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隧道工程中洞法施工工艺技术隧道工程中洞法施工工艺技术摘 要:在宜万铁路堰家坪隧道工程进口段施工中采用中洞先行 的施 工方法,成功地控制了地表变形,保证了隧道正常顺利施工。主 要介绍工艺 特点、适用范围、施工工艺、机具设备、人员组织等。关键词:隧道工程施工中洞法堰家坪隧道工程是宜万铁路的重点、 难点工程之一,它具有隧道长、 跨度大、埋深浅、围岩软弱、侧压等特点,特别是在隧道进口段 尤为突出。 因此,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才能保证保证工程 的顺利进行。经过 方案比选,最终决定在进口段采用中洞法进行施工。 实践证明,中洞法成功 地解决了该隧道施工遇到的浅埋、
2、大跨、软弱 围岩、侧压等的施工难题。1工艺特点(1) 中洞法施工减少开挖扰动,能有效的减少与控制围岩变形和地表下沉。(2) 采用超前水平小导管、径向系统锚杆、挂网和格栅喷混凝土等支护手段,且封闭快,形成受力封闭环快,围岩自稳形成快,施工安全度高。(3) 施工速度相对较慢、施工机具少、作业空间大,能为运用 量 测监控等信息化管理方法指导施工提供条件,能很好采用量测监控 指导施 工。(4) 采用分部开挖,其超前中洞可起到一定预报地质的作用,且对施工机具要求低。2适用范围4.1 适用于无水或有少量裂隙水的软弱围岩中的地下工程施工。4.2 适用于对地表下沉要求严格的隧道和地下工程施工。4.3 适用于大
3、跨、浅埋的地下工程施工。3工艺原理所谓中洞法,就是在隧道和地下工程掘进中,通过临时支撑将开挖断面分成6部分,中上部导坑(即中洞)先行,然后再根据围岩情况进行其它分部开挖(见图1)。此工法是以新奥法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在开挖中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通过超前管棚、锚(网)喷洞 壁、钢拱架支护系统和临 时支撑联结,使断面及早闭合,控制围岩变 形,并使之趋于稳定。同时,建 立围岩支护结构监控量测系统,随时 掌握施工过程中围岩的变化,合理安 排,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和设计参 数,确保施工安全。4施工工艺4.4 施工程序施工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应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待初期支护稳定后拆除临时支撑,一次立 模灌 筑边
4、墙和拱部衬砌。4.5 施工方法与作业要点本工法的关键施工技术有以下 3个方面:一是根据围岩特点,合 理的 分部开挖断面,开挖时严格控制超挖并保持平顺的开挖轮廓线,减少对围岩的扰动;二是及时施做符合质量要求的初期支护,并使开挖面尽早闭合,控制围岩的变形;三是及时实施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监控量测,进行信息化施工管理(见图 3) o4.5.1 中洞开挖根据围岩特点决定中洞的开挖尺寸,如条件允许可满足中下部有关施工机械通过时所需的尺寸要求。中洞开挖预留核心土,核心土的断面应大于开挖断面(中洞)的 50啾向长度应大于2 mo这样既不需要工作平台, 人工架设格栅支撑也比较方便。洞室上下层错开长度与每次掘进长
5、度应适当,由围岩特点结合监控量测结果决定。4.5.2 中洞的初期支护中洞开挖后,应立即喷一层 3? 5 cm厚的早强混凝土,随后人工 安设 格栅支撑,在拱部格栅钢架处打入径向系统锚杆,两根格栅钢架 间挂网,复喷一层混凝土至设计厚度,中洞两侧及底部仅将格栅钢喷满即可。4.5.3 导坑开挖与初期支护一般采用人工开挖方法,左、右上部导坑底部的临时支撑及拱部超前管棚应视围岩地质情况及量测结果决定是否施作。开挖中要挖一段喷一段,第1遍施喷一层3? 5 cm的早强混凝土,及时封闭开挖面。支护措施应 严格按照隧道动态设计参数实施,确保先期支护强度。左、右下部导坑开挖及初期支护与上部导坑相同。424中下部导坑
6、开挖及初期支护原则上亦采用人工开挖,对中洞的临时支撑以花马口的形式接 长。喷混凝土时要将两侧及仰拱格栅喷满。5机具设备(1)施工通风及照明通风机、变压器。(2)开挖空压机、风镐、装载机、自卸运输汽车、小型四轮车、两轮手推 车 等。(3)初期支护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折机、电焊机、喷射混凝土机、强制式搅拌 机(400 L ),、风镐、锚杆注浆器等。(4)衬砌混凝土搅拌机(350 L )、小型运输车、插入式震捣器。(5)量测及测量仪器球银式收敛仪、经纬仪、水平仪等。(6)高压风管、水管、通风管、照明灯具等。以上机具数量应根据实际施工开挖、支护量以及现场施工条件、合理确定、按理论需要量的1.2倍进行考虑。6人员组织(1)开挖作业风镐手(兼钻锚杆眼)、装硝、出硝、质检及记录等人员。(2)初期支护作业格栅支撑制作、锚杆安装、混凝土喷射、混凝土供料、搅拌机司 机、 质检、记录等人员。(3)衬砌作业立模、混凝土供料、成品混凝土运输、混凝土灌注、搅拌机司机、 质 检、记录等人员。(4)测量及量测测量放样、量测(5)其他人员空压机司机、电工、管道工、试验员、调度及管理人员等7结语中洞法施工成功地成功地控制了地表变形,保证了隧道正常顺利 施工。通过掌子面的巧妙分部,既起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