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拖动自控系统实验报告_第1页
电力拖动自控系统实验报告_第2页
电力拖动自控系统实验报告_第3页
电力拖动自控系统实验报告_第4页
电力拖动自控系统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 号: 2010133337电力拖动自控系统实验报告书专业班级 11自动化三班 学生姓名 胡思奇 实验地点 报告日期 电力拖动自控系统实验班级:11自动化三班 姓名:胡思奇 学号:2010133337摘要:本实验以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为例进行拖动控制综合实验。本实验需掌握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参数和环节特性的测定、各单元部件及系统的调试方法;对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参数进行计算,将得到的数据用于调节器的设计,并进行实物设计与连接。得到系统后,观察系统的静特性和动态特性从而验证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并从中学习到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关键词:双闭环直流调速 特性测定 调节器设计 静特性 动特性第一章

2、概述1.1实验性质 本实验课程以双环直流调速系统为例进行拖动控制综合实验,通过本实验掌握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参数和环节特性的测定、各单元部件及系统的调试方法;能综合动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系统物理现象的实验分析,牢固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有关理论知识。1.2实验装置(1)DJDK-1型电力电子技术及电机控制实验装置(2)DJK01电源控制屏(3)DJK02晶闸管主电路(4)DJK02-1三相晶闸管触发电路(5)DJK04电机调速控制实验I(6)万用表、示波器等 1.3实验情况简介基于前面对过程控制及自动控制原理的了解掌握,我们在大三下学期学习电力拖动自控系统实验课程。在

3、吴诗贤老师的带领下,自由分组后,每次试验基本上能够按照实验要求按时完成试验。我们小组实验过程中,每个人相互配最终顺利完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守以下几条:1、建立小组,合理分工每次实验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由3人组成,实验进行中的接线、调节负载、保持电压或电流、记录数据等工作每人都有明确的分工,以保证实验操作协调,记录数据准确可靠。 2、选择组件和仪表 实验前跟着老师认真熟悉该次实验所用的组件,记录电机铭牌和选择仪表量程,然后依次排列组件和仪表便于测取数据。 3、按图接线 根据实验线路图及所选组件、仪表、按图接线,线路力求简单明了,按接线原则是先接串联主回路,再接并联支路。为查找线路

4、方便,每路可用相同颜色的导线或插头。 4、起动电机,观察仪表 在正式实验开始之前,先熟悉仪表刻度,并记下倍率,然后按一定规范起动电机,观察所有仪表是否正常(如指针正、反向是否超满量程等)。如果出现异常,应立即切断电源,并排除故障;如果一切正常,即可正式开始实验。 5、测取数据 预习时对电机的试验方法及所测数据的大小作到心中有数。正式实验时,根据实验步骤逐次测取数据。 6、认真负责,实验有始有终 实验完毕,将数据交吴老师审阅。经老师认可后,才允许拆线并把实验所用的组件、导线及仪器等物品整理好。第二章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固有参数和环节特性测定2.1主电路总电阻测量(1) 电路图及测量原理 电枢回路

5、的总电阻包括电机的电枢电阻、平波电抗器的直流电阻及整流装置的内阻,即R=Ra+Rl+Rn。由于阻值较小,不宜用欧姆表或电桥测量,因是小电流检测,接触电阻影响很大,故常用直流伏安法。为测出晶闸管整流装置的电源内阻须测量整流装置的理想空载电压Udo,而晶闸管整流电源是无法测量的,为此应用伏安比较法,实验线路如图所示。(2) 测量过程及原始数据记录计算电枢回路总电阻R=(U2-U1)/(I1-I2)数据记录给定:3.31U1I1U2I2R=34.48650.2351.07U1I1U2I2R=33.33460.73620.25U1I1U2I2R=31.03420.84600.16平均R=32.95 将

6、变阻器R1、R2接入被测系统的主电路,测试时电动机不加励磁,并使电机堵转。合上S1、S2,调节给定使输出直流电压在30%Ued70%Ued范围内,然后调整R2使电枢电流在80%Ied90%Ied范围内,读取电流表A和电压表V2的数值为I1、U1,则此时整流装置的理想空载电压为Udo=I1R+U1。 调节R1使之与R2的电阻值相近,拉开开关S2,在Ud的条件下读取电流表、电压表的数值I2、U2,则Udo=I2R+U2。 可得电枢回路总电阻R=(U2-U1)/(I1-I2)。(3) 数据处理 由上述处理可得平均R=32.952.2电磁时间常数测量(1) 电路图及测量原理 电路图:图2-2 电流上升

7、曲线 图2-3 测定Td的实验线路图测量原理:采用电流波形法测定电枢回路电磁时间常数Td,电枢回路突加给定电压时,电流id按指数规律上升: 其电流变化曲线如图2-2所示。当t=Td时,有 实验线路如图2-3所示。电机不加励磁,调节给定使电机电枢电流在50%Ied90%Ied范围内。然后保持Ug不变,将给定的S2拨到接地位置,然后拨动给定S2从接地到正电压跃阶信号,用数字存储示波器记录id=f(t)的波形,在波形图上测量出当电流上升至稳定值的63.2%时的时间,即为电枢回路的电磁时间常数Td。 (2) 测量过程及原始数据记录 电机不加励磁,调节给定使电机电枢电流在50%Ied90%Ied范围内。

8、然后保持不变,将给定的S2拨到接地位置,然后拨动给定S2从接地到正电压跃阶信号,用数字存储示波器记录(Id)的波形,在波形图上测量出当电流上升至稳定值的时的时间,即为电枢回路的电磁时间常数。(3) 数据处理由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可知Td13ms2.3机电时间常数测量(1) 电路图及测量原理 系统的机电时间常数可由下式计算,当电枢突加给定电压时,转速将按指数规律上升,当到达稳态值的时所经过的时间即为拖动系统的机电时间常数。(2) 测量过程及原始数据记录测试时电枢回路中附加电阻应全部切除,突然给电枢加电压,用数字存储示波器记录过渡过程曲线,即可由此确定机电时间常数。(3) 数据处理由示波器显示可知Tm

9、160ms2.4电势常数测量(1) 测量原理将电动机加额定励磁,使其空载运行,改变电枢电压,测得相应的n即可由下式算出Ce.(2) 原始数据记录U1U2N1N2Ce171161107900.14534962306540.146973554980.144平均Ce=0.145(3) 数据处理由上述处理可得平均Ce=0.1452.5晶闸管触发及整流装置特性和测速发电机特性的测定(1) 电路图及测量原理电路图:测量原理:电动机加额定励磁,逐渐增加触发电路的控制电压Ug,分别读取对应的Ug、Utg、Ud、n的数值若干组,即可描绘出特性曲线Ud=f(Ug)和Utg=f(n)。由曲线可求得晶闸管整流装置的放

10、大倍数曲线Ks=Ud/Ug(2)测量过程及原始数据记录测量过程:给电动机加额定励磁,逐渐增加,测得数据如下:uguduTGn01000.27100.30630.55240.77157.30.82391.282641.04441.452981.30551.803741.56802.565512.031244.238562.211384.739552.501595.4610992.621675.7611582.751766.071220(2) 数据处理将测得的数据画成曲线,Ud为横坐标,Ug为纵坐标,Ks为曲线转折点处的斜率。Ks=67.57第三章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主要环节的整定与调试3.1移相

11、控制电压调节范围的确定(1) 移相控制电压调节范围的含义在电流单闭环中,将反映电流变化的电流互感器输出电压信号作为反馈信号加到“电流调节器”的输入端,与“给定”的电压相比较,经放大后,得到移相控制电压,控制整流桥的“触发电路”,改变“三相全控整流”的电压输出,从而构成了电流负反馈闭环系统。(2) 确定过程及原始数据记录 直接将“给定”电压接入移相控制电压的输入端,“三相全控整流”输出接电阻负载,用示波器观察Ud的波形。当给定电压由零调大时,Ud将随给定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当Ug超过某一数值Ug时,的波形会出现缺相现象,这时Ud反而随Ug的增大而减少。一般可确定移相控制电压的最大允许值为0.9Ug

12、,即的允许调节范围为00.9Ug。(3) 数据处理由实验记录数据可知当Ug=1.42时Ud=-6.07,并且当Ug继续增大时,输出减小,从而得到转折点/V6.18=0.95.5623.2调节器调试(1) 调节器调零 将DJK04中“速度调节器”所有输入端接地,再将DJK08中的可调电阻120K接到“速度调节器”的“4”、“5”两端,用导线将“5”、“6”短接,使“电流调节器”成为比例调节器。调节面板上的调零电位器RP3,用万用表的毫伏档测量电流调节器“7”端的输出,使调节器的输出电压尽可能接近于零。 将DJK04中“电流调节器”所有输入端接地,再将DJK08中的可调电阻13K接到“速度调节器”

13、的“10”、“9”两端,用导线将“9”、“10”短接,使“电流调节器”成为(比例)调节器。调节面板上的调零电位器RP3,用万用表的毫伏档测量电流调节器的“11”端,使调节器的输出电压尽可能接近于零。(2) 调节器限幅 把“速度调节器”的“5”、“6”短接线去掉,将DJK08中的可调电容0.47uF接入“5”、“6”两端,使调节器成为比例积分调节器,然后将DJK04的给定输出端接到转速调节器的“3”端,当加一定的正给定时,调整负限幅电位器RP2,使之输出电压为最小值即可,当调节器输入端加负给定时,调整正限幅电位器RP1,使速度调节器的输出正限幅为Uctmax。把“电流调节器”的“10”、“9”短

14、接线去掉,将DJK08中的可调电容0.47uF接入“10”、“9”两端,使调节器成为(比例积分)调节器,然后将DJK04的给定输出端接到电流调节器的“4”端,当加正给定时,调整负限幅电位器RP2,使之输出电压为最小值即可,当调节器输入端加负给定时,调整正限幅电位器RP1,使电流调节器的输出正限幅为Uctmax。(3) 限幅后的数据和图形记录给定输出0.00-0.020.02-0.100.06-0.320.09-0.530.20-1.160.28-1.590.35-2.020.45-2.580.66-3.750.85-4.891.00-5.701.42-6.072.05-5.99输入输出0-0.

15、030.06-0.380.09-0.570.16-0.990.22-1.370.31-1.90.44-2.690.73-4.470.85-5.180.89-5.410.97-5.881.13-5.921.41-5.923.3电流反馈系数整定直接将“给定”电压Ug接入移相控制电压Uct的输入端,整流桥输出接电阻负载R,负载电阻放在最大值,输出给定调到零。按下启动按钮,从零增加给定,使输出电压升高,当Ud=220V时,减小负载的阻值,调节“电流反馈与过流保护”上的电流反馈电位器RP1,使得负载电流I=1.3A时,“2”端的的电流反馈电压6V,这时的电流反馈系数=Uri/Id=4.5V/A。数据记录

16、电流Id=0.8AUI=3.60V=4.5(V/A)数据处理=Ui/Id=4.5V/A。3.4转速反馈系数整定直接将“给定”电压Ug接上的移相控制电压Uct的输入端,“三相全控整流”电路接直流电动机负载,LD用DJK02上的200mH,输出给定调到零。按下启动按钮,接通励磁电源,从零逐渐增加给定,使电机提速到n=1500时,调节“速度变换”上转速反馈电位器RP1,使得该转速时反馈电压-6V,这时的转速反馈系数=Un/n=0.004。数据记录给定=2.13转速=285Un=3.15=0.004(v/rpm)数据处理=Un/n=0.004第四章 调节器设计4.1已知条件已有电力电子综合实验台及所需

17、挂件、电机机组(直流电动机测速发电机)、示波器、万用表、可变电阻器和开关导线等实验设备。直流电动机数据如下:额定转速=1600r/min 额定电压=220V 额定电流=1.2A 额定功率=185w 允许过载倍数=1.5。 电压反馈系数=4.5V/A 电流反馈系数=0.004 V/rmp =20.7 K =0.145V*min/r晶闸管装置放大系数=67.57 电枢回路总电阻R=32.95时间常数=0.013S =0.16s4.2 设计要求(1)要求系统能进行平滑的速度调节,系统在工作范围内能稳定工作(2)系统静特性良好,静差小、电流超调量5%(3)动态性能指标:空载启动到额定转速时转速超调量n

18、20%。4.3 设计过程4.3.1 电流调节器设计(1)确定时间常数整流装置滞后时间常数。三相桥式电路的平均失控时间=0.0017s电流滤波时间常数。三相桥式电路每个波头的时间是3.3ms,为了基本滤平波头,应有(12)=3.3ms,因此取=2ms=o.02s.电流环小时间常数只和。按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取=+=0.0037s(2)选择电流调节器的结构根据设计要求5%,并保证稳态电流无差,可按典型型系统设计电流调节器。电流环控制对象是双惯性型的,因此可用PI型电流调节器检查对电源电压的抗扰性能:5.41。查表该典型型系统动态抗扰性能,各项指标都是可以接受的。(3)计算电流调节器参数 电流调节器

19、超前时间常数:=0.013s。电流开环增益:要求5%,应取=0.5,因此=于是ACR的比例系数(4)验证近似条件电流环截止频率: 1)校验晶闸管整流装置传递函数的近似条件 满足近似条件 2)校验忽略反电动势变化对电流环动态影响的条件 满足近似条件 3)校验电流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 满足近似条件(5)计算调节器电容和电阻按所用运算放大器所取,各电阻和电容计算如下: 取4 取4.3 4.3.2 转速调节器设计(1)确定时间常数A.电流环等效时间常数 因为=0.5,则B.转速滤波时间常数 根据所用测速发电机的电机纹波情况,取。C.转速环小时间常数 按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取(2)转速调节器选型按照

20、设计要求,选用PI调节器(3)计算转速调节器参数按跟随和抗扰性能要求都较好的原则,取h=5,则ASR的超前时间常数为转速开环增益ASR的比例系数为(4)验证近似条件 转速环截止频率为 电流环传递函数简化条件 满足简化条件 转速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 满足近似条件(5)计算调节器的电阻电容(取) 取565k 取0.3 第五章 系统调试与动静态性能分析5.1系统静特性测定(1) 电路图 图5.1 系统静特性实验电路(2) 调试、测量过程及原始数据记录按图5-1接线, DJK04的给定电压Ug输出为正给定,转速反馈电压为负电压,直流发电机接负载电阻R,Ld用DJK02上的200mH,负载电阻放在最大值,给定的输出调到零。将速度调节器,电流调节器都接成P(比例)调节器后,接入系统,形成双闭环不可逆系统,按下启动按钮,接通励磁电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