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故障录波器算法研讨_第1页
电力系统故障录波器算法研讨_第2页
电力系统故障录波器算法研讨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力系统故障录波器算法研讨| .1 .C- .1 .A,判为B相单相接;| I A- I B| ,判为C相单相接地;式中 I A、丨B、I C .为三相电突变量;.为设的定值。两相接地路相别判别当判明为接地短路,但三个单相接判据都不符合时,即可判为两相接 地短路。在软件开中通过对零序电压和相电压进行相比拟来实现故障 选相。三短路判别当不是接短路时,可先判断否三相短路,可先短路计算IA、Ib、r c ,当三者都大于整定值时,可判断为三相短路.两相短路相判别判明不是接地短路且判别不是三相路时即可判别为两相路;两相不接地短路的突出特点健全相电流故障分量远小于障相电流的故障分量, 根这一特征可确定故障

2、相。可根据下面判据判别是AC相短路,即n如符合上式,即判为AC两相短路.其余类推.故障选相断的主要流程如图1是地短路还是相间短路;2如是接地短路,先判断是否单接地;3如不是单相接地,那么判断哪相接地;4如不是接地短路,那么判断是否三相短路;5如不是三相短路,那么判是哪两相短路;2.6阻抗与离测量输电线路故障后需要快速找到故障点并进行修复,以减少停造成的经 济损失和提高系运行。随着故障录波器装置的发及大量投运,使双端 距越来越具有实用义,因此目前双端测距算法备人们关注, 下面对使 的算法作简单的介绍。输电线路故障测根本原理图1为一个两端电源系,假设线路在F点发生故障后,可根据对称分量 法和线性加

3、原理,将故障态力网络分解为故障前正常状态络和故障后 附加正序网、序网和零序网。对三相对称障,不存在负序和零序网;对于不对称非接地型障,不存在零序网。故障系统的正常态网络、故 障后附正序网、负序和零序网络别如图 14所示图1两端电源等效网络图2故附加正序网以 M 端为例,设 U MA、U : MB、U F逊 MC、I MA、I MB、丨1 MC是线路M端测得的故障后三相电和三相电流向量, U I MA、U 守处 MB、U 兮诅 MC、I MA、丨 MB、丨. MC 是故障前的三相电压电向量。由此可求出M的电压电流突变量;图3序网 图4零序网dU MA , B, C二U F MA , B, C-U

4、 MA , B, Cdl 冷尊瓠 MA , B, C=IMA , B, C-l MA , B, C首先将上面求出的突变量 dU MA , B, C 、 dl MA , B, C 变换成对称量 .UFtMMI , 2, 0和 I : M1 , 2, 0 ,由可求出M侧系统阻抗:U 符以 MI 】珂 M仁ZMS1U M2 I I M2=Z写试 MS2 U F焕 M2 I i M2=Z 订琐 MS0 同理,可求N侧系统阻抗 ZNSO,Z I NS1, Z;迸腿NS2。设过渡电阻上的电流为I .F ,那么有如下的测距方法:不考虑分布电容。由序网图可以列出:I 祥迄 Fi= m MiZ 溶蛙 MSi+L

5、Z 总富 i+Z 讨边 NSiZ NSi+ZiI ;讦畝 Fi= I NiZ 奇逊 MSi+LZ i+Z d NSiZ NSi+DZ i其 r =1,2,0,代表各序分量。Z为线路总抗,D为故障点与 M的距离。I. Fi . I I Fi .分别为由N端和M端的 电气量计算得到的故点过渡电阻上的电。 如果两侧的数据全同步,那么 在F点存:I Fi=l . Fi假设两端数据由非同步采样而带来的相位差为,那么I.;Fi览能IFi模值相等,即| I NiZ MSi+LZ 宥廷 i+Z NSiZ F巡 NSi+DZ i|=| I 写诙.MiZ MSi+LZ 写號 i+Z F诜 NSiZ F 讥 NSi

6、+Zi|由、注意到:l述Fi .的模值D的增加递减, I. ; Fi的模 值随D的增加而调递增,所以假设式模值相等,方程只会一个解,不 会出现伪根为防止因为误差而陷局部极小点,可对DOL范围内进行局一维搜索,使得式左右两边的模值相差最小的点即为故障点。这就防止了复杂的方程求解。对于不对称故障,采用负序分量进行计算,对于对故障可采用故障后 附加正序分进行计算计入分布电。如果计入分布电容,本方法适用于长线。那么式、变为:I F边 Fi=Y i+LZ ; i+Yi)+Z iI F遜 Fi二Yi+LZi+DZ i方程看复杂,但由两端电压流量所求得的故障电流模值仍是随着D的化而呈单调变化的,所以仍可用一维搜索的方法对方程行求解。3、结线路故障录波器对保证电系统平安运行的作用十分重要,十分显著。在软件局部,研究其算法是最要的一个环节,能靠有效快速的算出各 参数量是软设计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