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安全操作规程_第1页
乙炔安全操作规程_第2页
乙炔安全操作规程_第3页
乙炔安全操作规程_第4页
乙炔安全操作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乙炔车间安全操作规程2013年4月1日 目 录乙炔发生岗位操作规程.2乙炔净化岗位操作规程.4乙炔压缩岗位操作规程.9高压干燥器的操作规程.11乙炔充装岗位操作规程.12溶解乙炔生产工艺技术指标.13乙炔充装岗位作业指导书.18乙炔净化岗位作业指导书.20附件.26发生器岗位操作规程 本岗位负责2台发生器操作,保证所需乙炔气的正常供应。电石由人工在平台下面翻装符合要求后, 由电动葫芦吊至电石加料平台上,再由人工安全均匀的一块一块地加入装满符合正常水位要求的发生器简体内进行水解产气。反应温度控制在7075之间,压力控制在4930.55884.2Pa。绝对不能产生负压,以免空气侵入而产生爆炸。由发

2、生器出来的电石渣排入渣池。发生器出来的乙炔气经洗涤器、干水封送往气柜,发生器排渣,气柜的乙炔气经逆水封送往发生器作补充,以防止产生负压.1 开车前准备工作。1.1 穿戴好劳保用品,准备好工具。1.2 检查管道设备是否严密,无漏气。1.3 检查各阀门是否好用,仪表是否灵敏、可靠。1.4 检查水量、压力是否符合要求。1.5 往发生器内加水至溢水管有水流出为限。1.6 检查正逆水封的水位是否在规定位置。1.7 检查氮气管路及其阀门是否严密,氮气压力及纯度是否符合规定要求。1.8 与前、后岗位联系,准备开车。2 开机2.1 接相连接岗位通知后进行开机。2.2 打开气柜进气阀门,打开发生器的送气阀,排尽

3、管道中的积水。2.3 全面检查各种阀门、仪表是否正常,正、逆水封水位是否在规定位置。2.4 全面检查发生器内的水位是否达到要求。2.5 取样分析乙炔气浓度, 如不合格则应吹扫直至合格为止。2.6 通知下道工序准备开机。2.7 向发生器内投料。 .3 干常操作 3.1 根据气柜的高度进行加料。 .3.2 定期加电石,投料次数每小时23次为宜,每小时每台耗电石450500Kg3.3加料顺序,先开冷却水,后投料。加料速度不宜太快,先加碎电石,加完后提起分布器稳数秒钟后,再加大块电石.加电石时要间断地,一块一块地投入,严防电石间撞击或在中心加料筒中堵塞,同时要开冷却水降温。不准用5以下的电石加入100

4、m3的发生器,加完料后提起分布器,封住中心加料管。3.4加料时开环形氮气保护筒阀,供氮气,确保中心加料口附近安全生产。3.5维持发生器操作压力4903.5 5884.2P a,溫度为7 07 5之间,发生器内液位以溢流管有渣水流出为限。3.6排渣时间每小时1次。3.7排渣时要向发生器内加水,以保持一定操作液位,当排渣结束后恢复发生器液面至正常操作位置。4停机4.1 发生器内电石用完后进行排渣,加水数次直到排出清水为止4.2 向正、逆水封加满水,关发尘器的出口阀,气柜的进口阀,打开发生器放空阀,并不断往发尘器内中心加料筒加水,使器内压力缓慢下降。4.3 当压力降至0.0001MP, 开发生器上氮

5、气入口阀,通入氮气置换乙炔气。4.4 分析发生器内乙炔含量<0.5%时,停止氮气置换,将发生器中的 水全部排净。5 停机检修5.1 打开发生器上人孔、手孔和排渣阀进行通风。5.2 需进入发生器内清理检修时,分析发生器内氧含量>1820%, 且半小时后方能入内。5.3 进入发生器内的人员要穿戴好防护服,用低压防爆灯照明,并有可靠接地措施,在专人监护下方准入内-5.4 清理棚板上电石渣或硅铁时,只能用木棒或木敲打。5.5 清理后装好人孔、手孔和排渣阀,往发生器内加水至溢流管口有水流出为限,用氮气置换,使含氧量<3%。5.6 待开机用。净化岗位操作规程一、次氯酸钠净化原理 次氯酸钠

6、(NaOCl)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与粗乙炔气中的磷化氢、硫化氢反应,以达到净化目的反应式如下: 4 NaOCl+PH3=H3PO4+4NaCI 4 NaOCl+H2S=H2SO4+4NaCl 净化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通过碱液进行中和处理,防止对设备及管道的腐蚀。反应式如下: H3PO4+NaOH=NaH2PO4+H2O H2SO4+2NaOH=Na2SO4+2H2O二、净化流程简述2.1 乙炔气系统 乙炔气由发生岗位乙炔气出口,经管道进入冷却器,使乙炔气温度由90"C下降至30"C以下,在分离器中脱除冷凝液后由下至上先后经过净化一塔、净化二塔塔内清净剂由塔顶向下喷淋,气液接

7、触脱除磷化氢和硫化氢后,乙炔气由下至上经过中和塔碱液由塔顶向下喷淋,进行中和。最后经分离器在次进行气液分离,气体送低压干燥2.2 次氯酸钠清净剂系统 次氯酸钠和水按一定比例,分别在配制槽和中混合。用硅铁泵由配制槽底部吸入,加压后由配制槽上部返回,打循环混合均匀,通过取样分析达到工艺要求后为配制完成 用硅铁泵由配制槽底部吸入次氯酸钠溶液,加压送至清净塔顶部喷淋当清净塔内次氯酸钠液面达到23处后,停止从配制槽吸入次氯酸钠,改由清净塔底部吸入,加压进行塔内循环。2.3 碱液中和系统 片碱和水按一定比例在配制槽中混合。用硅铁泵由配制槽底部吸入、加压后由配制槽上部返回,打循环混合均匀,通过取样分析达到工

8、艺要求后为配制完成 用硅铁泵由配制槽底部吸入碱液,加压送至中和塔顶部喷淋。当中和塔内碱液液面达到23处后,停止从配制槽吸入碱液, 改由中和塔底部吸入,加压进行塔内循环2.4 水系统采用新鲜自来水,不得使用电石渣清液。通过自来水总管的各个阀门可分别向三个配制槽、净化塔、中和塔加水。三、生产控制指标3.1乙炔气进入净化系统前:流量<100m3/h,温度<90,压力009MPa,纯度>98。3.2冷却水:水压>0.25 MPa,水温<253.3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净化一塔内 0.030.06,净化二塔内0.050.08,配制槽内0.01。3.4中和塔内氢氧化钠含量:51

9、5。3.5次氯酸钠和碱液循环量:15m3h台。3.6净化后乙炔气磷硫含量用硝酸银试纸不变色,纯度98。四、操作步骤4.1开车前的准备和检查 应按照工艺流程顺序,逐个检查压力表、溫度计、阀门、液面计,确保设备完好,全系统无泄漏。 硅铁泵经盘车无异常。 生产用清净剂和碱液,必备工具,劳动防护用品准备齐全。4.2净化塔操作净化塔次氯酸钠的配制 向配制槽加水至液面达到1/2处,将5.2Kg10的次氯酸钠倒入配制槽。开启配制槽底部和顶部阀门,启动硅铁泵进行配制槽内部循环,混合均匀后取样分析,有效氯达到0.06后关闭阀门和硅铁泵。 向配制槽加水至液面达到1/2处,将6.4Kg10的次氯酸钠倒入配制槽。开启

10、配制槽底部和顶部阀门,启动硅铁泵进行配制槽内部循环,混合均匀后取样分析,有效氯达到0.08后关闭阀门和硅铁泵。净化一塔开车 接到开车指令后,打开冷却器、分离器、净化一塔的气路阀门,冷却水阀门,配制槽底部阀门。启动硅铁泵吸入配制槽中的清净剂,加压后送至净化一塔顶部喷淋。当净化一塔内液面达到2/3处,关闭配制槽底部阀门,开启净化一塔底部阀门,进行塔内循环净化。同时开启净化一塔内冷却盘管的冷却水进、出水阀。净化二塔开车操作方法与净化一塔相同。4.3中和塔操作中和塔碱液的配制 向配制槽加水至液面1/2处,加入122Kg98的片碱,溶解。开启配制槽底部和顶部阀门,启动硅铁泵进行配制槽内部循环,混合均匀后

11、取样分析,氢氧化钠含量达到15后关闭阀门和硅铁泵。中和塔开车 净化一塔、二塔开车后,打开的气路阀门,配制槽底部阀门,启动硅铁泵吸入配制槽中的碱液,加压后送至中和塔顶部喷淋。当中和塔内液面达到2/3处,关闭配制槽底部阀门,开启中和塔底部阀门, 进行塔内循环净化。同时开启中和塔内冷却盘管的冷却水进、出水阀。5净化系统停车5.1在发生器和压缩机停车后,净化系统进行停车操作。停车时,将塔内的净化剂抽至配制槽。当塔内温度低于30时,才能关闭各塔冷却水进出口阀。5.2长期停车,先将净化剂从塔内全部放出,用水冲洗塔内填料及器壁。6净化系统的置换6.1氮气置换 置换用氮气含量应达到98以上。氮气可由发生器或冷

12、却器前引入,经过冷却器、分离器、净化一塔、净化二塔、中和塔、分离器后放空。在分离器后取样分析氧含量在2以下可降低置换气量。5分钟后,再次取样分析氧含量在2以下,则确定氮气置换合格。6.2乙炔气置换 将乙炔气引入净化系统,对氮气进行置换。开启冷却器进出水阀,确保乙炔气出冷却器后温度30。按净化塔、中和塔开车顺序进行全系统乙炔置换。在分离器后取样分析,乙炔质量达到GB6819-1996要求后为乙炔置换合格。7正常维护工作7.1每小时分析一次净化塔内的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不得超过0.08%,低于工艺指标应及时从配制槽中补加。7.2 每2小时分析一次中和塔内氢氧化锭含量8以下应从配制槽中补加。7.3

13、每30分钟用10%硝酸银试纸检验在分离器后取样分析磷硫含量,不变色为合格。若变色应立即从净化剂上查找原因,若净化剂无问题,应立即通知车间负责人处理。7.4 随时检查冷却器后及各塔乙炔气温度,不得超过30,否则加大冷却水量。7.5 随时检查各塔内压力和泵出口压力,应符合有关要求。7.6 分离器冷凝液应常排少量排,严禁排尽,而使乙炔气排出。7.7严禁系统有乙炔气泄漏现象。7.8如需短期停车,系统应保压。开车前,系统内若无压力,应取样分析,若达不到GB6819-1996要求,应进行置换操作五、故障处理5.1净化效果不好,乙炔气磷硫超标原因: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偏低; 次氯酸钠循环喷淋量不足; 电石中磷

14、硫超标严重处理措施:严格控制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及时更换或补加; 适当提高次氯酸钠循环喷淋量; 对电石进行严格检查,停止使用磷硫超标的电石5.2 塔内液面波动,不稳定原因:塔内填料有堵或气量忽大忽小,压力时高时低: 泵的进出口阀门或泵有故障。处理措施:清洗填料或控制发生器的产气量; 检修阀门或泵。5.3 塔内产生泡沫。原因:次氯酸钠PH值偏高处理措施:更换次氯酸销。5.4 中和塔及管道堵塞原因:碱液中碳酸钠含量过高。处理措施:更挨碱液,清洗填料。5.5 净化塔出现爆震。原因: 次氯酸钠中有效氯含量过高,于乙炔产生爆炸。处理措施: 关闭上下工序的供气阀门,调整次氯酸钠的有效氯浓度压缩岗位操作规程

15、本岗位是将净化合格的乙炔气,经加压到2.5Mpa后经干燥,乙炔纯度98%送入充罐岗位1开车前的检查准备工作1.1穿戴好劳保用品,准备好工具。1.2检查设备管道是否严密 漏气。1.3检查各控制阀门是否好用,仪表是否灵敏、准确和完整。1.4检查低压安全水封液面是否符合要求。1.5检查压缩机的冷却水、压缩机注油器的油位,检查压缩机的润滑情况。1.6系统进行氮气气体置换,在压缩间、干燥器后总阀处取样分析氧含量<3%为合格。1.7 用乙炔气置换,置换后乙炔纯度98%为合格。2 开机 2.1 打开冷却水阀,随时调节水流量。2.2 打开油水分离器排放阀,开放空阀。2.3 开压缩机进口阀。2.4 通知化

16、验、充灌岗位,做好准备工作。 2.5 检查各仪表合格后,开启使用。2.6 启动压缩机,观察各压力表工作是否正常,注油器压力是否正常,运转部件有无异常声音。待运转正常,当三级压力开到规定值时,打开高压干燥器入口阀,分析乙炔纯度98%为合格,关放空阀, 打开出口阀,逐步升压。2.7 关油水分离器排污阀。2.8 转入正常操作。3 正常操作3.1 经常检查压缩机各段压力、温度变化情况。3.2 电机温度小于50。3.3 要对油分离器、高压干燥器、集油槽进行定期排污,一般规定每隔11.5小时排污一次。排污时动作要轻、慢开,不得用力过猛。3.4 随时注意调节冷却水流量,保证各段乙炔气体不超温。3.5 注意安

17、全阀,做到定期检查。3.6 随时检查压缩机的声音,如有异声应立即进行处理。3.7 随时注意气柜高度变化,防止负压吸入。3.8 注意观察,做好记录。4 停车操作4.1 正常停车。(1)做好准备,通知前、后各工序。(2)关闭电源及关乙炔气进口阀门。(3)打开各卸压阀门(油分离器、:干燥器等)同时关闭干燥器进、出口气体阀门。卸压完后及时关闭阀门,防止空气漏入系统。(4)关冷却水进口阀。(5)进行压缩机等有关设备保养。4.2 紧急停车(发生异常情况应紧急停机)。(1)关闭电源,关各乙炔气进口阀门。(2)打开所有卸压阀进行泄压,泄压后及时关上阀门,防止空气漏入系统。(3)如停车时间长,按正常停车处理。4

18、.3 长期停机。(1)按正常停车处理。(2)排尽各容器、管道内的水和油。(3)用氮气置换各设备、管道内乙炔气体。上防锈油,压缩机本体遮盖,以防灰尘进入机内。高压干燥器操作规程1定期分析干燥器后乙炔气体的含水量,指标为每l立方米乙炔气含水量不超过l克,超过时要更换。2每小时排放一次废液。3更换无水氯化钙时,应将干燥器与乙炔系统切断,作业前后应用氮气置换,投入使用前还应用乙炔气置换,直至乙炔纯度>98%,方可并入乙炔系统。4更换无水氯化钙时,应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并尽量将干燥器填满。充装岗位操作规程1开机准备1.1 将合格的乙炔瓶移至灌瓶架两侧,排列整齐。1.2 接牢充气管,并卡好。1.3

19、明确每个瓶剩余乙炔量。1.4 打开充气管末端放空阀,用乙炔气置换管内气体,经分析乙炔气纯度在98%以上,方为合格。1.5 关放空阀、回流阀。1.6 打开主截止阀,待表压升至12Kg/时,缓慢打开乙炔气进口阀及每个瓶的阀门,充乙炔气。1.7 打开冷却水阀门,向每个瓶喷冷却水。2 第一次充气2.1 巡回检查充气情况,每上升一个表压检查一次。2.2 检查内容:瓶温、有无漏气、水喷淋量是否适中,胶管是否完好,瓶卡头是否漏气等,如发现问题,及时排除后再进行充气操作。2.3 按要求做好记录。2.4 严格按工艺规定进行乙炔气充装,不得违章作业,第一次充气速度小于o.6m3小时瓶。 2.5 及时抽查、检斤、充

20、气量,按公式计算:充气量=称量值-皮重。2.6 待充灌合格后,通知压缩机停机。3 第二次充气 .3.1 第一次充气完后,需静置8小时,再进行二次充气。要求充气压力不超过下表规定:室温与充气压力、静置后压力关系室温-505101520253035充气压力Kgfcm212.513.51516.51820222425静置后压力Kgfcm28910.5121416182022.53.2 充气最高压力小于24.5 Kgf/cm2。3.3 进行第二次充气操作,按上述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3.4 第二次充气完后,打开回流阀卸压,关进气总阀、冷却水阀、瓶阀、回流阀等。3.5 做好己录。4 正常停机

21、4.1 关闭乙炔进入总阀及冷却水阀。4.2 关闭乙炔瓶阀。4.3 打开回流阀卸压,压力卸完后及时关回流阀及截止阀等。溶解乙炔生产工艺技术指标1 产品性质 分子式:C2H2 结构式:CHCH 分子量:26.04(按1993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1.1 外观。乙炔气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无味的可燃气体。纯乙炔稍有醚昧,工业用乙炔因含有少量的磷化氢和硫化氢等杂质,而具有刺鼻的臭味。l.2 比重。在标准状态下(即压力为一个大气压,温度为0)每升乙炔气体的重量为1.1716克。l.3 溶解度。乙炔能溶解在许多液体中,见下表:溶剂溶解度说明水1.15体积比苯4.0丙酮23.0汽油5.7乙炔在各种液体中的溶解度

22、与温度有很大的关系。用碳化钙与水作用或天然气裂解制得的粗乙炔气,经淨化、压缩、干燥、溶解于丙酮中,贮存在充满多孔填料气瓶内的乙炔气,为溶解乙炔气。1.4乙炔的爆炸性质。乙炔是特别危险的易燃易爆气体,从以下六个方面可以看出。l.4.1乙炔气的自燃点与比较低,在空气中为305,在氧气中为296。当乙炔气中的磷化氢含量大于200PP时,它在空气中的燃点可低达100。1.4.2最小点火能量小。乙炔气在空气中的最小点火能只有0.019毫焦耳,与氢气相同,约-般易燃气体的十分之-,乙炔在氧气中最小点火能量为0.0003毫焦耳。l.4.3乙炔气爆炸范围大。在空气中为2.5100%,氧气中为2.8100%。1

23、.4.4乙炔气的传爆能力强。最小传爆间隙小于0.4毫米,乙炔的传爆速度在点火距离10米处可达2000米/秒以上。1.4.5乙炔是能发生分解爆炸的气体,纯乙炔的压力0.15Mpa时,温度达到580就开始分解爆炸。1.4.6 乙炔还具有化合爆炸性。乙炔气的危险性特別大,这是由其本身分子结构决定的。乙炔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三价键,而三价键是极不稳定的,很容易断裂,同时放出热量,其反应速度又特别快,往往在非常短的时间完成,产生大量的热能,导致乙炔爆炸。乙炔的爆炸可分为氧化爆炸、分解爆炸和化合爆炸三种形式。2 产品用途 2.1乙炔可用来作氧乙炔焰切割和焊接金属,乙炔气在氧气中燃烧可达3750的高温,是-般

24、气体所不及,能使金属熔化,它被广泛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2.2乙炔气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2.2.1乙炔与HGe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炔稀,是生产聚氯乙稀的原料。2.2.2乙炔与H2O加成反应生成乙醛,是醋酸、维尼龙、塑料和医学工业的原料。2.2.3乙炔与甲醛反应生成乙炔二醇1.4,是医药、塑料和电镀工业的原枓。3(1)产品规格符合GB6819-1996标准规定指标名称指标乙炔纯度%(V/V)98.0硫化氢、磷化氢10%硝酸银试纸不变色重量按溶解乙炔气瓶充装GBl359l实施,每瓶溶解乙炔净重5-7Kg(指40L型乙炔气瓶)。(2)原材料规格电石。乙炔气由电石水解而成,是本产品的主要原材料。质量规格

25、GB106651997标准规定项目指标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发气量20、101.3Kpa粒度mm80-20030528525550-803052852555-803002802505-50300280250乙炔中磷化氢%(V/V)0.060.080.08乙炔中硫化氢%(V/V)0.10粒度要求粒度mm限度内块量%2.5mm筛下物%80-20085550-808555-808555-50855注:当用户对粒度有特殊要求时,可由供需双方商定。3.1 丙酮。执行的标准:GB6026-1998,质量指标:丙酮含量纯度98.5%。3.2 次氯酸钠。名称漂白水,分子式入NaCLO,分子量74.47,执行标准:

26、HG/T2496-Z498-93技 术 要 求指标名称指标13%次氯酸钠10%次氯酸钠次氯酸钠含量(以有效氯计)%1310游离碱含量(以氢氧化钠计)%0.1-1.00.1-1.0铁含量%0.010.013.3 硫酸。分子式H2SO4,分子量98.08,执行标准:GB-534-82,技术要求:硫酸含量92.5%。3.4 氮气。分子式N2,分子量28,执行标准:GB386483。指标名称指 标I类II类一级二级氮含量、体积%99.599.598.5氧含量、体积%0.50.51.53.5 无水氯化钙。用来干燥乙炔中的水份。分子式CaCl2工,分子量l l0.99,技术要求:CaCl2:含量96%,水

27、3%,水不溶物0.5%。4、生产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叙述4.1 电石与水在常压75下作用生成乙炔和氢氧化钙,其反应式为: CaC2+2H2O=C2H2+Ca(OH) 2 发生lm乙炔气,需标准电石3.3l kg。4.2 生产工艺流程为: 粗乙炔的发生个粗乙炔净化压缩充装 由电石厂供给合格的电石,装入电石包装桶,由汽车运到乙炔车间发生器间,再由电动葫芦吊至电石加料平台上,由人工均匀的一块一块地加入发生器简体内,发生器内温度控制在了7075之间,液位控制溢流管处有渣浆流出为限,操作压力控制在6864.9Pa以下。电石渣排至渣池,由发生器出来的乙炔气经冷却器至正水封,送到气柜,由气柜出来的乙炔气送至净

28、化工艺净化后,送至压缩工艺,压缩至2.5Mpa后经干燥器干燥后送充灌间充瓶。充装岗位作业指导书 1 充装前准备1.1充装前检查 (1)待充装的乙炔瓶是经溶解乙炔气瓶充装检查规程检查,符合充装要求的; (2)充装管路、阀门、安全装置及各连接部位均处于无泄漏完好状态; (3)充装管路中的乙炔质量符合GB6819的要求; (4)长期停车或检修后开车,必须进行全系统氮气和乙炔置换,经化验合格 1.2将乙炔瓶推上充装架位。滚瓶动作要轻缓,防止碰撞。 1.3逐瓶上卡,注意检查瓶阀垫圈,对准瓶阀口顶紧上牢。 1.4逐只打开瓶阀,查看并消除漏气现象,确保所有乙炔瓶安装到位 15上架的乙炔瓶数量应保证充装容积流

29、速小于oo15m3(hL)。 2 开车 2.1接到开车指令后,待压力升至于气瓶压力平衡时,缓慢打开充装切换阀,进行充装2.2打开充装切换阀的同时,打开冷却水阀,喷淋乙炔瓶,保持水量均匀稳定 2.3检查瓶壁温度不得超过40。超装时,必须中断该瓶的充装,移至安全地点检查处理;2.4充装中,每小时至少检查一次瓶阀和易熔合金塞密封部位是否有泄漏如有泄漏应立即妥善处理;2.5分次充装时,每次充装后的静置时间不得小于8小时,并应关闭瓶阀:2.6因故中断充装的乙炔瓶需要继续充装时, 必须保证充装主管内乙炔气压力大于、等于乙炔瓶内压力时,才可开启瓶阀和支管切换阀;2.7乙炔瓶的充装压力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大于2.

30、50MPa2.8开启、关闭各阀门动作要轻缓,做到严而不紧, 防止用力过度。 3 停车 3.1根据充装压力和充装时间确定停机或换架时间,并向岗位负责人报告。 3.2接到停车或换架指令后,关闭充装切换阀如果换架缓慢开启准备换架的充装切换阀关闭充装好的乙炔瓶阀和冷却水。 3.3打开回流阀,逐排将管道内的乙炔回流。 当确认表压至零时,关闭支气管回流阀和总回流阀。 3.4逐瓶下卡,进行充装后的检查。 4充装后的检查 4.1 乙炔瓶充装结束后,应用肥皂水逐只检查瓶阀和易熔合金塞是否漏气。如有泄漏,应妥善处理,否则严禁出厂 4.2逐瓶检查乙炔充装量 乙炔充装量按m=A-Tm计算,乙炔充装量=乙炔瓶实重-乙炔

31、瓶皮重: 4.3乙炔瓶内乙炔充装量应小于等于乙炔瓶内乙炔最大充装量,乙炔瓶内乙炔最大充装量按mAmax=0.2.V 计算; 式中: mAmax乙炔最大充装量,Kg; 填料孔隙率,: V钢瓶实际容积,L。 4.4乙炔充装量超过最大充装量时,应将乙炔瓶置于衡器上,借回收装置将瓶内超装的乙炔回收,否则严禁出厂; 4.5乙炔瓶充装量未达到5Kg,正常情况下应进行两次充装,否则应对乙炔瓶进行检查。 4.6乙炔瓶检查合格后滾瓶至待检区。通知化验室进行标识、检验净化岗位作业指导书一、次氯酸钠净化原理 次氯酸钠(NaOCl)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与粗乙炔气中的磷化氢、硫化氢反应,以达到净化目的反应式如下: 4 N

32、aOCl+PH3=H3PO4+4NaCI 4 NaOCl+H2S=H2SO4+4NaCl 净化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通过碱液进行中和处理,防止对设备及管道的腐蚀。反应式如下: H3PO4+NaOH=NaH2PO4+H2O H2SO4+2NaOH=Na2SO4+2H2O二、净化流程简述2.1 乙炔气系统 乙炔气由发生岗位乙炔气出口,经管道进入冷却器,使乙炔气温度由90"C下降至30"C以下,在分离器中脱除冷凝液后由下至上先后经过净化一塔、净化二塔塔内清净剂由塔顶向下喷淋,气液接触脱除磷化氢和硫化氢后,乙炔气由下至上经过中和塔碱液由塔顶向下喷淋,进行中和。最后经分离器在次进行气

33、液分离,气体送低压干燥2.2 次氯酸钠清净剂系统 次氯酸钠和水按一定比例,分别在配制槽和中混合。用硅铁泵由配制槽底部吸入,加压后由配制槽上部返回,打循环混合均匀,通过取样分析达到工艺要求后为配制完成 用硅铁泵由配制槽底部吸入次氯酸钠溶液,加压送至清净塔顶部喷淋当清净塔内次氯酸钠液面达到23处后,停止从配制槽吸入次氯酸钠,改由清净塔底部吸入,加压进行塔内循环。2.3 碱液中和系统 片碱和水按一定比例在配制槽中混合。用硅铁泵由配制槽底部吸入、加压后由配制槽上部返回,打循环混合均匀,通过取样分析达到工艺要求后为配制完成 用硅铁泵由配制槽底部吸入碱液,加压送至中和塔顶部喷淋。当中和塔内碱液液面达到23

34、处后,停止从配制槽吸入碱液, 改由中和塔底部吸入,加压进行塔内循环2.4 水系统采用新鲜自来水,不得使用电石渣清液。通过自来水总管的各个阀门可分别向三个配制槽、净化塔、中和塔加水。三、生产控制指标3.1乙炔气进入净化系统前:流量<100m3/h,温度<90,压力009MPa,纯度>98。3.2冷却水:水压>0.25 MPa,水温<253.3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净化一塔内 0.030.06,净化二塔内0.050.08,配制槽内0.01。3.4中和塔内氢氧化钠含量:515。3.5次氯酸钠和碱液循环量:15m3h台。3.6净化后乙炔气磷硫含量用硝酸银试纸不变色,纯度98

35、。四、操作步骤4.1开车前的准备和检查 应按照工艺流程顺序,逐个检查压力表、溫度计、阀门、液面计,确保设备完好,全系统无泄漏。 硅铁泵经盘车无异常。 生产用清净剂和碱液,必备工具,劳动防护用品准备齐全。4.2净化塔操作净化塔次氯酸钠的配制 向配制槽加水至液面达到1/2处,将5.2Kg10的次氯酸钠倒入配制槽。开启配制槽底部和顶部阀门,启动硅铁泵进行配制槽内部循环,混合均匀后取样分析,有效氯达到0.06后关闭阀门和硅铁泵。 向配制槽加水至液面达到1/2处,将6.4Kg10的次氯酸钠倒入配制槽。开启配制槽底部和顶部阀门,启动硅铁泵进行配制槽内部循环,混合均匀后取样分析,有效氯达到0.08后关闭阀门

36、和硅铁泵。净化一塔开车 接到开车指令后,打开冷却器、分离器、净化一塔的气路阀门,冷却水阀门,配制槽底部阀门。启动硅铁泵吸入配制槽中的清净剂,加压后送至净化一塔顶部喷淋。当净化一塔内液面达到2/3处,关闭配制槽底部阀门,开启净化一塔底部阀门,进行塔内循环净化。同时开启净化一塔内冷却盘管的冷却水进、出水阀。净化二塔开车操作方法与净化一塔相同。4.3中和塔操作中和塔碱液的配制 向配制槽加水至液面1/2处,加入122Kg98的片碱,溶解。开启配制槽底部和顶部阀门,启动硅铁泵进行配制槽内部循环,混合均匀后取样分析,氢氧化钠含量达到15后关闭阀门和硅铁泵。中和塔开车 净化一塔、二塔开车后,打开的气路阀门,

37、配制槽底部阀门,启动硅铁泵吸入配制槽中的碱液,加压后送至中和塔顶部喷淋。当中和塔内液面达到2/3处,关闭配制槽底部阀门,开启中和塔底部阀门, 进行塔内循环净化。同时开启中和塔内冷却盘管的冷却水进、出水阀。5净化系统停车5.1在发生器和压缩机停车后,净化系统进行停车操作。停车时,将塔内的净化剂抽至配制槽。当塔内温度低于30时,才能关闭各塔冷却水进出口阀。5.2长期停车,先将净化剂从塔内全部放出,用水冲洗塔内填料及器壁。6净化系统的置换6.1氮气置换 置换用氮气含量应达到98以上。氮气可由发生器或冷却器前引入,经过冷却器、分离器、净化一塔、净化二塔、中和塔、分离器后放空。在分离器后取样分析氧含量在

38、2以下可降低置换气量。5分钟后,再次取样分析氧含量在2以下,则确定氮气置换合格。6.2乙炔气置换 将乙炔气引入净化系统,对氮气进行置换。开启冷却器进出水阀,确保乙炔气出冷却器后温度30。按净化塔、中和塔开车顺序进行全系统乙炔置换。在分离器后取样分析,乙炔质量达到GB6819-1996要求后为乙炔置换合格。7正常维护工作7.1每小时分析一次净化塔内的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不得超过0.08%,低于工艺指标应及时从配制槽中补加。7.2 每2小时分析一次中和塔内氢氧化锭含量8以下应从配制槽中补加。7.3 每30分钟用10%硝酸银试纸检验在分离器后取样分析磷硫含量,不变色为合格。若变色应立即从净化剂上查找原因,若净化剂无问题,应立即通知车间负责人处理。7.4 随时检查冷却器后及各塔乙炔气温度,不得超过30,否则加大冷却水量。7.5 随时检查各塔内压力和泵出口压力,应符合有关要求。7.6 分离器冷凝液应常排少量排,严禁排尽,而使乙炔气排出。7.7严禁系统有乙炔气泄漏现象。7.8如需短期停车,系统应保压。开车前,系统内若无压力,应取样分析,若达不到GB6819-1996要求,应进行置换操作五、故障处理5.1净化效果不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