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每日一题(第01周)每周一测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每日一题(第01周)每周一测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每日一题(第01周)每周一测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每日一题(第01周)每周一测_第4页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每日一题(第01周)每周一测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每周一测高考频度:1 难易程度:疫展剧试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木讷(n e)供销(g o ng) 骠勇(pi d o) 彤云(t o ng)央浼(mid n) 辖制(xi d) 曝光(bd o) 讥诮(qi d o)A. 髭须(z 1)B. 名角(ji d o)C. 赍赏(j 1)D. 玷辱(di d n)曲高和寡( he)剜肉医疮(wan) 差强人意(qi d ng 啖以重利(d dn)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酒馔婉转膨涨纷至沓来B .迤逦絮烦荟萃天理昭然C.蜿蜒更迭藉贯绵里藏针D.呐喊竣工陶冶待价而估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

2、项是() 这座小镇三面环山,一面正对松花江,山高水低,过境洪水和山上的来水都通过这里的九道沟泄入江中。 满屏竟传飞花令,一众争说武亦姝。正因为有丰富的古典文化积淀,16岁的才女武亦姝才能在中华诗词大赛中过关斩将,如探囊胠箧一般轻松夺冠。 有时候,很多人低头看着自己索然无味的生活现状,会突然想有一次旅行,希望旅行中有班荆道.故的欣喜。 中国品牌彩电技压群芳.,在2016年稳扎稳打,以8360万台的全球出货量超越对手韩国,跃居世 界第一。 杨绛先生对中国的责任,对国家和民族的爱,都非常纯粹,格调非常之高,令知道她的人对她高山仰止。 他大学毕业后本想到一线城市开创事业,但又考虑到父母双亲春秋已高,不

3、忍再次别离,便在桃溪筑“善养堂”以侍养,晨夕供奉,菽水承欢A. B.C.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小二夫妻对林冲非常热情, 但林冲却怕连累他们, 表现了林冲身在危难之中, 依然不顾自己的苦难,一心为别人着想的高贵品质。B. 别里科夫从封闭、怀旧、胆小、多疑的性格行为上看,他的所谓“性情孤僻”,其实是逃避外界活生生的生活。C. 李小二面告陆谦四人密商之事,犹如鼓风机煽起了林冲内心深处潜在的怒火,反抗的种子猛然爆发出来。D. 为了重现边城小说里茶峒古镇的人文景观,打造“书里边城”,花垣县已着手筹资达2. 8亿兀左右。5 按要求选择。小华家乔迁新居,亲戚朋友来祝贺。下列祝福语最恰当

4、的一项是()A. 乔迁新居,鸟枪换炮。福运财运,都来报到。B. 砌铜墙粉铁壁华居添彩,上金梁竖玉柱庭宇生辉。C. 欣闻华厦新成,恭贺乔迁之喜。D. 喜建华堂春风入户,乔迁新居喜气盈门。6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人类为什么要有底线?为了生存。人,是社会的群居物。任何人,都不能一个人活在这世界上,所以, 只有让别人生存, ;让别人活得好,自己才活得好。希望所有的人都活得好,甚至为了别人的生存放弃自己的利益,这是“境界”。至少不妨碍别人的生存, ,不破坏社会的环境,这是“底线” 。境界不一定人人都有或要有, ,因为底线是人类

5、生存的基础,是最后一道防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防线失守,全盘崩溃。粽合测轼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鸡毛汪曾祺西南联大有一个文嫂,她靠给学生洗衣服、拆被窝维持生活。每天大盆大盆地洗。她在门前的两棵半大榆树之间拴了两根棕绳,拧成了麻花。洗得的衣服夹紧在两绳之间,风把这些衣服吹得来回摆动,霍霍作响。大太阳的天气,常常看见她坐在草地上(昆明的草多丰茸齐整而极干净)做被窝,一针一针, 专心致志。学生叫她文嫂,她管学生叫“先生”。时间长了,也能分得出张先生,李先生但是,没有一个先生 知道文嫂的身世,只知道她是一个寡妇,有一个女儿。人很老实。虽然没有知识,但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文嫂养了二十来只鸡。这些

6、鸡都长得极肥大,很肯下蛋。隔多半个月,文嫂就挎了半篮鸡蛋,领着女儿,上市去卖。蛋大,也红润好看,卖得很快。回来时,带了盐巴、辣子,有时还用马兰草提着一块 够一个猫吃的肉。文嫂的女儿长大了,经人介绍,嫁了一个司机。这司机是下江人,他来看过老丈母,每次回来,会给文嫂带点曲靖韭菜花,贵州盐酸菜,甚至宣威火腿。下江人女婿答应养她一辈子。文嫂胖了。文嫂生活在大学的环境里,她隐隐约约地知道,那些“先生们”将来都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但联大的人都有点怪,如今且说一个人。此人姓金,名昌焕,是经济系的。其怪异处不胜枚举,总括起来有三点:一是他所有的东西都挂着,二 是从不买纸,三是每天吃一块肉。他在他的床上拉了几

7、根铁丝,什么都挂在这些铁丝上,领带、袜子、针线 包、墨水瓶 他每天就睡在这些丁丁当当的东西的下面。学生离不开纸。怎么穷的学生,也得买一点纸。 金先生从不花这个钱。为什么要花钱买呢?纸有的是!联大大门两侧墙上贴了许多壁报、学术演讲的通告、 寻找失物的启事,形形色色、琳琅满目。这些启事、告白总有一些空白的地方。金先生每天晚上就带一把剪 刀,把这些空白的地方剪下来,并把这些纸片,按大小纸质、颜色,分门别类,裁剪整齐,留作不同用处。 他每晚都开夜车。开夜车伤神,需要补一补。于是他按期买了猪肉,切成大小相等的方块,借了文嫂的鼎罐(他借用了鼎罐,都是洗都不洗就还给人家了),在学校茶水炉上炖熟了,密封在一个

8、有盖的瓷坛里。每夜用 完了功,就打开坛盖,用一只一头削尖了的筷子,瞅准了,扌L出一块,闭目而食之。然后,躺在丁丁当当的 什物之下,酣然睡去。因此,同屋的那位中文系夜游神送给他一个外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可是金 先生倒不在乎,他很快就要毕业了,并已经在重庆找好了事,就要离开西南联大,上任去了。这时,文嫂丢了三只鸡,一只笋壳鸡,一只黑母鸡,一只芦花鸡。这三只鸡不是一次丢的,而是隔一个多星期丢一只。早上开鸡窝放鸡时还在,晚上回窝时就少了。文嫂到处找,也找不着。她又不能像 王婆骂鸡那样坐在门口骂一一她知道这种泼辣做法在一个大学里很不合适,只是一个人叨叨:“我口乃(的)鸡呢?我口乃鸡呢?”文嫂出嫁

9、的女儿回来了。文嫂吓了一跳:女儿戴得一头重孝。她明白出了大事了。她的女婿从重庆回来,车过贵州的十八盘,翻到山沟里了。女婿的同事带了信来。母女俩顾不上抱头痛哭,女儿还得赶 紧搭便车到十八盘去收尸。女儿走了,文嫂失魂落魄,有点傻了。但是她还得活下去,还得过日子,有很多先生都毕业了,要离开昆明,临走总得干净干净,来找文嫂洗衣服,拆被子的多了。有的先生要走了。行李收拾好了,总 还有一些带不了的破旧衣物,这些先生就把文嫂叫了来,随她自己去挑拣。挑完了,文嫂必让先生看一 看,然后就替他们把宿舍打扫一下。金昌焕不声不响地走了。二十五号的朱先生叫文嫂也来看看,这位“怪现状”是不是也留下一些还 值得一拣的东西。

10、什么都没有。金先生把一根布丝都带走了。他的王国里空空如也,只留下一个跟文嫂借用的鼎罐。 文嫂毫无所得,然而她也照样替金先生打扫了一下。她的笤帚扫到床下,失声惊叫了起来:床底下有三 堆鸡毛,一堆笋壳色的,一堆黑的,一堆芦花的!文嫂把三堆鸡毛抱出来,一屁股坐在地下,大哭起来。“啊呀天呐,这是我口乃鸡呀!我口乃笋壳 鸡呀!我口乃黑母鸡,我口乃芦花鸡呀!”学*“我寡妇失业几十年哪,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我风里来雨里去呀,我的命多苦,多艰难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你先生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我口乃女婿死在贵州十八盘,连尸都还没有收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她哭得很

11、伤心,很悲痛。她好像要把一辈子所受的委曲、不幸、孤单和无告全都哭了出来。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A. 小说开头写文嫂的勤劳、老实、洁身自好等特点,是为了让金昌焕的不善和丑恶更加彰显,以唤起读者对他的更强烈的鄙视、憎恶。B. 文嫂尊称学生为“先生”,而“先生”并不知道文嫂的身世,金昌焕甚至还偷吃文嫂的鸡,作者用点面结合的方式说明联大学生冷酷无情,自私自利。C. 文嫂的女婿人很好,经常来看望文嫂,并说要养文嫂一辈子,作者以“文嫂胖了”四字展现了文嫂的生活发生的改变。D. 养鸡、卖鸡蛋是文嫂赖以生存的重要途径,三只鸡的丢失无异于使文嫂艰辛的生活雪上加霜,所以文嫂

12、从金先生床下扫出鸡毛时忍不住号啕大哭。E. 本文语言轻松诙谐、简洁自然,记叙了两个不同生活轨迹人物的琐碎故事,写出了市井百姓生活的原味,反映出人物最真实的心理和脾性。&小说以“鸡毛”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9 .小说是如何塑造金昌焕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1. D【解析】它埶项,“浼”读me i ;B项,“角”读ju e;C项,“强”读qi d ng。2. B【解析】匚吕项,膨涨一膨胀;C项,藉贯一籍贯;D项,待价而估一待价而沽。3. C【解析】舍错逞.山高水低=比愉苹聿的事惜,参姻人妁死亡口趾处望更生义.s ; 刖乎抿歌子,撫开小需子.刪舫t与旬意不帖 班荆連故:形零聊友谴

13、中相琳,井话旧情.与句意 柚齐 技压髀茅:比那中按高一哮,晨起佥女子.业社搭8L不当口高山仰止=比喻对有品仪有电廉 亦道犍詩人齡就仰之倩-我水承吐:菽水:豆為煤,船善逋械含:承吹:倚卓艾聲檢箕蚯客-桶巌泰 罠琴,使父母比岳.4. A【解析】匚寺B项,语序不当,“从”应移至“别里科夫”之前;C项,搭配不当,应将“种子爆发出来”改为“种子萌发出来”;D项,不合逻辑,“达2. 8亿元左右”有误,“达”后应跟确数,删去“左右”。5. D【解析】二青A项,“鸟枪换炮”,形容情况或条件有很大的好转; 用在乔迁新居之时不恰当。 B项,“砌 铜墙粉铁壁”“上金梁竖玉柱” 这应该用在上梁之时, 与“乔迁”不合。

14、C项与D项相比,D项中的“喜” 与题干中的场合更合。6 自己才能生存;不侵犯别人的利益;因为底线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解析】匚昌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 够减小误差。7. BE【解析】B项,“冷酷无情、自私自利”不对;E项,“语言轻松诙谐”错。&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小说以“鸡毛”为题奇特有趣,且小说并未马上提到鸡毛,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呼应故事情节,揭示主题。标题与小说结尾部分文嫂发现鸡毛相呼应,并以此为引,勾起了文嫂对悲惨命运的宣泄,引起读者对文嫂的同

15、情和对金昌焕的鄙视。突出了人物形象。小说通过在金昌焕床下发现鸡毛这一事件,突出了金昌焕的自私、卑下、无耻。以“鸡毛”为题,寓指人生的琐碎和杂乱,反映出人生的苦难和人性的邪恶。【解析】|壽厂解答此题,可根据标题的常见作用,结合着文章具体内容,从文章内容、人物形象、小说主题等角度分析作答。例如,标题与小说结尾部分文嫂发现鸡毛相呼应,并以此为引,勾起了文嫂 对悲惨命运的宣泄,引起读者对文嫂的同情和对金昌焕的鄙视。由此可起到揭示主题的作用。以此类 推即可。9 讽刺手法的运用。例如作者将其怪癖搜罗,漫画般地凸显了金昌焕的行为习惯,最后用一个绰号将其丑态刻画得入木三分。对比衬托。作者以文嫂的善良、洁身自好等特点与金昌焕做对比,突出金 的自私、卑鄙、丑恶。细节描写。例如写他“从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