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插班生的融入现状分析和教育对策的研究_第1页
3、插班生的融入现状分析和教育对策的研究_第2页
3、插班生的融入现状分析和教育对策的研究_第3页
3、插班生的融入现状分析和教育对策的研究_第4页
3、插班生的融入现状分析和教育对策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插班生的融入现状分析和教育对策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中国城乡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务市场、用人制度的开放,流 动人口这一群体队伍在不断壮大。 “民工潮”作为现代社会城市化进 程中不可避免的趋势,已渐渐为人们所接受。上世纪 90 年代后,第 二轮“城市移民” 呈现出新的发展动向,流动人口外出打工日渐出现 “家庭化”趋势。 青年一代流动人口向往大城市的教育,希望自己的 子女能够接受城市学校的正规教育, 因此更愿意将孩子带在身边, 其 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儿童占了很大的比例。 近年来, 随着我 区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口流动速度和流动范围日渐加大, 流动人口子 女的受教育问题也日渐突

2、出。 大批民工子女入读我校已是不可避免之 事。目前我校插班生已达 85%左右,而且每年的学生流动率已高达 35%左右,这些插班生大多来自中江、三台、隧宁、射洪等经济发展 较缓慢的贫困地区, 年龄大约在 612 岁之间,分插在各年段各班 级中。他们在文化背景、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许多 孩子小小年纪就随父母辗转四方、漂泊在外,有的多次中断学业,导 致了学生学习习惯不佳, 学习成绩较差。 而且地区教育的差异导致学 生的学业参差不齐, 有的孩子成绩较好, 而有的孩子却连最基本的知 识都没掌握。这种参差不齐的状况也给老师的教学和辅导带来了很大 的困难。这些插班生由于环境的变化,学习任务的增

3、加,教育要求的 提高,出现了一系列的学习不适应状况。然而,这些已成为我校生源 主力军的插班生能否尽快地融入我们的本土教育, 将直接关系到我校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学校整体教育的优化, 进而关系到我校办学的 发展趋势。因此,对插班生的融入现状分析和教育对策的研究已经成 了我校迫在眉睫的问题, 解决好这一问题对我校教育的发展将具有十 分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当前,“民工潮”作为我国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趋 势,已渐渐为人们所接受。 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已逐渐引起了社会 各界的关注,社会各部门对插班生的就学现状的研究开始热门起来, 但是经过我们上网调查了解, 发

4、现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关于插班生的生 活状况、心理健康、交际能力等方面的融入问题的研究,而关于插班 生融入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欠缺, 尤其是对插班生融入的现状分析和教 育对策的研究还缺乏系统的论述和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操作方法。 因 此,我们觉得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是极有现实意义的。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 ) 课题相关概念的界定 “插班生”主要指不是从小学一年年级起就在某一学校就读的。 而是在学段的中途因为种种原因而进入某一学校一个新集体生活的 学生。“融入是指一个学生从一个环境进入另一个环境,克服困难适 应新环境新集体。 (二)研究的内容 1、对插班生的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 (1)对插班生家

5、庭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2) 对插班生学习习惯的调查研究; (3) 对插班生学习能力的调查研究 ; 2、对插班生的融入教育对策的研究 (1) 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效配合的对策研究 ; (2) 对插班生尽快融入集体对策的研究 (三)研究的预期目标 1、通过对插班生的融入现状分析和教育对策的研究,改变他们 的学习行为,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2、通过对插班生的融入现状分析和教育对策的研究,最大程度 地帮助他们得到进步、 发展, 使他们能在日常的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喜 悦,树立学习的信心。 3、通过对插班生的融入现状分析和教育对策的研究,增强我校 教师对插班生教学的应变能力

6、, 提高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保证学校 整体教育的优化。 四、研究的操作措施及方法 (一)研究的操作措施 1、发挥好班主任作用,利用好班级阵地,让学生尽快融入班级 集体 (1)、热情欢迎,提高插班生对新集体的信任度 老师应摸准插班生的思想脉搏, 恰到好处地以欢迎仪式来消除其 心理消极因素,奠定其前进的基础。因此,在接到教务处的通知后, 就要考虑如何帮助插班生信任新集体, 抓住时机让其取得进步。 其实 这些学生不是一次转入的,而是陆陆续续进来的。作为班主任,我觉 得对班里的每位学生都有一份责任和义务。 所以,每当看到有新同学 加入时, 都会先作自我介绍, 然后让他们也向班级其他同学作自我介 绍,

7、 并让原有的学生欢迎他们的加入。 这样, 插班生看到的不是陌生 的、冰冷冷的眼神, 而是热情的、 亲切的目光, 在同学热烈的掌声中, 他感受到了新集体的温暖。于是,他们的犹豫、矛盾、抑制的心情就 会得到消除,并愉快地步入新集体之中,即使原先有抬不起头来、怕 被人嫌弃的消极心理,此时也会得到冰释,内心点燃起新的希望。 (2)、多加关心,帮助插班生早日走出孤独 当班里的局势“稳定”了之后,通过和班里学生的交谈,我发现 尽管他们同坐在一个教室,但心并不在一起。话语也少的可怜。根据 马斯洛的人的需要的金字塔结构理论, 自我实现需要出现在一个人对 爱和尊重的需要得到合理满足之后, 它位于最高需要的位置。

8、 心理学 家威廉姆斯也认为:“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对自己的关 怀。”因此,要增强插班生自我实现的信心,应先满足他对友谊、感 情的需要,使其充满活力,走出孤独。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毫不吝啬地将关爱、尊重,撒播到他们的 身上。记得有一次,班里一位插班生发烧了,我关切地慰问她并带她 出去看病。后来她再见到我就主动和我打招呼,而不是形同陌路。一 个赞许的眼神、一句热情的鼓励、一次和蔼的谈话,甚至是拍一下他 的肩膀之类亲切的动作, 都是体现老师关爱的形式。 老师善于运用这 些关爱的形式,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差距,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情谊, 使学生能将老师当作自己可信的贴心人。 (3)、热切期望,增

9、强插班生自我实现的信心 新的班级组成后, 我发现班里的各项情况都不太好, 以前我们班 周周都得流动红旗。 他们刚进来的几周再也没得过。 后来我就趁上课 时间明确的指出这个问题并批评了他们。 但效果并不明显, 反而自己 惹了一肚子气。 心理学上著名的皮革马利翁效应表明, 当教师对学生寄予诚挚的 期望时,这种积极的情绪会感染学生, 并使他们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 求,在行动上付出更多的努力,潜意识里靠近被期望的目标,从而产 生超强的效果。因此,对插班生多加以热切的期待,给他们一种被重 视的感觉, 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们可以利用他们在某些方面 有一定基础的优点, 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 并针对他

10、们还存在的差 距,在教育过程中捕捉各种机会向他们传递自己对他们的热切期望, 激励他们不断努力。他们内心必然会产生喜悦、乐观、奋发向上的积 极情绪,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做出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对 集体有益的事情。 这也就增强他们自我实现的信心, 满足自我实现的 需要。 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探讨, 我们把班干部进行了改选, 让原 班生和插班生相互制约,相互鼓励,相互学习,之后班里的纪律、卫 生、学习状况好很多,流动红旗也重新回到了班级。 (4)、拍张合影,见证成长 通常,我们只会在毕业时才合影留念。其实,当一对年轻人组成 了一个新的家庭时,往往会去拍张结婚照,预示着两人的幸福美满, 同舟共

11、济。 而我们希望我们的班级就像一个温暖的家, 学生们亲如兄 弟姐妹,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所以,每一个新学期开始后,每当一 个新的班级组成后, 我都会组织拍一张全家福。 这张全家福标志着新 生活的开始。孩子们会非常乐意地珍藏这张记录他们新起点的具有成 长意义的照片,也利于插班生很快的认识原班生,更快的融入班级。 等到毕业的时候,再把“开学照”与“毕业照”互相比较,那是多么 有意思啊! (5)、创造机会,培养插班生融入集体的热情 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活土。 有意识地为插班生创设参与集体活动的 机会,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能力,而且能增进他们和同学的关系,促 进他们尽快地自然地融入集体。苏霍姆林斯基说: “

12、世界上没有才能 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 爱好、才能等。在顺向发展的情况下,思维运动常常出现兴奋,这时 思路畅通,认识能力、求知欲望、学习追求、精神风貌都处于最佳状 态。”老师可以根据插班生的兴趣特长,推荐其在集体活动中崭露头 角,在同学们的肯定和表扬中,燃起其乐于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 现代教育家、 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提倡的“人人有事做, 事事 有人做”的班级管理方法, 有利于插班生能力的锻炼和体现,有利于 插班生作为集体一员积极融入集体, 是切实可行的。 安排插班生领早 读,和同学一起打扫卫生,把劳动任务细化,责任明确到人,在参与 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他们倾

13、注了自己情感和心血, 培养了插班生融入集 体的热情, 这使他们能消除后入者的感觉, 很快把自己当作这个集体 的一员。 作为老师,还要在插班生做了好事、有了进步、受到表扬时及时 向家长报喜, 让家长了解到孩子的新老师对他的积极肯定的评价, 从 而跟自己孩子一样产生一种积极情绪, 愿意重新审视自己的孩子, 积 极配合老师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2、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插班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差, 特别是从民工子弟学校转学过来或 从老家刚出来的插班生身上体现较为突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自觉学习的动力不足。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多设计一些符合 大多数插班生实际的学习活动, 以最大程度地吸引插班生

14、的参与, 逐 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树立他们对于学习进步的自信心, 从而培 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逐步使他们养成较为良好的学习习惯。 3、加强家校互动沟通 插班生的家长因忙于打工赚钱,对子女的学习和成长无暇顾及, 因此,求得家长的支持对插班生在学习和社会中的适应都至关重要。 通过学校和教师的努力, 争取得到插班生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并 得到明显的改善。通过举办“家长学校” ,家长的来访,教师的家访, 家长会等活动,使家长认识到 家庭教育和良好的教育方法对于他们 子女成长的重要性,让插班生在家中也能有相对较好的家庭教育。 4、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学校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表彰插班生学生中优秀

15、的学生, 鼓励 教师在插班生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多出成绩。 由于插班生学生在学习上 与当地学生的差距, 学校制定了相应的插班生学生学习成绩的奖励标 准,通过发放奖学金或奖品表彰优秀学生的手段促进插班生在各个方 面不断取得进步。 5、激发良好的学习行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的高期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 已经成为共识。 在进行插班生学生班的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激活学生 的学习兴趣, 对学生进行不断的鼓励和肯定, 以使他们能保持较高的 学习热情。同时, 对插班生学生的良好行为给予及时的肯定,相信插 班生学生在行为上能与当地学生做得一样甚至更好, 从而为他们树立 个人的良好形象建立起心理基础。

16、 在教学中采用小步走的策略, 放慢 教学的节奏,使他们能觉得更好,从而缩小他们与本地班的学业成绩。 6、自我教育,激发个人的上进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用学生身边的榜样教育学生, 用自强不息 的事例激发学生。让他们在榜样的学习中学会自我教育,同时学校、 教师、家长要共同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 从而不断改善他们的行为 方式和行为习惯, 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并促使他们为自己的理想而 奋斗。 (二)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走访调查等 ),对目前学校插 班生学习融入现状进行调查。 2、分析研究法:对调查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并做总结 3、行动研究法:边实验边研究边感受边总结。

17、4、实验总结法:对研究的量表进行分析之前,经常性地作好小 结、记录、研究后期参考有关材料与数据作全面总结。 五、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我校的插班生越来越多,他们已经成为我校生源的“主力军” 。 这些插班生来自不同的地方,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不同。大部分插班 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 学习环境与本地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因而 出现了一系列的学习不适应状况。 而且由于地区教育的差异导致插班 生的学业参差不齐, 有的孩子成绩较好, 而有的孩子却连最基本的知 识都没掌握。这种参差不齐的状况也给老师的教学和辅导带来了很大 的困难。因此, 对插班生的融入现状分析和教育对策的研究,对我校 今

18、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我们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 有必要对此 进行研究。 2、研究的成果: 近年来, 通过对插班生的融入教育实践和调查研究, 我们已经对 这些学生的行为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有了相当的认识。 根据我们的调查和研究, 我们觉得插班生学生具有如下一些主要 特征。 (1) 可塑性大 由于地区教育的差异, 他们的基础从诸方面来看都较本地学生有 一定差异,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有着比本地学生更大的可塑性。 (2) 求知欲强 由于他们父母的打工经历, 使他们能比本地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学 有所长的重要性,更注重学以致用,故往往表现出更大的求知欲。 (3) 表现欲强 由于生活条件、 知识基础等各方面不如本地学生, 插班生想要取 得他人的好感, 必须在学校中表现得较为突出, 所以比本地学生有更 强烈的表现欲望。 这在师生问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他们见到老师往 往都会羞答答的问好。 (4) 学习意志不够 由于插班生的家长没有时间来管理他们的学习、 生活,故他们的 意志力主要靠个人的自我控制, 这就造成了部分插班生学生学习意志 不够的问题。 (5) 有多重性格 插班生生活环境较为复杂, 为了适应这种环境, 他们往往具有多 重性格。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