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 嘉定区清水路小学 汤燕菁一、教材分析 歌声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上教版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它记叙了一个感人的故事1920 年的一个夜晚,一艘轮船不幸在海上触礁了。眼看大海就要无情地吞噬着人们的生命。一个小姑娘用自己的歌声给大家增添了勇气和力量,救了大家。这篇课文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通过“歌声”这条主线,以及马金纳和其他落水者在听到歌声前后的心理变化这条副线,小姑娘坚强乐观的精神跃然纸上,深深打动着每一个人。 这也是一篇渗透着生命教育的文章,小姑娘坚强乐观的品质给我们增添了无形的精神力量,鼓励我们要乐观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二、学情分析对于两年级的学生而言,已经基本具备

2、自学字词的能力,大部分学生能熟练地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能运用偏旁部首、汉字结构及笔画笔顺独立分析字形。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以学生独立识字为主,教师适当加以点拨。在阅读方面,大多数学生能够借助拼音朗读课文,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逐步养成静心圈划的阅读习惯。通过抓住文中的一些重要词语、句子理解课文内容。但是,对于从未亲身体会过“沉船灾难”的他们来说,怎么引导他们领会在茫茫大海中,小姑娘的歌声对于遇难者的重要意义呢?对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认识本课“拼、扎、隐、抹、脆、昂”等生字;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抹”。2、 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筋

3、疲力尽”、“绝望”、“隐隐约约”、“断断续续”等词语的意思。积累描写歌声的词语。过程与方法:1、找出描写歌声的词语,感受小姑娘的坚强乐观的精神。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是小姑娘的歌声给人们增添了勇气和力量,是歌声救了大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会是小姑娘的歌声给人们增添了勇气和力量,是歌声救了大家。2、 感受小姑娘坚强乐观的精神。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体会是小姑娘的歌声给人们增添了勇气和力量,是歌声救了大家。2、感受小姑娘坚强乐观的精神。五、教学过程一、配乐介绍,出示课题1、师介绍:一个漆黑的夜晚,一艘轮船不幸在海上触礁沉没了,人们顿时落入冰冷的海水之中。海面上,人们的呼喊声和海水的

4、咆哮声响成了一片,眼看着大海就要无情地吞噬着大家的生命。遇难者的命运到底会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歌声的故事。(配乐)2、出示课题:19、歌声(齐读课题)(说明:通过教师的叙述和音乐的渲染,为学生创设了文本中的情境。教师在介绍中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探究落水者命运的欲望。)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完成填空出示自学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试着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1920年的一个夜晚,一艘轮船不幸 。船沉了,正当落水的人在海里 时,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 的歌声。一个小女孩用自己 、 的歌声给人们增添了力量,救了大家。2、学生交流完成填

5、空3、生齐读填空(说明:从整体入手,以填空的形式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培养学生阅读的概括能力。)三、创设情境,体会歌声(一)学习第1节,体会落水者的绝望1、师过渡:1920年的一个夜晚,马金纳乘坐的轮船不幸在海上触礁了。2、师引读:船沉了,(落水的人拼命地挣扎,等待着救生船。)出示:船沉了,落水的人拼命地挣扎,等待着救生船。(1)齐读这句句子。(2)播放录像(感受人们拼命挣扎的画面。)学习生字“拼”、“扎”。(“扎”:多音字)理解“拼命”、“挣扎”(3)指导朗读,感受人们落水后的不幸。(指名读,齐读)(说明: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了“拼命”和“挣扎”这两个词语,将抽象的知

6、识具体化、形象化,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会落水者的不幸。) 3、师生对话,理解马金纳的绝望(师:马金纳也和大家一样,对生命充满了渴望。此时,他最希望看到的是救生船。10分钟过去了,救生船没有来,20分钟过去了,救生船还是没有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救生船始终没有出现。此时的马金纳已经筋疲力尽,他的内心感到非常绝望。)(1)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筋疲力尽”。(2)理解“绝望”。4、指导朗读,感受马金纳的绝望。(指名读,赛读,齐读)5、师:此时,马金纳心里会怎么想呢?想象说话:马金纳绝望了,他心想: 。(生交流,教师适当点拨。)(二)学习第2、3小节,感悟歌声的力量1、师过渡:

7、就在马金纳感到绝望的时候,他听到了什么?出示:突然,远处的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1)这是怎样的歌声,自己读读句子,找出描写歌声的词语。(2)生交流(隐隐约约、断断续续)(3)学习生字“隐”(4)理解“隐隐约约”、“断断续续”。2、师:学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这是谁在唱歌?为什么歌声是断断续续的?)3、自读第3小节,找出相关语句。交流出示: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1)自己高声读读这句话,圈出描写小姑娘动作的词。(冒、抹、唱)(2)体会动词的含义,学习生字“抹”(指导书写:注意“抹”字右半部分第一横比第二横长。)(3)通过朗读强化两个

8、“又”字的学习,理解歌声断断续续的原因,感受小姑娘的坚强。(说明:抓住句中的两个“又”字,通过三次层层递进的情境创设朗读,理解歌声断断续续的原因,引导学生体会小姑娘在大风大浪中仍然高声歌唱,感悟她坚强勇敢的品质。)4、师:马金纳听到小姑娘的歌声后,他想些什么?想象说话:听到断断续续的歌声,马金纳心想 。5、师:听到歌声后的马金纳是如何表现的?出示:马金纳顿时觉得浑身有了力量,拼命朝着歌声游去。出示马金纳听到歌声前后的句子,对比朗读,感受歌声的力量。马金纳绝望了,他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游了。马金纳顿时觉得浑身有了力量,拼命朝着歌声游去。(男女生对比读,体会听到歌声前后截然不同的表现。)6、师:为什么

9、马金纳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生交流:歌声的力量)(说明:通过对比朗读,让学生体会马金纳听到歌声前后迥然不同的心理变化,感悟小姑娘的歌声给人们带来的无形的力量。)7、师:其他遇难者听到歌声后,也有了希望,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四人小组交流,注意提示语)想象说话:一位妇女激动地说:“ ”;一个小男孩大叫:“ ”;一位快要冻僵的老人哆哆嗦嗦地说:“ ”(说明:加强说话练习,增加练笔机会,是二年级教学中应当加以重视的。通过这道说话训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歌声的力量。并且抓住这三个人物不同的个性特征进行情境说话,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8、师引读: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远处的人们像马

10、金纳一样聚拢过来了。9、师:对呀,小姑娘好像就是在用她的歌声告诉人们不要放弃,她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生交流:勇敢、坚强、乐观)10、师引读最后一节,理解“歌声救人”的原因。四、拓展训练,总结全文1、人们终于获救了,假如你就是船上的一个人,回到家后会对你的亲人说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们根据老师的板书来说一说这个故事。(说明: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还不能独立整合课文内容。借助教师的板书提示,对课文进行复述,不仅再次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也为学生创设了语言实践的机会,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2、师总结:歌声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愉悦的心情,还可以给我们带来安慰、勇气和力量。小朋友们,希望你们永远

11、记得这样的歌声,像小姑娘一样乐观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板书: 19、歌声 隐隐约约、断断续续绝望 希望 清脆、激昂 (筋疲力尽) (勇气和力量)六、教学反思(一)教学理念1、以读为本促感情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最有用的活动,学生只要把课文读透,课文中的知、情、意、景等,自然会明白。2、 运用媒体破难点 教学媒体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更快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3、 民主氛围激兴趣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促使

12、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只有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才会才思敏捷,也才敢思、敢说、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二)反思成效1、创设情境,再现情节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种论述反映了情境教学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的画面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1、音乐渲染情境 在导入课题时,我在一段凄美的音乐中向学生们娓娓叙述

13、着海难的发生。通过音乐的渲染,孩子们跟随着我一起进入了那个扣人心弦的夜晚,遇难者的命运牵动着每一个学生的心。2、图画再现情境 “海难”对于孩子们来说毕竟是遥远的。在体会落水者拼命地挣扎一段时,我利用视频再现课文情境,把课文内容形象化,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置身于现场,体会当时遇难者的心情。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遇难者的呼叫声和海浪的咆哮声响成一片。看着人们在海水中拼命挣扎呼救时,孩子们一下子进入了那种生死攸关的场面,感到自己就在那个夜晚,就在那片波涛汹涌的海上,就是那个随时将会被汹涌的海浪吞噬的落水者,从而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们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人们拼命挣扎以求获得一线生机的企盼之情。3、语言

14、描述情境音乐渲染、图片呈现等都属于直观的情境创设,情境教学十分讲究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的结合。教师的语言渲染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着一定的导向性作用。在理解小姑娘的歌声为什么是断断续续的时候,我通过语言描绘情境的手段,引导学生进行了三次层层递进的朗读,感受小姑娘的坚强勇敢。通过教师语言的描述,情境更加鲜明地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学生们不由得对小姑娘的坚强与乐观发自内心地赞叹:“小姑娘,你在海浪中还能高声歌唱,真勇敢!”“小姑娘,你真坚强!” 2、多样朗读,体会情感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语文各个阶段的目标要求。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本课中,我通过自由读、指

15、名读、引读、对比读、反复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帮助学生品析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在感悟“落水者绝望”的这句话时,通过理解“筋疲力尽”和“绝望”这两个关键词语,我让学生自己试着读读这句话。有的学生将“筋疲力尽”和“再也没有力气”读得比较轻,因为马金纳此时已经精疲力竭,一点力气也没有了。有的学生抓住“绝望”,读出了马金纳对生命失去希望的情感。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是学生们在读中体会了遇难者的不幸和绝望。在体会马金纳听到歌声前后不同的反应时,我让学生进行了对比朗读。听到歌声前,马金纳是对生命失去了希望;听到歌声后,他是重燃了生命的希望。通过对这截然不同的心理进行多次朗读,学生们自然而然地感悟到歌声带给大家的

16、一种无形的力量,歌声的意义不言而喻了。在学习描写小姑娘唱歌的句子时,我抓住两个“又”字,通过引读让学生反复朗读。此时此刻这个和你们一般年纪的小姑娘自己筋疲力尽了,她再也没有力气游了,可是(她一次又一次地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海水冰冷刺骨,她在寒风中是瑟瑟发抖,可是(她一次又一次地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一个接着一个的海浪朝她打来,眼看她就要淹没在海水之中了,可是(她一次又一次地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三次朗读,学生的情感渐渐得到了升华,一次比一次感受深刻。3、品味字词,感悟品质 文章对那位用歌声救了大家的小姑

17、娘的描写只有一句话“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寥寥数语,却感人至深。我让学生圈出描写她动作的词语,通过对“冒、抹、唱”这三个动作的体会,进一步感受小姑娘的品质。“她从浪花中冒出头来”,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接着一个的浪头向她袭来,可是她却始终顽强地从浪花中站起来,多勇敢啊!海水打湿了她的眼睛,可是她只是轻轻“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仅仅是这三个动作,但是小姑娘那种坚强乐观的品质却跃然纸上。4、说话训练,启发想象创设说话训练,不仅可以弥补文本的空白点,帮助学生感悟文本,还能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本课中,我一共设计了四次说话练习。

18、第一次是在马金纳已经筋疲力尽,可是救生船迟迟没有到来时,我让学生说说“马金纳绝望了,他心想 。”旨在让学生体会当时马金纳的绝望之情。第二次说是当远处隐隐约约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时,“听到断断续续的歌声,马金纳心想 。”通过对马金纳前后心理变化的想象说话,学生们自然而然地体会到歌声的无形力量。第三次说是其他落水者听到歌声后,一位妇女激动地说:“ ”;一个小男孩大叫:“ ”;一位快要冻僵的老人哆哆嗦嗦地说:“ ” 这道题从是马金纳的心理活动拓展到其他落水者的语言描述,由点到面,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歌声的力量。第四次是在总结全文时,根据教师的板书对文本进行复述训练。帮助学生再次整合课文内容,也为学生创设

19、了语言实践的机会,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三)改进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首先,情境教学十分讲究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的结合。在情境出现时,教师伴以语言描绘,能够提高学生感知的效应,情境会更加鲜明。在学习落水者拼命地挣扎一段时,我仅仅通过媒体向学生再现了当时的场景。如果我结合视频向学生叙述当时的情境,同时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相信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想象说话题:其他遇难者听到歌声后,也鼓起了勇气,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想象说话:一位妇女激动地说:“ ”;一个小男孩大叫:“ ”;一位快要冻僵的老人哆哆嗦嗦地说:“ ”)这是一道想

20、象题,也是一道表演题。学生不仅要想象其他落水者的话语,同时在交流时也要表演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难度较大。学生在交流时,没有抓住三个人物的特点,而且三句想象说话内容重复,语言贫乏。我想,在学生讨论这道说话题前,我可以给学生适当地进行讲解。“激动”是这位妇女的心理表现,她当时一定很兴奋;“大叫”说明了当时小男孩的声音非常响亮;“哆哆嗦嗦”表明了老人在发抖,所以他的声音是颤抖的。如果当时我能够扶一扶学生,相信他们能够说得更好,表演得更完美。第三,在总结全文时,我再次回归整体,让学生根据板书复述课文的内容。部分学生能够根据我的提示整合课文内容,但是还有部分学生还不能独立完成。能够完成复述的学生也只是机械地利用板书中的重点词语,而忽略了故事的起因、情节、结果等要素。因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