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放射卫生学绪论第二节几个基本概念1. 核素:原子核的质子数、中子数和原子核所处的能量状态均相同的原子属于同一种核素(nuclide )。例如iH、12C、i98 Au表示不同的核素。具有放射性,称为放射性核素。2. 同位素:凡原子核具有相同的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互为同位素(isotope )。如iH、2H、3H均有1个质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位置,故把它们互称同位素,它们是同一元素一一氢元素,但它们是不同的核素。一个元素所有同位素的化学和生物性质几乎都一样,但物理性质却不同。3. 放射性核素(radio nuclide ):是一类不稳定的核素,原子核能自发地不受外界影响(如温度、压力、
2、电磁场),也不受元素所处状态的影响,只和时间有关。而转变为其他原子核或自发地发生核能态变化的核素,同时释放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这一变化的过程称为放射性核衰变(radioactive nuclear decay ),或蜕变(简称核衰变)。核衰变是由原子核内部的矛盾运动决定的。每种元素的原子核,其质子数和中子数必须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才是稳 定的,比例过大过小放射性核素都要发生核衰变。第四节放射性衰变的规律和半衰期1. 有效半衰期(effective half life ,Teff):由于物理衰变与生物的代谢共同作用而使体内放射性核素减少一半所 需要的时间,称有效半衰期(effective hal
3、f life,Te)。第五节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一) 不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丫射线和X射线属于电磁辐射,都是中性光子流,与物质相互作用方式相同。主要产生三个效应: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1. 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 )丫光子和原子中内层壳层(如K、L层)电子相互作用,将全部能量交给电子,使之脱离原子成为自由的光电子的过程称为光电效应。2 .康普顿效应(Compt on effect )能量较高的丫光子与原子中的核外电子作用时,只将部分能量传递给核外电子,使之脱离原子核束缚成为高速运行的自由电子,而丫光子本身能量降低,运行方向发生改
4、变,称康普顿效应,释放出的电子称为康普顿电子。光电效应与康普顿效应二者区别产生电子的运动方向电子能量入射光子的能量作用电子光电效应几乎平行小几乎全吸收内层电子康普顿效应具有一定的方向大一部分吸收散射光子外层电子3 .电子对形成( electr on pair producti on)当丫光子的能量大于 1.022MeV处于高能时,在物质核电场作用下,其中1.022MeV的能量转化为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子的过程叫电子对生成,剩余的能量变为电子对的动能,又可发生电离和激发等。电子对生成的几率与丫 光子的能量和物质的原子序数的平方成正比,即能量越高、物质的原子序数越大,电子对生成越明显。4、中子与物
5、质的相互作用与上述核辐射不同,中子不与吸收介质的原子核外层电子相互作用。当中子流穿过物质时,它可以进入物质的 原子核内部并与核子相互作用,其过程可分为两种:即弹性散射和核反应。(1 )弹性散射(elastic scatteri ng):入射中子将一部分能量传给被碰撞的原子核,使其脱开壳层电子形成快速运动的反冲核,反冲核进一步引起物质的其它原子发生电离和激发。而中子本身的运动速度减慢并改变运动方向。(2) 核反应(nuclear reacting):高能中子和物质原子相互作用时,被撞击的原子核俘获了中子而发生核反应,形成一个新核的过程。新核可能是稳定性核,也可能是不稳定核,如果是不稳定核,可继续
6、发生核衰变,这种现象 称感生放射性。其结果是可产牛带电粒子或Y射线,它们继续使物质的原子发牛电离或激发等。第八节、常用的辐射剂量及其单位一、放射性活度单位:国际制单位:贝可(Bq) 1 Bq =1 S -1专用单位:居里(Ci)吸收剂量(absorbed dose):是反映被照射物质吸收电离辐射能量大小的物理量。定义为单位质量被照射物质吸收任何电离辐射的平均能量。吸收剂量国际单位制单位为戈(瑞)(Gray),以Gy表示。它的定义是质量1千克的物质吸收1焦耳的辐射能量时相应的吸收剂量。单位时间内的吸收剂量叫吸收剂量率。剂量当量(dose equivale nt ):各种射线对组织产生的生物效应与
7、射线种类有关,也与吸收剂量有关。由于不同射线在相同吸收剂量下产生的生物效应不同,故剂量当量是用适当的修正因子对吸收剂量进行加权,从而使修正后 的吸收剂量更好地反映辐射对机体的危害程度,剂量当量H定义为吸收剂量和其它必要修正因子的乘积。剂量当量(H)为组织中某一点的吸收剂量(D)、辐射的线质系数(或称品质因子Q)和其它一些修正因数(N)的乘积。即 H=D ?Q?N 国际制单位: 希沃特(Sievert;Sv);旧制专用单位:雷姆(rem) 1Sv=1J永g-1=100rem第一章电离辐射的来源一、天然辐射源:包括来自空间的宇宙射线,来自地球的丫射线,空气、土壤、岩石、动植物、食物和水中的宇生放射
8、性核素和原生放射性核素。辐射的主要类型是子、丫射线、a和B粒子等。对人类产生照射的主要形式是外 照射、食入和吸入。通常简称"本底”(background )。氡及其子体是天然放射性系列中的铀系、钍系衰变产生的,是人类受天然辐射主要的来源之一。氡是一种化学86位。氡通常的单质形态是氡气,无色无味,难以元素,化学符号为 Rn,原子序数是86,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氡气是自然界中最重的气体。氡及氡子体:222220Rn、 Rn219Rn。238U (铀系)232Th (钍系)235U (锕铀)226Ra (镭)t 222Rn (镭射气)224Ra (镭)t 220Rn
9、 (钍射气)223Ra (镭)t 219Rn (锕射气)Rn T 1/2=3.824dTn T 1/2 =55.6sAn T 1/2 =3.05s222 222Rn, T1/2=3.824d,是通常所说的氡;吸入Rn及其子体,是主要天然辐射源,可致肺癌。第二章放射防护标准我国现行的放射防护基本标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 2002)2003-04-01 实施1. 确定性效应(Deterministiceffect):是指辐射效应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所受剂量的大小。这种效应有一个明确的剂量阈值,在阈值以下不会见到有害效应,如放射性皮肤损伤、生育障碍。特点:(1)有阈值;(
10、2 )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2. 随机性效应(Stochastic effect) :是指辐射效应的发生几率 (而非其严重程度)与剂量相关的效应,不存在剂量 的阈值。主要指致癌效应和遗传效应。特点:(1 )发生概率与剂量有关;(2 )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3 )线性比例,无阈值。 放射防护应遵守的三项基本原则:放射实践正当性;射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1. 放射实践正当化只有当带来的个人和社会利益大于所付出的代价时,才能认为是正当的。(利益代价+危害)。如果引进的某种实践的净利益不能超过代价,属于不正当性实践,应当终止这种实践。在医疗照射中,其正当 性意味着一次比较准确的诊断,或者从治疗中使患
11、者获得了健康。医疗照射实践的正当性直接关系到公众所受照射 剂量和人群的生物效应发生率。2. 放射防护最优化对于所有的辐射照射,在考虑了经济、技术和社会等诸因素之后,使个人剂量的大小、受照人数的多少和不确 定发生照射事件的发生概率,都应保持在可做到的合理的尽可能低的水平,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在某项辐射防护实践中,不是剂量越低越好,应当使照射剂量降低到合理的可以做到的程度。否则,将会增加 辐射防护的代价,所获得的纯利益反而减少。3. 个人剂量限值在进行了上述两项分析之后,从安全角度考虑,还要对个人在行动中接受的剂量加以限制,以保证个人不会受 到不可接受的辐射危险。个人剂量限值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
12、照射)的剂量限值防止确定性效应:眼晶体年当量剂量:v 150mSv/年; 四肢(手和足)或皮肤年当量剂量:v 500mSv/年。 限制随机效应:连续五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v 20mSv/年(原为50mSv/年)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v 50mSv/年有效剂量(E) =2 tWHt 公众的个人剂量限值防止确定性效应: 眼晶体年当量剂量:v 15mSv/年;皮肤的年当量剂量:v 50mSv/年(是职业人员的1/10的量)。限制随机效应:年有效剂量:v 1mSv/年(原为5mSv/年)第三章放射防护X射线机的重要参数(1 )总过滤:X射线管产生的x射线中有两种成分,即韧致辐射和特征X射线。X射线能谱
13、是连续谱,低能谱 X射线称为软X射线,在诊断中无意义,影响影像质量,而且易被皮肤吸收。用于滤过软X射线,相对提高 X射线的穿透能力。这块过滤片称为 X射线机的固有过滤。对X射线有用射束的进一步过滤称为附加过滤。固有过滤和附加过滤厚度的总和称为总过滤。(2) 管电流:管电流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摄片时胶片的感光量(mAs)。(3) 峰值电压:产生的X射线品质取决于管电压(kVp)。(4) 半值厚度(HVT: HVT是使一束X射线的光子数目减少到其初始值的1/2时所需的标准物质的线性厚度,单位 是mm减少医用照射源对人体外照射剂量的三项措施外照射防护三要素: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1. 时间防护(
14、Time):累积剂量与受照时间成正比。措施:充分准备,减少受照时间。2. 距离防护(Distanee):剂量率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措施:远距离操作;任何源不能直接用手操作;注意B射线防护。3. 屏蔽防护(Shielding):设置屏蔽体。屏蔽材料和厚度的选择:辐射源的类型、射线能量、活度等。第四章 非密封源的内照射防护基础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的途径经口,消化道的摄入(in gestion );经呼吸道的吸入(in halation );经皮肤,伤口的进入(injection )。 非密封源易发事故及其防护对策1. 少许液体或固体粉末洒落的处理方法 如果是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溶液溢出、喷溅或洒落,则先
15、用吸水纸把它吸干净;如果是固体粉末放射性物质洒落,则用湿润的棉球或湿抹布把它沾干净。在以上基础上再用适当的去污剂去污。 去污时采用与外科皮肤消毒时相反的顺序,即从没受污染部位开始并逐渐向污染轻的部位靠近,最后对受污染 较重的部位去污,切勿扩大污染范围。 用过的吸水纸、湿棉球和湿抹布等都要放到搪瓷托盘内,最后集中到污物桶内,作为放射性废物待集中储存。第五章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1. 躯体效应:躯体效应是指辐射在受到照射的个体本身诱发出的各种效应(包括癌症),是生物体的体细胞受到照射后产生的后果,因而不具有遗传性,受影响的只是受到照射的个体本身。辐射防护中提到效应,多指这类效应。2. 遗传效应:遗传
16、效应是某个生物体在受到电离辐射照射时其生殖细胞也受到照射,而且受照射的生殖细胞内已产 生了发生突变的基因。3. 放射敏感性:即当一切照射条件完全严格一致时,机体或其组织、器官对辐射作用的反应强弱或速度快慢不同, 若反应强、速度快,其敏感性就高,反之则低。(1)种系和品系的放射敏感性不同种系的成年动物对射线的敏感性是不一样的,演化越高、机体组织结构越复杂,则放射敏感性就越高。(2 )个体发育的放射敏感性哺乳动物:胚胎-幼年-少年-青年-老年-成年孕体发育:植入前期(0 8天);主要器官发生时期(9 60天);胎儿发育时期(60 270天)。(3) 组织与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不同的组织与细胞的辐射的敏
17、感性不同,一般分裂旺盛的细胞,以及那些比别的细胞需要更多营养的细胞,对射线更为敏感。不同组织或器官对辐射的敏感性不同高度敏感:淋巴组织、胸腺、骨髓、性腺、胚胎、肠胃上皮中度敏感:感觉器官(角膜、晶状体、结膜)、内皮细胞、皮肤上皮、唾液腺、肾、肝等轻度敏感: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腺、心脏不敏感:肌肉组织、软骨组织、结缔组织(4)亚细胞和分子水平的放射敏感性DNA > mRNA > rRNA > tRNA > 蛋白质一般认为细胞内 DNA损伤是细胞致死的主要因素。电离辐射对生物体作用的机理1. 电离和激发:电离辐射对生物体的作用主要是使机体分子产生电离和激发。2. 直接作用(
18、direct effect) :射线直接作用于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如 :核酸、蛋白质等),使其发生电离、激 发或化学键断裂,造成分子结构和性质的改变。3间接作用(indirect effect):射线首先引起机体的水分子的电离和激发,生成一系列性质活泼的产物(如:H 0H、HQ HQ、e-1aq等),此类产物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可导致生物活性大分子的损伤。第四节放射性损伤一、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分类及临床表现骨髓型 1-10Gy: (1-2Gy轻度、2-4Gy中度、4-6Gy重度、6-10Gy极重度)胃肠型10-50Gy :患者一般在2周内死亡脑型 > 50Gy :照后几小时或1-3天内死
19、亡骨髓型主要临床表现:造血障碍、出血、感染、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二、放射性甲状腺疾病:是指电离辐射以内和城外照射方式作用于甲状腺或/和机体其他组织所引起的原发或继发性甲状腺功能或/和器质性改变。主要包括急性放射性甲状腺炎、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放射性甲和放射性甲状腺良性结节。(一)急性放射性甲状腺炎(acute radiation thyroiditis):急性放射性甲状腺炎是指甲状腺短期内受到大剂量急性照射后所致的甲状腺局部损伤及其引起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诊断标准1有射线接触史,甲状腺剂量为200Gy以上。2 一般照后两周内发病。3有甲状腺局部压痛、肿胀。4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状与体征,重症可出现甲
20、状腺危象。5三碘甲腺原氨酸(T3)、血清甲状腺素(T4)及甲状腺球蛋白(Tg)升高。处理原则1避免继续接触放射线或摄入放射性核素,促进体内1311排出。2对症治疗。3转变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者,补充甲状腺制剂。(二)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chronic radiation thyroiditis):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是指甲状腺一次或短时间(数周)内多次或长期受射线照射后,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损伤。诊断标准1有射线接触史,甲状腺吸收剂量为0.3Gy以上。2潜伏期一年以上。3甲状腺肿大,多数无压痛。4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和/或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促甲状腺激素(TSH)增高。
21、5可伴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鉴别诊断1原发性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2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等。处理原则1脱离射线,补充甲状腺制剂,必要时可加用皮质激素。2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者补充甲状腺制剂。(三)放射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radiation hypothyroidism ):放射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指甲状腺局部一次或 短时间(数周)内多次大剂量受照或长期超当量剂量限值的全身照射所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低下。诊断标准1有射线接触史,甲状腺吸收剂量为10Gy以上。2潜伏期:受照后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3血清T3、T4经数次检查低于正常,TSH升高(原发性)或降低(继发性)。处理原则1亚临床型甲状腺功
22、能减退症 ;密切观察病情,每年复查一次(禁用核素显像检查),TSH及血脂持续升高者给予甲 状腺制剂替代治疗,并暂时脱离射线,恢复后可继续从事放射性工作。2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脱离射线,甲状腺制剂替代及辅助治疗,每年定期复查,恢复后可继续从事射线工 作,持续不恢复者终身替代治疗。(四)放射性甲状腺良性结节(radiation benign thyroid nodule):放射性甲状腺良性结节是指甲状腺组织受到大剂量或长期超当量剂量限值的照射后诱发的结节性病变诊断标准1明确的射线接触史,甲状腺吸收剂量为0.2Gy以上。2潜伏期10年以上。3经物理学、病理学和临床化验检查综合判定为良性结节。处理原则1脱离射线,甲状腺制剂治疗,每年复查一次(禁用核素显像检查)癌变者手术切除,按放射性甲状腺癌处理。2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者补充甲状腺制剂。第六章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一、就业前的健康检查目的:1. 一是判定拟参加职业照射的人员是否具有所承担的职业照射工作的健康条件;二是为其在就业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线棒式柔性系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水稻雇工合同范本
- 天水租房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公司管理人员职业发展规划聘用合同
- 2025年度电信运营商电脑设备维护与网络优化合同范本
- 环保科技引领未来商业模式变革
- 科技园区内员工的胃肠健康管理与调养
- 二零二五年度船舶维修保养及船舶保险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培训合同违约纠纷诉讼风险评估
- 社交媒体中的短视频制作与处理技巧分享
- 工程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共55张课件】
- (高清版)JTG 3363-2019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 中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课件(PPT 44页)
- Python程序设计ppt课件完整版
- T∕ZSQX 008-2020 建设工程全过程质量行为导则
- 《腹膜透析》ppt课件
- CFA考试一级章节练习题精选0329-7(附详解)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全册共九个单元)
- 公司驾驶员承诺书
- 中国石油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投标保证金操作指南V1.0
- 《沪剧》教学课例.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