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工程简介_第1页
细胞工程简介_第2页
细胞工程简介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细胞工程 主讲人 王文星 学前导引本课程为必修考试课,理论授课32学时,期末考试闭卷总成绩为100分:出勤+课堂提问占10%,平时测验占20%期末试卷占70%. 平时测验1次,随堂考试,闭卷选用教材:安利国 杨桂文.?细胞工程 3版,科学出版社,2016主要参考教材:李志勇.?细胞工程?第版,科学出版社,2010殷红.?细胞工程 ?第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罗立新等.?细胞工程?,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学时分配表内容学时第1章细胞工程简介1第2章3第一篇动物细胞工程第3章动物细胞培养4第4章细胞同和与单克隆抗体3第5章胚胎工程2第6章干细胞与组织工程4第7章细胞重组与克隆技术2动物细胞

2、工程内容检测1第二篇植物细胞工程第8章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4第9章植物胚胎培养2第10章染色体工程2第11章: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技术3总复习总结,答疑1第1章 细胞工程简介内容提要五、主要研究内容六、重要应用七、本章小结八、思考题一、定义二、与其它生物工程的关系三、发展历史四、研究对象 一、细胞工程定义细胞工程: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通过类似于工程学的步骤, 在细胞整体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按照人们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以获取新型生物或特种细 胞产品的一门科学技术。广义的细胞工程: 包括所有的生物组织、 器官及细胞离体操作和培养技术, 狭义的细胞 工程则是指细胞融合和细胞培养技术。

3、二、细胞工程与其它生物工程的关系生物化学工程为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代谢工程提 供产业化技术支持。基因工程技术为细胞工程提供转基因细胞。 细胞工程技术为微生物工程、 酶工程及工程产业化提供充足的经过遗传改良和性状稳定 的微生物、动植物细胞原料。总结: 细胞工程技术是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各领域连接的桥梁和纽带;与其它生物工程技术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三、细胞工程发展历史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是细胞学说和细胞全能性学说。在植物学界,100年前,德国学者 Haberla ndt(1902)发表了著名的论文植物细胞离体培 养实验,提出了细胞全能性的观点。20AD 中叶,

4、植物细胞组织培养与细胞的遗传操作相结合,发展成为植物细胞工程。20AD60s 末兴起的植物单倍体技术是一项在植物育种上用途广泛的细胞工程技术。20AD90s 以来, 虽然基因工程成为生物技术的主流, 但是细胞工程并为失去独立存在价 值,它继续在优良苗木繁育、农作物育种和植物天然药物的开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动物学界, 1907 年美国学者哈里森等人采用盖玻片悬滴培养蛙胚神经组织,存活数 周,而且观察到生长现象,从而开创了动物细胞培养的先河。1965 年,哈利斯和沃特金斯证明了灭活的病毒在控制的条件下可以用来诱导动物细胞 的融合。至此细胞融合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已经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20

5、AD70S初,诞生了细胞拆合工程。1972年,Prescott等人首先应用离心技术结合细胞松弛素 B 分离哺乳类细胞的胞质体获得成功,为研究哺乳类细胞核、质相互关系、细胞质 基因的转移开创了新的途径。近年来,细胞工程取得了迅速发展。如试管植物、试管动物、克隆动物、转基因生物反 应器、干细胞等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有: 1977 年,英国采用胚胎工程技术成功培育 出世界首例试管婴儿。 1997年英国利用成年动物体细胞首次克隆出绵羊“多莉” 。 2001年英 国又宣布成功培育出世界首批转基因猪。 2008 年:美国科学家利用人胚胎干细胞可以在实 验室培育出有携带氧功能的成熟红细胞, 这个成果将可

6、能解决个别血型血源紧缺的问题, 也 可帮助避免输血相关疾病的发生; 美国研究人员在患糖尿病的老鼠身上做实验, 将普通细胞 转化成可分泌胰岛素的胰岛B细胞,减轻了病情。这一研究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实现不同种 类成体细胞间直接转化,代表再生医学的重大进步。细胞工程发展历史2009年,马萨诸塞州总医院 (MGH) 的研究人员找到一种成功地体外培养肝细胞的方法, 培养的肝细胞具有药物毒性筛选功能。 研究报告详细介绍了肝细胞如何在高氧条件和无动物 血清的条件下生长,并如何快速发挥正常肝脏所具有的功能。2010年,科学家首次实现将多功能干细胞变成功能性人体肠道组织。2011 年,肿瘤的细胞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7、细胞免疫疗法能够靶向肿瘤细胞而不伤及正 常组织细胞,并可产生免疫记忆来预防肿瘤复发,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第四种方法。四、细胞工程的研究对象细胞或其组成部分和构成的组织、器官等如染色体、细胞核、 原生质体、整个细胞、受精卵、胚胎、组织或器官。五、细胞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根据研究生物类型不同,细胞工程可分为:动物细胞工程、植物细胞工程、微生物细胞工程。(一)动物细胞工程包括:细胞培养技术(包括组织培养、器官培养);细胞融合技术;胚胎工程技术(核移植、胚胎分割等);克隆技术(单细胞系克隆、器官克隆、个体克隆)。(二)植物细胞工程包括: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细胞培养技术;原生质体融合与培养技术; 亚细

8、胞水平的操作技术等。(三)根据实验操作对象可分为:细胞、组织、器官培养细胞融合细胞核移植染色体操作体细胞诱变转基因生物等(四)以细胞工程为基础,发展派生了不少以工程冠名的新领域: 组织工程胚胎工程染色体工程(五)细胞与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都属于体外培养,是指生物细胞和组织在离体条件下的生长和增殖。细胞与组织培养技术是细胞工程的最基本技术,细胞融合、细胞核移 植、染色体工程、转基因生物、胚胎工程等细胞工程技术都离不开细 胞和组织培养。近年来新兴的组织工程和生物反应器就是在细胞和组织培养技 术上直接发展起来的。(六)细胞融合细胞融合(cell fusion)又称细胞杂交(cell hybri

9、dization),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 融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细胞融合的范围很广,在不同种类之间,甚至不同物种之间都能发生融合,为研究细胞、 遗传、免疫、药物和新品种培育的重要手段。已成功地应用到基础生命科学研究和医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发展起来的单克隆抗体技术,药生产的各个领域, 极大地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 创造了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是应用最 为成功的生物技术之一。(七)染色体工程染色体工程 (chromosome engineering ) 把单个的染色体或染色体组转入或移出受体细 胞,从而形成新的染色体组合和遗传构成。该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优良品种的培育, 如多倍体育种已经成为很常规

10、的育种技术。 近 年来发展起来的人工染色体技术为基因组研究、基因转导和基因治疗提供了重要手段和途 径。(八)胚胎工程胚胎工程 (embryonic engineering) 以生殖细胞和胚胎细胞为对象进行的操作, 主要技术包 括体外受精、胚胎切割、胚胎移植等。(九)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干细胞(stem cell)是动物体内具有分化潜能,并能自我更新的细胞,分为胚胎干细胞 和组织干细胞。胚胎干细胞来自囊胚期的细胞团, 属于全能干细胞, 每个细胞可以发育成为完整的个体。 组织干细胞存在于成体组织中, 属单能或多能干细胞, 能定向分化为一种或几种不同的组织。 *有些成人干细胞是多能的 ,分化成各种细胞的

11、潜力称为可塑性。*可塑性是如何调节的?组织工程是在干细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将干细胞与材料科学相结合, 将自体或异体 的干细胞经体外扩增后种植在预先构建好的聚合物骨架上, 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干细胞沿聚 合物骨架迁移、铺展、生长和分化,最终发育具有特定形态及功能的工程组织。 *曹谊林教授在小鼠身上培育的人耳如果能够消除体细胞的“记忆” ,它们就有可能恢复到胚胎细胞的状态科学家称之 为把细胞“重编程” 。把通过“重编程”得到的干细胞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培养,就能 得到各种分化细胞。 人们通常把这种利用体细胞制造胚胎干细胞, 分化后再移植回人体的技 术称作“治疗性克隆” 。六、细胞工程的重要应用1、优质植物快速培育与繁殖2、动物胚胎工程快速繁殖优良、濒危品种3、利用动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活性产物、药 品4、新型动植物品种的培育5、工艺学器官修复或移植的组织工程6、转基因动植物的生物反应器工程7、珍稀动植物资源的保存与保护8、在遗传学、发育学等领域的理论研究9、在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七、本章小结 本章对细胞工程的定义、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进行了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