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婺剧微弱的脉搏_第1页
探寻婺剧微弱的脉搏_第2页
探寻婺剧微弱的脉搏_第3页
探寻婺剧微弱的脉搏_第4页
探寻婺剧微弱的脉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兰溪五中研究性课题学习报告 课题:探寻婺城微弱跳动的脉搏 -婺剧,一门徘徊于兴衰之间的艺术小组成员:张琦琦,滕艳慧,郑凯伦,王诗沛,柳伟康组长:张琦琦 指导老师:胡哲丰研究与活动时间:2012年4月-9月关键词:婺剧 地方戏曲 振兴措施 艺术奇葩内容摘要:婺剧作为金华的地方戏,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光彩夺目的舞台魅力,发源与农民群众的婺剧无处不展现朴实,粗犷的文化底蕴。兴衰交替中,婺剧走过不同寻常的坎坷路途,时代颠簸中,婺剧又该何去何从,我们沿着时代的脚步去探寻那婺城独特的脉搏在城园中微弱的跳动,让婺剧的生命之泉源远流长。 “古事见今朝,过了今朝皆古事;虚华当实境,后来实境亦虚华”行走于婺江之畔,

2、吮吸那亘古的书香,你是否听到锣鼓敲响,激昂铿锵的曲调在耳边回响,是否看到“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的美妙,是否感受到那原汁原味的民俗民风正伴着流光异彩铺洒辉煌。金华城跳动的脉搏婺剧,我们渴望探求它生命中那些源源不断的故事,我们倾心于它带给我们的欢乐与悲伤。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它渐渐蒙起的面纱,触到它渐渐微弱的跳动。因此,我们作此报告,愿婺剧的魅力为更多人所熟知,探索使婺剧重新焕发光彩的方法。 金婺良缘 声腔共情说起婺剧,想必大家都多少有些耳闻。但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婺剧呢,从身边来看那的确少之又少。所以,帮助大家了解婺剧也是我们做这次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之一吧。要了解婺剧当然得从它的起源说起。

3、 作为金华的地方文化瑰宝,婺剧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哺育着一代又一代金华的城民。它有优秀的根源,那是来自农民阶层的朴实与粗犷。婺剧自明清以来已经历了400多年的历史。故婺剧内容丰富而且原汁原味,没有了京剧的浮华,也没有越剧的柔弱,有的是那沉淀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清新。高腔,昆曲,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种声腔相互融合,又有金华、兰溪、衢州、浦江等地方的不断丰富与发展,不管是伴奏、曲调、唱腔,都无不展现婺剧的博大精深。 谈起婺剧的声腔这一婺剧中可谓最具特色的元素,又不得不令人赞叹。“六腔共和”,声腔共情,展现出的是婺剧所容括的民间技艺和多彩内涵,传达出的是穿越百年的精神和情感。对婺剧声腔的研究,可

4、以更好的了解地方戏曲音乐的文化渊源。我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几种声腔的特色。其中婺剧最具特色的声腔是乱弹,应用最广泛的声腔是徽戏,最具通俗性的声腔是滩簧,而高腔是最古老的声腔,婺剧的时调曲调大多来自明清俗曲及民歌,一般较为轻快,有“南罗调” “骂鸡调” “卖花线” “花鼓调”等。这些声腔既是独立的存在,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传达出婺剧的文化情缘。神“彩”飞扬 “谱”写辉煌 在四大剧种中,脸谱是各有特色,而婺剧的脸谱更是精美绝伦,在表演者脸上勾勒出千姿百态的人生历程。脸谱有图案化、性格化、寓意化等形式,其色彩表现各种人物的性格,能使人们“识忠奸,辨善恶”。红脸以示赤胆忠心,如关羽“蚕眉凤眼五绺

5、长,红光满面侠义肠”;黑脸以示铁面无私,如张飞“虎头豹额赛金刚,摧邪扶正豪气爽”;白脸以示奸诈,如借云破曹中的曹操“心术多端,一代奸雄”;绿脸以示凶猛,在水擒庞统中的庞德“残忍凶猛,万死不辞”;紫脸示智勇,如江东桥中的常遇春“梅花阵上显奇能,头顶铁船破此阵”;又如灰脸以示妖邪,金脸以示超尘,阴阳表鬼怪等等;将脸谱性格化,别具一格,十分有趣。而且 脸谱的图案也能表现人物的出身、职业、性格及德行。其图案丰富多彩,斑驳陆离;风格粗犷,线条精细;望图生义,雅俗共赏。有通过动物表现的如玉麒麟中的张顺,绰号浪里白条,他的脸上左边画条白鲤鱼,右边画条黑鲤鱼,也有画一条鱼的,鱼跃江河,水性极好;金蝴

6、蝶中的蛇精,脸上画条蟒蛇,使人一看便知是凶狠毒辣的蛇精;有通过图案表现的如三结义中的张飞额头画一个桃子,以示“桃园三结义”;审乌盆中的包公,黑脸,额头上画一钩弯月,说明他“日断阳,夜断阴”,故“日月同辉”;还有用文字表现的如鱼藏剑中的专诸,额上写“孝”字,不仅是个侠义之士,还是个孝子;大香山中的达摩,额头上写“佛”字;用武器表现的。 群英荟萃, 绝技寻踪演技是每个戏剧最为珍贵和传神的部分,婺剧则以武戏为基础。具有二十多种惊人的特技技巧和非凡的武功表演。但是,婺剧的某些特有绝技已面临失传的险境。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带领大家重温婺剧中的精彩绝技,领略婺剧的内在精髓!蛇步蛇行这是婺剧滩簧断桥中白素贞和小

7、青的表演。白素贞和小青不是普通女子,而是结合了人与蛇各自的特点。所以演员在表演中就要演出人与蛇相结合的风格。表演白蛇和青蛇的演员,台步细碎而飘逸,如蛇般S形地飘飘然前行,灵气逼人,加上优美的舞姿与纤细的身段,使断桥的神话色彩更加鲜明。当小青杀气腾腾的追赶许仙时,不时停住,来了个如水蛇觅食时的“三窜头”,就是把头突然窜抖三下,生动表现了青蛇的灵活而敏捷。同时也充分显示了浓郁的婺剧特色。大眼小眼“大眼小眼”又是婺剧中的一门绝技。这是婺剧徽戏湘子渡妻中韩湘子的表演。湘子在乔装丑僧调戏林氏时,右眼奇大,左眼却小的连乌珠都看不到,这便将恶僧好色、凶恶的神态表露无遗。但令人惋惜的是,这种特技已后继无人。踢

8、鞋穿鞋这是婺剧滩簧断桥中许仙的表演。婺剧徽班著名小生范寿棋老师,在扮演许仙时,为表现许仙被追赶时慌乱胆怯的神态,将脚上的平靴踢到头顶,然后又从头顶落到脚尖上,自动穿进。这一“踢鞋穿鞋”的特技,活灵活现的表现了人物的内心。可惜现已失传。以上这些以及更多的特技完美诠释的婺剧之精髓,婺剧奇妙的表演特技,奇妙无穷;精湛的表演,更是出神入化。可是,经过时间与现实的冲刷,很多已经失传,婺剧的神韵正在慢慢消失。这一现实,催促着我们当代人拯救婺剧的任务迫在眉睫。婺城绝响,迫在振兴对于婺剧的发展情况,小组分别在兰溪的市府广场、和平公园、火车站等及金华步行街、江北中心、银泰等地方进行了问卷调查,有效问卷为425份

9、,其中0-20岁114份,21-40岁111份,41-60岁92份,60岁以上118并从不同年龄段的反馈情况得出一些结纶,而事实让人堪忧。首先,我们了解了婺剧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1、您是否对婺剧感兴趣?A、很感兴趣 B、较感兴趣 C、一般 D、不感兴趣2、您身边是否有人在学唱婺剧,其人数大概有多少?A、很多(10个以上) B、有(510个) C、很少(05个) D、没有对这两个问题的调查,不同年龄段的回答如下图:关注程度很感较感一般不感年龄兴趣兴趣兴趣0201.30%1.70%27.50%69.50%21415.20%4.60%43.40%46.80%41607.30%9.50%37

10、.60%45.60%60以上10.00%19.40%43.50%27.10%很显然,020岁的青少年对婺剧感兴趣的是极少,只占到其年龄段人数的1.3%。而经过访问这极个别感兴趣的有很大一部分是家中文化氛围非常浓厚,如父母、爷爷、奶奶是学唱婺剧的,或是接触婺剧的机会较多。而更多青少年却表示“不敢”对此感兴趣。很大一部分认为了解婺剧或学习婺剧会分散他们的学习注意力,而引起文化课学习成绩的下滑。有的则表示父母的反对、不支持,更有人认为学习婺剧这种艺术,需要家中雄厚的经济实力等原因,导致青少年“不敢”、“不屑”对婺剧感兴趣。也许对中年人来说婺剧也许是一种应受现代文明传承与发扬下去的民族文化,所以他们对

11、婺剧还是抱有比较认真的态度。但对于真正学习深入了解婺剧的精髓,大部分中年人则表示没有这方面意向。他们的兴趣爱好,工作繁忙有关。而60岁的老人多是在家已退休的人。所、哼唱婺剧已成为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闲时听听戏,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消遣,闲暇时的一种情操陶冶,而经过对吴一峰老师的采访,我们更清楚婺剧继承这种文化,必须通过一个了解到理解的过程。充分地知晓,再用一个全新的眼光去发展,而不是因创新而花样百出,光怪陆离的,搞得本末倒置。生活在婺城的我们应该是对文化的讯息最了解,而在关于“婺剧已于2007年获得国家首届历史文化遗产”的事实,即使生活在婺城的人们似乎也非常“新鲜”。在本次调查中,早已知道的

12、人还没有五分之一。浙江婺剧团虽重视婺剧,但人们心中却重视不起,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我们着重注意了宣传这一方面的原因,14.6%的人认为金华对婺剧的传播力最大,却仍有65.6%的人认为缺少宣传。因此,我们以振兴婺剧为目地,以我们对婺剧的见解,提出了以下几条建议,只为更好的继承和发展婺剧:这一微弱跳动的脉搏。渐行渐远的婺城绝响发出低沉的呼唤,发掘和挽救婺剧传统文化遗产迫在眉睫。如何振兴婺剧成为我们最关心的问题。经过以上的调查研究,我们一振兴婺剧为目地,以我们对婺剧的认识,在此列出一些措施,为婺剧寻找重新可以跳动的脉搏。1.建立婺剧团、婺剧社、婺剧促进会等专门传承婺剧的组织。 要想振兴婺剧,光靠个

13、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团结群众十分必要。成立传承婺剧的专门组织的意义也就在此。在这方面浙江婺剧团做出的贡献较大。浙江婺剧团就是为了抢救婺剧而成立的。到目前为止,收集整理记录八百多个大小剧目和300余首唱腔曲牌以及婺剧独有的传统脸谱和服装图样。还创作、改编、整理演出了许多优秀剧目如黄金印、送米记、三请梨花、雪里梅等。2006年11月8日的市婺剧促进会成立。它使金华这个振兴婺剧的主角能够真正地扛起自己的责任,将婺剧推向全国,使婺剧能够重新焕发光彩。2.回归传统,深耕民间,放眼未来,推进创新。 创新,是婺剧的生命。婺剧能够在历史的回廊中走过百年的岁月,创新的力量不可忽视。但如何创新也是一个值得深

14、入的话题。在小组采访中吴一峰老师给了我们很好的提醒。当我们问及有关创新的措施等问题时,吴老师强调“没有传统,何来创新?现在许多人都把创新误解了,去除了传统婺剧的根,谈创新是毫无意义的。”是的,真正的创新是建立在保存婺剧本身独特魅力之上的,并不是消除个性,是要提炼共性为之锦上添花。当然婺剧本身内容庞大也给创新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如何做到真正的婺剧创新,是摆在我们面前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3.挖掘特技,继承优秀剧种。婺剧中有着一些曾今流失的优秀剧种,继承这些优秀剧种,挖掘其中的特技也是振兴婺剧的一个重要手段。如南戏,婺剧可谓是南戏的“活化石”。而古老的婺剧中还有中国最早的戏曲形式傩戏的遗存。“婺剧三

15、跳”是中国傩戏在古老婺剧中的“活化石”。这些都是能使使婺剧充满活力的源泉。 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将这些特技从历史博物馆中走出,不断传承,不断创新,吸引更多的观众群。4、婺剧申遗,为振兴发展带来希望。  婺剧“申遗”的消息引起业内外人士的普遍关注。已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李建军就婺剧“申遗”进行探讨的金华籍文化名人郑竹三指出,无论“申遗”是否成功,“申遗”本身就足以引起人们对婺剧发展困境的关注。婺剧成功地申请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个值得欣喜的事。但是申遗后的工作又如何,这点金华市的做法也没有令人失望,金华市在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婺剧进行保护时,不只

16、把它保护在档案馆、博物馆里,而是着重培养年轻观众,把遗产保护融入百姓生活当中。 如此一来,婺剧的申遗也算是有了实在的意义。5、 最大限度发挥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以及普通群众的作用。振兴婺剧是我们所有人的责任,我们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帮助婺剧走出困境,使这一传统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如媒体,新闻媒体的传播力是我们有目共睹的,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那么产生的影响应是巨大的。而在当今社会网络的传播速度更是大的惊人,通过网络的传播不仅可以使全国人民来认识婺剧,了解婺剧,甚至可以吸引国际友人的眼球,如果效果显著说不定还能让婺剧走上国际化的路线呢。另外制作一些婺剧光

17、盘,专设一些婺剧类的电视节目、广播也是很有必要的。6、 编创优秀剧目,紧抓队伍建设,培养优秀青年演员。 每年都甄选一批有潜力的演员加入剧院,并为优秀演员创造各种演出赛事的机会。建立联系村,帮助一些婺剧基础较好的村,组建婺剧演出队伍,鼓励爱好婺剧的群众自编自演。这中间尤其要动员年轻人参与,培养年轻人对婺剧的兴趣,使婺剧在农村持续扎根开花。 好的剧本是演剧的基础,也是剧种存在的基础之一。优秀的剧本时百看不厌的。一部好的剧本,它表演的出的内容,传达出的感情都是让人受益匪浅,难以忘怀的。50年代陈静的十五贯,陈仁鉴的团圆之后、春草闯堂、崇口司等作品,郭大宇、彭志淦的徐九经升官记,杨兰春的朝阳沟,越剧红

18、楼梦等。这些不同戏曲的剧本都曾为各自的戏曲增添重彩。好剧本的作用显而易见,而好剧本的产生需要剧作者的努力。7、 从身边做起,将婺剧融入生活。“婺剧进校园”想必大家已经耳熟能详,在我们兰溪五中校园也是开展的如火如荼。五中选送的婺剧在“婺剧进校园中”我们亲身体会到婺剧的魅力,亲身感受了婺剧传统的文化内涵,真正在婺剧的世界中体验了一番,让我们对婺剧更加的了解,更加的向往,更加的充满期待。 至于现在在某些“青训班”班设立的婺剧课程,还有一部分学校将婺剧列入学校必修的课程之一,这些贴近生活的婺剧体验,产生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 总之,要做到婺剧的振兴更多的还是我们要对婺剧有兴趣,真正将婺剧振兴当做自己的

19、责任,从小在婺剧的熏陶下成长的我们,将婺剧融入生活,让婺剧重新焕发光彩,让这座婺城在悠远美妙的婺剧声中欢乐跳动,才是我们本次研究性学习真正的意义所在。附录一; 问 卷 调 查不同年龄层的人对婺剧的了解程度您好! 婺剧是一朵古老的艺术奇葩,以其优美的旋律,古老浑朴,强烈粗犷的艺术特点,在早期深受农民群众喜爱。只是这种艺术精粹,现如今已与我们渐行渐远,即便是在盛荣的金华,婺剧艺术也变得“曲高和寡”了,为了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博大的文化内涵,散发其本质的文化魅力,我们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希望婺剧能在这片土地上蓬勃发展,生生不息!1.您对婺剧是否感兴趣?A.很感兴趣 B.较感兴趣 C.一般

20、 D.不感兴趣2.您是否知道婺剧已在2007年获得国家首届历史文化遗产?A.知道 B.不知道3.您对“婺剧进校园”的看法?A.很好,有益学生身心,丰富课余生活B.无所谓,没有影响 C.不好,浪费学习时间4.您觉得金华对婺剧这一地方戏曲传播力度大吗?A.力度大 B.一般 C.很少 D.毫无宣传5.您身边是否有人在学唱婺剧?A.很多(10个以上) B.有(510个) C.有(05个) D.没有6.您比较熟悉的婺剧有(可多选)?A.打金枝 B.断桥 C.三打王英 D.牡丹对课 E.僧尼会 F.其它7.您认为我们是否应该大力宣传婺剧?A.很有必要 B.应该宣传 C.完全没有必要 8.您的年龄是 ( )

21、A.020 B.2040 C.4060 D.60以上问:您想了解婺剧的什么方面(具体)? 非常感谢您的合作!附录二:采访浙江婺剧团表演名家吴老师正在为我们介绍婺剧精华吴老师在与我们畅聊婺剧明天婺剧作为金华的地方戏,有其源远的历史和光彩夺目的舞台魅力。然而随着现代化浪潮的冲击,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那些与我们息息相关,从不须臾分开的文化记忆和名族传统也力我们渐行渐远。在时代的颠沛中,婺剧又该何去何从。学生: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婺剧的?吴老师:我是15岁(1955年)进入浙江婺剧团的,也是从那时以婺剧为专业开始学习的。学生:在您刚接触婺剧时,婺剧的发展趋势这样?吴老师:那个时候虽然生活是很艰苦的,但是社会上对我们文艺工作者是比较尊敬的。不比旧社会看不起唱戏的人,而且我们是国家干部编制的,总体上国家还是比较重视的。学生:在婺剧发展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比较大的挫折(比如文革时期)?吴老师:在1961年时,兰溪婺剧团发展得还是比较靠前的,到了1965年,文革时期“破四旧”的传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