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听力损失的评价及干预_第1页
婴幼儿听力损失的评价及干预_第2页
婴幼儿听力损失的评价及干预_第3页
婴幼儿听力损失的评价及干预_第4页
婴幼儿听力损失的评价及干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婴幼儿听力损失的评估及干预婴幼儿听力损失的发生率为 0.1-0.347 %,位列六大残 疾之首。早筛查、早诊断及早干预,能使听障患儿获得最大 限度的听觉、言语、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从而使其步入 正常的学校和社会环境。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历经2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进入到深化和全面推进阶段,现已在全 国范围内普遍开展。2004年卫生部颁发了新生儿听力筛查 技术规范,2010年专家组对其进行了修订。该规范要求所 有筛查未通过的婴儿,应该在生生后3个月内接受全面的听力学及医学评估;确诊为永久性听力损失的婴儿均应该在 6 个月内尽快接受干预服务。2018年,经过国家卫生和计划生 育委员会“新生儿疾病

2、筛查听力诊断治疗组”专家多次讨论 和修订,共同编写了婴幼儿听力损失诊断与干预指南。指 南分为听力损失诊断和听力损失干预两大部分,内容包含诊 断标准、原则、方法及综合评估,干预指导原则、方法和效 果评估。国际上,国际耳鼻喉科学联合组织于2017年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了首届国际听力筛查、诊断及评估会议,并 形成了 2018 版婴幼儿听力损失评估国际共识(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audiological assessment of hearing loss in children, ICON )。婴幼儿听力损失诊断与干预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涉 及临床医学、听力学及言语病

3、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学、教育 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诸多领域,需要临床医师、听力师、听觉言语康复专业相关人员及家长密切合作,协同开展工作, 全面提高听障患儿的诊断率和康复率。1新生儿听力早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提由:正常由生新生儿实行两阶段筛查,由生后48小时至由院前完成初筛,筛查覆盖率应达到95%以上,未通过者及漏筛者于42天内进行双耳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应在生生后3月龄内转诊至省 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听力障碍诊治机构进行诊断。新生 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 )婴儿由院前进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ic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ABR )筛查,

4、 未通过者直接转诊至听力障碍诊治机构。1.1 OAE临床上根据刺激方式的不同,将OAE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TEOAE):可以采用短声(Click)、Chirp、或短纯音(tone-burst )诱发;刺激声的 强度设定在80dBSPL o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 ):采 用具有一定频率比的纯音信号,刺激频率f1和f2的强度设定为 65dBSPL 和 55dBSPL。TEOAE和DPOAE是目前最常用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的 方法,其结果反映的测试频率范围仍存在争议,目前研究普 遍认为,TEOAE主要反映耳蜗中频段 1000-2000Hz 范围的 耳蜗外毛细胞功能,DPOAE

5、测试的频率范围比 TEOAE宽, 可以反映高频4000Hz及以上频段的耳蜗外毛细胞功能,但对于低频段耳蜗外毛细胞功能准确性欠佳。临床上对两者的 结果判读,ICON给由了以下几点共识: TEOAE通过,表 明该频率的听阈等于或好于 20dBHL oTEOAE未通过,表 明听力损失超过40dBHL或者可能存在中耳病变。 对于听 力为25-35dBHL 的新生儿,TEOAE可能通过,也可能不通 过。对于听力为 25-60dBHL 的新生儿,DPOAE可能通 过,导致假阴性增多,推荐采用TEOAE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由于新生儿自身生理性和测试环境背景噪声的干扰,新 生儿采用Chirp声耳声发射(CEO

6、AE)进行检测时会产生相 对更高的假阳性率,从而增加听力筛查的假阳性的转诊率, 尤其对于低频听力范围 1000Hz以下者,因此,在减少筛查 假阳性率方面,TBOAE或许可以产生更高的信噪比,使筛查的准确率提高。ICON专家们提由了一个新的筛查模式建议, 推荐可以结合 CEOAE和TBOAE进行筛查,减少转诊率和 假阳性率的发生。1.2 AABR听性月囱干反应 (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 ) 为1-10ms潜伏期内由现的一系列反应波。传统的 ABR在 听阈评估上存在测试耗时长、费用高、波形难鉴别等缺点, 近年来多用AABR进行新生儿的快速听力筛查。新生儿

7、听力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先天性听力损失,由于耳 声发射(OAE)筛查不能判定听力阈值,而且它只能反映外 毛细胞的功能,即使新生儿通过了 OAE筛查,也无法排除发病率约为 0.3 %。的蜗后病变。另外,对于听力损失超过 20dBHL或存在中耳积液或病变的新生儿,OAE无法通过,导致假阳性率增高。因此开展AABR和OAE联合筛查十分必要。1.3 听力筛查模式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要求采用OAE-OAE和OAE-AABR 两种筛查模式。对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 )的新生儿推荐采用 AABR进行筛查,以减少听神经病谱系障碍(auditor

8、y neuropathy spectrum disorder, ANSD的漏诊。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第一阶段采用TEOAE或AABR,第二阶段复筛只采用 AABR。对于两阶段筛查均未通过的新生儿, 需要在一个月内进行转诊,接受全面的听力学诊断及医学评 估。2婴幼儿听力早诊断2.1 诊断方法婴幼儿听力诊断的听力学测试包括主观听力测试和客 观听力测试两大类。目前婴幼儿主观听力测试包括行为观察 测试(BOA)、视觉强化测听(VRA)、游戏测听(PA)、纯 音听阈测试以及言语测听等;客观听力测试包括声导抗、诱 发性耳声发射、ABR以及听觉稳态诱发反应(ASSR)等。婴幼儿听力损失诊断与干预指南推

9、荐的“听力正常 范围”标准如下:声导抗测试(含 1000Hz探测音)豉室图正常;短声听性脑干反应( ABR)测试V波反应阈W 35dBnHL ;OAE测试,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POAE )各 分析频率点幅值在正常范围内且信噪比A 6dB,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各频率段相关系数大于 50%,总相关系数 大于70% ;行为测听听阈在相应月(年)龄的正常范围内。2.1.1 声导抗声导抗测试包括豉室图 (226Hz和1000Hz探测音)与 镣骨肌声反射,主要用于评估中耳和听觉通路功能。7月龄 以下婴儿对低频(226Hz )探测音的敏感性差,即使中耳功 能异常也会呈现正常的豉室图,因此7月龄以

10、下的婴儿推荐 采用1000Hz高频探测音进行测试,建议有条件者 226Hz 和1000Hz探测音联合使用。声反射消失要考虑以下几种情 况:中耳积液、豉膜穿孔、町监栓塞、超过 80dBHL的耳蜗 性听力损失以及蜗后病变。2.1.2 电生理学测试气导ABR :包括短声(click )ABR和短纯音(tone-burst ) ABR。ABR是目前最为成熟的听觉电生理测试,能够反映从外耳至低级脑干听觉通路的完整功能。临床上常规采用的是 短声ABR ,其V波反应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00-4000Hz的行为听阈,当短声ABR检测结果异常时,需结合 短纯音ABR测试测试结果,明确其他频段的听力损失情况,

11、 以全面了解听力图构型。骨导ABR :对判断是否为传导性听力损失以及了解先天 性外中耳畸形患儿的耳蜗功能具有较高价值。耳蜗微音器电位(CM):记录操作简便,所需设备和记 录方法都与常规短声 ABR相同。必须使用插入式耳机,刺激 信号分别采用疏波、密波和交替极性三种方式,单纯疏波或 密波声刺激引由的反应约在 3ms内,可见波幅较大的波峰 和波谷,疏波和密波引生的波形相位相反,而交替极性刺激 引不曲波形,即为 CM波形。对于 ABR波形严重异常、未 记录到OAE ,怀疑听神经病的婴幼儿, 建议行CM检查,以 避免漏诊听神经病。听觉稳态诱发反应(ASSR):该测试为客观听力测试, 无需受试者及检测者

12、的主观参与,但由于ASSR的反应阈值与主观听阈存在一定差值,尤其当听力损失为轻度或中度时, 与实际的主观听阈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将 ASSR用于 婴幼儿临床听力损失评估时,需谨慎,临床上不提倡单独使 用ASSR的结果直接为婴幼儿验配助听器。2.1.3 OAEOAE是客观评估耳蜗外毛细胞及外周听功能的一种方 法,它不依赖于听觉中枢神经系统,OAE正常引由即表明外周听功能在正常范围。 临床常用的有 TEOAE和DPOAE。环 境和患者自身的噪声对 OAE的测试结果有重要影响,临床 测试中探头放置、中耳功能和患儿状态等因素可导致 OAE无 法正常引生,可能会导致听神经病的漏诊。2.1.4 行为测

13、试行为测听是重要主观听力学评估手段,能够反映整个听 觉通路功能,可观察婴幼儿的听力发育情况,与客观检查相互印证。6个月以下采用BOA, 6-24个月采用视觉强化测试,2-5岁采用游戏测听,其中 BOA虽然可观察6月龄以 下婴儿对声刺激的粗略反应,但因其结果变异较大,不宜作 为首选。2.1.5 影像学检查颗骨CT检查一般采用高分辨率 CT薄层扫描,了解有 无中耳、内耳及内听道畸形,双侧听力损失患儿建议常规行 此检查。为减少放射线对婴幼儿的辐射损伤,6月龄以下不 常规推荐。MRI有助于了解内耳膜迷路、蜗神经及脑发育情况,对 内耳高分辨CT扫描无异常发现的单侧或双侧极重度聋儿, 推荐行此检查。该检查

14、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蜗神经的形态评 估具有重要价值。2.1.6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母亲和婴幼儿的血、尿有助于发现先天性或早期的 感染,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梅毒和弓形体等感染。综 合征型听力损失,也需要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以帮助确诊。遗传因素约占先天性听力损失的 50%以上,有条件时, 推荐耳聋基因检测和相关病因学诊断。2.2 综合评估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听力学测试以及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等,获取听力损失评估所需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 听力测试结果的交叉验证和医学综合评估。对于确诊为听力 损失的婴幼儿,还应进行耳科和其他医学评估,以明确病因。此外,还应明确听力损失是单侧还是双侧,是永久性还是暂

15、 时性,为临床治疗和干预提供参考。医学评估主要结合病史、儿童期发生永久性听力损失的 家族史,鉴别是否为合并早发或者迟发性永久性听力损失的 综合征,必要时行全身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实验室相 关检查。如合并眼科疾病或疑有发育迟缓,应转诊至相关科 室行进一步评估和诊治。2.3 听力损失的诊断听力损失诊断包括听力损失程度、性质和病因等三部分 内容。2.3.1 听力损失的程度婴幼儿听力损失诊断与干预指南 推荐用500、1000、 2000和4000Hz的平均听阈来进行听力损失的分级,26-30dBHL为轻度,31-60dBHL 为中度,61-80dBHL 为重度, 80dBHL以上为极重度听力损失。

16、对婴幼儿而言,最重要的是获得各言语频率的反应阈和 听阈。6个月以内婴儿,建议采用气导和骨导短声 ABR以及 短纯音ABR或者ASSR进行测试,以获得各个频率的反应 阈值,结合行为测听结果进行综合判断;6个月以上婴幼儿, 推荐采用小儿行为测听以获得行为听阈,结合客观听力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判断。2.3.2 听力损失的性质听力损失可分为传导性、感音神经性和混合性听力损失。传导性听力损失:豉室图为 B型或C型(1000Hz探测音多 为无正峰/平坦型)、镣骨肌声反射引不由;气导短声ABR反应阈值35dBnHL , I、m和V波各波潜伏期延长,但波间期在正常范围;骨导ABR阈值正常;TEOAE和/或DPOA

17、E 引不由。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豉室图为A型(226Hz )或正峰型(1000Hz );短声ABR反应阈值35dBnHL ; TEOAE 和/或DPOAE异常。混合性听力损失:同时具有传导性听力 损失和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特点。2.3.3 听力损失的病因在临床中,听力损失病因的诊断存在一定困难。通过病 史、家族史以及听力学和相应的辅助检查等相关资料,有望 对部分听力损失的病因做由诊断。2.4 追踪随访针对听力诊断异常或听力损失高危的婴幼儿,应进行定 期随访。听力诊断异常的婴幼儿,3岁前每3-6个月随访并评估1次;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但伴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 的婴幼儿,3岁以内每年至少做1次诊断性

18、听力学评估。3婴幼儿听力障碍早干预在儿童成长发育过程中,从对外界声音的感受、对言语 的感知以及语言的形成从妊娠期内耳发育成熟就开始了。最 新研究表明,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的听力损失都会对儿童的 听觉和言语发育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其认知和学习能力, 甚至影响其他生存能力的发展。对先天性听力损失婴幼儿而 言,早期发现(1个月内)、及时诊断(3个月内)和尽早(6 个人月内)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加以科学的听觉言语 康复训练,可使其获得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言语发育,最终融 入主流社会。3.1 干预指导原则“早期干预”是尽可能早地给永久性听力损失儿童提供 个性化的干预,包括听力补偿、听觉言语康复、行为康复

19、治 疗以及教育等相关项目。早期干预建议遵循以下原则:在 患儿家长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给予指导,使其理解早期干预的 意义;对已确诊患儿应尽早验配助听器和/或植入人工耳 蜗;助听器使用3-6个月后,如果收效甚微或无效,应尽 早行人工耳蜗植入;双侧干预模式优于单侧;倡导干预 方案个性化;密切观察,定期追踪随访,注重干预前后的 效果评估。单侧听力损失的干预:对于单侧听力损失婴幼儿的干预 尚存在诸多争议,但已有研究表明,单侧听力损失对患儿的 全面发育也是有影响的,通过验配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可 能会帮助部分患儿改善交流情况。因此,建议对此类婴幼儿 给予高度关注,密切随访。3.2 干预方法及手段3.2.1 助

20、听器验配助听器验配是婴幼儿早期听力干预的重要手段,目的是 让患儿获得最佳聆听效果,为进一步的言语及语言康复训练 提供先决条件,最终获得较好的言语-语言发展,最大限度 实现与正常听力同龄儿童同等水平。绝大多数双耳听力损失 的儿童,都可从个性化的助听器验配中获益。由于听障患儿不具备语言表达及交流能力,临床上又缺 乏精确的主观评估手段,验配师很难在短时间内了解助听器 的使用效果,故婴幼儿的助听器验配一直是领域内的难题。 国家卫健委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诊断治疗组专家建议婴幼 儿助听器验配应遵循以下原则:诊断明确:婴幼儿的听力 学和医学诊断一定要力求准确(包括外耳、中耳、内耳和蜗 神经、脑干及听觉中枢等听

21、觉通路的完整性),还应明确鉴别听神经病、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及其他代谢和遗传性疾病。 准确评估听力损失程度:应获得双耳可用于助听器验配的全 频段预估听力图(至少包括500、1000、2000和4000Hz的听阈值)。专业医学验配:婴幼儿助听器验配除涉及助听 器和听力学专业相关知识外,还涉及听力损失患儿的综合医 学评估,因此,验配人员应该具备较好的医学背景知识。 双侧听力损失者给予双侧助听器验配,一侧植入人工耳蜗的 儿童,建议对侧验配助听器。 避免不干预或干预不足: 主、 客观听力学测试均未引生反应,并不意味着患儿没有残余听 力,研究表明,大多数患儿在低中频可能保留一定程度的残余听力。因此,应早期验

22、配助听器,尤其 1岁以内的婴儿不 应放弃助听器验配。避免过度干预:由于婴幼儿缺乏有效 主诉,在验配过程中应避免过度放大,损伤残余听力。另外,婴幼儿存在听觉发育迟缓的现象,因此,对于小于6月龄且听力损失为轻度的婴儿,验配助听器时要慎重,力求做到适 度干预。选择高性能助听器:应保证助听器的各项电声学 特性满足儿童发育过程中对频响和输由等参数的要求,在条 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选择高品质助听器,尤其是抑制反馈的 性能要好。婴幼儿验配助听器时不主张启用指向性麦克风和 多程序切换功能。重视助听器验配后的验证和效果评估: 助听器验配后的调试、验证和效果评估是验配师和患儿家长 的共同职责,要认识到助听器验配和调试是一个逐步精确和 完善的过程,豉励使用真耳分析技术。验配机构还应指导家 长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评估助听器的使用效果,观察并提供患 儿听性行为信息,为进一步精准调试助听器提供参考。正 确使用耳模:耳模要具有良好的声学特性,并根据需要定期 更换。加强患儿家长或监护人宣教,定期随访,使其能正 确使用、维护助听器。3.2.2 人工耳蜗植入对于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婴幼儿,植入 年龄一般推荐12个月左右,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植入年龄 可以提早或推迟。对于年龄小于12月龄的婴儿通常要求有效验配助听器,观察使用助听器 3个月以上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