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MAX教学大纲_第1页
3DMAX教学大纲_第2页
3DMAX教学大纲_第3页
3DMAX教学大纲_第4页
3DMAX教学大纲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DS MAX6.0 课程大纲第一章 3DS MAX 简介与基本操作教学内容 :软件的界面由标题栏、菜单栏、主工具栏、卡式命令面板、视图命令区、动画制作区等重要部分组成。 认识四个基本视窗, 习惯以三维空间的方式来审视物体造型, 并熟练判断造型在四个视窗中的方位。课时分配: 授课 4 学时;上机实践8 学时;合计12 学时1 1 3DS MAX 的发展史, 3DS MAX 的应用领域1 23DS MAX 的运行步骤,软件界面的基本组成1 3认识四个基本视窗:俯视图、前视图、侧视图、透视图1 4常用的视图控制按钮1 5文件管理的基本操作:新建、保存、打开、恢复等命令本章 重点 :界面的基本组成,

2、文件管理的基本操作。难点 :认识四个基本视窗,并能够熟练判断物体在每个视窗中的方位。上机难点 : 熟练判断物体在每个视窗中的方位,并利用视窗方位创建完整的物体模型。第二章 控制工具教学目的 :掌握主工具栏中各项工具的使用方法, 熟练掌握三个标准工具, 并使用这些工具完成对模型的移动、旋转、缩放等位移和变形效果。利用本章所学知识制作简易模型,如电风扇。并完成电风扇旋转的 动画。教学内容 :主工具栏中的各项工具:选择工具、移动工具、旋转工具、缩放工具、镜像工具、对齐工具、渲染工具,以及配合三个标准工具完成对模型的复制。课时分配: 授课 6 学时;上机实践9 学时;合计15 学时2 1选择工具:选择

3、工具、框选方式、围栏类型、加选择/减选择方法2 2选择且移动工具:轴向的选择与锁定2 3选择且旋转工具:旋转的中心点的设定,角度的锁定2 4选择且缩放工具:缩放的三种方式,百分比的锁定2 5精确变换:输入相对或绝对坐标,进行模型的精确变换2 6对齐工具、镜像工具:将多个模型按一定轴向对齐或镜像翻转2 7复制模型:复制的三种方式2 8动画控制区的基本操作:时间帧的概念,自动键的动画记录,动画的播放。本章 重点 :三个标准工具的使用难点 :对齐时的轴向选择上机难点 :模型的精确变换;多个模型的对齐。第三章 标准几何体的创建教学目的 :熟练掌握标准几何体的类型及创建方法,能够在“修改命令面板”中调节

4、其基本参数。利用本章所学的各种标准几何体组合出一些较完整的家具模型,如茶几、高脚椅等。教学内容 :基本型体:盒子;球体:几何球体、经纬球体圆柱体:圆柱、圆锥、圆管、圆环其它:棱柱、平面、茶壶课时分配: 授课 3 学时;上机实践6 学时;合计9 学时3 1基本型体:盒子3 2球体:几何球体、经纬球体3 3圆柱体:圆柱、圆锥、圆管、圆环3 4其它:棱柱、平面、茶壶 ;初识材质编辑器本章 重点 :盒子的创建及修改难点 :几何球体与经纬球体的区别;由“平面”引出二维平面与三维模型间的区别。上机难点 :圆管与圆环在创建和修改时的差别第四章 扩展几何体的创建教学目的 :熟练掌握扩展几何体的类型及创建方法,

5、能够在“修改命令面板”中调节其基本参数。利用本章所学的各种扩展几何体组合出一些较完整的家具模型,如沙发、双人床等。并开始学习简单的室内效果的绘制。教学内容 :基本模型:倒角盒子、倒角圆柱基本延伸: L 型延伸、 C 型延伸圆柱体:油桶、胶囊、纺锤体其它:异面体、环形结、软管、棱柱、环形波课时分配: 授课 8 学时;上机实践15 学时;合计23 学时4 1基本模型:倒角盒子、倒角圆柱4 2基本延伸: L 型延伸、 C 型延伸4 3圆柱体:油桶、胶囊、纺锤体4 4其它:异面体、环形结、软管、棱柱、环形波简单的室内效果图的绘制本章 重点 :倒角盒子、倒角圆柱、 L 型延伸、 C 型延伸。难点 :室内

6、效果图的制作步骤。上机重点 :利用前三章绘制的基本家具模型,配合本章所学的 L 型延伸、 C 型延伸,绘制出完整 的室内建筑效果图。第五章 创建并修改二维平面教学目的 :使用“创建面板”绘制出二维平面对象,配合“修改面板”调整其基本参数。在“修改面板”的 “修改器列表” 中使用 “编辑样条曲线” 命令, 进行各平面对象的次物体进行样条曲线形状的各项修改。利用在本章中初次接触到的“放样”的概念,将二维平面放样成为三维模型。教学内容:样条曲线的概念,样条曲线的四大用途,创建二维平面:线、矩形、椭圆、弧线、 同心圆环、多边形、星形、螺旋线、剖面等。利用“次物体” ,修改各二维平面。并使用本章所学的样

7、条曲线进行基 本放样。课时分配: 授课 8 学时;上机实践12 学时;合计20 学时5 1样条曲线的概念;样条曲线的四大用途:作为平面物体、作为截面图形、作为放样的次物体、作为物体运动的路径。5 2线条的创建:直线与曲线的不同绘制方法,创建的各种模式5 3创建矩形、圆、椭圆、弧线、同心圆环:各自的特殊属性的调整5 4创建星形、螺旋线、剖面5 5基本放样:放样的概念,放样的要求,放样的注意事项,放样的步骤。5 6修改二维平面:样条曲线的三项次物体(点、线段、曲线)对二维平面的修改。本章 重点 :线的创建, “次物体”修改、基本放样的方法难点 :三项“次物体”的修改参数及操作方法上机难点 :基本放

8、样的步骤第六章 创建基本的放样物体教学目的 :通过对二维平面对象的放样,以生成复合的三维模型。可以通过这种合成物体的方式,生成各种形状不规则的三维物体。在建筑效果图中,在部分造型各异的家具、装饰品、屋檐房梁等都是由放样物体构成。教学内容:43DS MAX6.0 课程大纲放样的基本方法,放样物体的创建模式,在“修改命令面板”下对放样物体的基本参数修改,一个路径多个截面的放样, “修改命令面板”对放样物体的“次物体”的修改。课时分配: 授课 6 学时;上机实践10 学时;合计16 学时6 1放样的基本方法:在“创建命令面板”中使用复合物体命令“放样”6 2放样的创建模式:关联方式、拷贝方式、移动方

9、式6 3放样物体的基本参数修改:表面参数、表皮参数6 4一个路径多个截面的放样:路径参数的设置6 5放样物体的“次物体”的修改:路径次物体的修改、截面次物体的修改、三个标准工具对两种次物体的修改。本章 重点 :放样的基本方法,表面参数,表皮参数难点 :一个路径多个截面的放样上机难点 :放样物体的“次物体”的修改。第七章 高级放样教学目的 :在上一章学习的基本放样的基本上, 为了增加放样物体外形的多样性和对象的复杂程度, 在选 择已完成的基本放样物体后,通过使用“修改命令面板”中的一系列“变形”命令,使放样物体进一步完 成其外形上的变化。教学内容:五项“变形”命令:缩放、扭曲、倾斜、斜切、适配等

10、。以上五项命令,都是使放样物体的截面沿着相关的路径进行适当的变形,以完成高级放样。课时分配: 授课 9 学时;上机实践15 学时;合计24 学时7 1 缩放变形:使放样物体沿着路径Z 轴,向截面X 轴或 Y 轴进行缩放变形,可改变放样物体路径上的任意一点上的截面大小。7 2适配变形:通过将物体的三个二维平面视图在不同的轴向上的适当形体配合,来产生一个完全不规则的复杂造型。7 3扭曲变形:使放样物体的截面沿路径Z 轴进行旋转,以产生整个造型的旋转扭曲效果。7 4 斜切变形:将放样物体截面的 X 轴和 Y 轴等量大小的变化处理。 (也即在轴锁定的情况下,使放 样物体缩放变形)7 5 倾斜变形:将放

11、样物体的截面沿X 轴或 Y 轴进行旋转,旋转的同时,仍沿着路径Z 轴生成放样物体。本章 重点 :缩放变形、适配变形难点 :适配变形中对三视图的拾取及调节上机难点 :适配变形的设置63DS MAX6.0 课程大纲第八章 从二维到三维教学目的 :认识到 3DS MAX 软件创建三维模型的方法较多,除了前面章节中所学习的“放样”之外,还可以通过一个二维平面图形的特殊修改,如挤压命令、旋转命令、斜切命令、侧面斜切命令等:将其转换为三维造型。教学内容:“修改命令面板”中:挤压命令、旋转命令、斜切命令、侧面斜切命令等修改器对二维平面图形的作用。课时分配: 授课 6 学时;上机实践9 学时;合计15 学时8

12、 1挤压命令:将一根样条曲线增加其厚度,以拉伸成一个三维实体。8 2旋转命令:通过在正确的轴向上旋转一个二维平面图形,以产生一个三维造型。大多数呈中心放射状的物体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生成。8 3斜切命令:对一个二维平面图形挤压成形,并且在挤压的同时,在边界上加入直形或圆形倒角,以产生立体效果。8 4侧面斜切命令: 与“斜切命令” 相比, 它是一个更为自由的倒角工具。 要求提供两个二维图形 (一个作为路径,另一个作为倒角的轮廓线) 。与“放样”类似,但不同之处在于,侧面斜切命令所使用的任何一个二维平面图形均不允许删除。本章 重点 :挤压命令、旋转命令对三维模型的生成。难点 :使用旋转命令时,对轴向

13、的判断的选择。上机难点 :侧面斜切命令生成三维模型时,对二条曲线的作用和属性的判断选择。第九章 复合物体的创建教学目的 :熟练掌握复合的概念、类型及创建方法,能够在“修改命令面板”中调节其基本参数,并完成对其次物体的修改。利用本章所学的各种复合物体组合出一些较完整的场景,如房间的门、窗等。教学内容:“创建命令面板”中的“复合物体” :布尔运算命令、形体合并命令、分散命令、连接命令等。课时分配: 授课 2 学时;上机实践3 学时;合计5 学时9 1 布尔运算命令:布尔运算的运算方式、运算时的注意事项、多个物体间的布尔运算方式、运算物体的次物体修改。9 2形体合并命令:二维平面之间的形体合并、二维

14、平面与三维造型之间的形体合并、形体合并后对象的属性变化。9 3分散命令:将离散分子复制多个, 以不同方式分散到目标物体的表面, 围绕着目标物体分散排列。9 4连接命令:将两个以上的三维物体的对应的面删除,在其间创建封闭的表面,使其焊接在一起,并产生平滑的过渡。本章 重点 :布尔运算的运算方式间的区别,布尔运算的次物体的修改。形体合并命令中,二维平面与三维造型之间合并时的注意事项。难点 : :布尔运算的运算方式间的区别,布尔运算的次物体的修改。上机难点 :布尔运算命令中的次物体的修改。分散命令中对离散分子和目标物体的判断选择。第十章 三维形体的高级修改教学目的 :全面认识“修改命令面板” ,包括

15、其组成、功能及管理命令按钮。熟练掌握修改命令列表中的四项高级修改命令:弯曲、锥化、扭曲、噪音对三维物体的变形设置。并能够正确判断各命令在使用时对轴向的判断和选择。使用“修改命令列表”中的“编辑线框模型”命令,针对网格物体不同的次物体进行造型的编辑。教学内容:“修改命令面板”的组成部分、管理命令按钮等。四项高级修改命令:弯曲命令、锥化命令、扭曲命令、噪音命令对三维模型的作用。 “修改命令列表”中的“编辑线框模型”命令,编辑网格对象的次物体(点、边界、三角面、多边形面、元素) 。课时分配: 授课 7 学时;上机实践15 学时;合计22 学时10 1 “修改命令面板” : 面板的四大组成部分 (名称

16、和颜色框、 修改器列表、 修改堆栈、 修改参数区) 、 修改命令面板的管理命令按钮10 2弯曲命令:通过对物体的弯曲角度、弯曲轴向和弯曲范围等参数的设置,使物体沿着一定的轴向进行弯曲。10 3锥化命令:使物体沿着一定轴向进行缩放,以产生向内挤压或向外扩展的锥化效果。锥化时,基本轴和效果轴应配合使用。10 4扭曲命令:使物体沿着一定轴向进行旋转,产生扭曲效果。原物体的线段数越多,物体的扭曲层越密。10 5噪音命令:对三维物体表面的点进行随机的变动,使造型表面产生不规则的崎岖效果。并可配合“材质编辑器”中的“噪音”材质,产生随机的质感搭配。106编辑线框模型:“修改命令列表”中的“编辑线框模型”命

17、令,编辑网格对象的次物体(点、边界、三角面、多边形面、元素) 。本章 重点 :弯曲命令、锥化命令对三维物体的变形修改。 “编辑线框模型”命令,编辑网格对象的次物体。难点 :使用锥化命令时,对基本轴和效果轴的判断选择。上机难点 :噪音命令对物体进行不规则的崎岖效果的设置时,配合“材质编辑器”的设置。第十一章 材质与贴图教学目的 :全面认识“材质编辑器”的构成。熟练掌握材质的类型和相关的管理。掌握基本质感和特殊质感的调节方法。熟练掌握贴图的类型和使用,并能够根据所用的贴图和模型,正确选择贴图轴。教学内容:93DS MAX6.0 课程大纲“材质编辑器”的组成、材质的类型、调节基本质感、调节特殊质感、

18、贴图的基本使用、贴图轴的使用。课时分配: 授课 12 学时;上机实践20 学时;合计32 学时101“材质编辑器”的组成:样本视窗、工具栏、六大参数扩展栏102材质的类型:同步材质、非同步材质、同名材质103基本质感的调节:颜色、高光级别的调整104特殊质感的调节:不透明度、自发光度、线框方式、金属质感等105贴图的使用:过渡区贴图、不透明度贴图、自发光贴图、凹凸贴图、反射折射贴图等。106贴图轴的选择:平面贴图方式、圆柱贴图方式、球形贴图方式、包裹贴图方式、盒子贴图方式、面贴图方式、 XYZ 贴图方式等。本章 重点 :基本质感的调节、特殊质感的调节、贴图轴的选择。难点 :贴图的五种基本类型的设置及要求。上机难点 : 特殊质感的调节第十二章 灯光的营造教学目的 :通过对各种灯光的特性的学习, 熟练掌握各种灯光的参数调节方式。 能够正确判断并选择在不同的场景氛围中,添加不同的灯光类型,调节符合其物理特性的反射折射程度,以准确地营造所需要的场景效果。教学内容:添加灯光的正确步骤,灯光的类型(泛光灯、聚光灯、体积光等) ,各种灯光的特性和参数,利 用各种灯光所模拟的各种场景效果。课时分配: 授课 6 学时;上机实践14 学时;合计20 学时101场景添加灯光的步骤:先加泛光灯、再加关键灯,最后营造环境光效果。102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