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安装与焊接工艺规范_第1页
电子元器件安装与焊接工艺规范_第2页
电子元器件安装与焊接工艺规范_第3页
电子元器件安装与焊接工艺规范_第4页
电子元器件安装与焊接工艺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电子元器件安装与焊接工艺规范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电子元器件安装与焊接工艺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设备电气盒制作过程中手工焊接技术要求、工艺方法和质量检验要求。2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有关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后的任何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都不适用于本规范, 但提倡使用本规 范的各方探讨试用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凡未注日期或版次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HB 7262.1-1995 航空产品电装工艺电子元器的安装HB 7262.2-1995

2、 航空产品电装工艺电子元器的焊接QJ 3117-1999 航天电子电气产品手工焊接工艺技术要求IPC-A-610E-2010 电子组件的可接收性3技术要求与质量保证3.1 一般要求,及时清除杂物(如污、油脂、导线头、绝缘体碎屑等)工作区域不得洒水。3.2 安装前准备,并放在适当位置,以便使用;,无油脂,按下列要求检查工具:切割工具刃口锋利,能切出整齐的切口;绝缘层和屏蔽剥离工具功能良好。,在安装前均应进行清洗除油,并防止已除过的零件再次糟受污染。4元器件在印制板上安装4.1 元器件准备4.1.1 安装前操作人员应按产品工艺文件检查待装的各种元器件、零件及印制板的外观质 量。4.1.2 元器件引

3、线按下列要求进行了清洁处理:a、用织物清线器轻轻地擦拭引线,除去引线上的氧化层。有镀层的引线不用织物清 线器处理;b、清洁后的引线不能用裸手触摸;c、用照明(CDD放大镜检验元器件引线清洁质量。4.2 元器件成型注意事项a、成型工具必须表面光滑,夹口平整圆滑,以免损伤元器件;b、成型时,不应使元器件本体产生破裂,密封损坏或开裂,也不应使引线与元器件 内部连接断开;c、当弯曲或切割引线时,应固定住元器件引线根部,防止产生轴向应力,损坏引线根部或元器件内部连接;d、应尽量对称成型,在同一点上只能弯曲一次;e、元器件成型方向应使元器件装在印制板上后标记明显可见;f、不允许用接长元器件引线的办法进行成

4、型;g、不得弯曲继电器、插头座等元器件的引线。4.3元器件成型要求4.3.1 轴向引线元器件引线弯曲部分不能延长到元器件本体或引线根部,弯曲半径应大于引线厚度或引线直径;见图1 :图1轴向引线元器件引脚折弯要求水平安装的元器件应有应力释放措施,每个释放弯头半径 R至少为0.75mm,但不得小于引线直径。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1.1.2 径向引线元器件反向安装径向引线元器件成型要求见图3:图3径向引线元器件弯角要求1.1.3 扁平封装元器件引线成型时就有防震或防应力的专门工具保护引线和壳体封接;用工具挪动扁平组件时,只允许金属工具与外壳接触;装配扁平组件时,

5、工作台面上应垫有弹性材料。1.1.4 用圆嘴钳弯曲元器件引线的方法如下:a、将成型工具夹持住元器件终端封接处到弯曲起点之间的一点上;b、逐渐弯曲元器件引线。图4A4.4 元器件在印制板上安装的一般要求V4.4.1 按装配工序,将盛开好的元器件由小至佟如:安装,先安装一般元器件最后再安装 电敏感元器件。4.4.2 当具有金属外壳的元器件需要跨接印制明件经采取良好的绝缘措施。4.4.3 安装元器件时,不应使元器件阻挡金属二4.4.4 质量较重的元器件应平贴在印制板上心心卜碰用胶粘接。4.5 元器件在印制板上的安装形式ZjLj4.5.1 贴板安装I tTj元器件与印制板安装间隙小于1mm当元器件为金

6、属外壳面安装面又有印制导线时,应加绝缘衬垫或绝缘管套,翅励喝错考曲无有件引线图5贴板安装要求4.5.2 悬空安装元器件与印制安装距离一般为35mm如图6。该形式适用发热元器件的安装。图6悬空安装要求4.5.3 垂直安装元器件轴线相对于印制板平面的夹角为90。± 10。,见图7。该形式适用于安装密度高的印制板俣不适用于较重的细引线的元器件。图7元器件垂直安装要求4.5.4 支架固定安装用金属支架将元器件固定在印制板上见图8:图8元器件支架安装要求4.5.5 粘接和绑扎安装对防震要求较高的元器件,巾板安装后,可用粘合剂将元器件与印制板粘接在一起,也可以用绵丝绑扎在印制板上,见图9:图9元

7、器件绑线安装要求4.5.6 反向埋头安装反向埋头安装形式见图 10:图10元器件反向埋头安装要求4.5.7 接线端子和空心挪钉的安装既不转不轴向移动,没有4.5.7.1 接线端子和空心挪钉的奥如下:a、安装接线端子和空,磔曲喊弓蚓蹑指: 缺损或印制板基材脱落现象;b、接线端子杆不得打孔、切口、切缝和其它间断点,以免焊料和焊剂漏入孔内;c、娜接后的接线端子或空心挪钉不得有切口、切缝和其它间断点,挪接事,挪接面周围的豁口或裂缝小于 90角分开,且延伸不超过挪接面时,允许有三个弧状豁口或裂缝;d、接线端子应垂直安装于印制板,倾斜角应不大于5°。4.5.7.2 按下列步骤安装接线端子和空心挪

8、钉:a、将印制板置于夹具上,将清洁的接线端子或空心挪钉从印制板的元件面插入相应 的孔内,将印制板翻转,翻转时,接线端子或空心挪钉应紧靠住底板;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b、用挪接器(挪压工装)接线端子或空心挪钉娜接到印制板上,应控制好压力。4.6 焊接面上元器件引线处理4.6.1 弯 曲元器件引线焊接面上元器件引线可采用全弯曲、部分弯曲和直插式。a、全弯曲引线:引线弯曲后,引线端与印制板垂线的夹角在75。90。之间;b、部分弯曲:引线弯曲后,引线端与印制板垂线的夹角在15。75。之间,见下图,引线伸出长度为 0.5mm- 1.5mmc、直插引线:引线端与印制

9、板垂线的夹角在0。15。之间,见图11,引线伸出长度为 0.5mm- 1.5mm=图 11 焊接面元器件引脚处理要求全弯曲引线一般要求:a、 引线弯曲部分的长底不得短于焊盘最大尺寸的一半或0.8mm, 但不大于焊盘的直径(或长度);b、向印制导线方向弯曲引线;c、引线全弯曲后与印制板平面允许的最大回弹角为15。;d、引线弯曲后相邻元器件的间隙不小于0.4mm;e、不许弯曲硬引线继电器、电连接器插针或工艺文件规定的其它元器件引线。1.1.2 切 割引线用切割器切除引线,不许损坏印制制导线;不许切割直插式集成电路、硬引线继电器插针或工艺文件规定的其它元器件引线。1.1.3 固 定引线 用玻璃纤维焊

10、接工具压倒已切割过的引线。4.7 各类元器件在印制板上的安装4.7.1 轴 向引线元器件安装a、轴向引线元器件应按工艺文件规定进行近似平行安装;b、将引线穿过通孔,弯曲并焊到印制板的焊盘上。弯曲部分应满足要求。4.7.2 径 向引线元器件安装4.7.2.1 金属壳封装的元器件反向埋头安装要求见4.7.2.2 伸出引线的基面应平行于印制板的表面,且有一定的间隙。4.7.2.3 引线应从元器件的基点平直地延长,引线的弯头不应延伸到元件的本体或焊点处。4.7.2.4 当元器件每根引线承重小于3.5g 时,元器件可不加支撑面独立安装,此时,元器件的基面和印制板表面间距为1.3mm2.5mmb基准面应平

11、行印制板表面,倾斜角在 10 度以内 。4.7.2.5 当元器件每根引线承重大于3.5g 时,元器件基面将平行于印制板表面安装,元器件应以下列方式加支撑:a、元器件本身所具备的弱性支脚或支座,与元器件形成一个整体与底板相接;b、采用弹性或非弹性带脚支架装置,支座不堵塞金属化孔,也不与印制板上的元器 件内连;c、当弹性支座或非弹性带脚支座的元器件安装到印制板时,元器件每个支脚都应与 印制板相连,支脚的最小高度为0.25mm,当使用一个分离式弹性支座或分离式弹性无脚支座时,元器件基面与印制板表面平行安装的要求,使用非弹性支座连接元器件基面并平行安装于印制板表面时,则基面应与支座完全接触,支脚应与印

12、 制板完全接触。4.7.2.6 侧面或端部安装的元器件应与印制板粘接或固定住,以防因冲击或震动而松动。4.7.2.7 引线带有金属涂层的元器件安装,涂层与印制板表面焊盘处距离不得小于0.25mm。禁止修整引线涂层 。4.7.3 双 引线元器件安装要求:距印制板表面最近的元器件本体边缘与印制板表的平行角度在10 度以内,且与印制板间距在1.0mm2.3mm以内,元器件与印制板垂线成最大角度为土15。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4.7.4 扁平封装元器件安装扁平封装元器件的安装要求见4.7.5 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的安装0.5mm- 1mm引线的凸台高双列直插式元器件

13、基面应与印制板表面隔开,其间距为 度。4.8 焊接方法4.8.1单面印制板的焊接4.8.2O金属化孔双面印制板的焊接金属化孔双面印制板咤对有引线或导线插舟籽金属 流到另一侧的元器件面,并覆盖焊盘面积 图13:II薪僦后蟒料应枚珊制电骼桶厂侧连续90%以上,焊料允许凹缩进孔内,凹缩量如4.8.34.8.4营化孔双面印制板上的焊接图13兀石券科下叼大为25厚%多层印制板的焊接应符令图 严禁两面焊接以防114要求。现焊接不良。扁平封麴采用对独线焊接方法 弋符伙邸规定扁平应沿印制导线平直焊接,元器件引线与印制板的焊盘应匹配; 引线最小焊接曲娜1.5mm且引线在焊盘中间;合格的'般小限度、兀而件

14、的型号规格秣锲必须在正面,严禁反装;CD)扁平封装集成电路未使用的引线应焊接在相应的印制导线上; 焊点处引线轮廓可见。图15扁平封装元器件的焊接4.8.5断电器的焊接焊接时非密封继电器应防止焊济、焊料渗入继电器内部,在接线端子之间应塞满条形吸水纸带,焊接时继电器焊接面倾斜不大于90°。焊接密封继电器时,要防止接线端子根部绝缘子受热破裂,可用蘸乙醇的棉球在 绝缘子周围帮助散热。4.8.6开关元器件的焊接焊接时可采用接点交叉焊接的方法,使加热温度分散,减少损坏。5元器件焊接判定标准元器件焊接质量判定可根据附表1附表16内的图示。目标可接受不可接受附表1焊点润湿目标可接受不口接受1焊点表层

15、总体呈现光滑和 与焊接零件由良好润湿; 部 件的轮廓容易分辨;焊接部 件的焊点有顺畅连接的边 缘;2表层形状呈凹面状。可接受的焊点必须是焊接与待焊接表面,形成一个小于或等于 90度的连接 角时能明确表现出浸润和粘附,当焊 锡量过多导致蔓延出焊盘或阻焊层的 轮廓时除外。1不润湿,导致焊点形成 表面的球状或珠粒状物, 颇似蜡层面上的水珠;表 面凸状,无顺畅连接的边 缘;2移位焊点;3虚焊点。附表2有引脚的支撑孔-焊接主面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引脚和孔壁润湿角=360°?焊盘焊锡润湿覆盖率=100%?引脚和孔壁润湿角270。?焊盘焊锡润湿覆盖率0?引

16、脚和孔壁润湿角<270°目标可接受不口接受?引脚和孔壁润湿角=360°?焊盘焊锡润湿覆盖率=100%?引脚和孔壁润湿角330°?焊盘焊锡润湿覆盖率>75%?引脚和孔壁润湿角V330°?焊盘焊锡润湿覆盖率<75%附表4焊点状况目标可接受不口接受?无空洞区域或表面瑕疵;?引脚和焊盘润湿良 好;?引脚形状可辨识;?引脚周围 100%有焊 锡覆盖;?焊锡覆盖引脚,在焊 盘或导线上有薄而顺 畅的边缘。?焊点表层是凹面的、润湿良好的焊点 内引脚形状可以辨识。?焊 点表 面凸 面, 焊锡 过多 导致 引脚 形状 不可 辨 识, 但从 主面 可以 确认

17、 引脚 位于 通孑L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中;?由于引 脚弯 曲导 致引 脚形 状不 可辨 识。目标可接受不口接受,无泰露基底金属基底金属暴露于:a)导体的垂直面b)元件引脚或导线的剪切端c)有机可焊保护剂覆盖的盘不要求焊料填充的区域露出表面涂敷层兀件引脚/导体或盘 表面由于刻痕、划伤 或其它情况形成的 基底金属暴露不能 超过对导体和焊盘 的要求附表7焊接异常-针孔/吹孔不可接受目标可接受润湿良好、无吹孔润湿良好、无吹孔针孔/吹孔/空洞等使附表5有引脚的支撑孔-垂直填充目标可接受不PJ接受?周边润湿角度=360°?焊盘焊锡润湿覆盖率=100%?周

18、边润湿角度330°?焊盘焊锡润湿覆盖率 75%?周边润湿角度V 330°?焊盘焊锡润湿覆盖率<75%附表6焊接异常-暴露基底金属附表8焊接异常-焊锡过量-锡桥目标可接受不口接受无锡桥无锡桥,横跨在不应相连的两 导体上的焊料连接焊料跨接到非毗邻的 非共接导体或元件上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附表9焊接异常-焊锡过量-锡球目标可接受不口接受无锡球现象锡球被裹挟/包封,不违反最小电气间隙 注:锡球被裹挟/包封连接意指产品的正常 工作环境不会引起锡球移动锡球未被裹挟/包封 ,锡球违反取小电气间隙附表10引脚折弯处的焊锡目标可接受不口接受引脚折弯处无焊锡引脚折弯处的焊锡不接触元件体,引 脚折 弯处 的焊 锡接 触元 件体 或密 封端./堂城E 1 ,< /一叫.附表12焊接异常-焊料受拢目标可接受/、可接受无焊料受拢无焊料受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