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公式汇总_第1页
高中物理公式汇总_第2页
高中物理公式汇总_第3页
高中物理公式汇总_第4页
高中物理公式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知识公式汇总高中物理知识体系图1/28受力分析牛顿动力学匀变直戏运动学平效运动r 力学国周运动能量与2/28库伦定律静电场电场强度电学电势能闭合欧姆定律心电路声但11/28电磁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总结(1)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5= Vt平均速度公式:七(2)匀变速直线运动1、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1 , s=厂2、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匕=% +就3、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公式:适合不涉及时间时的计算公式。4、平均速度公式:即为中间时刻的速度。5、中间位移处的速度大小:并且V > %,前者为中间位移时的速度,后者为中间时刻的速度。6、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导公式:1、匀变

2、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 个恒量,即:As=sn + 1 -sn = aT2二恒量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为等分时间间隔):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的比值为:vl:v2:v3:vn=1:2:3:nIT内、2T内、3T内的位移之比为:sl:s2:s3:sn=l2:22:32:n2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之比为:SI:SII:Sin:.:Sn=l:3:5:(2n-l)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tn=l:(72-l):G/3-72)::(而 g(1)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5= Vt平均速度公式:三%(2)

3、匀变速直线运动1、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1 、2、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3、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公式:日-4=2/适合不涉及时间时的计算公式。4、平均速度公式:- 匕5+匕 Sv=1,=7 2/即为中间时刻的速度。5、中间位移处的速度大小:丁肾8 > V并且;W,前者为中间位移时的速度,后者为中间时刻的速度。6、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导公式: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 个恒量,即:As=sn + 1 -sn = aT2二恒量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为等分时间间隔):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的比值为:vl:v2:v3:vn=1:2:3:n:L

4、T内、2T内、3T内的位移之比为:sl:s2:s3:sn = l2:22:32:n2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之比为:SI:SII:Sin:.:Sn=l:3:5:(2n-l)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112:t3:tn = 1 :(卢一 1) : GQ - 0):(6-自由落体运动公式(1)位移公式:r 1、方二八夕.(2 )速度公式:匕=界(3 )位移与速度关系式:V =2 sh竖直上抛运动公式(1)基本规律公式:匕=%一界f 1 2 方=%/一不算一(2)特点(初速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1 .只在重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2 .初速度为零,取初速度为正方向,则加速

5、度为-g ,即:u = 0: a = _g3 .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公式g4 .上升的最大高度公式八三2 g高中物理牛顿三大定律公式总结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 状态为止。2,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合=ma或a = 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3,牛顿第三定律公式:F= -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各自作用在对方。4,共点力的受力平衡公式:F合二0二力平衡则满足公式Fl=-F2请注意,二力平衡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不一样的。二力平衡的研究对象,是同一个物体;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研

6、究对象 是两个不同的物体。5,超重与失重的公式:超重满足:N>G失重满足:N<GN为支持力,G为物体所受重力,不管失重还是超重,物体所受重力是 不变的。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公式总结万有引力定律公式c尸M而F'?=G -r其中,G=6.67xlO-llNTn2/kg2(1)万有引力提供人造卫星向心力公式:Mi J 24笈?(j = m=mo r = m r = znl r = mar rr(2)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后,万有引力可认为就等于重力,公式:CI如丁二磔(可推导出GJ£ =该公式即为黄金代换式)(3)已知表面重力加速度g,和地球半径R,可求解的确质量。不考虑地球自

7、转影响,因为GI面可推导出:(4 )运行周期T与轨道半径r关系公式 Adm4打二,4丁?/G-snIM =厂 £,则 方一)(5)运行线速度v和轨道半径关系公式G=切一M =厂 了 ,则 G )(6 )环绕角速度3和轨道半径r关系公式G坐二通 人竺匚广 ,则 。)(7 )线速度v和周期T关系公式心与仁妈=切二环立7 ,厂 T ,联立得2而)(8 )已知环绕天体的质量m、周期轨道半径中心天体的半径R,求中心天体的密度P公式推导过程:由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尸.1的 4笈=in-r又因为联立上述两式得:3-P =;(9 )向心加速度a与轨道半径r关系公式%G = ma , r则有(人造卫星离

8、地心越远,向心加速度越小)(10 )线速度v与轨道半径r关系公式因此GM(卫星离地心越远,它运行的速度越小)(11)角速度3与轨道半径r关系公式所以(卫星离地心越远,它运行的角速度越小)(12 )周期T与轨道半径r关系公式3n42b二m-r因此7 = 1户V GM(卫星离地心越远,它运行的周期越大)(13 )三大宇宙速度公式第一宇宙速度公式:典=%=工如s第二宇宙速度公式:-二产=加§第三宇宙速度公式:1 =16.7177? 5高中物理圆周运动公式总结匀速圆周运动基本公式线速度公式5v= = ort I角速度公式8 v Va0二厂厂上 /周期公式2世_ 2拓L -=v 0向心加速度公

9、式r ,向心力公式F = m一 = mSR = mo)v = m二 R =广Rrr小球刚好通过最高点与最低点向心力与重力关系公式(1)小球达到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或轨道弹力)刚好等于零,小球重 力提供全部向心力,则F =0R -V临界是通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公式£ = 7 O(2)小球达到最低点时,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有F-ing =m一 R可推导出此时拉力高中物理平抛运动公式总结(1)平抛运动速度公式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分速度公式:巳=%合速度公式: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公式:tail %(2)平抛运动位移公式水平方向上分位移公式:* =界竖直方向上分位移公式:1 2y且.合

10、位移公式:S =十二 十J二二J"十!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公式:y 95?1八tail c(= = -= = - tcin c% 引 2% 2请注意这是位移夹角公式,注意其与上文中速度夹角e的区别。(2)斜抛运动公式1 .斜抛运动的定义:初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e角的运动模式,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重力的 作用。2 .水平与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公式:/不=vcosvy = vsin 6 - gi3 .水平与竖直方向上的分位移公式:X = vcos-Z,. c 12y = vsin & t 一 一 3.24.斜抛运动的轨迹方程:上述方程组中,利用第一个方程来求解出t的表达式,将其带

11、入第二个 方程,计算斜抛运动的轨迹方程。第一个方程来求解出t的表达式可得:X t=vcos 6将其代入y可得:y- xtan 8 _这就是斜抛物体的轨迹方程。令y = o ,从上述众多方程组中可到如下结论:(1)飞行时间公式2vsin 3 t =g(2)水平方向的最大射程公式满足V sin 16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公式总结15 / 28(1)功的公式:W = FscosO该公式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6为力与位移的夹角。功的单位为焦耳,符号J ;(2)功率公式:功率的公式为:P=W/t=Fvcose ( 8为力与速度的夹角)(3)机车启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公式:嚓=%(4)动能定义式:厂 1Et

12、.=扬 丁 =Pv 2 2m 2(5)动能定理公式动能定理的公式为:VI: = -jnv:- _ _(6)重力势能定义式:重力势能的表达式 = mgh其中,h为物体与零势面之间的距离(7)弹性势能定义式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机械能守恒定律三种表达式:(1)物体(或系统)初态的总机械能E1等于末态的总机械能E2 ,即E1 = E2O(2 )物体(或系统)减少的势能立加等于增加的动能 ,即"充-益.(3 )若系统内只有A、B两个物体,则A减少的机械能上总等于B增 加的机械能鼻,即立军二X3s高中物理动量公式总结1 .动量公式(定义式):P = J27V= J2n2 .冲量公式(定义式):I=F

13、t3 .动量定理公式:Fi = P-P4 .动量守恒定律公式的几种表达式:a, P二b mi峰+1边吟=码唧 +峰 u Ic f aP1=aP25 .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导式:msl = Ms2通过下述反冲案例对该推导式进行推导。1/ / 28质量为6的人站在质量为M,长为2的静止小船的右端,小船的左端靠在岸边。当他向左走到船的左端时,船左端离岸多远?解:先画出示意图如上图所示。人、船系统动量守恒,总动量始终为零, 所以人、船动量大小始终相等。从图中可以看出,人、船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Lo设人、船位移大小分别为3则777%二例吸,两边同乘时间t ,mk=Mk , 而人代入可得/. = .6 一 L

14、A/ + m应该注意到:此结论与人在船上行走的速度大小无关。不论是匀速行走还是变速行走,甚至往返行走,只要人最终到达船的左 端,那么结论都是相同的。高中物理静电场公式总结元电荷数值:e=L6xlOT9c1 .库仑定律公式:F=k峪r(k=9.0xl09Nm2/C2)2 .电场强度公式(定义式):E= Q3 .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E = k24 .电场力公式:F=qE5 .电势公式:0=%(£为电势能)6 .电势差公式:匕.4二夕月一 % = 甲q7 .电场力做的功公式:IV= qU= qEd8 .电容公式:U9 .电容的决定式:。=至4成d带点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粒子穿越电场的加速度

15、:F qE qUa =m in md粒子穿越电场的运动时间:粒子离开电场的侧移距离:1 、1 qEl) qUI: y= at"=-=2 2加皈 25四粒子离开电场时的偏角6 :高中物理恒定电路公式总结电流强度公式:7 Q V c/ = = =neSvt R电阻公式:RLI S(p为导体的电阻率,单位Qm )串联电路相关公式各处的电流强度相等:11=12 =In分压原理:电路的总电阻:R=R1+R2 + + Rn电路总电压:U = U1 + U2 +. + Un并联电流相关公式各支路电压相等:U = U1=U2=. = Un分流原理:I1R1=I2R2=InRn电路的总电阻:11 11

16、=4-+R R R一尺电路中的总电流:1=11+12 + +In焦耳定律公式1 U2u = Q=Pt = rRt =tR, U2P=Z =TR=UI = 都R无论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功率之和,即:乌=4+百+>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公式(1)路端电压与外电阻R的关系: m ER E-1,R(外电路为纯电阻电路)(2)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公式:U = E - Ir (普适式)电源的总功率公式电源消耗的功率P 总二IE电源的输出功率外电路消耗的功率P 输=IU电源内部损耗的功率P损=的由能量守恒有:IE=IU+I2r电源最大输出功率计算式外电路为纯电阻电路时:4 = IL

17、 = I R =-=-¥+力止江田R其中E为电源的电动势,r为电源的内阻,均为固定值。由上式可以看出,当外电阻等于电源内部电阻(R二r)时,电源输出功 率最大;其最大输出功率为P =R 4r电源的效率公式电源的输出功率与电源功率之比,即pHJ7/X100% =X100% = X100%PIEE对纯电阻电路,电源的效率为FrR1R+rxlQQ% =xlOO% =xlOO%由上式看出:外电阻越大,电源的效率越高。高中物理磁场公式总结L磁感应强度定义式:B = F/IL, B为矢量,有方向。2 .安培力公式:安培力是导体棒在磁场中所受到的力的作用。垂直方程:F=BIL (磁场与电流垂直)F

18、=0 (磁场与电流平行)普通方程:F=BILsine (磁场与电流成6角);两电流不平行时,有转动到相互平行且电流方向相同的趋势。3 .磁通量公式:<P=BSsin6(6为磁场与平面之间的夹角)4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公式洛伦兹力的大小:F=qvB5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基本公式向心力公式:qvB = m RO粒子圆周运动的半径公式:R = qBo周期、频率和角速度公式:T2芝 . qBG)=2"=-T m高中物理电磁感应定律公式总结电磁感应定律内容: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 正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公式:E = nAf(1)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

19、的感应电动势公式E=BLvsin6应用此公式时B、L、v三个量必须是两两相互垂直,于是E二BLv。8为B与v之间的夹角。(2 )导体棒以端点为轴,在垂直于磁感线的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感 应电动势(3 )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当在中性面时,E=0。开始转动时,用E二nBs3sin6 ,当处于与磁场平行的面时,E二nBs3(最 大),开始转动时用E=nBs3cos。计算。在滑轨中,安培力大小计算公式:R电流大小计算公式:7 Bk BS 中/ =R R R自感电动势:E=L M(L是自感系数)高中物理热学公式总结阿伏伽德罗常数:NA=6.02xl023moH用油膜法测分子的大小,直径的数量级为10-iOm ,分子质量的数量级为 10-27kg与阿伏伽德罗常数有关的宏观量与微观量的计算:分子的质量:分子的体积:上4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