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吸收课后习题及答案_第1页
化工原理吸收课后习题及答案_第2页
化工原理吸收课后习题及答案_第3页
化工原理吸收课后习题及答案_第4页
化工原理吸收课后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相组成的换算【5-1】 空气和CO2的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为20%,求其摩尔分数y和摩尔比丫各 为多少?解 因摩尔分数=体积分数,y 0.2摩尔分数摩尔比 丫 J0,20251 y 1 0.2【5-2】20c的100g水中溶解lgNH 3, NH3在溶液中的组成用摩尔分数x、浓度c及摩尔比X表示时,各为多少?摩尔分数x1/171/17 100/18=00105浓度c的计算20 C,溶液的密度用水的密度s 998.2kg/m3代替。溶液中NH3的量为 n 1 103/17kmol溶液的体积V 101 10 3/998.2 m33 .溶液中 NH3 的浓度 c =3=0 581kmoKm3

2、V 101 10 3/998.2s 998.23或 c x 0.0105 0.582kmo|/mMs 18NH3与水的摩尔比的计算0.01051 0.01050 0106【5-3】进入吸收器的混合气体中,NH 3的体积分数为10%,吸收率为90%,求离开吸收器时NH3的组成,以摩尔比 Y和摩尔分数y表示。吸收率的定义为解 原料气中NH 3的摩尔分数y 0.1摩尔比 丫 - -0工 0.1111 y11 0.1吸收器出口混合气中 NH 3的摩尔比为摩尔分数y2 丫-= 0.01110.010981 Y2 1 0.0111气液相平衡【5-4】 100g水中溶解lg NH3,查得20c时溶液上方NH

3、3的平衡分压为798Pa。此稀溶液的气液相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试求亨利系数E(单位为kPa)、溶解度系数H单位为kmol/(m3 kPa)和相平衡常数 m。总压为100kPa 。,. 1/17解液相中NH3的摩尔分数x / 0.01051/17 100/18气相中NH3的平衡分压*P =0.798 kPa亨利系数E p*/x0.798/0.0105 76液相中NH3的浓度 c3n 1 10 /173- 3 0.581 kmolZ mV 101 10 3/998.2溶解度系数一_ _ _3 _ _H c/p* 0.581 / 0.798 0.728kmol / (m kPa)液相中NH3的摩尔

4、分数3气相的平衡摩尔分数相平衡常数m Lx1/171Z7 100/1800105y* p*/p 0.798/1000.798100 0.01050.76或 m E/ p 76/100 0.76【5-5】空气中氧的体积分数为21%,试求总压为101.325kPa,温度为10c时,1m3水中最大可能溶解多少克氧?已知10c时氧在水中的溶解度表达式为p* 3.313 106x,式中p*为氧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单位为 kPa; x为溶液中氧的摩尔分数。解 总压 p 101.325 kPa空气中。2的压力分数pjp体积分数 Q21空气中。2的分压pk 0.21 101.325 kPa亨利系数 E 3.3

5、13 106 kPa(1)利用亨利定律pAEx计算与气相分压Pa 0.21 101.325kPa相平衡的液相组成为* 一 一 一 pA 021 101.32562 / 俨x - 6.42 10 kmol O/kmol 溶液E 3.313 106此为1kmol水溶液中最大可能溶解 6.42 10 6 kmol O 2因为溶液很稀,其中溶质很少1kmol水溶液 Mkmol水=18 kg水310C,水的密度999.7kg/m故 1kmol水溶液 M8/999.7m3水一1836即防87m3水中最大可能溶解6.42 10 6kmol氧999.7故1m3水中最大可能溶解的氧量为(2)利用亨利定律pA C

6、A计算 H1m3水中最大可能溶解的氧量为CapAh (0.21 101.325) (1.676 10 5) 3,57 10 4kmolOJm3 溶液【5-6】含NH3体积分数的空气-NH3混合气,在20c下用水吸收其中的 NH 3总压为203kPa。 NH3在水中的溶解度服从亨利定律。在操作温度下的亨利系数E 80kPa。试求氨水溶液的最大浓度,kmolNHj/ m3 溶液。解气相中NH3的摩尔分数y 0.015总压 p 203kPa,气相中 NH3 的分压 pA py 203 0.015kPa(1)利用亨利定律p* Ex计算与气相分压 p相平衡的液相中 NH 3的摩尔分数为s998.23NH

7、 3水溶椒的总浓度c kmol / mMs 18998 2水溶彼中NH3的最大浓度Ca cx 00381182.11kmol NH3 / n?溶液(2)利用亨利定律pA Ca计算HcApAh (203 0.015)0.693 2.11 kmol NH 3/m3 溶液【5-7】温度为20 C,总压为0.1MPa时,CO2水溶液的相平衡常数为m=1660。若总压为1MPa时,相平衡常数m为多少?温度为20c时的亨利系数E为多少MPa ?解相平衡常数 m与总压p成反比,p 0.1MPa 时 m 1660, p' 1MPa 时亨利系数 E mp m'p' 166 MPa【5-8

8、】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的NH3,进入吸收塔的混合气中,含NH3体积分数为6%,吸收后混合气中含 NH3的体积分数为,出口溶液的摩尔比为 0.012kmol NHJkmol水。此物系的平衡关 系为Y* 0.76X 0气液逆流流动,试求塔顶、塔底的气相传质推动力各为多少?解 已知 V1 0.06 ,贝U Y1 y1 / 1 y10.06/0.94 0.0638已知 y2 0,004 ,则丫2 0.004 / 1 0.004 =4.02 103已知 X10.012,贝UY* 0.76 0,012 0.00912已知X2 0,则Y;0塔顶气相推动力丫2 Y2 Y2* =4.02 10 3塔底气相推动力Y

9、 丫 Y* 0.0638 0.00912 0.0547【5-9CO2分压力为50kPa的混合气体,分别与CO2浓度为0.01kmol/m3的水溶液和CO2浓度 为0.05kmo/m3的水溶液接触。物系温度均为25C,气液相平衡关系 p* 1.662 105xkPa。试求上述两种情况下两相的推动力(分别以气相分压力差和液相浓度差表示),并说明CO2在两种情况下属于吸收还是解吸。解 温度t 25C ,水的密度为 s 997kg / m3混合气中CO2的分压为p 50kPa97.水溶液的总浓度 c kmol/m水溶液 Ms 18(1)以气相分压差表示的吸收推动力液相中CO2的浓度CA 0.01kmo

10、l COZm3水溶液液相中CO2的摩尔分数x cA/c0-01 =1.805 10 4997/18与液相平衡的气相平衡分压为气相分压差表示的推动力p p p* 50 30 20kPa (吸收) 液相中CO2的浓度cA 0.05kmol/m3水溶液液相中CO2的摩尔分数x cA/c0.059.027 104997/18与液相平衡的气相平衡分压为气相分压差表示的推动力p p* p 150 50 100kPa (解吸)(2)以液相浓度差表示的吸收推动力与气相CO2分压p 50kPa平衡的液相组成为平衡的液相浓度液相中CO2的浓度ca 0.01kmol CO2/m3水溶液液相浓度差表示的推动力为 *一

11、 一 . 3c cA cA 0.01666 0.01 0.00666kmol/m(吸收)液相中CO2的浓度cA 0.05 kmol CO 2 / m3水溶液液相浓度差表示的推动力为 *3习题5-10附图c ca ca 0.05 0.01666 0.0333kmol/m(解吸)吸收过程的速率【5-10如习题5-10附图所示,在一细金属管中的水保持25C,在管的上口有大量干空气(温度25C,总压流过,管中的水汽化后在管中的空气中扩散,扩散距离为100mm。试计算在稳定状态下的汽化速率,kmol/(m2 s)。解 25 c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3.2895kPa从教材表5-2中查得,25C , 101.

12、325kPa条件下,出0在空气中的分子扩散系数 _ 2 _ 42D 0.256cm /s 0.256 10 m /s。扩散距离 Z 100mm 0.1m,总压 p 101.325 kPa水表面处的水汽分压Pai 3.2895kPa空气分压pB1 p pA1 101.325 3.2895管上口处有大量干空气流过,水汽分压pA2 0空气分压 pB2 101.325kPa空气分压的对数平均值为水的汽化速率【5-11】 用教材图5-10 (例5-4附图)所示的装置,在温度为48C、总压力为101.325kPa条件下,测定 CCl4蒸气在空气中的分子扩散系数。48c时,CCl4的饱和蒸气压为,液体密度为

13、1540kg/m3 0垂直管中液面到上端管口的距离,实验开始为2cm,终了为3cm, CCl4的蒸发时间为1.556 104s。试求48c时,CCl4蒸气在空气中的分子扩散系数。解 计算48 c时CCl4蒸气在空气中的分子扩散系数,计算式为已知CC14液体密度1540 kg / m348c时CCl4的饱和蒸气压pA 37.6kPa总压 p 101.325kPa, T 273 48 321K开始 Z0 2cm ,终了 Z 3cmCCl4的蒸发时间1.556 104sCCl4的摩尔质量 M 154 kg/kmol摩尔气体常数 R 8.314 kvp(kmol K)已知数据代入计算式,得扩散系数D

14、0.0912cm2/s【5-12】用清水在吸收塔中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A,吸收塔某截面上,气相主体中溶质 A的分压为5kPa,液相中溶质 A的摩尔分数为。气膜传质系数kY 2.5 105kmol/(m2 s),液膜传质系数32kX 3.5 10 kmol/(m s)。气液平衡关系可用亨利定律表不,相平衡常数m 0.7。总压为 101.325kPa。试求:(1)气相总传质系数Ky ,并分析吸收过程是气膜控制还是液膜控制;(2)试求吸收塔该截面上溶质A的传质速率Na。解(1)气相总传质系数Ky气膜阻力1/ kY 4 104(m2s) / kmol ,液膜阻为2 ,2m/kx 2 10 (m s) /

15、 kmol 。气膜阻力与总阻力的比值为1/ kY1/Ky44 1044.02 100.995 ,为气膜控制。(2)传质速率Na【5-13 根据Papy,Pipy 及Cacx, c试将传质速率方程NakG(PAPi) kL CiCa 变换成Naky y ykx X x的形式。ky与kG、kx与kL有何关系。解 NakG PaPikG py pyi =pkG y yiky y式中kypkG式中kx ckL吸收塔的计算【5-14】从矿石焙烧炉送出的气体含体积分数为9%的SQ ,其余视为惰性气体。冷却后送入吸收塔,用水吸收其中所含SQ的95%。吸收塔的操作温度为 30 C,压力为100kPa,每小时处

16、理的炉气量为1000m3(30C、100kPa时的体积流量),所用液-气比为最小值的倍。求每小时的用水量和 出塔时水溶液组成。平衡关系数据为、j 一 I1披相中SQ溶解度/kg SQ100kg(H 2O)气相中SQ平衡分压/kPa从平衡数据内插,得液相平衡溶解度kgSQ 0868100kgH2O换算为摩尔比*Xi0.868/64100/182.44 103最小液-气比LG minY丫2*X1X20.0989 0.0049538.50.00244解最小液一-比L丫 ”的计算GminX1X2吸收剂为水,X20,总压 p 100kPa原料气中SQ分压Pso,py1 100 0 09 9kPa用水量计

17、算已知炉气流量1000m3/h (30C ,100kPa)标准状态下理想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 m3/kmol(273.15K,101.325kPa)炉气的摩尔流量为惰性气体流量G 39.71 009 36.1kmol/h吸收用水量 L 46.2 36.1 1668kmol/h出塔水溶液的组成【5-15】在一吸收塔中,用清水在总压0.1MPa、温度20c条件下吸收混合气体中的CO2,将其组成从2%降至 (摩尔分数)。20c时CO2水溶液的亨利系数 E 144MPa。吸收剂用量为最小 用量的倍。试求:(1)液-气比L/G及溶液出口组成 X1。(2)试求总压改为1MPa时的L/G及Xi。解 (1

18、)总压 p 0.1MPaHL/GMX1(2)总压 p 1MPa 时的 L/G及Xi从上述计算结果可知,总压从增大到1MPa,溶液出口组成从1.18 10 5增加到1.18 10 4。【5-16】用煤油从苯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中回收苯,要求回收 99%。入塔的混合气中含苯2%(摩尔分数);入塔的煤油中含苯 % (摩尔分数)。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倍,操作温度为50C,压力为100kPa,相平衡关系为Y* 0.36X ,气相总传质系数 Ga 0.015kmoJ(m3 s)。入塔混合气单位塔截面上的摩尔流量为 0.015kmol/(m2 s)。试求填料塔的填料层高度,气相总传质单元数用对数平 均推动力法

19、及吸收因数法的计算式计算。解(1)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 H 0G计算G'入塔混合气的流重一=0.015 kmol/(m s)Q惰性气体流量G色 1 y10015 1 0020.0147kmol/(m2 s)Q Q(2)气相总传质单元数Hog计算Y Jy "2 00204 ,回收率 0 99 1 y1 0.98吸收因数法计算 Nog对数平均推动力法计算 Nog(3)填料层高度Z计算【5-17】混合气含 CO2体积分数为10%,其余为空气。在 30C、2MPa下用水吸收,使 CO2 的体积分数降到%,水溶液出口组成 Xi 6 10 4 (摩尔比)。混合气体处理量为2240m3 /h

20、 (按标准状态,273.15K, 101325Pa ),塔径为1.5m。亨利系数E 188MPa ,液相体积总传质系数33Kl a 50kmol,(m h kmol / m )。试求每小时用水重及填料塔的填料层图度。解(1)用水量计算0.10,00534y1 0.1, Y1 0.111, 丫2 0.005" 5.03 10 , Xi 6 10 , X2 00.90.995混合气流量 G 2240 100kmol/ h22.4惰性气体流量G G' 1 y1100 1 0.1 90kmol/h用水量G(Y1 丫2)X1 X290(0.111 0.00503)6 10441.59

21、10 kmol / h(2)填料层高度Z计算水溶液的总浓度3c s/Ms 995.7/18 55.3kmol / m体积传质系数KX a cK La一 一 355.3 50 2765 kmol /(m h)液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 OLLKx aQX_ 41 59 10_ 22765 - (1.5)对数平均推动力法计算nol气液相平衡常数m - 188 94P 2液相总传质单元数吸收因数法计算NOL填料层高度Z HOL Nol 3.26 2.73 8.9m【5-18】气体混合物中溶质的组成Y 0.02 (摩尔比),要在吸收塔中用吸收剂回收。气液相平衡关系为Y* 1.0X 。(1)试求下列3种情况下

22、的液相出口组成X1与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og (利用教材中图5-23),并迸行比较,用推动力分析Nog的改变。3种情况的溶质回收率均为99%。入塔液体为纯吸收剂,液-气比L/G 2.0;入塔液体为纯吸收剂,液-气比L/G 1.2;入塔液体中含溶质的组成X2 0.0001 (摩尔比),液-气比IZG 1.2。(2)入塔液体为纯吸U剂,最小液-气比(L/G)min0.8,溶质的回收率最大可达多少?解(1)求X1与Nog回收率 0.99, 丫 0.02,相平衡常数 m=1 X2 0, L/G 2, L/mG 27.8遮鬻”0.01查图5-23 得必 X20, L/G 1.2, iy mG 1.2丫2

23、mX2YmX20.01 查图 5-23,得 Nog 170.0001,iy G 1.2,L7 mG 1.2查图 5-23,得 Nog21计算结果比较:与比较,X2相同,L/G减小时,操作线斜率减小,向平衡线靠近,推动力减小。为达到定的溶质回收率要求(即达到一定的丫2要求),Nog需要增大,同时Xi也增大了。与比较,L/G相同,使X2增大,即操作线斜率相同,操作线向平衡线平行靠近,使推动 力减小,Nog增大,同时 Xi也增大了。(2) X2 0, ( L/G)min 0.8 , (L/G)min 0.8m当液体出口组成 Xi与气体进口组成达平衡时,溶质的回收率为最大,即 Xi* YZm由物料衡算

24、得(L)min丫1丫2Y丫2Y丫2*X1X2上 mX 2Ym回收率丫1丫2L0 8 .L/Gmin0 8 .丫1mGm溶质的回收率最大可达80%。【5-19】某厂有一填料塔,直径 880mm,填料层高6m,所用填料为50mm瓷拉西环,乱堆。每小时处理2000m3混合气(体积按25c与101.33kPa计),其中含丙酮摩尔分数为5%。用清水作吸收剂。塔顶送出的废气含丙酮摩尔分数为%。塔底送出来的溶液,lkg含丙酮61.2g。根据上述测试数据计算气相体积总传质系数Aa。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 Y* 2.0X。上述情况下,每小时可回收多少千克丙酮?若把填料层加高3m,可以多回收多少丙酮?解(1)计算

25、体积总传质系数 KYa先从已知数据求N0G相平衡常数m 2塔底排出的水溶液,每1000g含丙酮61.2g丙酮的摩尔质量为58kg / kmol传质单元数Nog支上一,YmY 丫1丫2 丫2*Nog也可用吸收因数法计算从教材图5-23查得Nog 8或用计算式求出N0GmG 0.81L 2.47已知填料层高度Z 6m,计算H0G 6 0.75 0GNog8再从式 H 0G 计算Ky aKYa Q惰性气体流量 G 2000 (1 0.05) 2000 0.95 m>h (20 C,101.33kPa)理想气体在273K、101.325kPa时的摩尔体积为 22.4 m3 / kmol在298K

26、、101.325kPa下的摩尔体积为塔截面积Q _D; _ 0.88 2 0.608m24 T 4体积总传质系数(2)每小时丙酮回收量为(3)填料层加高3m, Z 6 39m, Hog 0.75NogHog0.7512,mG1.24从教材图5-23查得Y2 0023Y填料层Z 9m时,丙酮的回收量为多回收丙酮 3.99 3.88 0.11kmol/h也可以如下计算【5-20】有一填料吸收塔,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A,以逆流方式操作。进入塔底混合气中溶质A的摩尔分数为1%,溶质A的吸收率为90%。此时,水的流量为最小流量的倍。平衡线的斜率m=k试求:(1)气相总传质单元数 Nog; (2)若想

27、使混合气中溶质 A的吸收率为95%,仍用原 塔操作,且假设不存在液泛,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og不受液体流量变化的影响。此时,可调节什么变量,简便而有效地完成任务?试计算该变量改变的百分数。解已知 11 。01,08 m 1, X2 0(1)计算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 og(2)要想使吸收率从90%提高到95%,可增大吸收剂用量填料层高度Z Hog Nog对于已有的填料塔,其填料层高度已定,吸收剂用量改变不会改变Hog。因此,Nog不会改变,仍为 Nog 4.64。_ _ _ 4新工况下,Y'2 1丫 1 0 950 0101 5.05 10用 Nog 4.64 与 Y 2 m4 0.05,

28、从图 523 查得 Y mX2为了使吸收率从90%提高到95%, L/G需要从增加到,增加的百分数为【5-21某填料吸收塔的填料层高度已定,用清水吸收烟道气中的CO2, CO2的组成为 (摩尔比),余下气体为惰性气体,液一气比为180,吸收率为95%。操作温度为30 C,总压为2MPa。CO2水溶液的亨利系数由教材中表5-1查取。试计算下列3种情况的溶质吸收率 、吸收液(塔底排出液体)组成 Xi、塔内平均传质推动力K ,并与原有情况进行比较:(1)吸收剂由清水改为组成为(摩尔比)的CO2水溶液;(2)吸收剂仍为清水,操作温度从30c改为20C; (3)吸收剂为清水,180 增力口至ij 200

29、。温度为30 Co由于吸收剂用量的增加,使液-气比从解总压 p 2MPa, Yi 0.1(1) X2 0 改为 X'2 0.0001新工况的Y'2计算此时,H OGKYaQ不会改变,因填料层高度为一定值,所以NogZ-不变。H OG原工况Nog1-ln mGLmGYmX2TY2 mX2mG匚新工况N 'og因NogN'og ,故1 ln mG 匚mX2mG Y mX'2L Y'2 mX '2mGLY2mX2mX '2mX'2查得30c时CO2水溶液的E188MPa0.861吸收液组成计算已知L/G 180原工况Xi0 1

30、0 005X2.一 0 0.000528180新工况X '1GYY'2L0.1 0.0139X '2 0.0001 0.000578180将上述数据代入式(a)解得新工况的吸收率'1 Y'2/Y 1 0 0139/0.1平均传质推动力的计算方法按原工况计算N 0GmG L94/180 0.5222原工况YmY YNog0.10.005-0.01964.84新工况N'ogNOG4.84Y'mYi Y'2N'og0 1 0 0139-二 0.01784.84方法原工况YimX10 1 94 0 000528 0 05037 .

31、新工况YiYimX9 0 1 942.0 000578 0 04567.从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当吸收剂组成由X20增加到x10.0001 时,传质推动力由Ym Q 0196降为Ym0.0178溶质吸收率由 0.95降为0.861吸收液组成由Xi 0.000528增至X1 0.000578对现有吸收塔,吸收剂入塔组成增大,使传质推动力降低,而导致溶质吸收率下降。如果不需要计算平均传质推动力的数值,而只需对比,则可如下计算。Nog Nog(2)X2 0,操作温度从30c改为20c查得20c时CO2水溶液的E 144 MPa新工况的Y2计算mGL72 0.4180原工况Nog4.84(前面已计算)

32、新工况Nog1n 1mGY mX2LY mX2mGLN ogNog4.84新工况的吸收率1 0.00336 /0.10 966吸收液组成计算原工况 X10.000528(前面已计算)新工况 x10.1 0.00336X 2 01800.000536平均传质推动力计算原工况YmY %Nog0 1 0 005、,“0.0196 (前面已计算)4.84因 NogNog4.84新工况Y1 丫2Nog0 1 0 00336.0 02 .4 84m减小),传质从上述计算结果可知,对现有吸收塔,当操作温度降低,平衡线斜率减小(即 推动力增大,导致溶质的吸收率增大。X2原工况0 ,温度 30 C, m=94L

33、/G180 mG/L 94/180 0.522新工况L/G200 mG/L 94/2000. 47新工况的丫2计算原工况Nog4.84 (前面已计算)新工况Nog1. mGTln 1 -1 mGLLY mx2mG% mX2L因 Nog Nog 4.84解得Y2 0.00423新工况的吸收率'1 丫/丫1 1 0.00423/0.1 0.958吸收液组成计算原工况 X10.000528(前已计算)新工况 x1G、,(Y1Y2)X20 1 0 00423 0 0.000479200平均传质推动力计算原工况YmY-NOG0 1 0 005.484.0.0196(前已计算)新工况 NogNoG

34、4.84从上述计算结果可知, 对现有吸收塔,当吸收剂用量增加,操作线斜率增大,传质推动力增大,导致溶质的吸收率增大。【5-22】有一逆流操作的吸收塔,其塔径及填料层高度各为一定值,用清水吸收某混合气体中的溶质。若混合气体流量G,吸收剂清水流量L及操作温度与压力分别保持不变,而使进口混合气体中的溶质组成 Yi增大。试问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og、混合气出口组成Y2、吸收液组成X i及溶质的吸收率Y将如何变化?并画出操作示意图。填料层高度Z已定,且气象总传质单元高度H OGKYa Q不变,故NogZ 一 不变。 H OG物系一定,操作温度及压力不变,故气液相平衡常数m一定,且G及L不变,故L/Gm一定

35、。因Nog与L/Gm各为一定值,从教材中Nog的计算式(5-76)或图5-23可知丫2 叽 为一定值。且Y mX2吸收剂为清水,故 X2=0,则Y2为一定值。即随着 Y1的增大,Y2按一定比例增大。如习题 5-22附Y图所示,气相进口组成由 丫1增大到丫1,则气相出口组成由 Y2增大到丫2.操作线斜率L/G不变,因Yi增大到¥ ,附图中的操作线由 TB线平行上移为T B线。T B线与水平的等 Y'线交垫木It坐标X;为新条件下的液相出口组成。即吸收液组成由X1增大到X;。由第问的分析结果可知定值,故吸收率 1 -不变。Y习题5-22附图解吸塔计算【5-23】由某种碳氢化合物(

36、摩尔质量为113 kg/kmol)与另一种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摩尔质量为135kg/kmol)组成的溶液,其中碳氢化合物占8% (质量分数)。要在100 C、101, 325kPa (绝对压力)下,用过热水蒸气进行解吸,使溶液中碳氢化合物残留% (质量分数)以内,水蒸气用量为最小用量的 2倍。气液相平衡常数 m=, 填料塔的液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Ol= 0 ,5m。试求解吸塔的填料层高度。X1X2min 丫Y2传质系数计算和吸收剂部分循环习题5-23附图【5-24】现一逆流吸收填料塔,填料层高度为 8m,用流量为100kmol/ ( m2 h)的清水吸收空气混合气体中某溶质,混合气体流量为600Nm3/ (itf h),入塔气体中含溶质(摩尔分数,下同)实验测得出塔气体中溶质的吸收率为95%。已知操作条件下的气液相平衡关系为丫=。设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1)计算该填料的气相总体积传质系数;(2)吸收过程中,将吸收后吸收液的50%送入解吸塔解吸后循环使用,解吸后的液体含氨,若维持进吸收塔总液体量不变,计算纯水和解吸后液体混合后从塔顶加入情况下,出塔气体 中溶质的摩尔分数。y10.05(1)丫1 0.05261-Y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