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歌结构入手解读古诗_第1页
从诗歌结构入手解读古诗_第2页
从诗歌结构入手解读古诗_第3页
从诗歌结构入手解读古诗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诗歌结构入手解读古诗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借助古代诗歌”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初步读懂诗歌的内容。2.理解“转”的几种常见方式,把握诗歌的主旨。3.在读与品的过程中感受古代诗歌的意蕴和魅力。教学重点:借助古代诗歌”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初步读懂诗歌的内容。教学难点:理解“转”的几种常见方式,把握诗歌的主旨。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问题导入 学生诗歌犯难的原因是读不懂。我们日常读诗是从哪些角度入手的?本节课我们再讲一种方法,从结构入手解读古诗。什么是古诗的结构呢?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学得痴迷,要拜黛玉为师,黛玉对她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的对

2、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 这起承转合是古人作诗遵循的章法结构,顺着它就可以了解作者的思路,领悟诗的真意。同学们要想更好地理解鉴赏古诗,就不能不了解古诗的结构方式。二、温故知新-古诗的结构章法:起、承、转、合1、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来理解诗歌的起承转合。简言之,“起”即起头,开篇;“承”即承接,就是承接开头的意思加以延伸、展开;“转”即转折,拓展新意;“合“即结尾,是收束全篇,画龙点睛。用我们写作文的实践经验来说,就是一篇文章确立了文题后,应当从什么地方说开头(起),接下来应当怎么说(承),再接下来,应当如何转一个方向,引导到你要说明的观念(转),最后才综合上文,说明你的观念,完成

3、这篇文章的目的任务(合)。绝句四句、律诗四联,往往与“起承转合”依次一一对应。 2、提出“转”的重要性。提问:你认为理解一首诗,起承转合哪一个环节最为关键。答案:是转,转是作者思维脉络转换或深化的重要标志,是体现诗歌主旨的重要线索。元人杨载诗法家数中谈到,“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婉转变化,功夫全在三句,若于此转变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前面两句是铺垫、渲染、过渡、蓄势的作用,后半是主题意旨所在。前面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故历代诗人在诗歌的转上,无不绞尽脑汁,以求收到“振人魂魄”之功。三、梳理归纳请品读下列四首诗的起承转合,体会转的方

4、式。学生朗读讨论,教师展示幻灯片 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归纳“转”常见的几种方式景人转折景物转折虚实转折抑扬转折四、学以致用选取近三年小升初考试题中在“转”上设题的四首诗。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一组一道题,学生合作探究完成,然后学生展示,比较与教五、知识回顾今天我们学习了诗歌的结构方式,明白了借助起承转合能把握诗歌的内容,了解了 “转”的方式就能理解了诗的情感主旨。这样就完成了我们鉴赏诗歌的第一步,读懂诗歌。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