衰期长短不同确 定存放时间,存放时间是半衰期的十倍。则作为一般医疗废物贴上标签交有资质的相关专 用公司处理。放射科采用放射性物质的使用、废物的处理,存放和操作程序是根据中国卫 生部2002年消毒技术规范1.3.6 危险物品及废物临时储存室的管理政策1.3.6.1

12、危险物品及废物临时储存空间应有明显警示标识,该区域有抽排风设施、紫外消 毒灯、防盗、防蝇、防鼠设施。医疗废物收运后,即用有效氯 1000mg/L清洁该区域。1.3.6.2 根据公用设施与环境管理委员会制定存放制度,对贮存的危险化学品采取适当的 维护措施,定期检查,发现品质变化、包装破损时,应立即报告危险品专员进行处理。4 .化学危险物品储存及使用所有不同类的化学品都必须分类储存,不得混合存放,避免化学品之间产生化学反应事 故发生。所有化学品都在储存位置警示张贴相应的物质安全危害标示、化学品科内清单、化学品 储存位置示意图及相应的化学品灭火措施,每个科室都备有该科室相应的化学品安全技 术说明书(

13、简称 MSDS,并可在储存位置就近获取。可从该资料内查出相应的化学品急 救措施、泄漏处理、操作注意事项、消防措施等。所有储放于科室内的化学品都以周计划进行储存,降低化学品存放量。各科室为定位定 量图片管理。4.1 腐蚀物品4.1.1 储存:腐蚀化学品(酸、碱)应分别储存于耐腐蚀的防腐柜中用防溢盒盛装。4.1.2 搬运:搬运体积超过500ML的浓酸试剂时,必须使用专用的整理箱进行运送。4.1.3 不能共存的化学物品:不要在同一区域存放,如乙酸等有机酸与无机酸试剂分开储 存。4.1.4 个人防护:腐蚀性物品场所工作人员,应穿戴相应的防护装备,如耐酸碱手套、防 护服、耐酸碱口罩、普通口罩和气体个人防

14、护装备如防护面罩等。4.1.5 溅溢:使用任何化学品前,应安排好处理容易破碎或溢出的物品的容器。4.1.6 急救设备:腐蚀性物品的场所,应设合适的急救沐浴设施和洗眼装置。4.1.7 化学通风柜:所有挥发性腐蚀物品的操作,都必须在化学通风柜中进行。4.2 易燃、易爆物品4.2.1 储存:易燃易爆液体应在防爆铁皮柜中用不锈钢防溢盆储存。当易燃液体体积大于第5页共23页1L或高挥发性液体体积大于500ML如果纯度不受影响应放入安全罐中储存。分装时有明 确的易燃和可燃性标记,工作存量控制在最低限度。4.2.2 仓库:储存可燃性液体的仓库远离明火和其他热源,并备有灭火装置,同时安装通 风装置保证足够通风

15、和保障员工的健康。存放时应放入防火柜中,防止火灾发生。4.3 毒害物品4.3.1 包含潜在致癌物、致畸物、剧毒物的试剂按说明书保管存放。4.3.2 各专业实验室负责人,对所使用的试剂、化学药品含潜在致癌物、致畸物进行明确 标识,应告知员工在接触这些物品时做好防护。5 .化学物品泄露的处置流程所有有化学品的科室都配备了相应的防护用具,如手套、护目镜、防护服,另都配备了 防泄漏处理箱与职业暴露处理箱。5.1 在部门内查找泄露源。拿取泄露处理箱,查阅相应的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5.2 针对不同的泄露物,选择适当的防护设备,戴好手套和防护眼镜,如有必要使用其他 防护设备。5.3 控制泄漏物,应根据

16、泄露量分别选用不同类型的化学物品泄露吸收/控制专用材料,至液体完全被吸收。吸收了泄露液的废弃物放入黄色医疗废弃袋中,张贴明显标识, 交医院后勤处处理。5.4 消除泄漏物5.4.1 对于无活性的泄漏物:用泄漏物吸收剂覆盖液体泄露物装入塑料袋;将固体泄漏 物扫进簸箕并装入密封容器中;交专职部门做适当处理。5.4.2 对于活性或潜在活性的泄漏物:用泄露物吸收剂覆盖液体泄露物装入适当处置容 器内;如果不是水活性物用湿物处理干燥物质避免撒播危险灰尘;如果泄露物是挥发性 溶剂,将废物包放进通风柜中使其蒸发;联络专职部门作适当处理。5.5 如果化学危险品溅溢至皮肤、眼睛或身体其他部位时,应跑到最近紧急冲淋装

17、置前至 少冲洗十分钟,如需要到急诊科医治。6 .危险品溢洒、暴露和其它事故的报告和调查6.1 建立危险品发生事故时的应急预案,报告流程:科室当事人T科室负责目关职能部门一分管领导一环保部门。6.1.1 发生危险品暴露事故时,当事人填写报告表报院感科核实备案,感染办上报院感染 委员会审核。当事人抽血检验,20天后复查。如患者为HIV感染者,当事人须到市疾病预第6页共23页 防控制中心抗-HIV检查。时间分别为:6周后、12周后、6月后、1年。6.1.2 发生机器操作运转不正常(噪声过大、排烟量超标、污水细菌数超标等),立即报告后勤处,迅速查明原因,必要时向分管领导汇报。6.1.3 发生放射源泄露

18、时,立即报告预防保健科,上报院分管领导,由分管领导向市环保 报告。6.1.4 发生化学品和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时,立即报告保卫科、院感科和后勤处, 必要时向市环保报告。6.2 接到报告时,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和确认,分析事故原因,以利改进存在问题,杜 绝同类事情再次发生。6.2.1 参加事故调查处理的部门和单位应相互配合,提高调查处理工作的效率。6.2.2 工会会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处理,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6.2.3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扰和干涉对事故的报告和依法调查处理。7 .危险物品及废物的安全评估7.1 公用设施与环境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危险品及废物的安全评估标准,上报医院安全管

19、 理委员会审定后,按标准执行安全评估。7.2 接受各部门的监督,用以发现和评估现状是否处于安全状态,从而确定是否在何时进 行必要的修正。8 .培训及教育8.1 感染管理科负责要求外包保洁单位对新入职清洁员进行院感知识的宣导与培训,针对院感要求对外包保洁单位主管进行督促,定期与不定期的对院内清洁员进行监督与 抽查,8.2 后勤处负责要求外包保洁单位、 外包洗衣房,以并院内医疗废物处理站新入员工进行 危险物品及废物处理知识宣导与培训。8.3 护理部负责对新入职护士进行院感知识、危险物品及废物处理的知识宣导与相关培 训I。8.4 保卫科负责督促全院危险化学品的培训教育工作8.5 宣导与培训的内容:危

20、险物质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危险物质对生理和健康的毒性及接触后所 产生的症状和体征;如何找到安全使用化学危险物质安全使用资料;如何发现危险 物质泄漏的方法;危险物质标识;员工可以采取自我保护方法。第7页共23页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院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临时贮存过程中工作人员 的职业卫生防护;医技科室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和工作要求;医疗废物的分类收 集;锐器刺伤的伤口处理;医院医疗废物院内运输及院外移交的交接登记的规定等。8.6 通过上述有针对性的培训,使新员工掌握其工作环境的安全及危害信息。通过一定时 间后,再进行相关的考核和培训,统计危险品制度的执行情况和职工思想的贯彻程 度,

21、并存档。如“化学危险物品查核符合率”指标追踪。9 .需日常注意事项9.1 不允许用嘴吸取任何试剂。9.2 不清楚试剂相容性时,不要将它们混合。9.3 稀释时应将酸注入水中,不是将水注入酸中。9.4 所有的化学试剂在倾注时要缓慢以防飞溅。9.5 如果试剂和化学品允许排入下水道中, 要用清水彻底冲洗管道中的残留,避免丢弃的 化学品之间发生有害的化学反应。9.6 使用玻璃器皿前检查诸如爆裂、 破碎等明显的受压或损坏痕迹。把上述的玻璃器皿丢 入耐扎的容器中。9.7 将玻璃器皿放到清洁区前务必彻底漂洗消毒。例如毒性物质、腐蚀性物质、放射性物 质或者时可能传染性物质。9.8 任何未贴标签的容器中,发现的药

22、品都应该向主管部门报告,以咨询合适的鉴别方法。9.9 在一般预防区域不允许抽烟、喝饮料、吃东西及使用化妆9.10 不允许使用实验室的设备和器具来准备食物和饮料。9.11 每次离开预防区域时都要洗手,处理完标本、化学试剂、污染性毒物及接触实验室设备后也要洗手。9.12 处理实验室的标本时不要用水接触脸部、嘴及眼睛。9.13 在一般预防区域或接触化学试剂时,不要将食物、口香糖及香烟放在口袋中。毒性化学物质的蒸汽可以吸附在这些表面。9.14 不要将食品储藏在实验室的橱柜或冰箱中。9.15 在使用电话、门把手等物品时务必脱掉手套,以防止可能性的污染。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使用完以后,所以试剂和仪器要归位

23、。9.16 工作环境中可能遇到不同危险物品,采用不同类型的个人防护设备:9.16.1 手套:用于保护手免受烧伤、割伤、化学品、磨损、电击伤。如磨损:使用棉第8页共23页 质或皮质;化学危险品:不可渗透的手套。9.16.2 护目镜和面罩:保护眼睛和面部免受飞溅、火花、紫外线和毒性化学品伤害。9.16.3 防护衣:保护身体免受化学或者腐蚀性,热和火花伤害。9.16.4 安全鞋和靴:保护双脚免受腐蚀性化学物品的伤害。9.16.5 耳塞:高噪音环境下保护听力。9.17 发生事故、紧急事件或损伤,立即通知各部门负责人及安全负责人,参照相关的汇 报制度进行汇报及相关的医疗制度进行救治。9.18 任何操作步

24、骤或设备、仪器发生问题时都要向部门的负责人报告,在相关技术指导 下进行操作。10 .持续改进10.1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现行规定开展工作,安全管理委员会如果工作中发现问题,可申请管理委员会开会审查,根据公用设施与环境管理委员会的意见持续改进。10.2 保卫科牵头组织收集和分析危险化学品核查符合率,感染管理科牵头组织收集和分 析废物感染率,上报公用设施与环境管理委员会,据委员会给出的建议,改进危险 化学品和废物管理,确保环境安全,满足医疗的需求。10.3 项目组负责监督相关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及时更新、是否得到落实,对于实施中存 在问题的,报医院安全管理委员会审批后,进行相关的改进。11 .危

25、险品管理基础设备配置11.1 根据2014年各种渠道的巡查数据,根据医院有害物质及废弃物管理制度,拟将于2015 年7月前完成基础设备的配置(科室危险品储存柜、应急处理箱、防护品),经费运算约200万元。12 .相关文件:无。13 .附件13.1 化学品危险物质标识13.2 防溢处理箱注意事项图13.3 有害废弃物管理制度13.4 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13.5 实验室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13.6 化疗药品调配操作规程第9页共23页附件1化学品危险物质标识师的1海示荽素(图拶符与,道用确G昭标箔要素中使用了 9个危险性图形符号,每个图形特号适用干指定的1个戢多个危险性类别图标<$>适用危

26、院 颗爆炸性物质 自反应物质 有机过第优物鲂燃气体发火液体曷燃气溶胶发火固体斯燃液体臼燃物质易燃固体与小放出易燃气体物质 自反应物质有机过焦化物氧化性气体 氟化性固体 组优性液体高压气体跳上为槐四3危害性图标令适用危陵 胭急性毒性皮肽腐饨像1檄性严空眼项伤/眼刺激性 呼吸或皮肤致酸性 恃定靶器官系统毒性(单次接触)危害臭氧层患,性毒性金属腐蚀剂皮肤腐捶/剌激'性严生眼损饬足艮剌股性呼吸或度肢致敢住 生殖细胭致突变性 致癌性生殖莓性特定靶盲系毓毒性(单次接触)特定靶器百系新毒性 国复接触)吸入危害性危害水生环境物质以上为犍康和琰境危害性第10页共23页附件2防溢处理箱注意事项图溢洒处理箱

27、使用目的当发生感染性或潜在感染性物质、 化学药物溢洒时,为了保持安全的工 作环境工作人员要使用安全的方法 来处理所有溢洒液体"溢洒处理箱内物品及数量(使用后请及时补充)化学危害物质泄露处理箱使用流程戴手音,穿湄海衣,必要时保护躺和眼睛防护服2件帽子2个手套2双脚套1双口罩2个吸水蛰2片纱布5块消毒液1瓶护目镜1个纸簸苴2个细胞毒性废弃物标识3个小扫把1个一次性垫单2块镜子1把有“生物危害”标识的黄色垃圾袋2个玻璃碎片用谦子夹起. 置于防制容器内-对也森区域再次活洁井制=>»< 所石值甬的一灰匪用品谖亍人舫护用具置于黄色垃吸蝮J<_洗手第11页共23页附件3

28、有害废弃物管理制度1 .目的为进一步规范有害废弃物的管理,确保病人、家属、员工及探视者的安全,特制定本 制度。2 .适用范围院内所有科室及员工。3 .定义本制度所指有害废弃物:是指在医疗、预防、保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 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包括:传染性废弃物、病理性和解剖性 废弃物、有害的化学废弃物、含有大量重金属的废弃物、尖锐物品、高传染性废弃物、基 因毒性/细胞毒性和射性废弃物。4 .标准4.1 医院职能部门后勤处建立每天的有害废弃物存货清单,确定有害废弃物的类型、 位置、数量。4.2 有害废弃物收集、运送、储存、处置管理。4.2.1 各科室要对有害废弃物进

29、行分类、密封、贴签、称重并记录,放置科室指定位 置。科室存放有害废弃物的地方要上锁专人管理,防遗失。4.2.2 有害废弃物专职人员,每天 2次到各科室统一收集有害废弃物。交接双方当面 称重、双方核对无误后相互签字确认。4.2.3 有害废弃物专职人员使用专用转运工具,根据规定的线路,将有害废弃物运送 至医院的有害废弃物暂存间。必须分类进行登记入库、分区贮存,严禁混合贮存。4.2.4 每天对运送车进行清洗、消毒。暂存间的有害废弃物要严格分类,摆放整齐。 每天三次对储存场地消毒处理;严防止有害废弃物流失和被盗。做好灭“四害”工作。暂 存间内严禁吸烟、饮食。暂存间的存放时间不超过 48小时4.2.5

30、有害废弃物专职人员在将有害废弃物移交给专业处置公司时,要认真清点移交 种类、数量和重量,填好有害废弃物转移联单,双方确认无误后才能签字移交。移交完毕 后,及时对贮存点进行清洗、消毒。所有移交登记资料至少保存三年。各临床科室由科室第12页共23页 自行保管;有害废弃物暂存间交接资料由后勤处保管。4.2.6 医院集中有害废弃物暂存处安装视频监控,接入保卫科中心监控室,实施 24小时监 控。4.3 有害废弃物适当的标示。以图案、文字说明、颜色等信息,鲜明、简洁地对有害 废弃物标示,向作业人员传递安全信息的警示性。4.4 员工安全防护。4.4.1 有害废弃物转运及暂存间员工配备乳胶手套、防渗漏围裙、防

31、护面罩、长筒胶 鞋、一次性口罩、一次性帽子等防护用具。4.4.2 有害废弃物转运及集中暂存间员工每年体检身体,健康才能上岗。4.4.3 更衣区域与有害废弃物暂存间隔离,设置流动洗手池,配置洗手液、干手纸保 持个人卫生,降低院感风险。5 .教育或培训。医院院感染科每年对员工举行一次有害废弃物,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 强自我保护能力,避免有害废弃物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主动预防和控制有害废弃物危害 事故的发生。培训结束并组织考核。6 .监控与督促检查。实行“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责任制原则6.1 院感染科牵头组织每季度负责全院的有害废弃物的安全督查。检查结果纳入医院目标管

32、理考核。6.2 具体涉及有害废弃物产生的各岗位、有害废弃物专管人员,要进行每日一次的岗 位全面安全自查并做好专门记录。7 .参考文件7.1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7.2 JCI 标准 FMS.57.3 2 011年版“三甲”标准6.8.48 .附件8.1 应急处理8.1.1 应急物资及设施为保证发生有害废弃物泄露、暴露等突发事件工作人员能第一时间应急处理,医院为各科室配备应急处理的必需物资。包含:防护手套、口罩、护目镜、防护衣、安全鞋套、第13页共23页吸附棉条、夹链袋、银子、硫磺粉。在实验室等暴露风险高的区域安装洗眼器等应急设施。科室人员每月对应急物资进行一次检查。每次检查洗眼器应开阀防水10分钟

33、,确保应急处理时的水质安全。8.1.2 应急处理流程如发生有害废弃物泄漏等事故(事件),事发科室立即:8.1.2.1 查明泄漏的位置、数量;8.1.2.2 在场人员选择适当的防护设备;8.1.2.3 报告上级主管、消防控制室62864、后勤服务热线666628.1.2.4 根据不同类型的有害废弃物选择不同的控制材料进行控制。如不能处理,立即联系相关部门,现场人员有序疏散,防止外部无关人员进行,等待救援人员处理。8.1.3 纳入医院培训计划,督查小组进行随机检查,统计员工有害废弃物安全知识学握情况。8.2 医疗废物的分类及收集容器类别特 征举例常见组分或看废物名称)收容器撕色/标识感染性鹿物携带

34、病原微生物具 加引发感染性疾病 背播危险的覆疔 席物L被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棉球、棉卷、引流桶条、纱布及其他各种 做料*次性使用把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 用品(珈注射耨、输液舒,输血器等)及次性 现疗器械1鹿弃的被服;其他物品,2 .陶周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穆染病病人 产生的生活垃圾;感染区域产生的一次性 防护用品(口罩、手套.鞋套、帽子、陶陶 衣等兀3 .病原作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由所在科室进行压力蒸汽灭浦或者化学消毒 处理,然后按诲染性废物收集处理4 .废弃的血液、血清等其他医学标本口5 .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茄及一次性 医疗器械.6 .太平间.尸检房的废弃物.黄

35、色胶袋/容器会面 町T医疗废物标识封 条嗔在相应类别上 打.第14页共23页续表类别特 征举例(常见蛆分或者废物名称)收集容器颤色/标识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 人体废弃物和医学 实验动物尸体等L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 体缴织、器官等.£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蜡块等.黄色胶袋/容器表面 贴"医疗废物标识时 条工在相应类别上 打V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 者被污染的废弃的 药品1 .康奔的一般性药品,如工抗生素、非处方类 药品等.2 .废弃的寝苗、血液制品等.3 .废弃的化疗药物(如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 毒性药物,包括:致

36、癌性药物,如硫嘤嗦吟、整 丁酸氨芥、蒙氮芥、环泡霉素、环磷酰胺、羊丙 胺酸氮芥、司莫司汀、三笨到氨、硫替派等,可 疑致癌性筠物,如:顺的、丝裂卷素、阿霉素、 革巴比妥等 1 免疫抑制剂.)及配知注射器.针 头、输液器等。使用后,立即置入红 色塑料桶内封口胶 带封闭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 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1.医用针头、缝合针。工各类一次性或废弃医用锐器,包括,解剖 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1载玻片、玻璃试管、破碎玻璃安能等.4.输液(血)器的硬物料针头.利器盒化学性废物有毒性、腐性性、易 燃易爆性的废弃的 化学物品1.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2,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

37、学消毒剂,3.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交由专门机构处理第15页共23页附件4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1 .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医院危险化学品管理,确保病人、家属、员工及来访者的人身和财产安 全,特制定本制度。2 .适用范围儿童医院所有的科室及员工3 .定义本制度所指危险品: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 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包括:易爆炸性物品、放射性物品、化学性毒麻 品、压缩气体(高压气瓶)、液化气体(气站、灌装设施)和溶解气体、易燃气体、易燃 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物品、腐蚀物 品等。4 .标准4.1 医院职能部门

38、保卫科建立每日危险化学品购置、存货、使用、销毁处置清单,确 定危险化学品的类型、位置、数量,使用科室每日上报更新。4.2 危险化学品购置、存放、使用、处置管理。4.2.1 危险化学品购置。设备处物供科根据审批完成后的申请表报公安机关批准后方 可购置。4.2.2 严格危险品化学品存放。4.2.2.1 集中存放危险化学品的房间需要视频监视器。4.2.2.2 临检中心、儿研所等科室安装危险化学品专用存储柜,排气管道将有害气体 排除室外。放射性元素存放在有铅屏蔽的防护罐内,放置于专用存储室定点位置。存量少 的科室统一定制存储柜,存放区域要求通风良好,远离高温和火源。4.2.2.3 所有危险化学品存储由

39、专管员保管。设立危险化学品使用登记本记录危险化学品出入库情况,从而有效防止失窃和违规领用现象发生。4.3 按照规定安全使用危险品化学品4.3.1 严格按照使用规定、操作程序和要求使用、进行实验作业等。4.3.2 使用处科室在重复使用前应当进行仔细严格检查;发现有严重腐蚀或损伤时,应 提前进行检验。4.3.3 气瓶内气体不能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或重量;液化气体气瓶应留有不少于 0.5%1.0%规定充装量的剩余气体。4.3.4 危险品化学品使用过程中存在泄露、倾倒及容易被无关人员私自取走的风险, 在无特殊情况下危险品化学品即领即用,危险品化学品防止台须做安全防护栏框,防止碰 翻。第16页共23页

40、4.3.5 建立详细完整的使用剧毒化学试剂记录,包括:使用时间、实验内容、每次使用 数量、使用人等内容。工作完成但剧毒化学试剂未用完的,必须及时退还领取部门并办理 相关手续。4.3.6 剧毒化学试剂使用空后其原包装物必须退还领取部门。4.3.7 教师使用危险品化学品进行实验时,应至少有 2人在场;学生实验过程中一定要 有实验教师在场进行安全、合理的指导,并要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安全。4.4 危险化学品的处置对在危险化学品使用中生成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废弃物品及过期失效的危险化学品, 应交由专业回收处理,医院后勤处、保卫科等部门委托具有合法处理资格的单位进行处理。4.5 危险化学品适当的

41、标示。依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以图案、文字说明、颜色等信息,鲜明、简洁地标示,向作业人员传递安全信息的警示性。5 .员工教育。医院每年对员工举行一次危险化学品有关知识培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增强自我保护能力,避免化学品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主动预防和控制化学品危害事故的 发生。培训结束并组织考核。6 .监控与督促检查。实行 “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责任制原则6.1 保卫部门牵头组织每季度对负责全院的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督查并纳入医院目标管理 考核。6.2 具体使用危险品科室的各岗位、危险品专管人员,要进行每日一次的岗位全面安全自查,并

42、做好专门记录。7 .参考文件7.1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7.2 JCI 标准 FMS.57.3 2011年版“三甲”标准6.8.7.38 .附件8.1 应急处理8.1.1 .应急物资、设施为保证发生危险化学品泄露、暴露等突发事件工作人员能第一时间应急处理,医院为各科室配备应急处理的必需物资。包含:防护手套、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护衣、安全鞋套、 吸附棉条、夹链袋、银子、硫磺粉。在实验室等暴露风险高的区域安装洗眼器等应急设施。8.1.2 科室人员每月对应急物资进行一次检查。每次检查洗眼器应开阀防水10分钟,确保应急处理时的水质安全。8.1.3 各部门按医院感染科和职工保健科的要求配置应急物资。8

43、.2 应急处理流程因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质不一,应急处理方式各不相同,当发生危化品突发事件时,员 工可参照危险化学品应急说明书内提示进行。如发生危险品泄漏等事故(事件),事发第17页共23页科室立即:8.2.1 立即清空周围未被危险物质污染的物品。如放射性物质外泄,立即撤离。8.2.2 报告上级主管、消防控制室62864、后勤服务热线666628.2.3 参考危险化学品应急说明书指导内容进行应急处理。如不能处理,立即联 系相关部门,现场人员有序疏散,防止外部无关人员进行,等待救援人员处理。8.3 纳入医院培训计划,督查小组进行随机检查,统计员工危化品安全知识掌握情况。第18页共23页附件5实验室感

44、染预防与控制制度1 .目的为了降低实验室感染风险,特制定本制度。2 .适用范围:实验室全体员工及医院清洁工人在工作场所、工作过程中的安全规范。3 .工作程序:3.1 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穿戴工作衣、帽、服装、清洁、整齐,操作戴一次性手套。3.2 特殊工作区或污染区穿防渗漏、防滑能保护整个脚面的工作鞋。3.3 实验室内女士不得长发过肩或批发, 应把头发扎紧或戴工作帽,禁止在实验室内化 装、梳、洗;男士不得留胡须。3.4 实验室内禁止抽烟、饮水、饮食3.5 非实验室工作人员禁止进入实验室3.6 禁止在工作区冰箱内存放食物。3.7 实验室工作区不得存放个人物品,提包、衣物、口杯、食品、药品等。4、标本

45、的放置保存、残留试剂、废弃物处理4.1 标本的放置保存4.1.1 病人的血液和体液都被认为是具有传染性的。4.1.2 血标本检测完毕后,盖管盖密封放置专门的地方,存放72小时以备查验。4.1.3 尿液标本检测完毕,报告单经审核后无问题,存放3小时送洗涤室消毒处理。4.1.4 脑脊液、胸腹水等不易得到的标本,检测完成后放冰箱保存7天后送洗涤室消毒 处理。4.2 残留试剂废弃物处理4.2.1 无菌试剂,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后的废物品应进行无害 化处理,按医疗废物处理。4.2.2 一次性实验用品(如试管、吸头、离心管等),收入污物袋内交医院集中处理。4.2.3 医用器材,如钳、银

46、、吸管等,用后均应消毒(600 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 钟)。4.2.4 采集检验标本或接触装有检验标本的容器,特别是传染性检验标本(如肝炎或结 核等)时,戴一次性手套;可反复使用的容器用后集中消毒。一次性医用容器,先用2000mg/L 含氯溶7夜浸泡24小时后,交医院集中处理。第19页共23页4.2.5 废弃标本如血、尿、胸水、腹水、脑脊液、唾液、胃液、肠液、关节腔液等按 2000mg/L浓度比例加含氯溶液,搅匀后作用 24小时后,交医院集中处理。尿液分析仪, 血液分析仪,有标本废液产生,事先在盛装废液桶内盛上浓度为 5000mg/L的过氧乙酸或高 氯制剂并盖上盖子,每天工作结束后,放

47、置1小时后倒入下水道。4.2.6 盛标本的容器,纸质容器一次性使用,按医疗废物处理;4.2.7 再次使用的玻璃片,塑料或搪瓷容器放入2000mg/L含氯溶液浸泡26小时,消毒 液每日更换,消毒后用洗涤剂及流水刷洗,沥干。4.2.8 实验室所有垃圾,包括用过的一次性手套和工作服置于按医疗废物处理,。5、物表、空气、地面、消毒5.1 物表5.1.1 进行1次/日擦拭,500mg/L含氯消毒剂;5.1.2 血液、体液外漏台面时,盖上滤纸,0.5%过氧乙酸浸泡半小时,再用 75%酉精擦 洗。5.2 空气5.2.1 紫外线循环风动态空气消毒机消毒,2次/日,60分钟/次;5.2.2 每天工作完成后,用高

48、效氯制剂或 0.1%过氧乙酸清洁台面及地面,开窗通风半小 时。5.3 地面:湿式拖地,2次/日,500mg/L含氯消毒剂6、个人防护6.1 血液或体液标本均应视作传染源,在采集、运输过程中,标本容器应完好无泄露。6.2 处理标本时穿工作服、戴手套;如手或其他部位的皮肤沾上血液或体液标本,流水 冲洗。6.3 病人标本(血液,体液)或试剂不慎溅入眼内冲眼器流水冲洗。6.4 锐器伤:参照“锐器使用管理制度”和“锐器伤处理与报告标准作业流程”7、参考文献7.1 临床实验室安全准则,中国临床实验室,2002, 1 (1)7.2 WS/T 311-2009医院隔离技术规范。7.3 WS/T3672012医

49、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7.4 GB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7.5 国务院令第380号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20页共23页附件6化疗药品调配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并规范化疗等危害药品调配操作规程,以保证配置成品输液质量及保护操作人员避 免受职业伤害。2 .适用范围:静配集中配制中心的所有化疗等危害药品及相关操作人员。3 .标准3.1 化疗等危害药品的调配只允许经过培训合格并授权的人员进行配置。3.2 化疗等危害药品的调配应在万级洁净负压环境下局部100级的All生物安全柜中进行,排出风口应加装活性炭过滤器用于过滤排出的有害气体。3.3 配置操作3.3.1 调配操作前准备3.3.1.1 在调配操作前30分钟,按操作规程启动洁净间和生物安全柜的净化系统,并确 认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操作间室温控制于18c26C、湿度40%-65%室内外压差符合规定,操作人员记录并签名.3.3.1.2 接班工作人员应当先阅读交接班记录,对有关问题应当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