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税务硕士考研-税收经济学之第10讲——最优税收理论---江西财经大学财税学院邱慈孙老师课件_第1页
江西财经大学税务硕士考研-税收经济学之第10讲——最优税收理论---江西财经大学财税学院邱慈孙老师课件_第2页
江西财经大学税务硕士考研-税收经济学之第10讲——最优税收理论---江西财经大学财税学院邱慈孙老师课件_第3页
江西财经大学税务硕士考研-税收经济学之第10讲——最优税收理论---江西财经大学财税学院邱慈孙老师课件_第4页
江西财经大学税务硕士考研-税收经济学之第10讲——最优税收理论---江西财经大学财税学院邱慈孙老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税收经济学税收经济学第十讲:最优税收理论第十讲:最优税收理论第十讲:最优税收理论第十讲:最优税收理论 第一节第一节 最优税收理论概述最优税收理论概述 第二节第二节 最优商品税最优商品税 第三节第三节 最优所得税最优所得税 第四节第四节 最优税收理论的政策启示最优税收理论的政策启示第一节第一节 最优税收理论概述最优税收理论概述 最优税收最优税收(optimal tax)(optimal tax) 一、最优税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一、最优税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二、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思想与方法二、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思想与方法一、最优税收理论的产

2、生与发展一、最优税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9271927年,英国经济学家拉姆齐发表论文年,英国经济学家拉姆齐发表论文对税收对税收理论的贡献理论的贡献,初步提出了现代意义上最优税收,初步提出了现代意义上最优税收的分析框架。的分析框架。 19531953年,科利特和黑格发表论文年,科利特和黑格发表论文税收的超额负税收的超额负担及其补偿担及其补偿,标志着最优税收理论的研究有了,标志着最优税收理论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新的发展。 19711971年,米尔利斯发表论文年,米尔利斯发表论文最优所得税理论探最优所得税理论探讨讨,通过最优所得税问题阐述了其不对称信息,通过最优所得税问题阐述了其不对称信息的理论,并

3、提出了计算最优税制函数的方法。的理论,并提出了计算最优税制函数的方法。一、最优税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一、最优税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续前)(续前) 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至年代至8080年代前半期,最优税收理论对年代前半期,最优税收理论对政府可应用的税收工具、税收赖以生存的经济结政府可应用的税收工具、税收赖以生存的经济结构以及税收政策的目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构以及税收政策的目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后半期至今,最优税收理论将税收年代后半期至今,最优税收理论将税收征管问题以及税收征管对税收政策的制约作用纳征管问题以及税收征管对税收政策的制约作用纳入了研究体系。

4、入了研究体系。二、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思想与方法二、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最优税收理论就是要寻求在政府征税过程中权衡最优税收理论就是要寻求在政府征税过程中权衡公平与效率的思路和方法,提供让税收扭曲性效公平与效率的思路和方法,提供让税收扭曲性效应或福利损失最小化的途径。应或福利损失最小化的途径。 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方法:运用个人效用和社会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方法:运用个人效用和社会福利的概念,在赋予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不同权福利的概念,在赋予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不同权重的基础上,将两者统一于社会福利标准之中。重的基础上,将两者统一于社会福利标准之中。 最优税收实质上是从公平和效率的意义上使得社最

5、优税收实质上是从公平和效率的意义上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税收,或者说是在社会对公平的会福利最大化的税收,或者说是在社会对公平的期望程度一定的情况下,实现社会公平与经济效期望程度一定的情况下,实现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最佳平衡的征税方式。率最佳平衡的征税方式。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思想与方法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最优税收理论的假设前提最优税收理论的假设前提完全竞争市场假设完全竞争市场假设行政管理能力假设行政管理能力假设标准福利函数假设标准福利函数假设 现代最优税收理论是福利经济学中的次优概念和现代最优税收理论是福利经济学中的次优概念和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在税收中的具体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

6、称理论在税收中的具体应用成果,其意义在于为政府制定税收政策和进应用成果,其意义在于为政府制定税收政策和进行税收制度设计时提供一种理想的参照系。行税收制度设计时提供一种理想的参照系。最优税收理论的核心最优税收理论的核心 最优税收理论最优税收理论(optimal tax)(optimal tax)的核心在于对税收的核心在于对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内容进行整合,以便能够在的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内容进行整合,以便能够在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取舍之间选择一个最优的组合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取舍之间选择一个最优的组合。 次优税收次优税收(second-best taxation)(second-best taxation

7、):即在保证一:即在保证一定收入规模的前提下,使课税行为导致的经济扭定收入规模的前提下,使课税行为导致的经济扭曲程度最小化曲程度最小化 。最优税收理论中的。最优税收理论中的“最优最优”实实际上指的是际上指的是“次优次优”。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方法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方法 (一)理想的税制的三个标准(一)理想的税制的三个标准税收公平原则税收公平原则税务行政最小成本原则税务行政最小成本原则最小负激励效应原则最小负激励效应原则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方法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方法 (二)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方法(二)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方法 运用个人效用和社会福利的概念,在赋予各个运用个人效用和社会福利的概念,在赋予

8、各个标准不同权重的基础上,将这些标准统一于惟一标准不同权重的基础上,将这些标准统一于惟一的标准之中。的标准之中。能够带来最大社会福利水平的税收就是最优税能够带来最大社会福利水平的税收就是最优税收。收。第二节第二节 最优商品税最优商品税 一、拉姆塞的最优商品税理论一、拉姆塞的最优商品税理论 二、最优商品税理论的发展二、最优商品税理论的发展一、拉姆塞的最优商品税理论一、拉姆塞的最优商品税理论 (一)最优商品税理论的含义(一)最优商品税理论的含义 (二)等比例减少法则(二)等比例减少法则 (三)逆弹性法则(三)逆弹性法则(一)最优商品税理论的含义(一)最优商品税理论的含义 19271927年,拉姆塞

9、(年,拉姆塞(RamseyRamsey)在其论文)在其论文对税收理对税收理论的贡献论的贡献中提出最优商品税。中提出最优商品税。 拉姆塞的目标是如何设置商品税税率使拉姆塞的目标是如何设置商品税税率使“效用减效用减少最小少最小”,即额外负担最小。,即额外负担最小。(一)最优商品税理论的含义(一)最优商品税理论的含义 拉姆塞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是常数(忽略分配问拉姆塞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是常数(忽略分配问题),经济体系为没有对外贸易时的完全竞争状题),经济体系为没有对外贸易时的完全竞争状态并且生产总是等于消费,私人和社会纯产品总态并且生产总是等于消费,私人和社会纯产品总是相等(即不存在外部性问题,不考虑

10、国家干预是相等(即不存在外部性问题,不考虑国家干预),税收只是取得一定财政收入而不考虑税收进),税收只是取得一定财政收入而不考虑税收进行财政支出而产生的影响。行财政支出而产生的影响。 在这些假定前提下,经过数学推导,得出两个重在这些假定前提下,经过数学推导,得出两个重要结论要结论等比例规则和逆弹性规则。等比例规则和逆弹性规则。(二)等比例减少法则(二)等比例减少法则(拉姆塞法则,或拉姆齐法则,(拉姆塞法则,或拉姆齐法则, Ramsey rule rule) 等比例减少法则等比例减少法则要使税收的超额负担最小,税率的设置应当要使税收的超额负担最小,税率的设置应当使各种商品的生产以相等的百分比减少

11、。使各种商品的生产以相等的百分比减少。公式表示为:公式表示为: 是课税所导致的第是课税所导致的第 种商品生产量的减种商品生产量的减少,而少,而 是课税前第是课税前第 种商品的生产量。种商品的生产量。公式表明,只有在所有商品的边际额外负担公式表明,只有在所有商品的边际额外负担都相同时,征税所产生的总超额负担才会最小都相同时,征税所产生的总超额负担才会最小。12n12ndxdxdx=xxxidxiixi等比例减少法则等比例减少法则 等比例减少法则的政策含义等比例减少法则的政策含义: :要实现最优商品课税,应当对所有的商品课要实现最优商品课税,应当对所有的商品课征统一的税率,从而尽可能使税收只具有收

12、入征统一的税率,从而尽可能使税收只具有收入效应而不会产生替代效应。效应而不会产生替代效应。 等比例减少法则的局限性:等比例减少法则的局限性:公平的考虑;公平的考虑;纠正外部性的考虑。纠正外部性的考虑。(三)(三)逆弹性法则逆弹性法则 逆弹性法则:比例税率应当与课税商品的需求价逆弹性法则:比例税率应当与课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成反比例。格弹性成反比例。 逆弹性法则的政策含义:即生活必需品(因为它逆弹性法则的政策含义:即生活必需品(因为它们的需求价格弹性很低)应当课以高税,而对奢们的需求价格弹性很低)应当课以高税,而对奢侈品则课以轻税。侈品则课以轻税。 逆弹性法则的局限性:它忽略了收入分配,具有逆弹

13、性法则的局限性:它忽略了收入分配,具有内在的不公平性。内在的不公平性。 商品税的最优征税范围商品税的最优征税范围商品税的最优税率商品税的最优税率 拉姆齐法则拉姆齐法则 逆弹性法则逆弹性法则 对弹性相对较小的对弹性相对较小的商品课以相对高的商品课以相对高的税率,而对弹性相税率,而对弹性相对较大的商品课以对较大的商品课以相对低的税率。相对低的税率。 如果商品税要在一如果商品税要在一定程度上追求再分定程度上追求再分配目标,就必须开配目标,就必须开征扭曲性税收,而征扭曲性税收,而这必然会偏离最初这必然会偏离最初的拉姆齐法则。的拉姆齐法则。拉姆塞最优商品税的逻辑拉姆塞最优商品税的逻辑 经济状况已经最优;

14、经济状况已经最优; 税收作为税收作为“楔子楔子”在取得收入的同时应不改在取得收入的同时应不改变这种状态,不改变原来经济状态的税收就是额变这种状态,不改变原来经济状态的税收就是额外负担最小的税收;外负担最小的税收; 要达到此目的的税收只能使需求等比例减少要达到此目的的税收只能使需求等比例减少(等比例减少规则)或需求不因税收而发生变化(等比例减少规则)或需求不因税收而发生变化(逆弹性规则);(逆弹性规则); 要做到需求等比例减少或仅对弹性无穷大的要做到需求等比例减少或仅对弹性无穷大的商品课税,只能以获得无穷少量的税收为前提。商品课税,只能以获得无穷少量的税收为前提。二、最优商品税理论的发展二、最优

15、商品税理论的发展 (一)科利特(一)科利特黑格规则黑格规则 (二)考虑公平后的情况(二)考虑公平后的情况 (三)最优商品税的前沿问题(三)最优商品税的前沿问题(一)科利特(一)科利特黑格规则黑格规则 科利特和黑格沿着拉姆塞的思路研究了包括闲暇科利特和黑格沿着拉姆塞的思路研究了包括闲暇在内的三种商品的情况,指出在不能对闲暇直接在内的三种商品的情况,指出在不能对闲暇直接征税的情况下,可以对另外两种与闲暇存在替代征税的情况下,可以对另外两种与闲暇存在替代关系的那种商品(如工作服等劳动的互补品)征关系的那种商品(如工作服等劳动的互补品)征收较低税率的税收,对与闲暇存在互补关系的那收较低税率的税收,对与

16、闲暇存在互补关系的那种商品(如游艇)征收较高税率的税收,同样能种商品(如游艇)征收较高税率的税收,同样能让额外负担最小化。让额外负担最小化。(二)考虑公平后的情况(二)考虑公平后的情况 研究表明,商品税的效率性目标和公平性目标难研究表明,商品税的效率性目标和公平性目标难以兼顾,在具体税制设计时需要进行权衡。以兼顾,在具体税制设计时需要进行权衡。 斯特恩考虑公平问题时指出,对于高收入阶层尤斯特恩考虑公平问题时指出,对于高收入阶层尤其偏好的商品,无论弹性是否很高,也应确定一其偏好的商品,无论弹性是否很高,也应确定一个较高的税率;而于低收入阶层尤其偏好的商品个较高的税率;而于低收入阶层尤其偏好的商品

17、,即使弹性很低,也应确定一个较低的税率。这,即使弹性很低,也应确定一个较低的税率。这一结论实际上改变了等比例减少原则。一结论实际上改变了等比例减少原则。 研究表明,在需求独立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最研究表明,在需求独立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最优税率不仅取决于其需求价格的逆弹性,而且取优税率不仅取决于其需求价格的逆弹性,而且取决于它的收入弹性。决于它的收入弹性。对拉姆塞法则的修正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对拉姆塞法则的修正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对那些既非富人也非穷人特别偏好的商品,对那些既非富人也非穷人特别偏好的商品,仍可以遵循拉姆齐法则行事;仍可以遵循拉姆齐法则行事;尽管有人辩称商品税无须承担收入分配的职尽

18、管有人辩称商品税无须承担收入分配的职能,并认为收入分配问题只应由所得税解决,能,并认为收入分配问题只应由所得税解决,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实中确实存在着不少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实中确实存在着不少收入弹性高而价格弹性低的商品(如钻石、名收入弹性高而价格弹性低的商品(如钻石、名画、豪宅等),这就提供了通过对这些商品课画、豪宅等),这就提供了通过对这些商品课税以改进收入分配的可能性。税以改进收入分配的可能性。(三)最优商品税的前沿问题(三)最优商品税的前沿问题 1、由于最优商品税理论没考虑收入再分配功能、由于最优商品税理论没考虑收入再分配功能,一些学者放弃了通过商品税体系本身来解决公,一些学者放弃

19、了通过商品税体系本身来解决公平问题的思路,希望商品税只解决效率问题,公平问题的思路,希望商品税只解决效率问题,公平问题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平问题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 其主要设想是在征收统一税率商品税的同时,通其主要设想是在征收统一税率商品税的同时,通过转移支付、适当的总额补助而达到公平目标。过转移支付、适当的总额补助而达到公平目标。 迪顿和斯特恩认为,为实现公平目标可以采用总迪顿和斯特恩认为,为实现公平目标可以采用总额补助形式,而实现效率目标则可以征收商品税额补助形式,而实现效率目标则可以征收商品税的方法。的方法。(三)最优商品税的前沿问题(三)最优商品税的前沿问题 2 2、公共选择学派的学者

20、陶利森,引入税制运行、公共选择学派的学者陶利森,引入税制运行过程的寻租问题,认为差别税率越多的税制越容过程的寻租问题,认为差别税率越多的税制越容易导致通过寻租获得对纳税人最有利的结果(如易导致通过寻租获得对纳税人最有利的结果(如,模糊弹性低和弹性高的商品的界限,使弹性低,模糊弹性低和弹性高的商品的界限,使弹性低的商品不一定要缴纳较高的税收)。当寻租保护的商品不一定要缴纳较高的税收)。当寻租保护成为全社会偏好时,其造成的福利损失可能要大成为全社会偏好时,其造成的福利损失可能要大大超过最优商品税引起的额外负担的减少水平。大超过最优商品税引起的额外负担的减少水平。 詹姆斯考虑了公平、效率、奉行成本、

21、管理成本詹姆斯考虑了公平、效率、奉行成本、管理成本、非奉行成本和实施成本等因素后认为,由拉姆、非奉行成本和实施成本等因素后认为,由拉姆塞发展起来的最优商品税没有可行性。塞发展起来的最优商品税没有可行性。第三节第三节 最优所得税最优所得税 一、埃奇沃思超额累进所得税理论一、埃奇沃思超额累进所得税理论 二、斯特恩线性所得税模型二、斯特恩线性所得税模型 三、米尔利斯的最优所得税理论三、米尔利斯的最优所得税理论一、埃奇沃思超额累进所得税理论一、埃奇沃思超额累进所得税理论 边际牺牲均等说。边际牺牲均等说。1919世纪末,埃奇沃思(世纪末,埃奇沃思(EdgeworthEdgeworth)以边沁主义社会福利

22、学说为基础,)以边沁主义社会福利学说为基础,认为最优税收的目标就是使社会福利即个人效用认为最优税收的目标就是使社会福利即个人效用之和达到最大。他认为,要使社会福利最大,则之和达到最大。他认为,要使社会福利最大,则应使每个人的收入的边际效用相等。这要求所设应使每个人的收入的边际效用相等。这要求所设计的税制能使税后收入完全平等。计的税制能使税后收入完全平等。 埃奇沃思的研究表明,所得税要实行多级次高税埃奇沃思的研究表明,所得税要实行多级次高税率的累进税率,高所得者的边际税率应为率的累进税率,高所得者的边际税率应为100%100%。埃奇沃思模型埃奇沃思模型 埃奇沃斯模型要求所得税制要实行累进程度埃奇

23、沃斯模型要求所得税制要实行累进程度很高的税率结构,即应从最高收入一端开始很高的税率结构,即应从最高收入一端开始削减收入,直到达到完全平等。削减收入,直到达到完全平等。niinUUUUW121二、斯特恩线性所得税模型二、斯特恩线性所得税模型 斯特恩(斯特恩(Stern, 1976Stern, 1976)将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将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加以考虑,并结合负所得税设想,提出了一影响加以考虑,并结合负所得税设想,提出了一种线性所得税模型。即:种线性所得税模型。即:T T-G+tY.-G+tY. T T为税收收入,为税收收入,G G为政府对个人的总额补助,为政府对个人的总额补助,t t为为税

24、率,税率,Y Y表示个人的全部所得。表示个人的全部所得。二、斯特恩线性所得税模型二、斯特恩线性所得税模型 斯特恩在严格假定条件下,假定所得(劳动)与斯特恩在严格假定条件下,假定所得(劳动)与闲暇间的替代弹性为闲暇间的替代弹性为0.60.6,社会福利函数选择以,社会福利函数选择以罗尔斯主义为标准,即着眼于社会中境况最差者罗尔斯主义为标准,即着眼于社会中境况最差者福利水平的增进,经过研究认为,劳动的供给弹福利水平的增进,经过研究认为,劳动的供给弹性越大,边际税率性越大,边际税率t t的值应当越小。的值应当越小。 他还计算出要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边际他还计算出要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边际税

25、率税率t t值应为值应为19%19%。斯特恩最优线性所得税模型斯特恩最优线性所得税模型 结论结论线性所得税的最优边际税率随着闲暇和商品线性所得税的最优边际税率随着闲暇和商品之间的替代弹性的减小而增加,而随着财政之间的替代弹性的减小而增加,而随着财政收入的需要和更加公平的评价而增加。收入的需要和更加公平的评价而增加。 政策含义政策含义人们对减少分配不平等的关注越大,则有关人们对减少分配不平等的关注越大,则有关的税率就应越高。的税率就应越高。最优税率与劳动供给的反应灵敏度、财政收最优税率与劳动供给的反应灵敏度、财政收入的需要和收入分配的价值判断密切相关,入的需要和收入分配的价值判断密切相关,假如能

26、够计算或者确定这些参数值,就可以假如能够计算或者确定这些参数值,就可以计算出最优税率。计算出最优税率。三、米尔利斯的最优所得税理论三、米尔利斯的最优所得税理论 基于米尔利斯基于米尔利斯(Mirrlees, 1971Mirrlees, 1971)模型的重要结模型的重要结论论最优税收结构近似于线性,即边际税率不变最优税收结构近似于线性,即边际税率不变,所得低于免税水平的人可获得政府的补助;,所得低于免税水平的人可获得政府的补助;边际税率相当低;边际税率相当低;所得税并非缩小收入不平等的有效工具。所得税并非缩小收入不平等的有效工具。米尔利斯最优米尔利斯最优非线性所得税模型非线性所得税模型 斯特恩将米

27、尔利斯等人的成果概括出三条结论:斯特恩将米尔利斯等人的成果概括出三条结论: 第一,第一,边际税率应在边际税率应在0 0与与1 1之间;之间; 第二,第二,对最高所得的个人的边际税率应为对最高所得的个人的边际税率应为0 0;(;(假定一个具有最高技能的人挣有最高的税前收入假定一个具有最高技能的人挣有最高的税前收入Y Y美元,在给定的税率表中边际税率为正。现在美元,在给定的税率表中边际税率为正。现在对税率表进行修改,对达到对税率表进行修改,对达到Y Y以前的收入,边际以前的收入,边际税率为正;而对超过税率为正;而对超过Y Y的收入,边际税率为的收入,边际税率为0 0。由。由于边际劳动小时的报酬提高

28、了,这个人会选择多于边际劳动小时的报酬提高了,这个人会选择多工作,实现了帕累托优化。)工作,实现了帕累托优化。) 第三,第三,如果具有最低工资率的人正在最优状态下如果具有最低工资率的人正在最优状态下工作,那么对他们的边际税率也应为工作,那么对他们的边际税率也应为0 0。最优非线性所得税最优非线性所得税 最优非线性所得税结论的解读最优非线性所得税结论的解读从社会公平与效率的总体角度来看,非线性从社会公平与效率的总体角度来看,非线性所得税的最优边际税率结构应使高收入段的边际所得税的最优边际税率结构应使高收入段的边际税率降为零,低收入段的初始税率接近于零,而税率降为零,低收入段的初始税率接近于零,而

29、中等收入者的边际税率可以适当高一些(边际税中等收入者的边际税率可以适当高一些(边际税率曲线应呈倒率曲线应呈倒“U”字型)。字型)。第四节第四节 最优税收理论的政策启示最优税收理论的政策启示 一、需要重新认识所得税的公平功能,并重新探一、需要重新认识所得税的公平功能,并重新探讨累进性所得税制的合理性。讨累进性所得税制的合理性。 二、税制改革应综合考虑效率与公平两大目标。二、税制改革应综合考虑效率与公平两大目标。 三、如果要在实践中实行最优税收理论所推导的三、如果要在实践中实行最优税收理论所推导的各种规则,可能需要对财税制度进行大幅度的改各种规则,可能需要对财税制度进行大幅度的改革,但这不太现实。

30、改革过程中可能产生暂时性革,但这不太现实。改革过程中可能产生暂时性的无效率。制度变革之路可能不会一帆风顺。的无效率。制度变革之路可能不会一帆风顺。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1 1、所谓最优税收是指社会对公平的期望程度一、所谓最优税收是指社会对公平的期望程度一定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经济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定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经济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最佳平衡的征税方式。最佳平衡的征税方式。 最优税收理论的核心是对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最优税收理论的核心是对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内容进行整合,以便在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取舍的内容进行整合,以便在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取舍间寻求一个最优的组合。间寻求一个最优的组合。本章小结本章

31、小结 2 2、从经济效率角度看,对商品普遍课征的一般、从经济效率角度看,对商品普遍课征的一般商品税优于对个别商品课征的选择税。但一般商商品税优于对个别商品课征的选择税。但一般商品税如果课及生活必需品则不符合社会公平的目品税如果课及生活必需品则不符合社会公平的目标。所以,最优的商品课税应尽可能做到广泛课标。所以,最优的商品课税应尽可能做到广泛课征,同时也要对一些基本生活必需品免税。征,同时也要对一些基本生活必需品免税。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3 3、为了减小税收的额外负担,设计一般商品税的、为了减小税收的额外负担,设计一般商品税的税率结构应遵循两个原则:税率结构应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弹性反比法则,即商品税的税率高低应与商一是弹性反比法则,即商品税的税率高低应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成反比;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成反比; 二是科利特一黑格法则,即应对与闲暇互补的商二是科利特一黑格法则,即应对与闲暇互补的商品实行较高的税率,对与闲暇互替的商品实行较品实行较高的税率,对与闲暇互替的商品实行较低的税率。低的税率。 由于在现实中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由于在现实中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奢侈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所以为了体现社会奢侈品的需求价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