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生产总结报告_第1页
XX生产总结报告_第2页
XX生产总结报告_第3页
XX生产总结报告_第4页
XX生产总结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X红外热像仪文件名称:XXX红外热像仪生产总结报告文件编号:XXX-SCB01阶段标记:S版本/修订:A1/0密级:内部XXX红外热像仪生产总结报告二一三年13月编 写:日期:校 对:日期:审 核:日期:会 签:日期:标 审:日期:批 准:日期:XXXXXXXXXXXXX目 次1 产品生产主要过程12 产品工艺和生产条件考核、总体试用、生产试验情况52.1 产品工艺和生产条件考核情况52.2 产品随总体单位试验情况52.3 产品生产试验情况63 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情况94 生产文件更改和增补情况134.1 生产文件更改情况134.2 生产文件增补情况145 生产产品质量情况15

2、6 生产情况177 结论27IXXX红外热像仪生产总结报告XXX公司(以下简称XX公司)依据FF单位下发的红外热像仪设计技术要求,于2011年3月开展了XXX红外热像仪(以下简称产品)S阶段研制工作。本产品S阶段共交付25台,包括01批1组8台和01批2组17台,均采用JJ探测器。另有01批1组的3台产品采用GG探测器生产,尚未交付。1 产品生产主要过程S阶段25台产品的任务下发及完成情况如表1所示。S阶段01批1组8台产品各生产阶段完成时间节点如表2所示。表2 产品各阶段完成节点(以4211007为例)S阶段01批2组17台产品各生产阶段完成时间节点如表3所示。表3 产品各阶段完成节点(以4

3、213001为例)产品具体交付情况如表4所示。表4 产品具体交付情况141516171819202122232425具体生产流程如图1所示。图1 生产流程图2 产品工艺和生产条件考核、总体试用、生产试验情况2.1 产品工艺和生产条件考核情况公司成立了XXX产品工艺和生产条件考核小组,考核成员包括KOKOKOKO,分别于2011年2月中旬和2012年8月中旬,对XXX产品工艺和生产条件进行考核,具体考核情况见表5。表5 生产任务下发及完成情况考核项目考核结果备注人员满足生产要求详见第16页表10设备生产设备满足生产要求详见第17页表11试验和检测设备满足生产要求详见第18页表12工装满足生产要求

4、详见第19页表13原材料准备满足生产要求详见第20页说明工艺文件检查情况满足生产要求详见第20页表14生产环境满足生产要求详见第26页说明2.2 产品随总体单位试验情况S阶段01批1组8台和01批2组17台正式产品交付总体后,随总体单位试验,试验情况如表6所示。表6 随总体单位试验情况试验项目情况改进措施备注湿热元件盖生锈表面喷漆处理随机抽查温循后端盖表面产生白色物质采取涂防尘脂的措施解决随机抽查振动镜头多余物镜头装配采用新工艺处理随机抽查C组试验通过4211004和4213008号整机2.3 产品生产试验情况产品生产试验依据为XX公司根据总体下发的热像仪设计技术要求编制的XXX产品规范。20

5、16年7月至2016年10月S阶段01批1组8台正式产品及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S阶段 01批2组17台正式产品通过温度循环、老炼、振动等环境试验,产品性能满足热像仪设计技术要求。2.3.1 环境试验a) 温度循环温度循环筛选条件:1) 温度:();2) 温度梯度:升温梯度/min,降温梯度/min;3) 保持时间 、各保持(每次);4) 循环次数:次。经过温度循环试验,外观和结构完好,功能正常,试验合格,满足指标要求。b) 老炼试验采用常温老炼(温度范围为+535),老炼时间共h。产品单机先进行五分之三老炼试验时间(时间为120h)的老炼试验后,再随整机一起进行剩余时间的老炼试验。热

6、像仪按照老炼试验要求进行了试验,试验过程中,热像仪工作正常,功能正常,老炼试验完成后,测试各项功能,均达到指标要求。c) 振动试验振动试验条件:1) 试验方向:X、Y、Z三个方向(均采用镜头朝上的固定方式);2) 试验时间:每个方向。振动试验各频率点功率谱密度见图2。图2 振动功率谱图热像仪经过振动试验后,功能正常,性能稳定,满足指标要求。2.3.2 对接试验公司对S阶段25台交付产品与总体进行联合调试,经过对接试验, 422串口、模拟视频接口、数字视频接口运行稳定可靠。红外热像仪与总体对接试验,达到了技术要求。2.3.3 测试试验XXX红外热像仪S阶段25台产品按XXX产品规范进行了单机测试

7、,除有01批2组3台产品质偏略有超标外,其它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要求。a) MTF不小于0.3(全视场,空间频率为9455616lp/mm;在温度范围为-2540+665460,MTF下降10%以内)。b) NET不大于86465+55min23。5大于3s,校正后非均匀性不大于1%。产品外形顶点到光学头罩内壁的最短距离也不小于4mm。3 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情况S阶段25台产品生产过程中,出现了质偏超标,镜头镜片划伤,产品随总体进行试验时出现了湿热试验后元件盖表面产生锈斑、温循试验中后端盖表面出现白色附着物、振动试验时镜头内出现多余物,这些产品交付总体后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改进和解

8、决,具体情况如下所述。a) 元件盖生锈:,在零件表面未发现锈斑痕迹。由此证明通过更换材质的方法可以解决锈斑使用无影响。用,能保证在A. ,或肉眼可见的黑斑或条纹;氧化膜要求。B. 表面处理合格的b) 在总体单位做振动试验时,发现热像仪中铁镍合金、氧化铝与镜筒、压圈材料一致,因此可以确定结构件装配产生铁镍合金以及氧化铝多余物。多余物成份中含有碳氧化合物,为竹纤维成份,在镜头装配过程c) 质偏不满足要求:依据热像仪设计技术要求测试产品质偏,其中有3台产品质偏测试值超出技术指标要求,如表7所示。表7 质偏超标数据此3台质偏超标的产品总体均已让步接收。4 生产文件更改和增补情况4.1 生产文件更改情况

9、程中,对热像仪元件盖、后端盖表面处理工艺、光学镜头装配工艺及软件进行了改进,与之对应的生产文件的改a) 斑的现象,在b) 后端c) 镜头装配工艺文件改进,解决了多余物问题。镜头交付给总体单位试验过程中,发现热像仪图像中出按照新工艺文件装配的镜头经总体单位具体试验验证,已有效解决了多余物问题。d) S阶段01批2组产品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软件进行过两次升级。第一次是根据总体要求添加弹上校正算法和串口升级功能,将软件从V3.2.1版本升级至V3.2.2版本;第二次是根据总体要用产品的型号、涉及范围(包括在制品和成品)、版本信息、适用范围、功能描述和变更事项,具备良好的可追溯性。4.2 生产文件增补情

10、况针对镜头多余物问题的处理和以指导镜头的拆解工作。5 生产产品质量情况a) 电路板直通率电路板直通率见表8。表8 电路板直通率备注:因XXX红外热像仪为军用产品,为避免更换芯片导致后期产品状态不稳定的B1212。b) 试验直通率试验直通率见表9。表9 试验直通率备注:01批2组产品在总体进行横滚检测时,其中1台第一次检测超标,第二次检测符合指标要求,为消除测量误差,在后续生产过程中,横滚和零位的调试和检验指标已加严,详见第24页关于热像仪零位、滚转误差测量的说明。c) 整机一次交检合格率整机一次交检合格率见表10。表10 整机一次交检合格率d) 交付产品返修情况说明及处理措施1) 多余2) 以

11、6 生产情况在生产过程中,图纸、工艺方法、工艺流程以及人员、设备、材料等均得到严格的受控。a) 人员情况凡负责生产XXX项目的人员均满足上岗要求,其资格均在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生产人员安排如表11所示。表11 生产人员安排情况b) 设备情况凡加工和检测XXX项目零件的设备,其工作状态必须为正常,并按设备日点检制度要求进行日常维护。检测设备按要求达到校检指标并合格。生产设备、试验设备、检测设备等每年由具备资质的计量检测机构进行计量标定。主要生产设备如表12所示。表12 主要生产设备表主要试验和检测仪器如表13所示。表13 主要试验和检测仪器表主要工艺装备如表14所示。表14 主要工艺装备表c)

12、材料情况结构件原材料信息。1) 整机装调批次的管理。2) 外购器材及配套件的管理受控章、规范其生产过程行为。对特殊过程,还规定了必须对其相关过程参数进行定期监测。指导生产过程的工艺文件如表15所示,记录表格填写完整。表15 工艺文件列表1) 特殊过程管控A. 表面处理目前表面处理管控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i. 露白、气泡等表观缺陷公司质量部有严格的文件规定,均已下发到各外协厂严格执行。量规范,使得零位和滚转的误差得到有效的控制。零位测量原理如图3所示。图3 零位测量原理图零位测量方法图4 数字视频零位检测示意图读取十字标中心点坐标值A(x,y)。读取坐标值时,若坐标值占据两个像素取中间位置。如:

13、占据(x1,y1)与(x1+1,y1+1)时取(x1+0.5,y1+0.5)。计算十字标中心点A与图像中心O(十字分划中心)的偏差值, 128):图5 重垂线边线压两个像素时示意图选取重垂上下各一点坐标,在重垂线可分辨下,保证y与y之间的间距等于或接近同时显示于两个像素区间),若左有明显亮度差别(如图6),可算全部落于同一像素线上,若亮度差别较大(如图7)需进一步调整至重垂线落入同一像素线上,调整方法附下页。图6 同侧两个像素亮度一致 图7 同侧两个像素亮度不一致满足步骤2或步骤3要求时,通过经纬仪测量此时热像仪的偏转角度,若测量值小于等于10,即合格。若偏转角度大于10,则需要重新调整热像仪直至测量误差在10内。保存三幅测量图片,以便复查和记录保存。附:根据公式: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